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223727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材料一: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为研究方法,分析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个体生存空间与生活环境,以及作家自身的生存处境。从地理学层面观照的“地理空间”,有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地理空间之分;从文学地理学层面而言的“地理空间”,是具有人的生命经验与情感体验参与其中并经过文学化的地理空间,是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地理空间在文学中的具体化表现。文学地理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学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江州作为白居易仕宦生涯遭遇重大挫折的一站,无疑是他人生和文学地图上

2、的一个重要地理空间,其思想和艺术风格在这个地方发生了标志性的转变。江州四年,白居易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他在“出”与“处”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形成了“所守者道,所待者时”的“出处”思想及委顺认命、寄情禅道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反映在其诗文上主要就是这一时期多为“触景怡情、及时行乐、迁谪之感毫不挂怀之作”。在江州任上,白居易还借用禅道思想来排遣情累。江州是一个充满禅机的地方,白居易在这里寻禅问佛,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江州大大小小的佛寺禅院。其遗爱寺诗中写的“弄时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表现出了对佛家幽静之地的喜爱。除了佛教思想外,白居易在江州时期还明显受到了道家老庄思想的影响,他在

3、江州时期大量创作闲适诗,以及从这些闲适诗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闲”和“适”就是老庄思想的鲜明映射。不仅如此,白居易的艺术风格在贬谪江州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而言,闲适诗所占分量远远超过讽喻诗。前期的“惟歌生民病”的切直为主流的艺术风格,在贬谪到江州之后转变为以闲适为主。而其此种诗歌风格的形成与江州之地的山水风物不无关系。如“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诗歌极言草堂环境之优美和自己居于其间的傲然自足。其余如“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稍黄”“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等诗句皆根植于江州,

4、是江州独特的山水风物对白居易诗歌的直接、明显的影响。白居易在对山水风物的歌咏中排解心中苦闷的情绪。此外,白居易江州时期诗歌风格的变化还与韦应物诗歌在江州的流传有关。韦应物于贞元元年至三年任江州刺史,据记载韦应物在江州三年期间,共有诗31首。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追求风格的清雅闲淡和语言的炼饰省净,白居易深受其影响。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白居易贬谪江州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江州之地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促成了白居易思想和创作上新气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白居易也间接促进了江州地域文学的繁荣。正如学者所言:“文学作品不能简单地视为对某些地区和特点的描述,许多时候是文学作品帮助创造了这些地方。”江州的著名山水

5、和历史名胜,白居易几乎均有游览和题咏,这些诗文为这些景点增添了文学内涵,某种程度上使得这些景点的光彩更炽,间接推动了当地地域文学的发展。不仅如此,与白居易有关的两处重要遗迹,建于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的草堂和浔阳江边的琵琶亭,也引来了后世文人的不断题咏。从宋代的夏竦、欧阳修、张耒、戴复古、张孝祥,一直到清代的查慎行、吴伟业等,文人墨客凡过此地者,几乎没有不留下诗文的,这又促进了地域文学的丰富繁荣。(摘编自王浪红白居易贬谪江州的文学地理学意义)材料二:中国文学讲求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章法,这使几乎所有优秀的古典诗词都蕴含了大量的地理景观信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可根据地域分布分为狭域景观信息

6、、广域景观信息和隐域景观信息三种基本类型。所标示的地理区域范围较小、景观位置的特定性较强、多有具体地名标示的信息为狭域景观信息,如“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表现的地理区域范围较大、景观位置的特定性较弱、无具体地名标示,但地理环境标示存在的信息为广域景观信息,如“大漠孤烟直”中的“大漠”;而未表明确定的地理区域范围、景观位置也不特定、多为具体景物标示的信息是隐域景观信息,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枫林”。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的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一部分原为具体地域景观的描写,随着岁月流逝,由狭域景观信息转化为广域或隐域景观信息而流传于世。如“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春江”,原特指钱塘

7、江,后被理解为任何地域的江面景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楼”,原特指鹳雀楼,后来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游人登临楼阁远眺,都会兴附于此。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在旅游地理意义上有重要作用。旅游者对观光旅游区域的选择,除受交通、经济等条件影响外,主要受文化信息的影响。大量融贯于名篇佳句中的旅游景观,往往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因此,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对旅游者在地域择向上有引导作用。而诗人在诗句中独具慧眼、画龙点睛般揭示出风景美之所在,并赋予其一定的情感内容,又能引发旅游者的共情。同时,大量的诗词以碑刻、楹联、壁挂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景观中,围绕于旅游者周围,使旅游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能品评诗句中的景

8、观,这在无形中强化了地理景观作为风景的价值。此外,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还可用于古旧旅游景观的考证、发掘和开发利用。世事沧桑,治乱更迭,许多名楼胜景被毁损、废弃,古诗词中大量精美、详尽的景观信息却历千百年而不朽,这些都为重建、发掘这些旅游景观提供了考证依据。(摘编自王岷、张柏中国古典诗词中地理景观信息及其旅游地理意义分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探讨文学创作与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并都以古典诗歌为例进行分析,但二者的关注点不同。B. 材料一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白居易贬谪江州的四年间,江州的地理环境对白居易江州诗文创作的直接影响。C

9、. 材料一认为,白居易的文学作品帮助创造了江州地域文学的丰富繁荣,否则文人墨客经过江州时不会留下诗歌和文章。D. 材料二在交代地理景观信息的三种基本分类后,又进一步指出古诗词中的三类地理景观类型可随时随地进行相互转化。2.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学地理学以地理学为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这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分析文学与空间之间的关系。B. 贬谪江州的白居易思想是极其复杂的,在“出”与“处”之间纠缠不已,这与其在琵琶行中流露出的情绪有相似处。C. 白居易写于江州的“弄时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可佐证其寻禅问佛的生活态度和方式。D.

10、如果白居易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生存处境没有变化,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就不会有变化。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从江州山水风物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白居易的创作对江州地域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B. 材料一第二段以“主要”“几乎”“大量”等词语,对阐释问题作出限制,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C. 材料二通过引用古代诗歌中关于地理空间的诗句,充分证明了地理景观信息在古诗中存在的普遍性。D. 材料二第三段在探讨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的旅游地理意义时,更倾向其对旅游者引发的遐思与共鸣。4.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A.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既有“天姥”等狭域景观,也有“青崖”等广域景观。B.夏竦读白居易诗而游览琵琶亭等处,可见白居易诗歌中的景观信息对他有引导作用。C. 白居易被贬江州四年,写了大量诗歌排遣情累,这些诗对江州地理景观有强化作用。D.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对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君李煜而言有存证作用。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所谓老家乔 叶隧道串得很近,一个挨着一个。明明暗暗的,景色已是青山重重的南太行深处。八百里太行山

12、跨了京、冀、豫、晋四地,大致是一个东北到西南的走向,到了予城基本就是南向,人便称南太行。从高处看,从南边的大平原次第向北攀升,使得南太行的山势如一面巨坡,越高越深处便越接近于晋,而宝水村正处于豫晋交界。一个小弯转过,“宝水村”三个宋体白字显示在一块蓝底标牌上。车右拐上了一条路,不宽,只容两辆车擦肩而过。一路向下去,等到平路上时,就听见了狗叫声。老原把车窗降到了底,顿时风声大起,浓郁的草木之气扑面而来,清新如洗。老原说宝水村分三大块,也就是三个自然村,西掌、东掌和中掌,咱这就要到西掌了。我说咋都叫掌。老原鄙视道,少见多怪。山里少有平地块,有也不大,跟巴掌似的,就爱称掌。南掌北掌大掌小掌的,你十里

13、八乡打听去,准有 咱村东边的那块就叫东掌,西边的那块就叫西掌,在东西掌中间的那块就叫中掌,多简单明了。又说,咱家就在中掌。我揶揄道,看你这骄傲自豪的劲儿,好像中掌跟象城的CBD似的。老原道,起码是宝水村的CBD。便问他,原家祖上挺有钱的吧? 他笑了一声,说,那是,听我父亲说,原本也穷,到曾祖时就积攒起了一份厚实家底儿,盖的是好房,买的是好地,用的都是大牲口,那日子就是顿顿吃肉喝酒也不算啥。说到这里却停住了。我便追问:后来呢? 他又笑一声,后来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嘛。没啥可说的啦。一条窄窄的砂石土路从主路上岔开,往右手边的山坡里蜿蜒而去。这块地看着还挺新我指着砂石路和主路之间的那片夹角空地平

14、出来没多久吧?嗯,得有半年了 。打算做停车场的。在省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入选名单,宝水村排名第一。等将来村子红了,来的车多了,就得停这儿。又感叹还是乡下天大地大,随便就能整出一块地方 我说可别瞎扯,这可是地,哪有那么随便。听他说农村的地不值钱,我也只能更加鄙视道,地在农村哪是值钱不值钱的事儿。农村人活的就是地,宅基地,耕地,林地,哪儿能离得开地,最能让人较真的也就是地。回来啦循着声,便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前方的一个石礅上坐着,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戴着一顶黑帽子,穿着一件黑底起红花的中式棉袄,脑后盘着一个圆圆的发髻。暗黄的面皮,很瘦,却像松柏似的,有一股子硬实在里头。哦回来啦!老原也大声应,把车速

15、放得很慢,快到老太太跟前时停下,半开车门喊道:九奶,咱回吧?我捎你啊。老太太眯着眼睛看着他,括号般的皱纹里颤颤巍巍的,兜着点儿笑意思,就那么看着老原,直待老原又问了她一遍,她方才摆了摆手,说,一会儿回。老原便上车继续前行。我问这是谁,老原说,没听见我喊么,是九奶。搁哪儿排的第九? 张家。那么多儿子? 几支一起排的,显得门户大。那跟你们原家不沾啊。姓上不沾,另有一路沾法。她是我父亲的干娘,顺下来,可不就是我的干奶奶? 这还不算沾? 嗯,沾,很沾。早年间,她可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接生婆,这辈子不知道接生过多少个孩子。多大年纪了? 九十四五吧。周边几个村里,没有比她更老的人了。哦,这么长寿,有福。她很

16、年轻时就没了丈夫,一辈子没孩子,一直孤寡到现在。我嗯了一声。一时无话。老原却把车靠边儿停下,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方才又说,论起来,这干奶奶比多少人的亲奶奶都亲呢。要不是她,原家早就在村里没了地方。这事儿说来话长。简述起来就是,从他记事时起,父亲每次带他们回来上坟都不进村。他十八岁那年清明节,跟着父亲回来上坟,九奶在桥头候住了他们,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九奶。那时她好像就已经是这么老了。九奶踮了踮脚尖,伸出手去摸他的脸,被他闪避了过去。然后,九奶对他父亲说,福久,你得回来把房子修一修。都快塌了。塌就塌了呗。宅基地都有人瞄上了,快成别人家的了。要是哪天想回来,就没有了站脚的地方。不回来了。人家就会说,村

17、里没原家了。原家没老家了。就叫他们说去。你这些话,能叫坟里的先人听?坟里的先人,也不知道个啥,也听不见个啥。那你还回来上啥坟哩。老原说,这句话父亲没接住。那天,九奶撂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给你占着地方,迟早等你回来。然后呢?你父亲很快就回村翻盖老宅了? 没有。他说。父亲还是没进村。到底也没进村。可从那以后,他三五不时地就会念叨起九奶的话,像被下了蛊。直到他几年后被查出了肺癌晚期,住院后更像是中了魔,在病床上一遍两遍翻来覆去地叮嘱我说,我是不中用了,等我死了,你得回去盯着。你是长子,得在村里顶门立户。咱家的房子不能倒,也不能比谁家的低一砖。咱不能叫门势塌掉。不求比人强,也不能落人后。叫他们知道,咱

18、原家的人都一茬茬长着,原家的香火没有断,原家的日子还长着呢。烟灰轻弹,不及落地便被风吹得没了影踪。父亲去世后,我和两个弟弟送父亲的骨灰回去安葬。他说,也是在刚才那个地方,九奶就在那里等着。我问九奶怎么知道的,九奶说,梦见了。九奶说这句话时,泪就噙在眼窝里。老原侧背着我,看不清他的表情。那天,我们跟着九奶,捧着父亲的骨灰先回了老宅,让村里人帮忙去打墓。老宅被打理得窗明几净,种着花,种着菜,搭晒着衣裳,一看就是一直住人的样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当时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大哭了一场。从那时起,我的脑子里第一次升腾出了老家的意识,就认下了这个老家。重新上车,缓缓前行。我突然想起有一次和报社的同事聊起老

19、家,大家纷争着该怎么定义老家这个概念,一个平日里爱写诗的编辑以读诗的口气吟诵道:什么是老家? 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世的老人在那里生活,等着我们回去。去世的老人在那里安息,等着我们回去。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得寸步难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座房子,那些亲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所谓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的开头部分,由“隧道串得很近,一个挨着一个”写起,交代宝水村是一个地处南太行地区的村庄,由此与后文乡村正在转型关联。B.“我”和老原循着“回来啦”的声音看见了坐在石礅上的老太太,可见每天等候

20、外出的人归家是老太太生活中重要的内容。C. 老原叙述送父亲的骨灰回去安葬的事情时,说九奶“泪就噙在眼窝里”,此细节暗示了九奶一直以来对老原的父亲福久的一份牵挂与惦念。D. 老原在和“我”的聊天中,讲述了他也曾毫无“老家”意识,但在父亲去世后,面对等着父亲的九奶,最终认下了自己的“老家”的详细过程。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句子中用逗号标示停顿,让“宅基地”“耕地”“林地”三个词语独立成句,强调土地在农村的不同分类,以及土地对农村人的重要性。B. 句子用语独特,作者用“括号”来形容九奶脸上的皱纹,用“颤颤巍巍”与“兜着点儿笑意思”搭配,使九奶看着老原的神态更有画

21、面感。C. 句子中“下了蛊”表现出父亲当时已无法放下对老家的执念,这与前文父亲与九奶对话时的倔强形成对比,足见九奶的反问对父亲的触动之大。D. 句子描述了老原轻弹烟灰的情状,但在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出老原结束往事回忆后的轻松之状,另一方面暗示出时间流逝之快。8.“一个小弯转过”这个段落,是如何描写老原回到宝水村后的“骄傲自豪的劲儿”的?请结合文段简要说明。(5分)9. 如果让你以“亲切平易的叙事语调”为题,为班级读书小组写一则所谓老家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 题。

22、材料一: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节选自史记孝文本纪)材料二: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思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

23、,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 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上书囊以为殿帷所幸夫人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蔡组妨害女工,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

24、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为俭。臣闻昧旦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下少处人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节选自陈时政疏)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汉文帝惜A百金之费B辍露台C之役D集上书E囊F以为殿帷G所幸H夫人衣不曳地。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仓庾指储粮的仓库,“庾”与阿房宫赋中“多于在庾之粟粒”的“

25、庾”意思相同。B. 传祚,指帝位相传,其中“祚”与李密陈情表中“门衰祚薄”的“祚”意思不同。C. 宽猛,文中指宽松或严格的政策,其中“宽”与成语“心宽体胖”的“宽”意思不同。D. 昧旦与时辰“鸡鸣”表示的时间近似,指黎明时候,此处表示国君治国理政的勤勉。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遇到天灾时,汉文帝会发布一系列政令减轻百姓负担;他在位二十多年间,没有增加宫室园林、服饰车驾等用度,连为自己营建陵墓都只准使用瓦器。B. 汉以前的朝代大多在百年以上,而其后的一些朝代仅能维持几十年时间,是因为这些王朝创业的君主没有广施恩德,也没有留下让后人追思的恩德。C. 汉景帝认为

26、织锦刺绣会损害女工,于是下令解散了负责制作华丽服饰的官府作坊,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景帝始终保持节俭,才使得民心没有动摇。D.陈时政疏认为,当今圣上虽然了解百姓的辛劳艰苦,也亲见了前代的成败,但从京城到益州各处还是出现了不节俭的现象,长此以往,江山基业堪忧。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2)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14.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的原因有哪些?(3 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 16题。南海东庙浴日

27、亭杨万里南海端为四海魁,扶胥绝境信奇哉。日从若木梢头转,潮到占城国里回。最爱五更红浪沸,忽吹万里紫霞开。天公管领诗人眼,银汉星槎借一来。注扶胥:神话中树名,又名“扶桑”,长在最东太阳始生处,故以之代指日出处。若木:神话中树名,生在昆仑山的极西处,代指日落处。星槎:传说古时往来于天河的木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立足浴日亭观赏海上日出,将广袤大海幻化作扶桑树的生长之地,意境开阔雄浑。B. 五更天时太阳自海上喷薄而出,红光普照的云海却被风吹散,让诗人心情起伏变化。C. “天公”以美景款待诗人,蓬勃壮美的自然景象令人赞叹,也让诗人陶醉其中激动感慨。D. 诗人描

28、写景物时,既有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之境,将整个日出过程描绘得壮观奇特。16.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杨万里的诗“别出机杼”。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6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苏洵在六国论开篇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又在后文论述中强调齐国最后一个被灭国的原因是“ ”。(2) 唐诗大辞典云:“按元白体当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之诗风。”杜甫客至中“ , ”两句,表现了真率淳朴的邻里关系,也符合“浅切平易”这一特点。(3) 强华要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线上展览活动,他引用诗

29、句“ , ”,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19题。秋日清晨,薄雾从山谷间缓缓升起,笼罩在一片片青稞和油菜花构成的梯田上;四周的山峰奇石耸立,晨光一点点从山后透露出来,雪山上缭绕的云雾顿时泛起金色的光芒。淙淙溪水从山脚下流过,滋润着茂密的针叶密林;牦牛从中出没,脖颈上的铃铛声悠远绵长,仿若从天边传来。夜晚来临,云雾渐散,抬头就是星空银河,静谧的山谷间飘荡着柔和的风,四周虫鸣声不绝于耳,让人 A 。在群山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宁静而神秘。它的名字叫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20世纪20年代,美国

30、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探险到了甘肃迭部藏区,走进了扎尕那。扎尕那的奇妙风光,使洛克 B 。他为扎尕那写下了极尽赞美的文字“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如果删去文中加点的“从山谷间”“从山后”“从山脚下”等短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 22 题。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

31、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

32、,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下列句子中的“看看”和“看看贾母八旬之庆”中的“看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B.你身体不舒服,今天我陪你去看看医生。C.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看看别人的做法,或许有益。D.学习一段时间后,别忘了站起来看看窗外的草坪。22.请根据第二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 阅

3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所谓老家结尾处说到:“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得寸步难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座房子,那些亲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会回望起点。老家是我们年轻时想逃离的地方,也是年老时可能回不去的地方。在离和回、远和近、亲和疏之间,我们慢慢读懂了人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18 分)1.(3 分)A2.(3 分)D3.(3 分)D4.(3 分)B5.(6 分)材料一

34、中谈到的“空间”,是指文学地理学角度说的“地理空间”,即白居易被贬后的江州这一地域。材料二中谈到的“空间”,是指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景观信息,包括具体地域景观和转化后的广域或隐域景观信息。材料一是相对于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的分类而言,具有人的生命经验与情感体验参与其中并经过文学化的地理空间;材料二是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地理景观信息对现代旅游的意义而言的。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17 分)6.(3 分)B7.(3 分)D8. (5 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老原到宝水村后打开车窗的动作、介绍宝水村的神态及语气语调,直接表现老原的骄傲自豪

35、。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描写老原说老家时“我”对他的揶揄,侧面表现老原对老家的热爱和赞许。答出,给 3 分;答出,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 分)以亲近、平易的语气讲述事情。文章讲述了宝水村人及其言行,用贴合人物身份、生活风俗的语气,使阅读者觉得亲切可感。对话性叙述。文章主要通过“我”与老原一路上的闲话,来讲述宝水村的故事。具有地域特色的词语的应用。如“很沾”“门势塌掉”等词语的使用,强化了人物、故事的地域色彩。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20 分)10.(3

36、 分)B D G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11.(3 分)D12.(3 分)C13.(8 分)(1)(4 分)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我领受了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使先帝蒙羞,为什么还要建露台呢!译出大意给 2 分;“奉”“羞”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4 分)所以继承王位者发布政令的教化作用稍稍衰减,只要有人趁机造反,皇帝的天下就会如土之崩坠,无法收拾。译出大意给 2 分;“传嗣”“少”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14.(3 分)武帝穷奢极侈,未能“节俭于身”;武帝对百姓体恤不够,未能“恩加于人”;帝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降低,民心就会不稳,致使国家不能保全。

37、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给满 3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二)(9 分)15.(3 分)B16.(6 分)想象大胆奇特。引用神话、传说,想象海上红日从神话中的扶桑“绝境”升起,又想象此处可以驾舟直通银河,给人独特的艺术享受。写景色彩浓艳。用“红浪”翻滚、“紫霞”飘散,形容日出时景象的壮丽宏伟。富有奇趣。诗歌结尾处,以“天公管领诗人眼”,表达诗人希望借助天公的力量,获得诗歌创作的灵感和能力,使读者感受奇特。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6 分)17.(6 分)(1)弊在赂秦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38、(3)示例一: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示例二: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示例三: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示例四: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7 分)18.(2 分) 示例:A心旷神怡 B 赞不绝口答对一处给 1 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即可。19.(5 分)示例:加点短语均为地点状语,删去后无法明确表现优美的景致从何而来,减弱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身临其境之感;加点短语使语言节奏舒缓,充满诗意,删去后显得紧张急促,与语段情感不相谐。答出,给 3

39、分;答出,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13 分)20.(6 分) 示例:来分析他们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差序格局而对红楼梦的阅读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 C(3 分 )22.(4 分 )示例: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个人为中心,依据血缘、地缘等关系不断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答出被定义概念“差序格局”的属概念,给 2 分;答出定义的概念与其子概念之间的差别,给 2 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四、写作(60 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40、据要求写作。(60 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所谓老家结尾处说到:“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得寸步难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座房子,那些亲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会回望起点。老家是我们年轻时想逃离的地方,也是年老时可能回不去的地方。在离和回、远和近、亲和疏之间,我们慢慢读懂了人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分析:本题作文材料引用了所谓老家的结尾部分,通过描绘“老家”这一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引发我们对人生、故乡、亲情等主题的深度思考。材料中的“老家”

41、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故乡,更代表着一种情感归宿和人生起点。它既是年轻时想要逃离的束缚,又是年老时可能无法回归的遗憾。这种矛盾与挣扎,正是人生复杂情感的体现。在立意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探讨“老家”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即它如何成为我们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宿;二是分析“离”与“回”、“远”与“近”、“亲”与“疏”这些对立概念在人生中的体现,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思考如何平衡对老家的情感依恋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如何在追求个人发展与保持对老家的情感联系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文体上,可以选择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等,根据个人擅长和立意需要来确定。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应注重情感的抒发

42、和思想的深度,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来展现对“老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文章应紧扣材料,围绕“老家”这一主题展开,避免偏离题意。综上所述,本题作文旨在引导我们思考“老家”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与之相关的情感与矛盾。通过深入挖掘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回望起点,读懂人生老家与我们的心灵之旅曾记否,那个儿时的村庄,那片熟悉的土地,那座充满回忆的房子,以及那些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的亲人。那便是我们的老家,一个充满温情与牵绊的地方。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或许会逃离,或许会远离,但无论走多远,那份对老家的情感,总是如春水般涌动,让我们在回望中读

43、懂人生。年轻时,我们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总想着逃离那个似乎束缚了我们的老家。我们追求着城市的繁华,渴望着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展拳脚。我们带着满腔热血,踏上了远离家乡的征途,却在不经意间,将那份对老家的思念和牵挂,深深埋藏在心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那份对老家的情感始终如影随形。我们开始怀念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那座充满回忆的房子,以及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我们开始明白,老家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它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在回望起点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读懂了人生。我们明白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总是在不断地离开和回归中,寻找着属于自己

44、的归宿。我们学会了珍惜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感恩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我们懂得了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回归本真,保持那份对老家的思念和牵挂。老家,那个很老很老的家,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了我们的回忆。它让我们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始终保持着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它让我们在回望起点的过程中,逐渐读懂了人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那份对老家的情感,始终如一,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因此,让我们珍惜与老家的每一次相聚,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和牵挂。让我们在回望起点的过程中,不断读懂人生,不断成长和进步。因为,老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

45、归宿,是我们精神的寄托。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那个很老很老的家,让我们在回望起点的过程中,读懂人生,珍惜当下,勇往直前。因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那份对老家的情感,始终如一,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勇气和力量。(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

46、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