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709190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8.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2021 - 2035年)MASTER SPATIAL PLAN OF DANDONG CITY草案公示2022 年 12 月DANDONG序 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为落实“多 规合一”改革要求 ,加快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 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 间开发保护制度 ,深度对接国家、 省级上位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国家统一工作部 署 ,我市组织开展了丹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空间规划) 的编制工作。 空间规划以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统筹布局农业、 生态、 城镇空间 ,是市域国土空间 保护、 开发、

2、利用、 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总体行动纲领 ,为建设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 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 ,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 ,绿色发展、 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认 识 丹 东 陆域面积:14973.8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397.62平方公里现状常住人口:218.8 万人现状城镇化率:68.88 %独特的地理区位 沿边、沿海、沿江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是东北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全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便捷的交通条件 综合立体丹东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口岸城市 ,是亚洲唯一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

3、公路的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重要的生态地位 区域生态安全排头兵丹东是省级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全省重要的林产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对于保障辽宁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交叉的经济区位 辐射叠加区域丹东是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交汇点 ,是东北沿边开发开放带和沿海开放带的重要节点 ,是东北亚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城市。良好的资源禀赋 “红绿蓝”禀赋“红”是英雄城市和丰富的 红色文化资源;“绿”是良 好的人居环境和绿色生态资 源;“蓝”是海域、海岛、滨海湿地等资源。目一、 明确空间发展目标战略/05录二、构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三、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四、精准空间资源优化布局五、彰显城乡风貌与

4、文旅特色六、提升公共服务与人居环境七、夯实通达韧性的基础支撑八、开展全域国土整治修复九、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方案十、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13 /16 /19 /25 /30 /33 /36 /38/42一、 明确空间发展目标战略做好“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推动沿边开放合作、 加快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站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 的高度推进兴边富民 ,壮大黄海翼 ,念好生态经 ,把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绿色资源转化为兴边富民的盛势。56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东北、 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 紧紧抓住区 域重大战略叠加 , 统筹发展

5、和安全 , 围绕建设“开放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 和幸福宜居城市” , 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 推动丹东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规划范围、层次和期限规划范围:市级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国土空间丹东市行政辖区 ,包括元宝区、振安区、振兴区、东港市、凤城市、宽 甸满族自治县。规划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主要编制市域层面规划;中心城区:主要编制中心城区层面规划 ,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21-2035年 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凤城市振安区元宝区振兴区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城区全域国土空间发展定位安全屏障旅游胜地安全屏障以维护国家

6、国防安全、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能源安全、 产业 安全为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 , 持续推进强边固边、 兴边富民 , 坚守 基本农田红线 ,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 加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 打造 数字丹东、智造强市 ,建成国家最大最美边境城市。陆海门户依 国区域经济带托沿边沿海优势 , 推进丹东港国际综合枢纽港建设 , 强化全 性物流节点城市、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辽宁沿海 黄海翼中心城市的功能 ,成为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边贸中心推进 发开放 成果孵集散地陆海门户边贸中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 , 申建辽宁丹东重点开 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 ,建设集技

7、术研发、 化、加工展示、 国际贸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东北亚重要商贸 和生产加工基地。旅游胜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 ,充 分挖掘红色历史、边境文化和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 ,形成以边境旅游 为龙头 ,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 冰雪旅游、温泉旅游、 乡 村旅游等为支撑的多元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力打造旅游名城。7全域国土空间发展目标8中心城区城市性质城市性质:“一枢纽三中心”东北亚综合枢纽城市国家边贸中心、东北东部康养旅游中心、 辽宁重要的创新驱动中心l 辽宁重要的创新驱动中心以创新型城市为引领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建设高水平创

8、新园区 ,培育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打造创新体制优、创新导向明、创新生态好、创新活力足的创新驱动中心 ,为辽宁全面振兴贡献丹东力量。l东北东部康养旅游中心联动桓仁 、 通化 、 白山等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功能区 ,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等,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打造鸭绿江休闲旅游带 ,建成国际知名的康养旅游中心。l 国家边贸中心突出丹东作为全国最大边境口岸城市的地位 , 以“一核心、八区点、九园区”为载体 , 推进互市贸易创新发展 , 强化贸易流通和加工制造功能 , 打造我国边境线上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进出口加工基地。l东北亚综合枢纽城市发挥区位优势 ,加强

9、港口专业化、智慧化、 绿色化建设 ,推进运输新通道建设 ,优化升级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口岸群 ,全面建成东北亚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和开放枢纽城市。9产业发展立足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原字号”转型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和“新字号”发展壮大,加快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463”产业发展新格局。10发展规模合理引导人口规模增长规划到2035年市域常住总人口:259万人 市域人口城镇化率:71% 市域城镇人口:183万人中心城区常住总人口:100万人1112发展战略底线管控战略严守底线,筑牢高标准国土安全屏障开放带动战略海陆空全面提升,建设高水准枢纽城市产业赋能战略双轮驱动,打造高效能产业聚集新高

10、地城乡统筹战略完善服务功能,营建高品质人居典范特色彰显战略厚植生态优势,构建高质量国际旅游名城二、 构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引 ,构筑丹东市“三区一 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实施差异化分区管控 ,推 动全域协调发展。13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区域协调,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向东: 进一步扩大边贸互市规模 , 在经贸、 交通、 旅游、 文化、 教育等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 , 建设东北亚 开放合作先导区。向北: 推动共建辽宁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合作项目 ,加快融入“辽珲俄、辽满欧、辽蒙欧”运输大通道, 打造东北东部陆海新通道起点港口城市 , 带动东北东部 城市群协同发展。向西: 深化与京津冀地

11、区通道、 产业、 平台和市场 对接 ,积极融入辽宁构筑连通新亚欧大陆桥的“辽新欧” 中欧班列通道 , 加强与欧洲国家先进科技和高端装备制 造业的投资贸易合作 ,推动丹东产业优化升级。向南: 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 海南 自由贸易港 ,创新与扬州对口合作机制 ,深化区域合作, 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RCEP) 和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 , 深化与东盟地区全方位合作 , 带动丹 东外贸发展。14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三区一带”高效协同夯实丹东都市区 包括凤城城区-东汤镇镇区-五龙背镇镇区-丹东城区-前阳镇镇区-东港城 区 , 以及金山、汤池、 同兴、楼房、汤山城、

12、九连城镇区。 形成彼此空间 相连、产业协同、 设施共享、 制度协调的带状都市区 ,是丹东市新型城镇 化和新型工业化推进的主体区域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都市区。 生态优先建设绿色发展区 包括凤城市在丹东都市区以外地区 ,宽甸县及东港市内陆乡镇。承担生 态安全和国防安全职能 ,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屏障 ,打造东北重要的绿色有 机食品产业集聚区、绿色低碳工业发展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强化特色提升蓝色发展区 包括丹东港、东港市沿海乡镇以及丹东市海域空间。推进陆海统筹 ,发 展现代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 ,支持远洋捕捞业发展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 加快东港渔港经济区建设

13、 ,建设大东沟中心渔港 ,探索建立丹东海洋经济 国际合作示范区。联动融合打造沿江沿海开发开放发展带包括鸭绿江、黄海沿岸地区 ,西起东港市孤山镇 ,经东港城区、丹东城 区 ,至宽甸县下露河镇。精准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 ,坚持 以港兴市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带、 江海国际旅游带、高品质幸福宜居生活带、 守边固边特色发展带。15三、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 界 ,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 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 和利用 , 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16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以底线底数为约束,科学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和

14、城镇开发边 界,优化空间配置和布局结 构,实现全域绿色发展。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重要和敏感地区,以及重 要生态廊道、屏障和网络,维护生 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构建连续、 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优 化,促进基本农田布局更加集中连 片,实现永农建设与建设用地、生 态空间有机统一,以及耕地数量、 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按照保护优先、节约集约优先的原 则,综合考虑丹东城镇定位、发展 方向和综合承载能力,划定全域城 镇开发边界。17丹东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0301河湖水系资源耕地资源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 ,严格实行耕地用途

15、管制 ,科学引导农用地高效利用,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创新耕地占补平衡机制 ,实现严格落实林地保有量任务 ,创新营林造林机制 ,推进森林质量提升 ,形成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森林资源。有序实施草地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 强化丹东市生态廊林草资源02道保护 ,有效提高森林草地碳汇能力。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坚持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 以水定人、 以水定产。优化水资源配置 ,划定重要的河湖岸线保护范围 ,维护和修复湿地生态功能 ,充分发挥丹东市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0405强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资源统筹安排全市管辖海域的使用与保护,有效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 ,科学开发使用海域

16、资源 ,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切实保障丹东市海洋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控制 ,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加快盘活城镇建设用地存量 ,合理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 ,强化节约用地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人居环境品质。18四、 精准空间资源优化布局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 ,优化城镇空间、 农业空 间、生态空间功能配置和布局结构 ,促进区域协调、 城乡融合发展。19( 1个)( 3个)( 12个)( 11个)城镇空间形成“市级中心-县级中 心-重点镇-特色镇-一般镇” 五级网络化城镇体系,市域 各级城镇规模得到普遍

17、提升。市级城区丹东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新型城 镇化建设,建设幸福宜居丹东。县级城区东港城区、凤城城区、宽甸县城。 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成为促进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镇12个重点镇。分类引导,进一步 提升发展水平,打造当地农民就近就 地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区。特色镇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培育发展 11个特色小镇。一般镇其余建制镇 (包括乡) 区。2021打造东北东部绿色 发展的龙头牵动带打造丹东连接沈阳 经济圈的纽带打造守边固边 特色发展带开发区名称主导产业定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 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防护纺织品、生命健康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 专用装备制造

18、、食品加工、新材料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 户外纺织制品、专用装备制造、精细化工辽宁凤城经济开发区 增压器、食品和农产品加工、高端新材料加工辽宁宽甸经济开发区 农林产品加工交易、新型材料、文化旅游丹东金山经济开发区 仪器仪表、输变电、医用康养设备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电子信息、康养医疗服务丹东振安经济开发区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防护纺织制品产业空间“1+3+9”“1”个港产城协调发展区构建布局合理、生态宜居、承载 力强的港产城城镇体系。重点承载综 合物流、进出口加工、涉海装备、现 代服务等多元化临港产业体系。“3”条产业轴带丹东-凤城-通远堡沈丹经济走廊 发展轴;丹东-宽甸-青山沟东北东部 绿色

19、经济带发展轴;丹东-长甸-镇江 沿鸭绿江发展轴。依托凤城和宽甸绿 色生态资源 , 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 , 打造绿色经济区。重点承载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绿色低碳工业、大健康产 业等产业。“9”大园区在全市建设9大开发区。区域面积占比约85%。土地利用以 林地和园地为主,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 面积约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 55%;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土壤类型 以棕壤和草甸土为主。该区森林资源资源丰富,有“辽东 绿色屏障之称” ,是辽宁省林业生产基 地之一,是丹东市的生态建设重点区。农业空间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 筹安排农业空间布局,构建南部粮 食主产区、北部生态农业区、东部 都市农业区的总体格

20、局。北部生态农业区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 ,推进北部山区 林业经济优势 ,重点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打造 具有丹东特色的食用菌、小浆果、板栗、艳红 桃、 山野菜、 中药材、柞蚕等生产基地。东部都市农业区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突出农村生活风 貌和乡村文化内涵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室 体验 ,努力打造丹东特色都市观光农业。区域面积占比约5%。土地利用以建设用地、耕 地为主,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占全市永久基 本农田总面积的5%;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北部局 部为山地丘陵;土壤类型以棕壤和草甸土为主。该区域是丹东城市的主体,是全市政治、经济、 文化、科教、旅游中心,是都市农业建设重点区域。南部粮食主

21、产区区域面积占比约10%。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区域内 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40%;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土壤类型以棕壤、草甸土、水稻土 为主,土质肥沃,是丹东市的粮食主产区。严格保护现有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提升 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转化 ,打造丹东市优质稻米、 玉米、精品蔬菜 等名优绿色农业生产基地。22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生态空间识别市域生态保护重要和敏感 地区,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筑牢丹东市“两屏九源,三带八廊” 的陆海生态安全格局。保育山海生态安全屏障 辽东山地生态安全屏障: 提升水源涵养能 力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包括6大生态源

22、;近岸海域海岛生态安全屏障: 以海岸带水 源涵养、海岸整治为重点 ,包括3大生态源。保护和修复江海林生态带 东部鸭绿江生态带: 切实保护风景名胜资源 ,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北部生态防护林带:加强林地保护 ,扩大 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比例 ,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南部蓝色海岸生态带:保护重要的渔业海域 ,恢复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海洋生态系统。编织陆海联通的蓝绿生态廊道 4条一级河网水系廊道 , 4条一级交通设 施廊道 ,多条二级河流与交通廊道。23两个河口四大海域海洋空间统筹海-陆-江河空间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布局,合理布局近海生态型海洋牧场,支撑发 展以港口物流、渔港经济、海水健康养殖、

23、滨海旅游等为主体的现代生态化经济体系,打造海-陆-江河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示范区。 海岛岛群:保护为主 ,辅以旅游开发。 以岛群生 态系统、生物资源、 岛礁自然地貌为保护对象。一个岛群 鸭绿江口: 严格保护+优化利用 , 加强河口生 态系统保护 ,发展港航及临港物流; 大洋河口:突出保护 ,重点保护河口湿地生态。 丹东港海域: 以港口运输为重点利用方向; 近岸海域: 保护为主。 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 野生动植物为重点保护对象; 海洋红海域: 融保护与利用为一体 ,保障港口 用海需求 ,高质量开发滨海旅游资源; 离岸海域: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 ,优化渔业生产 布局 ,推进近海渔业向离岸深远海发展。24

24、五、 彰显城乡风貌与文旅特色保护丹东市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运用总体城市 设计方法 ,优化空间形态 ,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 风貌 , 凸显本地特色优势。25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由国家文化公园、世界文化遗产 (拟申报)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传统村落) 、历 史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线路等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实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两带边境历史文化保护带 长城历史文化保护带四区凤凰山历史文化保护区丹东历史文化保护区孤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赫甸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多点包括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孤山镇 , 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后

25、洼遗址 ,前 阳洞穴遗址、 鸭绿江断桥、 明长城虎山段 遗址、 凤凰山城、 东山大石盖墓、 抗美援 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 赫甸城城址 , 以 及多处省、 市、县级文保单位。26地方特色空间体系化遗产为资源,充分释放历史文化价值,塑造地域特色和魅力空间,构建“三带八区”特色空间格局。三条魅力景观带滨江生态魅力景观带长城民族文化魅力景观带沈丹铁路工业景观带八大魅力片区鸭绿江北段生态民俗魅力片区近郊休闲魅力片区凤凰山魅力片区西南森林湿地魅力片区北部山水魅力片区青山沟浑江旅游魅力片区孤山魅力片区环宽甸县城魅力片区2728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旅游发展格局确立“大景区、大丹东、大旅 游、大格局”战略,以精

26、品旅游线 路为核心,推进城区风景化、县域主题化、乡村特色化、山水一体化。 边境风情游鸭绿江河口太平湾水库虎山长城 浮桥遗址珍珠岛断桥江口湿地朝站主题游 抗美援朝纪念馆断桥主题公园浮桥遗址辽东乡村游浑江天华山河口大梨树婆娑村生态休闲游浑江青山沟天桥沟蒲石河欢乐海洋游海角公园江口湿地大孤山 小岛大鹿岛獐岛温泉养生游北汤温泉五龙背温泉北井子温泉椅圈温泉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总体目标:“江海明珠最美边境”山水秀美、历史传承、绿色开放、生态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 总体风貌定位:“国门江山、宜居之城、文化熔炉、多彩丹东”。重点塑造国门形象和边境商贸功能 ,面向人本需求和 高品质生活 ,展现“江海明珠”的独特风格

27、。 总体形态格局:构建“山江夹一城”的整体结构体系, 以及“依江伴海, 山环城北 ,城随山形 ,水绕山城”的城市总体 风貌体系 ,实现“山优城秀水美”的总体目标。 总体城市色彩:以“江河之蓝、 山川之绿、银杏之黄、英雄之红”打造城市基准色谱。 总体建筑风格:现代滨江宜居城市。在风貌重要控制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打造新中式、 中式特色风格街道 ,彰显 文化自信;选择局部节点 ,打造鲜族风格等特色风格街道 ,体现文化包容。国门江山、 宜居之城、 文化熔炉、 多彩丹东滨江路五经街红砖建筑片区滨江地段总体城市设计 二经街朝鲜族风格街 29六、 提升公共服务与人居环境以人民为中心 ,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28、 ,完善公共服 务功能 ,补足丹东市民生短板,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营造健康、舒适、 便利的人居环境。30提升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完善城乡生活圈,打造全年龄友好健康城市, 营建高品质人居典范。以城镇圈统筹城乡发展半径: 30-40分钟通勤可达。6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 加强人口 集聚 ,推进跨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共享;3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 完善地区级公服设施 ,与城区共享高等级设施。3个生态主导型城镇圈: 着重体现 城乡服务、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功能。以生活圈强化以人为本以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为目标,打造网络化、无障碍、复合化现代社区。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平均服务 范围3-5平方公里 ,服务

29、人口5-10万人。乡村一级生活圈: 以行政村为单位 构建。31强化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2156号) 文件精神 ,加强丹东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 优先发展社区就业、养老、托育服务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增加服务供给 ,补齐服务短板 ,到规划期末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 ,城市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0% ,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30平方米。明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32七、 夯实通达韧性的基础支撑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

30、需求相匹配的综合 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 明确水资源供需平衡方 案 , 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 形成 高效、绿色、 智慧的基础支撑。3334鹤大高速宽甸牛毛坞- 振江高速至锡林高特至大连综合交通体系创建集合海、陆、空、 口岸等为一 体的 “ 综合立体交通网先进示范性城 市” ,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绿色、 智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全面提升 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 丹东港: 立足东北亚 , 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综 合枢纽港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丹东浪头机场:提升客运能力 ,发展多式联动, 打造东北区域航空枢纽和东北地区重要的支线机场。 铁路:

31、以高速铁路为骨架 , 普通铁路为支撑, 构建铁路大通道 ,打造“轨道上的丹东”。 公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 ,构筑“3横4纵3联 络”高速路网结构 ,构建一体化公路交通支撑体系。优化口岸群功能 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口岸: 构建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 服务优良的 海陆空立体口岸体系 ,开展“口岸+制造业”行动。 开放平台: 推进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和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建设 ,打造政策高地。35 市政基础设施 给水工程:建立两核多点的城市安全供水体系、优质稳定的省域水 源输出系统、精准高效的智慧供水系统。 排水工程:建立资源循环的污水净化系统、安全迅速的雨水排放系 统、遵循自然的城市海绵系统。 供热工

32、程:建立以热电联产为核心 ,多种清洁能源为辅的城市清洁 供热体系 ,安全的供热保障体系 ,高效低费的智能供热体系。 燃气工程:建立以多源供气保障体系 ,高、次高、 中压三级城市燃 气输配体系及精准安全高效的智慧供气体系。 电力工程:建立以坚强网架为基础 ,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 移动互联网为支撑 , 以智能控制为手段的坚强智能电网。 电信工程: 建立千兆网络为基干、 5G设施为支点、 大数据、 云计 算为内核、实现空地结合多场景融合的智慧城市体系。 环卫工程:建立以城市垃圾分类为源头控制 , 以智慧环卫为过程控 制、 以焚烧无害化处置的无废城市。 综合防灾减灾 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33、体系 ,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 和救助能力。建立多中心、全天候、 即时响应的智慧预警指挥平 台 , 构建网络式疏散避难空间 , 形成“点 -网 - 圈”社区减灾空 间体系。建立堤库结合、泄蓄兼施的防洪体系工程 ,完善“海-陆 -空”全方位消防救援体系 ,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 , 对地灾高易发区进行数字化安全监控。八、 开展全域国土整治修复以生态修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 ,有序盘活存量 ,多措并举 提升全域国土空间的品质和价值。36全域整治修复框架树立全域修复整治理念,加强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治理工程的综合性和标准化, 提高修复整治工程的空间效能和溢出效应,

34、整体规划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工程措施,构建具有 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为碳达峰碳中和储备空间。37九、 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方案深入落实国家在边境地区打造若干个50- 100万 人口级别城市的战略部署 , 围绕聚集人口和生产要素, 大力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和中心城区优化布局。38丹东港: 建设东北东部重要 的国际综合枢纽港 。 规划完 善港口基础设施 , 拓展航线网络 , 强化产业支撑 , 承担东北东部陆海联运最便捷出海口和国际综合枢纽港职能。临港产业区: 重点发展国际 物流 、 临港加工制造 、 临港 进出口加工及贸易 。 划分三个功能区以及互市贸易

35、 、 临港产业 、 高新技术 、 边境合作、渔港经济五个板块。丹东城区和东港城区: 推进 同城化建设 , 实现彼此空间 相连、产业一体、制度协调,吸纳近百万人口 , 作为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港产城一体化协调发展推动丹东、东港一体化发展和港、产、城联动发展 , 以港产城一体化战略推动沿江沿海开发开放带加快发展。“一港” “一区” “两城” “多点”在主城区周边布局多个特色小镇 ,包括前阳镇、金山镇、汤池镇、五龙背镇、 同兴镇、九连城镇等。39建设东北东部重要 的国际综合枢纽港。完善港口基础配套设 施 , 拓展航线网络 , 承担东北东部陆海联 运最便捷出海口职能。经济

36、区特定功能和城市 功能的综合型、 现代化 的港口新区 , 打造开发 开放核心区域。逐步做强金山组团。以做强金 山 经 济 开 发 区为主线 , 做 好 转 型 发展示范 , 着 力 打 造 宜居金山、活力金山、 枢纽金山。提高新区组团吸聚能力。着力建设涵盖各种发挥东港组团的港湾 支点作用 。 联动发展 海洋产业、 临港产业、 智能制造和高新技术产 业 , 打造高效能产业聚集新高地。加快新老城区连接带 建设。打造生态走廊和 城市绿肺 , 形成商贸旅 游、 边境贸易、 家居建 材、 现代物流等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功能布局结构规划坚持“城镇组团+生态绿化+交通轴”的空间格局发展模式 ,继续实施沿江带状

37、发展的总体布局 , 以向南 向海发展方向为主 ,适度向北向西发展 ,推进丹东、东港一体化 ,积极打造百万人口边境城市。功能布局划分 为金山组团、老城组团、新区组团、新老城区连接带、丹东港以及东港六大组团。优化提升老城组团。以凸显特色、 改善环 境、 完善设施、 优化 结构为导向 , 全面、 系统、 有序地推进老 城区改造。东港组团40城市用地结构调整按照自然资源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规则 ,本着节约用地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 ,充分发挥现有城 镇建设用地的潜力 ,结合用地布局 ,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要 ,为人口增长配套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建设 ,最终 确定至2035年 , 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总面积99.67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41十、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 , 健全规划实施 保障与监督机制 , 确保 “ 一张蓝图干到底” , 优 先推进近期建设与行动。42规划 编制 审批 体系规划 实施 监督 体系技术 标准 体系法规 政策 体系支 撑 规 划 运 行规 划 流 程四 体 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三级三类 四体系”的丹东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规划纵向、横向传导关系等方面建立统一的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 ,保障市级国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