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群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群文阅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群文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21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黑云翻墨未遮山,放生鱼鳖逐人来,白雨跳珠乱入船。无主荷花到处开。卷地风来忽吹散,水枕能令山俯仰,望湖楼下水如天。风船解与月徘徊。【注释】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 帝延寿添福。水枕:躺在船中。风船:飘荡在风里的船。解:懂得。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通过描写鱼鳖、山、船、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趣味的湖中行船图。(6分)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照
2、样子,为后三幅 画拟写小标题:黑云翻墨图、和 。(12 分)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一诗中,“跳”“乱”表现出了雨点的大和雨 势的急,“忽”表现了天气变化之快。B.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C.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练习。(23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
3、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 .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亮,前一首描写的是 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后一首描写了 月,抒发了作者 的心情。(8分)2 .两首词所描绘的月夜景象,前者展现的是色调 的画面,后者展现的是色调的画面。(6分)3 .判断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X”。(9分)(1) “缺月挂疏桐”中的“缺”和“疏”二字写出了一种残缺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哀 愁的心境。()(2) “西江月”和“卜算子”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 词牌名。()(3)前一首词重在抒情,后一首词重在写景。()三、比较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练习。(26分)选段一:为了拖住
4、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 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 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 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 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 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 多敌人的尸体。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 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
5、,我们的任务 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 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节选 自狼牙山五壮士)选段二:解放军部队驻扎在孟良营。战士们虽然行军打仗,滚了一天,跑得又饥又 渴,可是一年来老在屋里憋闷着,今儿乍在光天化日之下,光明正大地扎营,都高兴得 飞飞的,哪里还觉得劳累?有的在场里摔跤劈叉,有的练投弹、刺杀,由着性儿地撒欢。村里的老乡们好久没见过明牌子八路军了。如今乍见扛机关枪的大部队,像是久别 重逢的亲人。忽啦围来一大群,个个眉欢眼笑,问寒问暖,倾吐着一年来的艰难愁苦最兴头最快乐的,还得数小嘎子。他站在一棵光滑笔挺、高得钻天的大杨树底
6、下,右手 擎着“王八盒子”,左手举着木头手枪,在大讲今天的战斗故事。围着他的是一大群村 里的小孩儿,个个张着小嘴,眼睛随着他的两杆枪上下翻飞,完全给迷住了。(节选自小兵张嘎,有删改)1 .读选段一,请用简要的语言在下列方框内填上合适的内容。(8分)接受任务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2 .选段一、二都用到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根据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12 分)选段“点”的描写“面”的描写好处狼牙山 五壮士(节选)马宝玉:沉着地指挥、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边打边吼(1)(3)小兵张嘎(节选)(2)乡亲们围着八路军 眉欢眼笑,问寒问 暖3 .选段一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关于称呼的变化,你
7、赞同的说法是()(3分)A.战士与壮士都是指马宝玉等五位英雄,含义是一样的,没有区别。B.写文章讲究变化,作者将战士改为壮士,是为了避免重复、单调。C.马宝玉等五位英雄以生命为代价引敌上山,悲壮感人,所以有此称呼上的变化。D.马宝玉等五位英雄在战斗中显得很强壮,非常有力量,因此称为“壮士”。4.选段二中,画线句子中“个个眉欢眼笑,问寒问暖”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村里来了这么多人,一下子热闹起来,所以乡亲们很兴奋。B.老乡们从没有看过真刀真枪的大部队,十分好奇、兴奋。C.老乡们朴实热情,见到有人来就很高兴,愿意热情欢迎。D.乡亲们爱戴八路军,盼望他们的到来,所以特别兴奋激动。四、比
8、较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练习。(30分)选段一: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 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一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节选自月光曲)选段二: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 淀已久的心声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 了一个个动人的
9、音符,从琴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o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 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 潮。它以势不可当的气势,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 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 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节选自二泉映月,有删改)L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我们就能体会艺术之美。读选段一,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12逐渐增强风卷巨浪, 波涛汹涌2 .选段二中,乐曲旋
10、律的变化及想象表现出阿炳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A.惊喜一平静一悲伤C.怀念一抗争一热爱B.赞美一绝望一平静D.思念一苦楚一绝望3 .皮鞋匠听到月光曲产生了美好的联想,那你听到二泉映月,会联想到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4 .某电视台节目组想拍摄一档名为“名曲诞生”的栏目。请你根据两个选段,写一写拍摄建议书。(12分)“名曲诞生”拍摄建议书曲名月光曲二泉映月取景场地莱茵河的茅屋旁拍摄角色阿炳你最想拍的特写镜头月光洒在盲姑娘的脸上我还想拍摄阿炳跟师父学琴时的场景益菱鳗小学系列&城呻I礴雪炉群文阅读一、1.荷花月2 .白雨跳珠图风卷残云图水天一色图3.
11、B二、1.明喜悦、欢快缺孤独3 .温暖冷清4 . (1) V (2) X (3) X三、1.痛击敌人英勇跳崖2 .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 上了狼牙山(2)最兴头最快乐的,还得数小嘎子。他站在一棵光滑笔挺、高得钻天的大 杨树底下,右手擎着“王八盒子”,左手举着木头手枪,在大讲今天的战斗故事0尸 z (3)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及画面感。3. C 4. D四、1.高亢激昂月亮初升,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2. C3 .示例: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4 .二泉池畔贝多芬、盲姑娘和皮鞋匠示例:阿炳在月光下拨动琴弦示例: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