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讲座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讲座 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 20132013年年6 6月月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参照执行:参照执行:卫生部卫生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南(试行)江苏省江苏省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指南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指南ICU目标性监测预防与控制措施定义定义:v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小时内 的患者出现菌血症菌血症 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其他明确的感染源染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
2、显示: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细菌或真菌 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导管段和外周血 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敏结果 的致病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医师应做到医师应做到:1.具有深静脉置管适应症适应症方可置管;且每日评估评估;若导管不再为医疗必需应立即拔除拔除。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洗手 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3.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
3、手术衣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医师应做到医师应做到: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应当首选锁骨下静锁骨下静脉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颈静脉和股静脉股静脉。5.穿刺前用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由内向外内向外 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2 遍,作用2分钟以上,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6.置管后,穿刺部位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透气性好的敷料料 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无菌纱布 覆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医师应做到医师应做到:7.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
4、脉炎,应行外周血培外周血培养养 ,采集双份(导管及对侧外周静脉血二份导管及对侧外周静脉血二份 )双管(每份需氧菌、厌氧菌需氧菌、厌氧菌 二管)血培养标本,时间间隔5分钟,采血量10 ml。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并行导管尖端导管尖端 的微生物培养。(剪取导管管尖5公分公分 培养,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2套套 (穿刺侧与对侧外周静脉)。8.导管不宜常规更换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小时 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重新进行置管 ,并作相应处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二、护士应做到二、护士应做到:1.常规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红肿。2.穿刺部位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透气性好 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无菌纱布 覆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护士应做到护士应做到3.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江苏省规定:贴膜常规7天更换1次,我院:每周一次每周一次),若穿刺局部有渗出、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用安尔碘安尔碘 等皮肤
6、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作用2分钟以上。4.洗手: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前后更换敷料前后,使用导管输液、采血、监测等前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护士应做到护士应做到5.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安尔碘安尔碘 进行消毒,尽量减少开口开放次数。6.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v护士应做到护士应做到7.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输液管路 。其余给药液路无需频繁
7、(72小时)更换(我院72h更换)。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在4 小时内输注完毕,含有脂肪乳的液体必须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8.不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接头及肝素帽无须频繁(10.0 109/L 或 4.0 109/L。v(3)脓性呼吸道分泌物,涂片见WBC每个低倍镜视野大于25个,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镜视野小于10个,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v(4)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2.建议使用可
8、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或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3.每日按需口腔护理,至少4次(2-6小时1次)v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4.套囊压力监测,每天 3 次,维持套囊压力在 25-30 cmH2O。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6.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撤机和拔管 ,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适应证 ,优先考虑无创无创 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7.放气或拔除气管插
9、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分泌物已被清除。8.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洗手或手消毒。9.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每周 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灭菌灭菌水水 ,每天更换;气管内套管6-8 小时(我院使用一次性内套管)消毒1次,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强调洗手重要性!强调洗手重要性!洗手前洗手前洗手後洗手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10.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11.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呼吸
10、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12.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13.医院常用物品的清洗、消毒SOP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 20132013年年6 6月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v参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江苏省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指南)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v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定义:v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三类或三类 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
11、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v一、加强医务人员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手卫生 。最简便最简便 最有效最有效 最经济最经济 控制院内感染的方法控制院内感染的方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v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入多重耐药菌隔离间、接触病人必须戴手
12、套。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v1.1.安置病人:安置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尽量选择单间单间 隔离,或将同类同类 多重耐药菌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有隔离标识隔离标识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床旁 隔离,但不可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最后 进行。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v2.2.专人专用专人专用:医疗器械、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专人专用,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等不能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
13、后及时擦拭消毒擦拭消毒,从病人房间移出前,必须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v3.3.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防护:接触病人除戴手套外,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时,应戴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v多重耐药菌病房地面、物品:500 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或擦拭,每天至少2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采用75酒精酒精 擦拭(如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的面板、旋钮,听诊器)。清洁用具如抹布、拖把等要专用专用。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v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 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