《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亭怀古诗篇全解课内练透一、背景资料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 当时宰相韩僻胄执政,正准备北伐。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 不能草率行事。然而韩件胄只是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心,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扩大自己的权势。他不仅不接受辛弃疾的建议,反而对他产生疑忌。后来北伐失 败,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辛弃疾从青年时代就坚决主张抗金,一直坚持了 43年,如今大好形势被断送,恢复中原的理想依然无法实现,他深感失望和悲 愤。他登上北固亭,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 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
2、不平。于是他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 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 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 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 亭又叫祭江亭。北固亭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客心洗流水”,下联是“荡胸 生层云”。二、主题归纳本词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孙权的丰功伟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 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又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故选Bo5 .下列对永遇
3、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 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 “可堪回首” 一 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 伤世的强烈感情。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 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这首词用典虽多, 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咏史怀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的说法明显错误。作
4、者借廉颇自比,充分体现了自 己还有足够的实力报国。故选Co6 .对下面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对比描述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说明 事在人为,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B.作者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 的是说明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世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 辙。C.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的抗金斗 争,如今已到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今昔之感。D.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表达了作者对宋室臣民安于异族统治的隐忧,以及对南宋统治 者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的强烈愤慨。知识点分
5、析、理解古诗内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A.”作者对比描述孙权和刘裕错误,诗中关于孙权和刘裕的描写并非对比, 是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进行类比,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故选A。7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作者六十几岁高龄镇守京口之时,表达了 词人对南宋朝廷忘记国耻不思北伐,以及对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愤慨之情。B.词 的上片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作者对孙权和刘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 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 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c.下片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6、能饭否? ”以廉 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个结句是极 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强音! D.这首词 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 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 复、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 影响。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作者对孙权和刘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说法有误。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句中的寄奴”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 人物刘裕
7、,而非刘备。故选B。8 .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 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 慨。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 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知识点表现手法,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辛弃疾(1140-120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错误,此句并非表达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而
8、是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现在虽然年老, 但依然心系抗金前线,只要朝廷召唤,自己将奋勇争先。另外廉颇虽老,但赵 王尚且派人去慰问,而自己却无人问津,表现的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落寞之情。故选Co9 .下列关于典故的类型、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识点表现手法,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例句用事典,借古伤怀,借廉颇自比,表达壮志难酬的同病相怜之悲。A.化用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中的诗句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表
9、达 的是自己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B.运用事典,借古讽今,借刘义隆草率用兵最终仓皇落败,告诫南宋统治者, 以史为诫。C.运用事典,借古伤怀,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追慕之意,暗含壮志难酬之慨。与 例句用法、作用相同。D.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故选c。10.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 一项是()A,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 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 物的神。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 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优胄之流轻举妄动必
10、将误国的担忧。C.事件描写方面,两 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 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D.情感抒 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 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知识点表现手法,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 观点态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错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是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和不满,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更多是抒发人生的感慨,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渴望建功
11、立业的志气。故选Do诫当今主张北伐之人应做好准备工作;接着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提醒人们 不要忘记收复故土,表达了词人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希望为国效力的爱 国热情。三、结构图解K口北亭不西慎:S沦侵.租收口向:MKtXS?X*吸江山依旧.美厘W品 z忆金戈恢马,气百万里四、佳句赏析【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赏析】【即景抒情】以“英雄”赞颂孙权,叹江山依旧,却再也找不到像 孙权那样的英雄,暗讽南宋统治者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而英雄已去, 突出萧瑟、凄凉之象,笔调转为哀婉、舒缓。【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赏析】【炼字】一个“总”字,表明英雄业绩的葬送并非个别现
12、象,寄寓 了词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慨叹。这两句的意思是,孙权的流风余韵现已不复存在了。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 代,而吴国能出现太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词人慨 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敬仰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爱国之情 自显,同时也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赏析】【对比】这三句极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刘裕率军北伐的气概和立下赫 赫战功的英雄事迹。这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对英雄业绩的歌颂,表达了词人对其由衷的倾慕之情,寄寓了词人希望恢 复中原的强烈愿望。4元嘉草草,封
13、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赏析】【用典】“封狼居胥”是借典故表明刘义隆的理想、志向。“仓皇 北顾”形象地表明好大喜功、冒险北伐带来的失败结局。词人直陈史实,寓议论 于叙事之中,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遭重创这一典故,暗示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I, 不要草率出战,而必须做好准备再采取行动。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赏析】词人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如果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同时也 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回首”三句接“四十三年”三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辛弃疾是 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
14、,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 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 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 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 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 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 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如果继续 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用典】用廉颇的典故,既体现了词人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杨
15、, 报效祖国的热情;又表达了词人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这是词人 沉郁悲愤之情的表达。五、艺术特色1 .借古讽今,理隐事中。词人的政治见解和战略主张通过诗歌形象表露出来,而不破坏诗歌的美。词 人构建的意象,有借古讽今的,规劝的,也有总结历史经验的,预示未来的,而 这些都串联在词人思绪和感情的变化、升腾之上。也正因为事件的述说浸透了情, 理又隐在事中,要读者去体会,故而体现了诗歌的本质。2 .用典贴切,寄意深远。前人说过“材富则约以用之”,用典是压缩材料的好办法。本词用典丰富, 辛弃疾借助这些典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下表所示:3 .善用对比,词丰意曲,感情委婉深沉。词作多用
16、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以古代英雄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来针硬南宋的萎靡不振。以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总结 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以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 比,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慨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苟安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 都冲淡了。以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询问与自己被冷落的处境相比,抒发自己报国 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意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形象 更加鲜明生动。六、重难点突破1 .上片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个人物寄 托了怎样的情怀?为什么详写刘
17、裕?(1)共同点:孙权和刘裕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孙权始置京口镇,刘 裕在京口起事。(2)寄托情怀:词人通过写这两位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 收复中原的宏大抱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并借此对韩使胄进行讽喻和劝诫。(3)详写刘裕的原因:词人写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阐明了 “事 在人为”的道理,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比当年刘义隆草率北伐兵 败的惨痛教训和当时韩倔胄贸然北伐的现实,辛弃疾对刘裕的称颂不仅是向往他 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 意思。2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描绘了
18、怎样的景象?作者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 个场景放在一起的意图是什么?景象:作者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 景。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起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 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收复中原,没有想到南 宋朝廷昏耳贵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到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 思往事,不胜今昔之感。“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 武帝拓跋煮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 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
19、连四十 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卜拜祈 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意图: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明:统治者如不迅速谋求收复中原,沦陷已久的江北各 地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这抒发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恢 复中原的愤懑和对国运的担忧。这一组鲜明的对比,说明人们已忘了国耻,统治者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 原,也强烈地抒发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南宋王朝腐 败无能的不满。Q律向称透1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 日益衰微的深切
20、忧虑。B.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 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 一句,以韩倔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 兵。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 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知识点表现手法,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咏史怀古,辛弃疾 (1140-120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以韩僻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
21、命, 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 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跋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 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跋奏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 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僻胄不要草率 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 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故选C。2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叹千古英雄难再,其中隐含着眼下无 人可御外辱之意。B. “想当年
2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状刘裕北伐时的 声威,寄寓着词人心底的抗敌之情。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写宋军打败金军的盛况,“北顾”意为金军惨败。D.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表词人追忆四十三年前在扬州以北地区抗金的情形。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写宋军打败金军的盛况,北顾意为金军惨败理解错误。此处作者是 暗讽南宋军队被金军打败的惨况。故选Co3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千古江山”四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 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收复中原。
23、B.“斜阳草树”六句,借缅怀刘裕, 盛赞其北伐的雄姿和声威,暗示词人杀敌报国的决心。C.下阕开头“元嘉草草” 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出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 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D. “可堪回首”三句,借眼前所见情景,提示了由于南 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妥协投降而给国家带来的恶果。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从反面透露出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错, 借刘义隆北伐失败之事,表达了词人虽积极主张抗金,但又强调必须有充分准 备,切不可草率出兵的观点。故选Ce4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的赏析,
24、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非但再也找不到 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 杳无踪迹了。B. “元嘉草草”三句用南朝宋文帝刘裕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 到重创的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C.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 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安于异族的统 治。D.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增强 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知识点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B.刘裕错误,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刘裕应为刘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