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泰山记》导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登泰山记》导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6.登泰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两篇经典文章。2 .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之美,揣摩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把握古代山水 游记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3 .感悟整个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寻找自我的精神启迪和治 愈方法。课前自主预习一、作者名片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毂,因书斋名惜抱轩,世称惜 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学者。姚鼐于乾隆十五年(1750) 乡试中举,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土,散馆以主事 用,先后充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又一充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 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逾年冬,辞官不入
2、仕途。归里后,以 授徒为生,先后主梅花、紫阳、敬敷、钟山诸书院讲席,培养了一大 批学人弟子。嘉庆二十年(1815),逝世于钟山书院。曾参与编修四 库全书,著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编有五七 言今体诗钞等。二、背景透视乾隆三十九年(1774),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 田里,途经泰安,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登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就是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亭, 观赏日此写下这篇游记。文学常识1 .记“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在于抒 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2 .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对于散
3、文创作有一套完整 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楣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 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 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 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 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韩愈、欧阳修 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字词通关一、通假字1 .须臾成五采()2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二、一词多义1 .阴2 .始三、古今异义1 .至于泰安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情。2 .多平方,少圜古义: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3 .下有红光动
4、摇承之古义:今义:不稳固,不坚定。四、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汶水西流()济水东流()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 .名词作动词明烛天南()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写出句中表示判断的成分)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此东海也2 .省略句(写出句中省略的部分)(1)余始循以入(2)与子颍坐日观亭3 .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写出句中定语后置的标志)稍见云中白若樗藕数十立者(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五、主旨归纳登泰山记按照 的路线,分别写了登山的位置和过程、山巅所见、日出奇景、人文景观、自然风貌,表现泰山的雄奇和壮美, 表达作者的,抒发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 情。答案:一、L “采”同“彩”2. “圜”同“圆” 二、1.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表示到达。2 .平整,方正。3 .摇动。四、1.(1)向西(2)向东(3)像门槛一样4 .照五、1. (1) “者,也”表判断(2) “也”表判断2. (1)谓语动词“循”后省略宾语“之”(2)省略主语“余”和介词“于”3. (1) “数十立者”作“白若樗蒲”的定语(2) “限当道者”作 “崖”的定语五、作者登山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