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卷 2023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临门一脚终极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卷 2023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临门一脚终极版(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4卷2023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临门一脚终极版(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 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文献资料的离散,有“同类异处”和“异类分隔”两种状态。“同类异处”是指同一专题、同一领域、 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由于人类知识的 广泛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收藏和存储。比如,书
2、写梅花的 文学作品,收藏在文学领域的总集、别集里,而介绍梅花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的知识,则在植物学著作里。 无论是“同类异处”还是“异类分隔”的文献资料,人力都难以改变其离散状态。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观念意识层面,是时间意识强烈,而空间意识淡薄。 文学史研究,注重时间的变化进程,而忽视空间的离合分布;时间进程的描述多,作家活动、作品创作的 地理空间分布的考察相对少。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之类的著作,注重时间编年而不注重 空间系地,时间信息具体而空间信息模糊,时间感强而空间感弱。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 体功能的限制,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的呈现,只能是单向
3、呈现,而不能多向呈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文学 史的发展历程,就难以兼顾空间序列的分布和变化。如果按照空间序列来呈现各地文学图景,又难以从时 间序列上观察和呈现一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简言之,以时间为轴心,空间秩序就被割裂;以空间为轴心, 时间的序列就被打断。比如我们从杜甫年谱知道,天宝十三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的窘迫生活,但我们无法知道,这一年李白在哪里,岑参在哪里,高适在哪里。苏轼年谱可以 告诉我们苏轼一生到过杭州、密州、黄州、傀州等地,但不能告诉我们,在苏轼生前和身后,还有哪些作 家到过这些地方,写有什么作品。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以运用
4、 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它旨在囊括历年来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信息, 包括年谱、别集笺注、考订论文等。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图中可视化呈现, 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数据建模,是为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建立模板。而建立什么样的模板,取决于平台的要素和功能。唐 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需要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乃即令李靖充使。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昨往怀州,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 内营造?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今
5、者复来怀州 田猎,思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蒐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陛 下亲自披阅,或冀臣言可取,所以侥幸之士得肆其丑。臣谏其君,甚须折衷,从容讽谏。汉元帝尝以酎祭 宗庙,出便门,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乘舆免冠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言,臣自刎,以颈血污车 轮,陛下不入庙矣。元帝不悦。光禄卿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广 德言可听。元帝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贞 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日:“守天下难易?
6、 ”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仔,即 可。何谓为难? ”征日:“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怎,言事者惟令 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节选自贞观政要)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贵O能P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畿内,古时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后者。B.秋毫,喻指极细微的事物,与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犯”中的“秋毫
7、”意思相同。C.从容,指委婉得体,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相同。D.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祭祀,追思祖先,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体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向大臣们征求由谁出任畿内道黜陟使的建议,右仆射李靖极力推荐魏征,而唐太宗最终让李靖来 担任这一职务。B.唐太宗到怀州去打猎,有人上书进谏,认为如今劳役之重已经和隋朝不相上下,并且皇帝打猎过于频繁, 已经是一个骄奢的君王了。C.汉元帝想乘楼船前去祭祀,薛广德认为应该从桥上走,并用自己的性命向元帝施压,张猛劝谏元帝说圣 明的君主不能置臣子于险地。D.魏征认为守住江山
8、很困难,原因在于很多帝王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就会懈怠政务,疏远直言进谏的人, 长此以往,国家就会灭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2)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14 .请结合全文,简耍概括唐太宗“每行不欲与其(魏征)相离”的原因。(3分)【答案】10.EIM11. C 12. C13 . (1)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2)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14 .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能为太宗排忧解难。【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9、句意: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臣贵有词”和“主贵能改”结构一致,应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在“臣”和“主”前停顿;“自有常准”的主语是“朕”,结构完整,在“自”前停顿。故在EIM三处句读。【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C.错误。都是委婉得体。句意: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都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D.正确。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不能置臣子于险地”错,由原文:“圣主不乘危”可知,是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
10、危险。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正”,匡正;“不”,错误;“有所言”,这样的话。(2) “忧危”,忧患危难;“任贤”,选举贤才;“受谏”,接受谏言。【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可知,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由原文“太宗谓侍臣曰: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 尤多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可知,能为太宗排忧解难。参考译文:贞观八年,太宗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畿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太宗亲自确定,询问房 玄龄等大臣说:“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
11、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 ”右仆射李靖说:“畿内道的事务重 大,非魏征不可。”太宗神情严肃地说:“我如今要到九成宫去,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使? 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 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关内道黜陟使。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 过去到怀州去,有人上书说:为什么总是差遣山东的劳工到宫里修造苑囿呢?当今劳役之重,似乎和隋 代不相上下了。怀州、洛水以东,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而皇上还时常到那里去打猎,真是一个骄奢的君 王啊。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 一年四季出行打猎,
12、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 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 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侍中魏征上奏说:“朝廷广开言路,所以 上书提意见的人特别多。陛下亲自批阅奏书,有时希望臣子的意见可以采纳,这是侥幸大胆上书的人能够 陈列陛下他们浅见的原因。臣子向国君提意见,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借此以言彼。汉元帝曾用醇酒 去祭祀宗庙,想从便门出去,再乘楼船到宗庙。御史大夫薛广德挡住汉元帝乘坐的马车摘下官帽说:陛 下应当从桥上经过,如果陛下不听臣的话,我就自刎,让我颈中的鲜血玷污你的车轮,陛下就进不了宗庙 了。汉元帝很不
13、高兴。光禄卿张猛说:我听说如果君王圣明,那么臣子就会思直。乘船危险,过桥安 全,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薛广德的意见可以采纳J 汉元帝说:开导别人不应该像这样吗! 于是就从桥上经过。从这点看,张猛可以算是正直的大臣劝谏君王啊。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贞观十五 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 ”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选拔任用 贤才,接受谏言,就行了,有什么难的? ”魏征说:“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 举贤才接受谏言。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懈怠政务,使直言进谏的人变得谨慎恐惧,这样日复一日, 就会使国家灭亡。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因为这
14、啊。国家太平无事却要国君心怀忧惧,难道不难 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凌云高处刘过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注】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摄衣登楼,既是对诗歌题目的照应,又是下文所见所感的缘起。B.颔联以“转毂”喻天地运转,以“虚舟”喻身世沉浮,贴切形象,内涵丰厚。C.颈联描绘了草木湿润、山川辽阔的深秋景象,透露出诗人清醒达观的心态。D.全
15、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等手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意境高远。16 .尾联两句“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尾联两句写诗人年迈登高,希望能驰目千里、穷尽望眼,可惜已无法看到中原故土。表达了诗人重整河山、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奈、辛酸与痛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透露出诗人清醒达观的心态”错误。“岚烟湿”“海气浮”描绘了一副烟波缥缈虚无的景象,透露出 诗人对命运前途无法把握的沉浮之感。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由尾联“杖藜”可知诗人此时已经年迈,“穷望眼”刻画了一
16、个登高、远望,希望自己能驰目千里、穷尽 望眼的老者形象。“何处认神州”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虽然极目远眺,但可惜已无法看到中原故土。依据“真转毂”“付虚舟”“岚烟湿”“海气浮”“何处认神州”等内容可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志难 酬,岁月空流走的无奈、辛酸与痛苦。更是对收复中原腹地强烈愿望失落的无限感慨,传达出了诗人曾理 想重整河山、收复中原的伟大爱国抱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一句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一句, 都用蛟龙起舞来衬托音乐的美妙动听。(2)陶渊明安贫乐道,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用“, ”两句表明自 己虽然居
17、住在狭小简陋的房子里,却感到精神的富足。(3)在古代诗词中,“酒”这一意象常常承载着文人的忧与愁,如“,”。【答案】 (1).老鱼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潜蛟 (2)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3)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示例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示例三:朱弦已为佳人绝青 眼聊因美酒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 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 。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 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
18、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 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 的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 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 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 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
19、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 什么关系呢?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 .请选出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一柳宗元江雪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一李白行路难其一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一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D.绿蚁新酹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一白居易问刘十九20.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
20、句。(4分)【答案】18.精美绝伦 与众不同/出人意料 萍水相逢 19.A20.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 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成语,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该句不过就将”的关联词可知,张岱的文章虽短,却能写得极为精准、生动,故可填: 精美绝伦。“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根据该段最后“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可知,此处文人的行为应该是普通人难以理 解的或不会去做的。故可填:与众不同/出人意料。“与众不同”:与其它人不一样。“出人意料”:出乎 人们意料之外。后文“倾
21、盖如故”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而根据转折关联词“却”可知,前 面应该强调“新认识”这一条件,故可填: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 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格调峻洁清冷,意境 悠远。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B.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意境凄苦。C.这首诗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意境迷茫凄清。D.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
22、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 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意境热烈、欢快、温馨。故选Ao【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语段结尾选用了西湖雪的意象,句式表达为“西湖这一,就这样了四百年”的结构。而根据张岱 湖心亭看雪以及语段中提及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可知,可用长堤、湖心亭、余舟 分别去替代雪进行仿写,且可以用“痕”“点”“芥”作为量词分别去形容这三个主体。故可仿写为: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 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2小题
23、,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嘤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对此多有描绘, 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 。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 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嘤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 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 ,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 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 ”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
24、衣外招摇。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 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 ,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 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 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让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 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21 .有人说,末段中加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删去,对全段意思表达没有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25、过12个 字。(6分)【答案】21.有影响。画家“无意识”地显露金锁是对作品的“误读”,“有意识”地显露则是有意对作品 的“重构”;这部分内容对段首设问进行了回应,使全段意思前呼后应,表达更加流畅。22 .项上并未外戴金锁 如果金锁天天挂在衣外 很难放弃“金锁”标志(自然要画出金锁)【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表达内容的角度看,从“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可知,画家“无意识”地 显露金锁是对作品的“误读”;而从“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让观者 一目了然”可知,“有意识”地显露则是有意对作品的“重构”。从语段结构的
26、角度看,“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与段首的设问“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 楼画因何而来?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甚至还要着重描绘”构成了呼应,使语段结构更为严谨, 使表达的意思更加流畅有力。可见,如果删去加波浪线的部分会对表达有影响。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上文“项上谡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 之相反,推断处是说宝钗的形象并没有外戴金锁,可以填入“项上并未外戴金锁”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上下文“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璞珞掏将出来”“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 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推断处的假设是
27、说如果金锁经常戴在衣服外面,宝玉应该看得到,可以 填入“如果金锁天天挂在衣外”之类的内容。第三空,结合上下文“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 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甚至还要着重描绘”,推断处是说作为读者的画家会着重描绘 宝钗的标志一一金锁,可以填入“很难放弃“金锁”标志(自然要画出金锁)”之类的内容。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你陷入沉思:为什么许多青年有了 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平?如何才能摆脱纠结,奋力前行?那段时间你正好在读朱光潜
28、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在见道者的 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 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 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你从朱光潜先生的谆谆教诲中找到了答案,举手要求发言。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一个具体情境一一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恰 好你想好
29、怎么回答,要求你结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段话,进行发言。如何理解朱光潜写下的那一段话,是这道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我们不妨一分为二:“我”是可以被放大 的,每个人都渴求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许我们不敢大胆地说出: “我”很重要,但往往“我”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光发热,这是新 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同时,“我”是可以被缩到无限小的,因为站在全人类角度,个体能到做的确实有限。把自己看得低一点, 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谦卑的人生态度。从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 时代英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正是平凡中见庄
30、严,黑暗中看到光亮。“小”和“大”是辩证的。没有 努力奋进、默默奉献的渺小个体,何来高伟的人格与人性光辉?考生在立意时,要抓住“自尊”和“自谦”这两个关键词,并辩证思考二者。只有“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 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才能自强不息。在具体行文时,要留心这篇作文创设的主题班会的语 境,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学习生活,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不是充满泥泞的,所以不能妄自菲 薄,同时,有了一点成绩之后不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立意:1.自尊与自谦合一,争做新时代青年。2,渺小个体,亦能致人生之广大。3.对内葆有自尊心,对外践行谦
31、卑道。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这五大功能。不同要素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才能产生功能,因而需要 围绕时、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数据转化,是根据数据模板,挖掘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品等有效信息,转 化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关联和统计的数据。数据关联及呈现,是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作家作品的数据通过编年和 系地两个属性,可形成关联数据。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将数据融合成一体。 数据关联融合后,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既可以呈现一时一地一个作家一生的行迹, 也可以展现不同时间多个地方多位作
32、家的活动行迹。时空一体,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摘编自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材料二:段海蓉: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研究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郑永晓:比如相关论文中各种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用“检索代替研究” “技术伪装学问”等就是 突出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研究成果中文献利用或者说引用的规范性、版权问题等。古代文学研究,需要 我们研究者与古代作家建立心灵的对话,需要对作品有良好的感悟能为,才能对古代文学现象作出有深度 的阐发。前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先生就对满篇都是通过检索罗列各种文献,而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分 析的论文很不满,斥之为“电脑体”,我对此很赘
33、同。我们提倡关注数字人文研究,不能只有数字而没有人文,归根到底它应该还是人文研究,需要保持人 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 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段海蓉: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郑永晓: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数字人文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传 统方法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文研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研究。如果运 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妨害人文精神。以最具个性化的也是最具人文 特点
34、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例,我们借由作品与古代作家进行的心灵对话,似乎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关系, 但是有计算机的帮助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读纳兰性德的“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稍有文学常识 的人会联想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等。但计算机可能做得更多,它会把与 “南浦”相近似的“潮桥” “长亭”等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计它们 被历代作家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读者。有了数字人文的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 解会更为深入,而不是相反。我以为,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只有在具备深厚 人文修养、精通传
35、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数字人 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 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摘编自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往往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存储文献资料,,这导致了文献资料的“同类异处”。B.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很难打破时空局限,无法兼顾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C.借助GIS地图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D.技术和数据驱动可以为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
36、据,可以让人文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研究者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有关,与纸本载体无关。B.读者不可能从苏轼年谱中获得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C.若要实现数字人文平台的各项功能,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D.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结合起来,就能趋利避害,开辟新的学术天地。3.下列各项,最不适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的一项是()A.考证历代诗人在长安的行迹。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C.分析“南浦”“长亭”“濡桥”意象在宋词中的运用。D.探究红楼梦的悲剧意蕴。4 .如何解决中国古
37、代文学研究目前存在 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4分)5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党的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数字人 文在人文领域的研究和运用势在必行,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一些弊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4分)【答案】1. A2. B 3. D4 .可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这种方法来解决。具体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5 .数字人文有效解决人文研究领域的某些研究问题,能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能促进人文精 神的弘扬,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它的推进势在必行。数字人文可能会带来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等弊端,提高
38、研究者的人文学术修养,能有效避免数字人文产 生的弊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这导致了文献资料的同类异处”说法错误。由原文“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 可知,应是导致了文献资料的“异类分隔”。故选A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与纸本载体无关”说法错误。由原文“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功能的限制”可知, 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纸本载体也有关。C. “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说法错误。由原文“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因而需要围绕时、
39、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 可知,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是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要求。D. “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结合起来,就能”说法错误,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由原文“只 有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 特点和数字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 起来,趋利避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可知,除了 “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结合起来”, 还需要“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 科学的特点和数字
40、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故选B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 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可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存在 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需要借助数字人文技术解决。A.考证历代诗人在长安的行迹,需要兼顾时间和空间来呈现长安文学图景,适合用数字人文技术加以解决。 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需要结合地图技术,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适合用数字人文技 术加以解决。c.计算机会把“南浦”“濯桥” “长亭”等意象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
41、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 计它们在宋词中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研究者。适合用数字人文技术加以解决。D.红楼梦的悲剧意蕴需要研究者与曹雪芹的心灵进行对话,需要对作品的悲剧意蕴、作者的人文意识 进行深入阐释,数字人文难以在技术层面加以解决。故选Do【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 突破和解决”可知,可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这种方法来解决。由材料一 “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 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
42、图中可视化呈现,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 可知,具体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一 “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材料二“技术和数据驱动 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 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果运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 妨害人文精神”可知,数字人文有效解决人文研究领域的某些研究问题,能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 力,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所以在数字化
43、转型的背景下,它的推进势在必行。根据材料二段海蓉和郑永晓教授的对话“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 ”“种担心 有一定道理”可知,数字人文可能会带来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等弊端;结合材料二尾段“避免数字人文产 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可知,提高研究者的人文学术修养,能有效避 免数字人文产生的弊端。(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源头曹华富这是一个非常儒雅的村子,村民倚山而居,临水而乐,他们又不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读书成了大户人家的标配。这个标配不像我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暴发户手中的“大哥大”,
44、也不像如今出入豪门的宾利、法拉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大哥大”也好,豪车也罢,都会被步履 匆匆的时代随手丢在行程过道上的垃圾桶里。“宗儒”这个村名,让这个身处大山深处的村子世世代代饱含儒家的气息,信心满满地从远古走来, 信心满满地走向未来。我没有考究村里一共出了多少个进士,有没有状元,但出了个名叫王应蕉的监生名 声很大,确切地说,是他那个年轻的妻子董氏。王监生英年早逝,董氏一直侍奉公婆,不离不弃,她的孝 德感动了天子,于是一座孝节牌坊,从嘉庆年间一直站立到现在,见证着这个大山深处的孝道。让这个村庄扬名的还有两个神仙洞。小岩洞坐落在岩山脚,幽暗清冷,不时会有一群群受惊的蝙蝠从 洞口飞出。洞内奇形
45、怪状的石头仿佛幻化成禽兽鬼怪,张牙舞爪地迎面扑来。全洞曲折迂回,深不可测。 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经不住小岩洞里的迷踪繁杂,偏爱于简朴的大岩洞。大岩洞在小岩洞上方,较小岩洞宽敞得多。整个厅内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书呆子的想法是,设一方 案几,着墨读书是何等的惬意!村里出的那些进士是不是在此读书,无据可查。我在洞中端坐良久,仿佛 四壁布满了儒家经典,深山中的清泉带着岚壑之气将全身的凡俗涤尽,影静禅心,清雅无限。我竟然莫名地羡慕起那个英年早逝的王监生。他定是得了这山水的灵气,才得以步入皇帝的圣眼;也 一定是一表人才,气宇不凡,才会让年轻的董氏为他义守终身。当然,皇帝表彰她的不仅是节,更有孝。“百善孝为
46、先”,孝是“仁”之源。那么“信”呢?信,应该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圣人说“人而无信,不 知其可也”。站在洞口,抬头就可以望见替夫还债的全国道德模范的家。你不得不感叹,在这样一个身居 大山的村子,一股股清泉中竟会不断地冒出“孝” “义” “信”这样深奥的儒气来,这莫不是人性之源吗? 同行的是我的同事沧源,也是我早年的学生。来到村子,找一块平滑的石头坐下,让身后的古樟为我 们撑起一方绿荫。远处轻云飘袅,轻薄得恰到好处,而更细柔更袅娜如丝的一定是我对溪流的虔敬。此时, 所有雄性十足的大山都在你的身后,那坦荡的歌声就是飞鸟的世界,也是水流淙淙的世界。我们就这样坐在溪中凸起的大石上,默默地点数着烈日走动的脚
47、步,用心体察烈日热度的微妙变化, 聆听万物在生命的里程中狂奔。一层层地将心灵剥开,浸泡在眼前的涓涓溪流之中,直到电话响起。是我另一个学生,这里的支书,他邀我好好地看看村里的千亩荷花。荷花在宗儒村口,我入村时就已经初览它的壮观。现在,一条木栈道将我们送入荷花丛中,近距离去 品读:“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眼前的荷花,显然已经走出了 夜晚,不必“羞涩地打着朵儿”,而是大大方方地开放着。每一朵都是那么的热烈而奔放,大胆地白,大 胆地粉,大胆地接受夏季的烈日,很像以支书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支书说,因为水太冷,水稻产量不高,村两委借乡村振兴的东风,改变思路,打造了这片荷花园。我说,种荷是最恰当的,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才与宗儒这个儒雅的村子相配。他们频频点头。支书告诉我,宗儒是一个千年古村,是德兴南部水源头,因“宗文礼、振儒风”而得名。这里有南宋 王百三墓葬、清代亚元坊、清代董氏节孝坊、明代儒林桥、清代福隆桥等古迹支书很敬业,如数家珍 地一口气说了很多。回到村子,一位正在为婆婆掏耳朵的媳妇,快眼认出了我,急忙站起身:“曹老师,这么难得,快进 屋坐坐。”她转身对婆婆说:“这是芸芸的老师。”“老师,二十多年了,看上去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