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yz****8 文档编号:97129608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泰中学 2022 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2024.3.19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Ba:127 Fe:56 K:39 Cu:64 Ag:108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酸性:B. 和的中心原子均采取杂化C. 氢化物的沸点:D. 是手性分子2. 关于CH3OH,N2H4和(CH3)2NNH2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 1molCH3OH中含5mol键B. N2H4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三者孤电子对数相同D. 三者中C、O、N杂化方式不相同3. 已知反应:2Co(H2O)62+10NH3+2NH+H2O2=2Co(NH3)63+1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H3和H2O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B. 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C. NH3和H2O与Co3+的配位能力:NH3H2OD. 1molCo(H2O)62+配离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66.0210234. 在水溶液中可与发生反应生成和,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分子的

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 1mol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C.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只有D. 中与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结构可表示为5. 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3 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B. 电负性:C. 原子半径:D. 最高正化合价:=6.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为正四面体形B. 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D. 该气态团簇

4、分子的分子式为E4F4或F4E47. 某物质M是制造染料的中间体,它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由短周期X、Y、Z、W四种元素组成,X元素原子半径最小,W的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Y、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负性:B. 最简单氢化物沸点:C. 是极性分子D. 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8. 常温下,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第一电离能:WZYXB. 简单离子的半径:YZWXC. W的氢化物空间构型不一定是三角锥形D. 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9.

5、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冰晶胞内水分子间以共价键结合B. 每个冰晶胞平均含有4个水分子C. 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也是键的一种D. 冰变成水,氢键部分被破坏10.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钠原子由时,吸收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B. 第一电离能:NaMgAlC. 的结构示意图为:D. 基态C原子2p能级的电子轨道表示式: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全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选错不得分。)11. 第VA族元素原子R与Cl原子结合形成R

6、Cl3气态分子,其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Cl5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 键角(Cl-R-Cl)有90、120、180三种C. RCl5受热后会解分生成分子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D. 分子中5个R-Cl键键能均不相同12. 已知A、B、C、D、E五种元素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E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元素形成型化合物,且在和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下列叙

7、述中正确的是A.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B. 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BAC. 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D. B、C、D、E四种元素的电负性:EDCB1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YMZB. 离子半径:C. 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14. 已知:Co( 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ZnCl42- 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

8、确的是A. 由实验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等物质的量的 Co( H2O)62+和 CoCl42-中键数之比为 9:2C. 实验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 由实验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42-CoCl42-15. 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某金属原子得到,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具有放射性,很快衰变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XQYB. 自然界不存在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C. 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3:14D.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BCB. 非金属性:DCBC. 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D. 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19. 下列对一些

9、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溴单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溴单质、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为极性分子B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范德华力逐渐减小C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是极性分子且有氢键影响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键长比H-Cl的短A. AB. BC. CD. D20. 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溶液,遇到(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可缓慢转化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晶胞中含有4个B.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 要使反应正向进行,需满足D. 体系达平衡后,溶液中:第卷(非选择

10、题 共 40 分)21. 有X、Y、Z、W、M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基态X原子2p能级的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Y的简单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其电子排布与X的简单离子相同;W的最高价氧化物十分坚硬,能溶于烧碱溶液,但不溶于盐酸;M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M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两两皆能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X、Y、Z、M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2)X、Y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3)某元素的电负性与第一电

11、离能都大于X元素,其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等物质的量的烧碱完全反应,生成钠盐、H2O和一种气体。该气体的分子式为_,其空间结构为_。(4)Z与M形成的化合物为气体,其分子式为Z2M6,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写出其结构式:_。22. 第VIII族元素Fe、Co、Ni性质相似,称为铁系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Ni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_能级,同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2)与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常用于离子检验,已知遇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均显绿色。邻苯二酚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_(填“高”或“低”),原因是_。(3)晶体结构中阴、阳离

12、子的配位数均为6,则晶胞的俯视图可能是_(填字母)。若晶胞参数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体的密度是_。A. B. C. D.23. 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填“s”“p”“d”或“”)区,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_。(2)第二电离能_(填“”或“”),其原因是_。(3)与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合物,该分子中键与键个数比为_。易溶于_(填字母)。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稀(4)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与形成的螯合物的结构如图

13、所示,1个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个,其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为_(写元素符号)。24. 如图所示是金刚石的晶胞结构,除顶点和面心上有碳原子外,4 条体对角线的 处还各有 1 个碳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原子 1 的坐标参数为(0,0,0),则原子 2 的坐标参数为_。若金刚石的晶胞参数为a1pm ,则其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核间距为_pm (用含a1 的代数式表示)。(2)面心立方ZnS 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结构类似,阴、阳离子各占晶胞所含微粒数的一半。S 元素及其同周期的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二氯化硫(SCl2 )分子中 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写出基

14、态 Zn2+电子排布式:_。锌锰干电池中Zn2+可吸收电池反应产生的NH3生成Zn(NH3)42+,该离子中含有_个键。(易错)若该ZnS晶胞的晶胞参数为 a2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晶体的密度为_g.cm-3 (列出计算式)。新泰中学 2022 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2024.3.19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Ba:127 Fe:56 K:39 Cu:64 Ag:108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15、,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酸性:B. 和的中心原子均采取杂化C. 氢化物的沸点:D. 是手性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AF、Cl是吸电子基,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被F、Cl代替,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氢原子更易电离,酸性增强,所以酸性:,A正确;B中心Si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B错误;C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熔沸点较高,相对分子质量PH3AsH3,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熔沸点PH3AsH3PH3,C错误;D手性分子是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手性碳原子是连有4个不同

16、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在中,中心C原子上连了2个H原子,所以不是手性分子,D错误; 故选A。2. 关于CH3OH,N2H4和(CH3)2NNH2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molCH3OH中含5mol键B. N2H4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三者孤电子对数相同D. 三者中C、O、N杂化方式不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CH3OH的结构简式为:,1molCH3OH中含5mol键,A正确;B任何条件下这六个原子都不可能共面,N2H4中两个N都是sp3杂化,周围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整个分子就是两个三角锥连起来的,N2H4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正确;CCH3OH中羟

17、基氧上有2个孤电子对,N2H4有两对孤电子对,2个N上分别有1个,(CH3)2NNH2中有两对孤电子对,2个N上分别有1个,C正确;D三者中C、O、N杂化方式相同均为sp3杂化,D错误;答案选D。3. 已知反应:2Co(H2O)62+10NH3+2NH+H2O2=2Co(NH3)63+1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H3和H2O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B. 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C. NH3和H2O与Co3+的配位能力:NH3H2OD. 1molCo(H2O)62+配离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66.021023【答案】D【解析】【详解】ANH3中心N的孤对电子对数1,键电

18、子对数3,价层电子对数4,为sp3杂化,H2O中心O孤对电子对数2,键电子对数2,价层电子对数4,为sp3杂化,A正确;B反应中H2O2氧元素为-1价,反应后生成H2O,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B正确;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H3和H2O与Co3+的配位能力:NH3H2O,原因是N的电负性小于O,即N对孤对电子吸引小于O,故NH3更容易成为配体,C正确;DCo(H2O)62+配离子中每个H2O含有2个H-O键,1个配位键,都是键,1molCo(H2O)62+配离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186.021023,D错误;故答案为:D。4. 在水溶液中可与发生反应生成

19、和,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 1mol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C.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只有D. 中与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结构可表示为【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中C原子为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A正确;B一分子中含2个键和1个键,共有3个键,所以1mol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B正确;C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C为杂化,中的C为sp杂化,C错误;D中与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所以结构可表示为,D正确;故答案选C。5. 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

20、p3 1s22s22p3 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B. 电负性:C. 原子半径:D. 最高正化合价:=【答案】C【解析】【分析】1s22s22p63s23p4表示的元素是S元素,1s22s22p63s23p3表示的元素是P元素, 1s22s22p3表示的元素是N元素, 1s22s22p5表示的元素是F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是S,是P,是N,是F元素。A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但若元素处于第A族、第VA族,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

21、。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则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则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C正确;DF元素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半径很小,与其它元素反应只能得到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时偏小F元素,因此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化合价,故F元素化合价不是在所有元素中最高的,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6.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

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Cl-形成为正四面体形B. 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D. 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4F4或F4E4【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据图可知距Na+最近的Cl-位于棱心和体心,共6个,形成正八面体,A错误;BCa2+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根据均摊法,个数为=4,B正确;C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被两个碳原子共用,所以每个碳原子具有2个共价键,即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C正确;D该物质由分子构成,据图可知每个分子含有4个F原子,4个E原

23、子,所以分子式为E4F4或F4E4,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7. 某物质M是制造染料的中间体,它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由短周期X、Y、Z、W四种元素组成,X元素原子半径最小,W的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Y、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负性:B. 最简单氢化物沸点:C. 是极性分子D. 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答案】C【解析】【分析】某物质M是制造染料的中间体,它的球棍模型如题干图所示,由短周期X、Y、Z、W四种元素组成,X元素原子半径最小,则X为H元素;W的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以及W与Z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W为Cl元素;Y、Z同主族,Y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Y为O,Z

24、能形成6个共价键,则Z为S元素。所以X、Y、Z、W分别为:H、O、S、Cl,据此分析可得:【详解】A由分析科知,电负性OSCl,即YWZ,故A错;BY的简单氢化物为,Z的简单氢化物为,由于中含氢键使其沸点大于,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故B错;C为,由于其结构并不对称,因此具有极性,故选C;D是对应的水化物为,是四面体,故D错;答案选C。8. 常温下,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第一电离能:WZYXB. 简单离子的半径:YZWXC. W的氢化物空间构型不一定是三角锥形D

25、. 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答案】D【解析】【分析】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的pH均为2,则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一元强酸,则应为HNO3和HClO4,Z的的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均大于W,则W为N元素,Z为Cl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的pH为12,为一元强碱,且原子半径大于Cl,则X为Na元素;Y位于Na和Cl之间,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的pH2,应为二元强酸,则Y为S元素。【详解】W为N,X为Na,Y为S,Z为Cl,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

26、趋势,半径越小,越不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则第一电离能:WZY X,故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S2-Cl-N3-Na+,即YZWX,故B正确;CW为N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有NH3、N2H4等,NH3三角锥形,N2H4不是三角锥形,故C正确;DZ为Cl,Cl2本身并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故选D。9. 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冰晶胞内水分子间以共价键结合B. 每个冰晶胞平均含有4个水分子C. 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也是键的一种D. 冰变成水,氢键

27、部分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冰晶胞内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氢键不是化学键,故A错误;B由冰晶胞的结构可知,根据均摊法计算,每个冰晶胞平均含有4+8+6=8个水分子,故B错误;C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故C错误;D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液态水中仍在氢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钠原子由时,吸收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B. 第一电离能:NaMgAlC. 的结构示意图为:D. 基态C原子2p能级的电子轨道表示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钠原子由时,放出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A错误;B镁的3s轨道电

28、子处于全充满稳定状态,则第一电离能:NaAlMg,B错误;C的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D基态C原子2p能级的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答案选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全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选错不得分。)11. 第VA族元素的原子R与Cl原子结合形成RCl3气态分子,其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Cl5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 键角(Cl-R-Cl)有90、120、180三种C. RCl5受热后会解分生成分子立体结构呈三角

29、锥形的RCl3D. 分子中5个R-Cl键键能均不相同【答案】BC【解析】【详解】AR为第VA族元素,该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据图可知RCl5中R原子与每个Cl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所以R原子的最外层有5+5=10个电子,故A错误;B根据图知,bde构成的三角锥形为正三角形,c点位于该正三角形的中心上,acf三点共直线,线段ac与bc、cd、ce都垂直,所以acb=acd=ace=90,bcd=dce=dce=120、acf=180,故B正确;CRCl5RCl3+Cl2,则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故C正确;D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据图可知键长不是都相同,所以键能也不是

30、都相同,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C。12. 已知A、B、C、D、E五种元素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E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元素形成型化合物,且在和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B. 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BAC. 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D. B、C、D、E四种元素的电负性:EDCB【答案】AB【解析】【分析】由题给信息可知,A、B、C、D、E元素分别为C、O、N

31、、Si、S,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第A族,A正确;BC、O、N元素同处于第二周期,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知,第一电离能为,B正确;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则价层电子排布图为,该选项违反洪特规则,C错误;D一般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的电负性关系为,D错误;故答案选AB。1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YMZB. 离子半径:C. 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答案】AC【解析】【分析】题图为元

32、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由X、Y、Z、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详解】A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故电负性,A正确;B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离子半径:,B错误;C为,分子中S元素化合价为价,S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价,Cl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DZ为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故答案选AC。14. 已知:Co( H2O)62+呈粉红色,CoCl42-

33、呈蓝色,ZnCl42- 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A. 由实验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等物质的量的 Co( H2O)62+和 CoCl42-中键数之比为 9:2C. 实验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 由实验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42-CoCl42-【答案】BD【解析】【分析】实验中置于冰水浴中,溶液颜色由蓝色溶液变为粉红色溶液,说明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则可推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实验中加水后,溶液由蓝色变为粉红色,说明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由实验可知,加入氯化锌固

34、体,溶液变为粉红色,逆向移动,可知锌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更稳定的配离子ZnCl42-。【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B1个Co(H2O)62+和CoCl42-中键数目分别为:18、4,故等物质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键数之比为18:4=92,B正确;C由于H2O为纯液体,其浓度保持不变,由分析可知实验中加水后平衡逆向移动,其原因是由于c(Cl-)、c(Co(H2O)62+)、c(CoCl42-)减小,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从而导致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D由分析可知实验加入氯化锌固体,锌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更稳定的配离子ZnCl42-,

35、导致氯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42-CoCl42-,D正确;故选:BD。15. 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某金属原子得到,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具有放射性,很快衰变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XQYB. 自然界不存在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C. 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3:14D.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Q【答案】A【解析】【分析】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所以Y原子为P;由可知,A+4=30+1,A=27,X和Y质子数相差2,所以X为Al;Q和Y质子数相差1,Q为Si,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X为Al,Q为Si,Y为P,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

36、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AlSiQ,故D错误;故答案选A。16.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X、Y、W形成的晶体有超导性,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pm。已知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不同族,W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8倍,Z是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用于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的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第一电离能B.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与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C. 晶胞中与Y最近的W原子有6个D. 晶体密度g/cm3【答案】D【解析】【分析

37、】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X为C元素;Z是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用于净水,则Z为Al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不同族,W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8倍,则Y为Mg元素、W为Ni元素。【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镁原子的3s轨道为稳定的全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镁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铝元素,故A错误;B氢氧化铝是溶于强酸、强碱的两性氢氧化物,但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酸碳酸,故B错误;C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镁原子与位于面心的镍原子的距离最近,则晶胞中与镁原

38、子最近的镍原子个数为12,故C错误;D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镁原子个数为8=1,位于面心的镍原子个数为6=3,位于体内的碳原子个数为1,则晶胞的化学式为MgNi3C,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10a)3d,解得d=,故D正确;故选D。17. 工业上利用黄铜矿炼铜的反应方程式是。产物中某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立方晶胞结构图表示的是FeSB. 每生成,有原子被氧化C. 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D. 晶胞中黑球所代表粒子的配位数为4【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晶胞结构,黑球个数为4,白球个数为4,晶胞中两种微粒个数比为11,

39、故为,A正确;B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每生成1molFeS,被氧化的S元素生成了,物质的量为,B正确;C中S原子价层电子数为,故S为杂化,C错误;D根据晶胞结构,的配位数为4,则S的配位数也为4,D正确;故选C。18. 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周期表中酸性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 原子半径:ABCB. 非金属性:DCBC. 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D. 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答案】C【解析】【分析】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周期表中酸性最强,该化合物是HClO4,推出D为Cl,B为O,A为N,C为Si

40、,据此分析;【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iNO,故A错误;BO的非金属性强于Cl,故B错误;CSi与Cl形成化合物是SiCl4,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DClO中心原子Cl,有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1,价电子对数为4,故D错误;答案为C。19.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溴单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溴单质、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为极性分子B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范德华力逐渐减小C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是

41、极性分子且有氢键影响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键长比H-Cl的短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溴单质、碘单质、四氯化碳都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卤素单质从F2到I2,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大,所以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故B错误;C氨是极性分子,氨分子、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DHF的沸点高于HCl,是因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D错误;选C。20. 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溶液,遇到(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可缓慢转化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晶胞中含有4个B.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

42、 要使反应正向进行,需满足D. 体系达平衡后,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均摊原则,1个晶胞中含的个数是,故A正确;B为29号元素,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B错误;C反应的平衡常数,要使反应正向进行,则,所以需满足,故C错误;D体系达平衡后,故D错误;故选A。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21. 有X、Y、Z、W、M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基态X原子2p能级的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Y的简单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其电子排布与X的简单离子相同;W的最高价氧化物十分坚硬,能溶于烧碱溶液,但不溶于盐酸;M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M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两两皆能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Z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X、Y、Z、M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石化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