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1.1.2 大熊猫的数量非常稀少,目前主要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1.1.3 通过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如何为大熊猫保护做出贡献。二、知识点讲解2.1 大熊猫的生态特征2.1.1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消耗1238公斤的竹子。2.1.2 大熊猫是孤独的动物,通常喜欢独自生活。2.1.3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弱,通常每胎只产下一只幼崽。2.2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2.2.1 由于失去生态环境和过度捕杀,大熊猫的数量一度急剧减少。2.2.2 目前,大熊猫已经受到国
2、际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2.2.3 多个大熊猫保护中心和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2.3 大熊猫保护的方法和意义2.3.1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防止其丧失生活空间。2.3.2 开展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增加大熊猫的数量。2.3.3 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大熊猫保护中来。三、教学内容3.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1.1 大熊猫的饮食习性:以竹子为主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子。3.1.2 大熊猫的社交习性:喜欢独自生活,但在繁殖季节会寻找伴侣。3.1.3 大熊猫的繁殖习性:每胎只产下一只幼崽,繁殖能力较弱。3.2 大熊猫的保护工作3.2.1 大熊猫保护机构的设置:多个大熊
3、猫保护中心和研究机构。3.2.2 大熊猫保护的方法:保护栖息地、人工繁殖、提高公众意识。3.2.3 大熊猫保护的成果:大熊猫的数量逐渐增加,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教学目标4.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包括饮食、社交和繁殖习性。4.2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工作。4.3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繁殖习性和保护方法。5.1.1 解释大熊猫繁殖能力较弱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人工繁殖提高繁殖效率。5.1.2 说明大熊猫保护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5.2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活
4、习性和保护现状。5.2.1 介绍大熊猫的饮食、社交和繁殖习性,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特点。5.2.2 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以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教学PPT:包含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保护方法等内容。6.1.2 图纸和彩笔:用于板书设计和大熊猫绘画活动。6.1.3 视频资料:关于大熊猫的生活和保护工作的视频片段。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课堂讨论。6.2.2 资料夹:用于存放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和图片。6.2.3 绘画材料:用于学生绘制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活场景。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教师
5、播放大熊猫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兴趣。7.1.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的特点和保护意义。7.1.3 学生分享对大熊猫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7.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互动7.2.1 教师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7.2.2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7.2.3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面临的威胁。7.3 课堂实践与创作7.3.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绘制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活场景。7.3.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7.3.3 学生撰写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6、。八、板书设计8.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8.1.1 饮食:以竹子为主食8.1.2 社交:喜欢独自生活8.1.3 繁殖:每胎只产下一只幼崽8.2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8.2.1 数量减少:失去生态环境和过度捕杀8.2.2 保护措施:设立保护中心、人工繁殖、提高公众意识8.2.3 保护成果:数量逐渐增加,成效显著九、作业设计9.1 绘制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活场景9.1.1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展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9.1.2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大熊猫保护的思考和创意。9.1.3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9.2 撰写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9.2.1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
7、。9.2.2 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和建议。9.2.3 教师对学生的短文进行批改和反馈,提供改进意见。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改进措施。10.1.2 学生反馈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提出学习中的困惑。10.1.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10.2 拓展延伸10.2.1 学生进行大熊猫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款支持保护项目等。10.2.2 学生深入研究大熊猫的保护问题,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10.2.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保护的的最新动态,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
8、节1.1 PPT展示环节1.1.1 教师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1.1.2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1.3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面临的威胁。1.2 绘画活动环节1.2.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绘制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生活场景。1.2.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1.2.3 学生撰写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二、难点环节2.1 大熊猫的繁殖习性和保护方法2.1.1 解释大熊猫繁殖能力较弱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人工繁殖提高繁殖效率。2.1.2 说明大熊猫保护的方法和意义,以及
9、如何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三、补充和说明3.1 PPT展示环节3.1.1 通过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饮食、社交和繁殖特点。3.1.2 通过讲解保护现状和保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1.3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面临的威胁。3.2 绘画活动环节3.2.1 通过分组讨论和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3.2.2 通过分享绘画作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绘画技能。3.2.3 通过撰写小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大熊猫保护的理解。3.3 大熊猫的繁殖习性和保护方法3.3.1 通过讲解大熊猫
10、繁殖能力较弱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大熊猫保护的紧迫性。3.3.2 通过介绍人工繁殖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了解如何提高大熊猫的繁殖效率。3.3.3 通过讲解大熊猫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四、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针对国宝大熊猫公开课的教案进行了重点和难点的解析。在教学过程中,PPT展示环节和绘画活动环节是重点环节,通过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和保护方法,以及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保护意义。而大熊猫的繁殖习性和保护方法是难点环节,需要解释大熊猫繁殖能力较弱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人工繁殖提高繁殖效率,并说明大熊猫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通过这些环节的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和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