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三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三年级古诗词课程资料.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古诗词课程资料(根据更新顺序陆续添加)三年级(上)1.所见背诵窍门:这是一首短小的五绝体诗,字数少,句意简单,很容易背诵。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所见的一幕场景,从主人公牧童引出,描述他唱歌的嗓音嘹亮,然后写他为了捕捉一只蝉,静静地站立在树边。我们在读诗时要跟着诗意、跟着牧童的动作在心中描绘这幅场景,背诵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脱口而出了。知识笔记:这是一首四句五言的五绝诗,短小精悍。诗的题目是“所见”,总领全诗,点明诗中所写的内容,都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景象。这么一看,我们就感觉这首绝句诗好像就成为了一幅速写图画是不是,袁枚先生抓住了那一幅场景,描绘出其中的神韵。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见识一下这幅图。“牧
2、童骑黄牛”,这是开头第一句。首先点出了这幅图的主人公,是谁呢小朋友?是一个小小的牧童,骑着一头大黄牛,正在悠闲自得地放牧,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骑过黄牛,雪花老师呀小时候就骑过黄牛,那时候我在乡下姨妈家,她们家养了两头大黄牛,姨妈呢就会让我的表哥放了学去放牛,我就会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走累了呢,表哥就会把小小的我放到牛背上,一晃一晃的,还得小心着我别被晃下来了,特别的好玩。那“牧童骑黄牛”这一句写得平淡质朴,接下来却陡然高昂而起。“歌声振林樾”,林中的小牧童一边骑牛放牧,一边还在用清脆响亮的嗓音高声唱歌,像雪花老师这样的声音,像唐老鸭一样就没法儿这样了。他的歌声震荡回响在四周的树林里,这里的“林
3、樾”,是指成片的的树林。第一句呢,我们觉得挺平淡的,平淡而入,第二句却拔高直上,不仅仅是树林,似乎连他的整首诗的气质、读者的感受,都随着嘹亮的歌声为之一振。结尾两句是:“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黄牛背上的小牧童本来还在快活地唱着歌,眼角余光忽然看到在不远处的树枝上有一个什么呢?正伏着一只正在鸣叫不休的黑蝉,叫个不停。他玩心顿起,想要抓住这只蝉来好好把玩一番,于是,为了不惊扰鸣蝉,他马上就闭住嘴,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顿时消失了,只能听到蝉忽高忽低的叫声,小牧童从牛背上轻盈熟练地翻身下来,静静地站在树边,瞄准时机,保证要把这只蝉抓住。这两句诗语接上文,主人公还是小牧童,写他捕捉鸣蝉的意图,写他闭口
4、站立的动作,只是高昂的歌曲调子消失了突然变得很寂静。鸣蝉的喧叫和牧童噤声的安静形成一层动静对比,牧童先后的歌声嘹亮和不发声音又形成一层动静相比,为这幅画增添了十足的生动趣味。到此,这首诗就截止了,牧童究竟怎样捕捉鸣蝉、他到底有没有成功、他又要拿这只蝉来做什么事情?诗人都没有再往下写,因为他只是写一幕所见之景,抓住这一幕的趣味和灵动,后续情节全部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而正是由于这份留白,使得诗意更加悠长。2.山行背诵窍门:山行,看完题目呢咱们就能猜出来,诗人杜牧这是去旅游欣赏山中的景色了,现在就请你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就是杜牧,跟着雪花老师去旅游了。咱们现在到达了美丽的山脚,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
5、折的伸向了充满秋意的山顶。于是你吟诗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接着我们乘着车往山上走,一路走一路欣赏,山的周围呢白云笼罩,仿佛仙境一样,向下看去,看到山下还有一户居住的人家,感觉这处人家就像坐落在白云生长的源头,于是你就拉着旁边因为恐高在瑟瑟发抖,捂着小眼睛的我这个小导游感慨到,这里简直就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太美了,我们停车在这里欣赏一下枫树林夜晚的美景。知识笔记: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请问,最后一个字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读 xi有的小朋友读 xi。请注意了,现在的语文教材里,已经把最后一个字斜彻底地改成了 xi这个读音了。老师当年上学的时候,为了读的时候押韵这个斜字我们都是读成 xi,也就是远
6、上寒山石径斜 xi,但是注意现在全部都改成了斜,这里一定不要读错哟。这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是什么意思呢?它说的是在远处的山上,这个山指的是寒山,听到这儿是不是小朋友很好奇,老师寒山是哪里的山呢?我爬过泰山、华山、嵩山、云台山,可是寒山怎么没有爬过呢?寒山它可不是山的名字,指的是天气很寒冷,也就是说诗人杜牧上山的时间是在深秋或者冬天这样的天气,诗人远远的看到了山上的路,路是怎样的呢?是“石径斜”,也就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路,斜斜地向上。你发现了没有?句首的“远”字写出山路特别的绵长;句尾的“斜”字又照应句首的“远”这个字,写出了这个寒山的高和缓。正是因为山势坡度不大,所以说诗人杜牧是乘车游山的。雪花老
7、师呢今年去了云台山和老君山,我也是坐车到山上的,不过我坐的车和杜牧的车差别可大了,他坐的是马车,那有没有小朋友能够猜出雪花老师坐的是什么车呢?就是缆车。那么,诗人游山后,发现了什么呢?下一句,白云生处有人家。诗人乘着车往山上走,一路走一路欣赏,在山上往下望去,白云生处有人家,说明这个山很高,山的周围有白云笼罩,这里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一个烟雾笼罩的意境,仿佛仙境一样。这样的意境下,诗人向下看去,看到山下还有一处居住的人家。这里的白云生处的“生”是生长的生,不是深浅的深,用生长的生,白云生处,即白云的源头,给人一种更为飘渺和高远的感觉。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8、而不是坐下。诗人发现还有人居住在这个地方,于是呢就停下了坐的马车。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诗人会停下了马车呢?他不是要往上面去看风景吗?后面的小伙伴你一定能够发现,因为诗人喜爱秋天枫树林夜晚的美景,所以停下车欣赏一下。紧接着最后一句,我们看到诗人欣赏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霜就指的是寒冷的霜,因为在天气很冷的时候,树叶或者一些地面上会有一些白霜,你如果不了解没见过的话,可以回家看看你们家冰箱里上面冷冻室里面有一层白霜,你就知道了。还有那些吃过冰糕的小吃货肯定见过霜花。冰棍儿,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时候,它的表面也是有一层白白的,淡淡的霜的。我记得去年的时候,雪花老师刚把冰棍儿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大口的吃
9、了起来,结果我的嘴唇就粘在了冰棍儿上,费了好大的劲才恢复了自由,冰棍上的那层霜不见了。诗人觉得这些霜叶比二月的时候,也就是春天春暖花开的景象都要美丽。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那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是“红如”呢?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回到了家想吃冰淇淋,现在天气很热嘛,妈妈说“快,宝宝,夸一夸我,没准儿妈妈就让你吃了。”这时你坏坏的一笑:“妈妈,你在我的心中就如同这冰淇淋一样重要。”请问,这么回答你还能吃到冰淇淋吗?估计你妈立马就把冰淇淋收起来了,臭小子,我竟然才跟一个冰淇淋一样,给你最后十秒钟挽回一下。赶紧的,“妈妈,妈妈重于冰淇淋啊,妈妈你比冰淇淋重要多了。
10、”这个时候,妈妈有可能还会让你吃一下冰淇淋,那这里呢就和山行这首诗里的“红于”是一样的,因为“红如”不过是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的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这首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诗人杜牧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秋天的景色描绘得绚丽动人,既写出了枫叶的色彩,又赞美了枫叶不畏严寒、毅然独立的高洁品性,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夜书所见背诵窍门: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面两句写景,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由想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抓住了主要景物,我们也可以抓住主要景物来记忆,“
11、秋风”“梧桐叶”“江水”还有“游客”。后面两句写这个游客看到茫茫夜色中远方人家的篱笆深处,点着一盏小小的灯火,想来呢是孩子们夜晚出来正在捕捉蟋蟀。抓住关键词“儿童”“促织”“夜晚”“篱笆”“灯火”,然后脑海中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或者你自己化身为那个孤单的游客,能够帮助你更快的理解和背诵。知识笔记: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真的成了竖起耳朵来听。“萧萧”是一个拟声词,形容的是风声;“梧叶”,梧桐树的叶子,在我国古代诗人的笔下,梧桐这种植物经常具有表现凄清悲哀氛围的作用,比如“缺月挂疏桐”、“梧桐更兼细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等;“送寒声”,声音是声音,怎么会寒呢?这其实用到了一种名为通感
12、的修辞手法,它是指在描述某一个事物时,将人的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等感官感受相互沟通、交错,进而达到令感受更佳新奇、突出的效果,在这里,就是把触觉中的寒冷交错使用到听觉的声音中,好像连声音都有了令人寒颤的冷意。这句诗没有写一个“风”字,但内容却实实在在地是在写风,风是萧萧瑟瑟的秋风,吹着憔悴的梧桐树叶,又叠加了树叶抖动的簌簌,这声音从远处送来,让人听着,从心底里觉得一阵发寒。首句先声夺人,渲染出了如此凄寒的氛围。第一句藏起来的“风”,在第二句就被点明了“江上秋风动客情”,又是一组很典型的意象。在古代,文人们为了职业、志向、贬谪等种种原因常常要离乡远游,再加上那时候交通和通讯都极其不便利
13、,他们思念家乡却无法返回、音信难通,思乡之情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客情”、作为客人的忧伤情绪,变得更加浓郁。更何况,浩浩江水本来就寄托着一份旅程漂泊的意味,比如初唐诗人王勃的诗作山中前两句:“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江水与思乡结合,再加上萧瑟凄凉的秋风,可以想象诗人此刻的心境该有多么苦涩。最后的两句说:“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促织,就是蟋蟀,你应该见过,这是一种在夏秋之际常常躲在草丛砖缝里大声鸣叫的小昆虫,因为它叫声急促,好像是在催促人们赶快织布劳动,所以被叫做促织。夜幕降临,诗人听着蟋蟀叫声,就知道肯定有一群孩子分散开来,在抓蟋蟀做游戏。他随着那窸窸窣窣、时高时低的声音望去,看到茫
14、茫夜色中,远方人家的篱笆深处,点着一盏小小的灯火,想来是孩子们用来照亮蟋蟀的行踪的。这首诗整体来看,有着十分明显的色调区分:前面两句写秋风、梧桐、江水,都是一片清寒的冷色调;后两句写儿童点着灯火抓蟋蟀,却是明黄的暖色调。通过色调的冷暖对比,将诗人的心境也衬托出来:寒冷代表他心中的忧郁,明黄是他对家乡的思念。他看着远处灯火,大概也想到了自己童年之时,在家乡也正是这般于深夜挑着一盏灯蹲在篱笆下面翻找蟋蟀,那时候无忧无虑,是多么快活啊!可现在呢?一个人远离家乡,秋风萧瑟,江水苍茫,心中怀念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可是却没办法回去,他想写诗了,把夜中所见书写下来,就有了这首诗,虽然诗里面写的是他在此夜看
15、见的东西,但是我们读完,却好像听到了千年之前他的一声叹息。4.赠刘景文背诵窍门:我们先在第一个小格子里面画上一朵凋谢了的荷花,在周围呢再加上几朵枯萎了的荷叶,表示荷花凋谢了,连那像雨伞一样擎雨的荷叶也凋谢了。你看,这个同学画的,可能有点像作文纸被蹂躏成团的那种废纸片儿,这就叫做“荷尽已无擎雨盖”。接着第二个小格子,我们画一朵凋谢了的菊花,给它呢加上一根菊花枝,就像一根孤零零的树枝一样。你千万不要画成恶魔的爪子啊,旁边再画上几片雪花,不是画我,是画的真雪花,表示菊花已经开过,只剩下傲霜而立的菊枝,这就叫做“菊残犹有傲霜枝”。画完了吗?快把你的小恶魔爪子改一改啊。然后呢,在第三个小格子,我们画两个
16、圆圈,两个圆圈下面呢,再画一个大字,这就成了两个小人,没注意啊,身体和头的比例,千万别画出两个大头儿子。其中一个人呢,旁边加上对话框,写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后一个格子,画上一个橙色的橙子和一个绿色的橘子,这就叫做“最是橙黄橘绿时”,可以在水果上加两个笑脸。OK,那四幅小图片就画完了,请你试着从第一幅开始重复一下这四句诗歌,是不是基本上就会背诵了呢?将诗歌画出来也是背诵理解诗歌的好方法,你可以多试一试。知识笔记: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写的是自然景象。“荷尽”、“菊残”,借景物的衰败点明写诗的时令,这时候,已经是秋尽冬初季节,不过,这还只是第一层意思。再看第二层,“擎雨盖
17、”指的是荷叶,旺盛之时,荷叶亭亭如盖,平铺舒展,犹如一把遮雨的伞,但如今荷花谢了,荷叶也早已枯萎不见;“傲霜枝”不难理解,菊花已经凋谢零落,却仍有花枝挺立、披寒霜而不倒。这两句,先抑后扬,荷尽菊残,都是衰败景象,让我们读起来,不由得先染上悲哀,最后结尾却落在“傲霜枝”,令我们精神一振,仿佛看到生命的顽强斗志,看到即便在一片惨淡的秋冬交际时节,依然有难能可贵的美景。另外,这里还有第三层意思,那就是“傲霜枝”,其实是拟人的手法,除了表现出菊枝迎霜而立的姿态,也是一种隐喻,隐喻的对象不言而喻,是诗人的朋友刘景文,所以这三个字其实也是对他在艰难处境之中坚韧不倒、顽强斗争的精神品质的形容和赞美。这两句诗
18、的对仗十分工整,以荷之凋谢来衬托菊之傲立,又是一层对比,突出了菊的形象。好,我们再来看下面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里,诗人由写景直接转成为对朋友说话的口吻:一年四季,究竟什么时候的景色才是最美丽的呢?朋友啊,你一定要记好,正是这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晚秋初冬时分啊!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古人作诗,往往都有一些意象约定俗成地有着特殊含义,比如,橘树正是其中之一,从春秋时期,屈原的橘颂开始,诗人们就对它坚贞的品质、美好的形态、不屈的精神进行歌颂,目的实际是通过赋予橘树人格,来赞颂人。苏轼的这两句诗,同样借用了橘的形象,为什么说一年之中风景最好的是初冬时节呢?尤其是通过上两句诗领略
19、了此刻的萧瑟气氛之后,诗人对好朋友说出这样的话来,不仅仅是刘景文有这个疑问,相信我们读到这里,也都会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他又接着说了,风景好就好在“橙黄橘绿”,一方面,这种缤纷美丽的色彩是其他季节所不拥有的;另一方面,这些色彩又是一番成熟景象不同于秋天的繁盛,是初冬时节的沉淀后的丰收。5.望天门山背诵窍门:读完这首七言绝句后,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形成一幅画:青山、江水、孤帆、落日,这首诗太适合作画了,你可以试着画一画。首先呢,画两座隔着江水对峙的高山,山的名字写上天门山,一定要画的有气势。然后两山之间,画上滚滚东流的江水,一般画两条线条就可以表示江水了。接下来我们再在山的左上方画上落日,最后
20、我们再在见面上画上孤独的帆船。背诵这首诗,我们看着这幅图,就很简单了。知识笔记:诗的第一句说:“天门中断楚江开”,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天门地势:两岸高山对立,犹如是江水从中穿过而断分开来。为什么是“楚江”呢?原来,天门山所在的当涂县,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因此长江流经楚地的一段水域,就被叫做楚江。这句诗一个“断”字、一个“开”字,仿佛赋予江水无穷磅礴之力,气势难挡地将原本联作一体的高山分裂开来,无论是山还是江,突然就在诗人雄奇的想象力中变成活的,而且特点鲜明。第二句说“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附近,地势险峻,原本奔流入海的江水到了这里也不得不在激荡中改换流向,转向了北方。上一句还是“楚江断天门”,这
21、一句却变成“东流碧水回”,无论是用词还是句意都显得平缓,就好像原本咆哮着从天而降的万钧瀑布,真正触了地却演化为潺潺溪流静静流淌。意境上的反差出奇给人造成阅读效果上的跌宕起伏,诗中的图画一下子就被拉得壮阔起来。而且仔细思考,碧水转换流向看似柔缓,下面又何尝不是乱石暗礁、把一道道潜流搅得转向?接下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读着诗,随着诗人的小船向前漂移,仿佛目光随之转换移动。原本望着天门山在前方,被江水贯中而过,现在,两岸的青山好像都在向身前迎来。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关键就在于诗句中的一个“出”字。青山本是死物,怎么可能有“出”的动态效果?落在眼中,青山的确是在动、在迎、在出
22、,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原因是“孤帆一片日边来”。原来诗人带着我们望天门山,不是站在旁边、不动旁观,而是坐在那一片孤帆之上,随江而下,不是山在迎,是自己在迎向山,山影越来越清晰,好像一个好客主人翁,带着一片好景色来相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再想想呢,其实也不是山真的会好客,而是诗人看着眼前的新奇景象心中高兴啊,这才越看越有趣。这首七绝诗篇幅精悍,却意境辽阔,随着小舟移动写所望的景色,诗意流动十分自然。一开头从天门山入笔,随即实际写的却是磅礴汹涌的江水,然后将目光放在两岸青山,动中有趣,最后收尾收在了自己身旁的一叶孤舟,在红日照耀下,随江漂流。无论是对峙的天门山、咆哮的楚江水、还是硕大的一轮红日,都是
23、极尽庞大的景物,而在这些背景衬托下的一片孤帆,又是如何地渺小。奇异的是,这种浩瀚自然和弱小人力的对比却不会让人心生低微之感,反而觉得融洽和谐。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早就在诗中流露出他望山望水的喜悦兴奋之感情,而不是崇拜敬畏;第二是这首诗所描绘的整幅图景都是动态的:江水在流、青山在出、红日也在移动、孤帆在其中也是顺着这些动的潮流在动,如此生生不息,人的豪情融入了山水天地,因此不会显得低微。6.早发白帝城背诵窍门: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可以抵达江陵,可以理解为这段路程的起点和终点;后两句则侧重写的是途中小船的轻快。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你会更容易背诵。知识笔记:第一句“朝辞白帝
24、彩云间”。一开头就照应了题目,“朝辞白帝”和“早发白帝城”的意思一样,“辞”是辞别、辞行,在这里可以被理解成出发的含义。“彩云间”三个字既表现了朝霞的景色,又是对白帝城形势的一种描述,因为城在山上,而人在江中,仰望上去就好像是在和云端的白帝城辞行一样,具有一种缥缈而欢喜的意境。出发地是白帝城,那么目的地是哪里呢?李白接下来写到:“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又是哪里呢?它是现在湖北的荆州市,位于长江沿岸、白帝城的下游,两地相距大约一千两百里,而白帝城是七百里三峡的西端入口,朝辞白帝,就进入了三峡的水路中。早在北魏年间,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郦道元就写过一篇文章来描述这段路径,他说:“自三峡七百里中
2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听,郦道元的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长江三峡的景色,写出了两岸山势的险峻和江中水流的湍急。他举了一个例子: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可以抵达一千二百里之外的江陵。从重庆到湖北荆州,在我们今天看来坐动车用不了几个小时,可是在古人眼中,顺江而下,一天之内到达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而且这和诗人李白的行程不谋而合,于是他写诗时就使用
26、和加工了这一典故。值得注意的是诗句中的“还”这个字,请注意,李白是四川人,江陵并不是他的故乡,可是他却使用了一个有返回、归去的含义的“还”字,自然是意味深长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原来,李白本来是戴罪之身,被流放在这里,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漂泊迁徙,突然之间,他被赦免了、结束了流放生涯,所以这里的“朝辞白帝”、“暮至江陵”不是返回故乡,而是返回了他的自由身份。李白是一个非常浪漫和豪爽的人,他追求自由、热爱自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回自由。那理解了这个“还”字,我们再来看这句“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诗,通过空间距离的千里之长和时间距离的一日之短的对比,更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急切和欢快。最后,“两岸猿声啼不住,
27、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三句诗继续化用典故,在郦道元的文章里,写到三峡两岸的峭壁和山林之中,有寒气缭绕,猿猴们在林间发出长长的叫声,那声音回荡在江面与山谷,十分凄凉,让人听了忍不住流下泪来。可是这种凄婉的气氛到了李白笔下却陡然一转,他说两岸猿猴啼叫声不绝,在它们的叫声中,轻快的小舟已经顺流而下,越过了重重叠叠的青山。猿声已不再那样沉重地令人落泪,相反,它倒好像是鼓舞的欢笑、送别的歌声,让人感到快乐。“轻舟”是对李白的心情的比喻,何止是小船快捷啊,其实是诗人的心情轻松愉悦,才使得环境也这样轻快。7.饮湖上初晴后雨背诵窍门:这首七言绝句只有四小句,背诵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简单。它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28、前面两句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最后两句把西湖比作美丽的西施,不管是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是非常的漂亮。那前面两句写风景,后面两句抒发感情,通俗易懂,非常的容易背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知识笔记:首先来听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很明显,这句写的是西湖天晴之时的景象。“潋滟”这个词,形容的是水面波光闪闪烁烁的样子,整句的意思就是讲在晴空万里的天气,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湖面上波光粼粼,十分灵动美丽。然后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一句就开始下雨啦,在雨天之中,描写的对象却从湖变成了山,西湖北、西、南三面环山,围抱大湖,“空蒙”是迷茫缥缈的含义,诗人说,在朦胧细雨之中,远
29、山的形象色彩变得虚幻隐约起来,也是十分奇妙的风景。这两句诗的对偶十分齐整,山、水领头,奇、好结尾,以潋滟之光对空濛之色,不仅词意相对,就连那份意境也是相映成趣的。我们不禁想象,千年之前,一位温和儒雅的诗人坐在小船之上、举着酒杯、泛舟西湖,天晴时,他低头看看水中的波光闪动,天雨时,他又挑眉远望山丘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写的是山,实际上还是写湖,山水美景何尝不是西湖的美景造化?无论晴时雨时、无论是山是水,都是西湖,都极妙极好,各有各的美处!那究竟是好在哪里、美在何处?诗人说得出来吗?不急,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是谁?她叫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著名美女,姿色绝代、倾国倾城,据说她在溪
30、水中洗脸,一条鱼游过,看到了她美丽的容颜,都惊讶地忘记游动,直直沉到了水底,苏轼竟然把一座大湖比喻成这位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比,要有依据才能比,依据何来?于是,他又说:“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无疑是旷古烁今的美人,她的美不需要刻意雕琢,也不会被任何事物阻碍,无论浓妆但是淡抹,都是十分震撼人心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当然没见过春秋的美女,但在他心中,西湖也是如此的,可是西湖不是人,谈不上淡妆浓抹呀!其实,这里的浓淡妆色,对应的正是上面两句中的晴时雨时。“总相宜”,说的是无论西湖山水是在晴天大好、还是阴雨霏霏的时候,各有一番奇妙景象,风姿不同,却都是绝佳美景。想想苏轼真是幸运啊,在湖上乘舟饮酒,
31、竟然能够先后欣赏到两重风格不同的景色,而且在他心中,这两种绝没有高下之分,各有神韵。美在何处呢?你一定忍不住好奇,可是反复读完四句诗,好像诗人也再没有具体详细地写西湖的细致景色。这就是他的智慧之处了,写了“淡妆浓抹总相宜”,可妆色浓淡时究竟是何样,却留下了空白,任由我们来读、来听、来好奇、来想象,每个人理解都不同,每个人想出来的晴时雨时风景也都不一样,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西湖的美是这样的,说不尽、道不完,都是美,总相宜。苏轼没具体写,可是他把一座西湖真的都写进了诗里。8.望洞庭背诵窍门:这首诗从一个“望”字出发,全篇都在写诗人望到的景色,先是从近处写湖,湖光倒映明月,迷迷蒙蒙;然后从远处
32、写山水,重点突出翠色。抓住作者从近到远、从水到山的“望洞庭”的逻辑,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更容易背诵。知识笔记:第一句说“湖光秋月两相和”,写出了清澈澄净的湖水波光和空明皎洁的秋月精华交相辉映的画面,“秋月”点明了写诗的季节,而秋天的月亮,或许是因为人间草木都已枯萎萧瑟,总会给人一种格外清净的感觉。湖水本来无光,所谓“湖光”,是湖面微微泛起涟漪,反映出月亮的光华,而月色一经湖面反射,好像也从无质无形变得有了形态。这时再看这个“和”字,就用得十分好,写出了湖光、秋月各具特色但又融于一体的和谐美妙。第二句是“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是由上一句的“和”字引申出来的,意思是水面上没有大风呼啸,只是轻轻荡
33、漾,迷迷蒙蒙的,好像还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古人没有掌握制作玻璃的技术,都是用一面打磨光滑的铜镜来照模样,而铜板在打磨之前,表面略有粗糙不平,照射出来的景象也迷蒙不清。因为迷蒙,才使得湖光与月色既有差别又相融合。“无风”不是指真正无风,而是有轻轻的秋风,推动小小的涟漪,不是狂风,否则水面掀起波澜,就不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月光。“遥望洞庭山水翠”,在第三句诗中,诗人“望洞庭”的视角忽然发生了变化:从在近处欣赏湖光秋月,变成了在远处遥望。离得越遥远,视角越开阔,于是,洞庭的山山水水都被容纳在视野之中,这里的“翠”字,就是从整体上,远望洞庭之时的感受。尽管已经是秋天,地处湖南的洞庭山依然是一片翠色,尤
34、其是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只不过,仅仅一个“翠”字似乎意犹未尽,到底是什么样的翠呢?于是,刘禹锡继续写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乍看起来很有玄机,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理解之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白银盘”指的是倒映着月光的湖面,而“青螺”自然就是比喻翠色的青山了。真要写洞庭山水之翠,好像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新的花样,而诗人另辟蹊径,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前两句已经铺垫过湖面和月光交相辉映的画面,湖面如未经打磨的镜子映着月光,真像个白银盘;青螺的比喻更是从色彩与形象上都与洞庭湖中的君山贴合。银盘和青螺的色彩对比使这一幕画面在我们脑海中形象生动;青螺的精致小巧又对比着银盘的平坦广阔,
35、又写出了山水各具特点的美。9.采莲曲背诵窍门: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少女采莲的画面。从少女的衣服和容貌写起,把它们与荷叶以及荷花联系起来,让少女融于莲池的环境中,所以看不见踪迹,直到听到歌声,才知道有人过来。王昌龄是写绝句诗的大师,他的作品格律成熟,很容易背诵。知识笔记:“荷叶罗裙一色裁”,第一句就写采莲女的形象,是从她穿的裙子写起的。“罗裙”是用细软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的意思是用同一种颜色的布料裁制而成。所以,这句诗其实暗示了采莲女穿的裙子是和荷叶一样的碧绿色。接下来说,“芙蓉向脸两边开”。荷花有很多美丽的别称,例如莲花、菡萏、芙蕖等等,水芙蓉也是其中之一。这句诗字面上的
36、意思是荷花在采莲少女的脸庞四周开放,但主角其实是采莲女,应该说,是采莲女的笑脸被绽放的荷花围在中间、映衬着显得格外娇嫩发红,十分可爱。你看,开头的这两句诗都是借用莲来写采莲女,具体来说,就是用荷叶来写少女的罗裙,用荷花来写少女的脸庞,写出了采莲女与莲池花丛的和谐融洽,塑造了她俏丽可爱的形象。虽然两句都没有直接点明色彩,可实际上描绘出一幅翠绿之中夹杂着粉红的美丽景色,这鲜嫩的红绿颜色既是对莲池中的花叶的比较,也是采莲少女衣着和脸蛋儿的刻画。再来看第三句诗:“乱入池中看不见”,上面写颜色的伏笔作用在这里就体现了出来。少女把船桨一摆,掉头钻进了层层叠叠的荷花荷叶当中,为什么就会看不见了呢?原来,正是
37、因为她翠绿的衣裙、绯红的脸庞,完美地融入了红花绿叶的环境之中,一时之间,竟然分不出到底是莲花、还是少女。“乱入”两个字有混入、杂入的意思,如果荷叶整整齐齐,少女想要在其中藏起行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莲花杂乱丛生,才让她能够乱入,显得生机勃勃,具有动态之美。最后,“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正站在莲池边东张西望,想要寻找出采莲女的踪迹,可惜眼前一片碧绿粉红,眼花缭乱,怎么也分辨不出,忽然听到有清脆好听的少女的歌声从莲丛深处传来,越来越清晰,再朝着声音的方向定睛一看,才在荷叶窸窸窣窣的颤动中,看到了撑着船慢慢驶来的人影。我们仔细品读下来就会发现,这句诗妙就妙在人并没有真正地在眼前出现,只用了歌
38、声登场,这样显得神秘和有趣,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10.惠崇春江晚景背诵窍门:本诗是一首描写春色“早”的题画诗,诗中的每一句都有特征景物来突出早春的主题:竹、桃花、春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通过捕捉画面里所见景物在早春时节的特征,透露对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充满无限生机的喜悦之情。知识笔记:题目,惠崇春江晚景,知晓这是一首题画诗,很容易理解题目已简单明了点出画作出自惠崇之手,画作描绘的是春季画家在江边观赏到的景象。晚景,诸多注本,有的用晓景,东坡全集及清朝以前注本用“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那惠崇观赏到了哪些景色,苏轼是如何描绘的?接下来的四句诗,每一句都见诗如见画,而且感受到的
39、还是一幅蕴含生机的动态画。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特征景物有翠竹、桃花,描绘的是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初开放。其中隐含的信息是什么?透过竹林,能看到桃花,说明此时的竹林还未如往日细密地生长,稀稀疏疏。桃树上的桃花三两枝,也还未竞相绽放。可见这时呈现的是早春时节的景色,春寒刚过,竹林冒出嫩绿的新叶,竹林后的桃花也悄然开放,一朵,两朵,三朵,万物开始复苏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已经透露出来。竹林为背景,点缀以三两枝桃花,粉红与碧青相映成趣,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蕴。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观赏的视觉由远及近,从江岸到江面。特征景物有江水、鸭子,描绘的是鸭子在春江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鸭先知
40、从侧面说明江水还带有寒意,其它的动物还没有察觉,只有鸭子感受到了,这与第一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的事情,单纯的画面难以表达,诗人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这句诗还引起了小争论,有人提出来春江水暖为什么诗人偏偏写鸭先知,鹅也能知啊?对此,有不同的解答:其一,因为这是一首题画诗,画上只有鸭子,自然就没有其它动物什么事了;其二,鸭子属于耐寒动物,气温在 0 度以下都不怕寒冷,只要江水不结冰,鸭子总要跳到水里嬉戏,所以当初春江水解冻,寒意还未完全消散,但水温已慢慢回升,这个变化最先为鸭子所察觉。诗人写此句,除写实之外,更重要的是突出早字,与第一句呼应,表明画中描绘的是早春时节的景象。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特征景物有蒌蒿、芦芽,描绘的是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芽也开始抽芽。蒌蒿满地,这是农历正月,阳历二三月才会有的景象。如果是仲春时节,蒌蒿已长高,就不会呈现满地铺展的景象了。芦芽也开始露出尖尖的脑袋,还没有长成四五月份舒枝展叶的样子。由此可见,蒌蒿、芦芽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