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ppt(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主讲人:树玉芹主讲人:树玉芹主讲人:树玉芹主讲人:树玉芹(试行试行)ooo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简称简称简称CRBSI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
2、管内导管管内导管管内导管管内导管48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菌血症,并伴有发热(菌血症,并伴有发热(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38)、寒颤或低)、寒颤或低)、寒颤或低)、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
3、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的致病菌。的致病菌。的致病菌。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uuu(一)管理要求。(一)管理要求。(一)管理要求。(
4、一)管理要求。ooo1.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ooo2.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
5、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uuu(一)管理要求。(一)管理要求。(一)管理要求。(一)管理要求。ooo3.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有
6、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质量。质量。质量。ooo4.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血流
7、感染的工作措施。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ooo5.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uuu(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ooo1.1.置管时。置管时。置管时。置管时。(
8、1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 2)
9、严格按照)严格按照)严格按照)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认,认,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即更换。即更换。即更换。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uuu(二)感染预防要点。
10、(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ooo1.1.置管时。置管时。置管时。置管时。(3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4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静
11、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uuu(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二)感染预防要点。(5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
12、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6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患疖肿、
13、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操作。操作。操作。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ooo2.2.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1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应当尽量
14、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更换间隔时间
15、为:无菌纱布为1 1次次次次/2/2天,无天,无天,无天,无菌透明敷料为菌透明敷料为菌透明敷料为菌透明敷料为1-21-2次次次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3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应当严
16、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ooo2.2.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4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应当用应当用应当用75%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待干后方可
17、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应当立即更换。应当立即更换。应当立即更换。(5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ooo2.2.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6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在输血、输
18、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管内血栓形成。管内血栓形成。管内血栓形成。(7
19、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无菌原则,应当在无菌原则,应当在无菌原则,应当在48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理。理。理。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
20、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ooo2.2.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置管后。(9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21、(10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11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管。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