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1.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25+28+36=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 3支,后来用去了 5支,他还有多少只?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 4之后,他又买了 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
2、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67+28-25如何计算。先算什么?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2)简便写法。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做一做:56+24-30 = 8078-24+39 = 93指名板演:5 678+24-248 054+ 3 99 3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三、拓展运用:1、笔算下面各题。45+35-4824+15-2965-43+1954-28+19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26 +43-54+48-39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38+4640
3、 - 295358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 15人。学校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课后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不明白或是需要说明的问题吗?(3)今天学习的题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这部分知识。本课指导学生在 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 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领悟课程标准新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
4、呈现“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 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加减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上车下 车的情境,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依然遵 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 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
5、值。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理解“从左到右”的 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掌握运算顺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 解混合运算的顺序。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
6、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从左到右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 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 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 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五、教学准备: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制作课件(上车下车人数图片)六、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
7、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 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 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 入新课的: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趟泰山。泰山太雄伟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老师 拍的图片?课件展示泰山风景的图片,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此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课件演示坐车来到山下的图片)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我们团的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数学课程标准在第
8、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 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我准备这样设计:活动一: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关注学生能否找到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
9、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 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尝试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和算法。(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 清晰条理性。)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再加剩余的人数。也就 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教师总结,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提供适当的
10、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二:(课件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图片)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从司机的语言和木牌上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板书:应找回多少元?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算法,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 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三: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
11、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都是先算乘法。 教师继续提问: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三)巩固运用,自我提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耍目 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J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 生活,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1、110页第2题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选出两道做在练习本上。2、火眼金睛辨对错自主练习第3题3、自主练习第4题(四)总结评价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