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地区安官的设置与科举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地区安官的设置与科举考试.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明代地区安官的设置与科举考试明代的地方考试官员实行地方回避制度,但这两个省的关系与其他省份不同。明代北京两 省的主要考试官员“来自上命令”,并说“与世界上所有的王子一起。一、应府试主考官籍地如上表所示,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廷所规定“今后两京主考不用本省人”的制度得到 了很好的实行。从隆庆元年(1567)至崇祯九年(1636)顺天府20科乡试40名主考官的 籍贯皆非北直隶,其中南直隶10人,浙江7人,福建5人,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皆3 人,山西2人,陕西、四川、广西、云南各1人;应天府18科乡试36名主考官(万历二 十五年、崇祯九年应天府乡试主考官阙)的籍贯也皆非南直隶,其中浙江6人,北
2、直隶6 人,湖广4人,福建、山东皆3人,江西、河南、山西、陕西、四川各2人。诚如明神 宗实录载“夫考官不用同乡,自嘉靖甲子科始,至今未之有改”。另外,上表隆庆元年至崇祯九年20科两直乡试36名主考官中,没有一名贵州籍和广东籍。 贵州因地处偏远,科教落后,自隆庆二年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 15科会试仅中进士 41 名。两京乡试同考官地区回避制度则执行的很早,现存两京最早的乡试录为景泰元年应 天府乡试录,该科五名同考官分别由浙江绍兴府新昌县儒学教谕徐研(浙江黄岩县人)、 浙江衢州府西安县儒学教谕黎扩(江西临川县人)、浙江绍兴府萧山县儒学教谕商瑜(湖 广黄梅县人)、浙江台州府临海县儒学教谕钟观(
3、江西兴国县人)和直隶真定府获鹿县儒 学训导许端弘(浙江天台县人)充任。二、同官应任地、现籍地明代各省乡试主考官一直严格执行地区回避制度,既回避其现任职地,也回避其现籍地。 为更加直观说明这一问题,笔者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和明 代登科录汇编,对山东省自天顺六年(1462)至万历二十二年(1594)现存24科乡 试录中所载主考官进行统计,绘制成天顺六年至万历二十二年山东乡试主考官统计 表,如下所示:如上表所示,山东自天顺六年(1462)至万历二十二年(1594) 24科乡试主考官48人中, 无一任职地或现籍地属山东。山东聘请主考官时肯定也考虑到了路途远近的因素:从48名 主考官
4、任职地分布看,距离山东距离较近的浙江、南直、北直(含京官)和河南人数最多, 分别为12人、11人、11人和6人;距离稍远的江西、湖广和山西较少,分别为3人、3人 和2人;而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因距离最远,故无聘自这些 省份的主考官。与主考官不同的是,各省同考官在万历十三年以前,也皆严格实行地区回避制度;此后, 各省则开始聘任本省推官、知县作为乡试同考官,且比重越来越大。笔者亦根据天一阁 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和明代登科录汇编,对现存各省乡试同考官任职地和现籍地进行 过统计,未见一例违反地区回避制度者。以山西省为例,自天顺六年至万历十年,山西现 存21科乡试录共载同考官H7人,
5、其任职地分布情况为:河南23人,两直各21人, 山东15人,陕西11人,湖广10人,江西7人,四川5人,浙江3人,福建1人;其现籍 地分布情况为:四川、湖广和福建各13人,河南、山东和浙江各10人,江西9人,南直8 人,广东、广西和陕西各6人,北直5人,云南4人,贵州3人,辽东1人。山西在聘任 同考官时亦考虑了路途远近:任职地距离山西最近的河南、两直、山东和湖广人数最多;随 着距离山西越远,江西、四川、浙江、福建等省人数越少;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 距山西最远,故无聘自这些省份的考官。万历十三年明廷改革了各省主考官的产生方式和人选,同时规定“仍于本省甲科有司,监 临时拣选数员同充考试”。不久明廷又恢复了各省乡试可以聘取本省推、知充任同考官的制度,并且比重越来越大, 以致万历四十三年三月经礼科给事中姚永济奏准,各省乡试以聘取本省未曾担过同考官的 推官、知县为主,“兼搭邻省推官”,再“量征科甲教官一员用存”。毋庸置疑,明代乡试考官回避制度为维护科举公平、公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后一系列改 革的动因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科举考试。但是由于明末高度发达的专制官僚体制下的政 治腐败以及明代科举考试中浓厚的人治色彩 洪武三年(1370)应天府首科乡试,明太祖朱元璋就命御史中丞刘基、治书御史秦裕伯为 主考;次年乡试主考为兵部尚书吴琳和国子监司业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