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师说原文及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文言文师说原文及注释.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语文文言文师说原文及注释1 .原文篇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嗟(ji)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 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 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db
2、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bu)焉,小学而大遗,吾 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 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tGn)、装弘、师襄、老聃(dd n)0知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 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
3、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 .翻译篇二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 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 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 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 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 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 老师存在的地方。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 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 跟从老师向老师
4、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 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 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 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 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 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 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 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 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 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 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
5、为 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 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 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 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 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 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土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知子、蓑弘、师襄、 老聃为师。知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
6、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XX和传文都普遍学 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 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3 .注释篇三1 .学者:求学的人。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 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 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3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 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 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4 .其为惑
7、也:他所存在的疑惑。5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 文“先乎吾”的“乎”相同。6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7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 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8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9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 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 取独。10 .是故:因此,所以。11 .无:无论、不分。1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 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13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 师”。14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1
8、5 .犹且:尚且。16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 .下:不如,名作动。18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19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 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 .惑矣:(真是)糊涂啊!22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 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 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 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 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24 .句读之不知:
9、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 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25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 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 不,通“否工26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 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27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 业的人。28 .百工:各种手艺。29 .相师:拜别人为师。30 .族:类。31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32 .年相若:年岁相近。33 一词多义篇四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
10、也久矣(动词,从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 他(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 许)5、其可怪也欤幅I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7、其出人也远
11、矣(代词,指圣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 的人)于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之1、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至U,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8、师道
12、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4 词类活用篇五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35 特殊句式篇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其可怪也欤(判断句)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