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90548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6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点16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6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6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6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艺术解析版费题组训练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这首诗前六句从多感官角度描写了山间夜景,请简要分析。【答案】2.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樵人欲归、烟鸟栖定等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 是诗人感觉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听到的。诗人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以寻常山间 景物构成了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描写角度的能力。首联“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己暝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从视觉角 度

2、描写夕阳西下、群壑昏暝的山间景象。颔联“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分别从触 觉和从听觉角度,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颈联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山中砍柴人差不多走尽,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从视觉角 度描绘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从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先后 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 环境气氛。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舍北行饭书触目一首其一陆游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烟树参差墨浓淡,

3、风鸦零乱字横斜。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闲散而游兴浓厚、喜爱荒寂的乡村生活的诗人形象。诗歌首联交代 晚饭之后诗人曳杖闲行,兴未涯写出诗人游兴浓厚;中间两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色,无论是 烟树、风鸦,还是夕阳、寒蝶、菊花,处处透露出诗人对乡村自然的喜爱,也写出诗人此刻 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荒寂的乡村生活的热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歌首联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写诗人晚餐喝茶之后,就拄着拐杖悠闲散步, 游兴正浓。其中闲字交代了诗人的心境,悠闲而舒适;

4、兴未涯写出诗人游兴正浓。此句 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中间两联写诗人游玩中看到的景色。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烟树写出暮色 中树的朦胧之美,而这浓淡相宜的树色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乌鸦归巢,因为有风,它们的 排列并不整齐,队伍有些歪斜。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夕阳依依不舍的傍着 平桥,蝴蝶依恋菊花,还在绕菊飞舞。自然景观在诗人眼中是如此美丽和谐,富有生机。这 两联写景有很多细节,如鸦字零乱、寒蝶绕菊等,恰恰反映出诗人此刻内心的宁静闲适;而 写景饱含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兴致浓厚。尾联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诗人自嘲的把自己叫做衰翁,说人们一定嘲笑 我这个老头子能够耐得出荒村的孤寂

5、,露水打湿了短衣还流连忘返,不愿回家。直接抒情, 表达了对荒寂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以善文 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任博士,一年中迁太中大夫。他主张改革政制,颇得汉文帝赏识。后 遭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又转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 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史记、汉书有传。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 殿的正室。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即善于选取典型细节抒写,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 请结合

6、诗歌的第三句进行赏析。【答案】诗歌选取了夜半前席(答“前席亦可)这一典型细节,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 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的情状描绘得惟妙 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在夜半虚前席前又加上可 怜与虚连用,用可惜、可叹,徒然增强语气,又与最后一句中的“问鬼神照应,把讽刺 君王昏耳贵弃贤和伤叹贤士怀才不遇两方面的意蕴融于一篇,感概深沉蕴藉,却又极抑扬吞吐 之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 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

7、。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 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 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 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 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一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 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 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 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

8、怀疑,可谓举重而若 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 与虚,一语中的一一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 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一一通 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诗人同时抓住虚前席问鬼神 这两处细节,借题发挥,在议论中把讽刺君王昏聘弃贤和伤叹贤土怀才不遇两方面的意蕴融 于一篇。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公元971年

9、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0公元974年,李 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砌:台阶。有人评价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全词中的神来之笔,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加 以赏析。【答案】寓情于景。描写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来, 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作者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双关。乱字既指台阶下的落梅多且乱,也指作者此时心乱如麻,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 心的迷乱不安精练、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比喻。落梅如雪,一片洁白,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寓示着人生的哀伤, 离情的悲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10、的能力。寓情于景。描写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 白,是个深情的怀人形象,境界很高洁,拂了还满,而又洁白如雪,十分纯洁。这两句,词 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 双关。乱字尤语意双关。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面,亦以象征 手法表达自己扫不尽的离愁。乱字既指台阶下的落梅多且乱,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 去仍来。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出情思。比喻。落梅如雪,一片洁白。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故春已过半,犹有花俏。 如雪乱,是说落梅之多。梅白如雪,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不正

11、是寓示着 人生的哀伤、离情的悲凉么?B组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题。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 田园寥落干戈后, 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弟兄羁旅各西东。 骨肉流离道路中。 辞根散作九秋蓬。 一夜乡心五处同O【注】此诗完整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1. (2023新编,5分)第三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这两句诗塑造了亲人们遭逢战乱、骨肉离散、四处漂泊的难民形象。(2分)诗人 运用比喻修辞,前一句将亲人的离散比作千里

12、分飞的大雁,后一句将背井离乡的亲人比成无 根飘飞的蓬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亲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凄惨、孤立无助的难民形象,表 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思念。(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前两联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 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仍、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现实生活。接着 在第三联中,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为喻,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深 刻揭示了亲人们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至此,诗人所刻画的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孤立无助的 难民形象已跃然纸上。最后联系诗歌尾联,把握诗人情感。尾联直抒胸臆,写孤单的诗人凄 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

13、,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望月垂 泪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流散各地的亲人的忧虑和思念。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题。少年游欧阳修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注】谢家池: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江 淹浦: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句。 王孙:西汉淮南小山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2. (2023新编,5分)本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请分析“草”这一意 象的运用之妙。答案:上片用芳草托物

14、起兴,以春草绵延繁盛象征着离恨之悠悠、无穷无尽。(2分)下 片借用与“草”相关的典故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化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 草” 一句,由眼前草而触景生情,抒发时序更替、春光易逝的伤感;“江淹浦畔”一句化用 江淹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泳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诗句,以眼前草之碧绿茂 盛反衬离愁之苦,以乐景衬哀情,进一步强化了离愁别绪的抒发;尾句化用招隐士“王 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一句,以春草写萦回之思,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突出了思 念之浓。(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及其作用。古典诗歌中常用芳草来比兴,萋萋的芳草常常 象征着离恨悠悠。本词上片中的“晴碧”,指蓝天下

15、的青草;“远连云”指芳草绵延,与天 边的云彩相连。这里采用了托物起兴手法,以春草的绵延不尽象征着离愁别恨的无休无止。 下片连用两个与“草”相关的典故来咏物抒情,答题时需关注注释内容,找出典故中有关春 草的描写,结合本词,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 一句,以春草又生表达阳春流逝之意,含有时序更替、春光易逝的伤感;江淹别赋“春 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诗句,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以送别时眼 前草之碧绿茂盛反衬离别的伤感;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一句,写 王孙留深山久不归,漫山遍野春草萋萋,弥漫着郁结、悲怆而又缠绵俳恻的情思。3. (20

16、23新编,6分)本词“那堪疏雨滴黄昏”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都写了 “黄昏”“细雨”,二者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都是为了渲染氛围,烘托情感。(2分)不同点:本词以“疏雨”“黄昏” 等意象,描绘了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渲染出轻寒、孤寂的氛围,表达出主人公不堪离愁之 苦的伤感;(2分)李词则借助“梧桐”“细雨” “黄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 有声”的清冷深静之境,暗示、烘托了词人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与孤独。(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鉴赏诗歌意象,分析意象的作用。解答本题,还需结合艺术手法, 对两首词作比较阅读。“黄昏”“细雨”两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多起营造氛围

17、、烘托情感的作 用。答题时需知人论世,联系李清照作声声慢时的独特处境及心理,以及本词“离愁” 这一主题作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4题。六月三日夜闻蝉白居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注】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当时作者在苏州,因病休假。东京:指东 都洛阳。4. (2020吉林六校联考,6分)诗中前后两次写到蝉声,作用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答案:第一次写蝉是实写,由眼前的蝉鸣联想到洛阳的家,蝉声的作用是勾起诗人的思乡愁绪;(3分)第二次写蝉声是虚写,想象洛阳家中竹林中的蝉也

18、该鸣叫了吧,表达了诗人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意象的作用和意象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找到 题干中提示的意象所在的句子,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将其放入整首诗的背景中去分析其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次写蝉声是“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六月初三的夜晚, 诗人听到了当年的第一声蝉鸣。后句“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蝉鸣打扰了诗人的睡眠, 让诗人睡不着觉,它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诗人在安静的夜里聆听着蝉鸣,不禁想念洛阳 的家。可见,这次写蝉声,主要是蝉鸣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第二次写蝉声是“我有竹林 宅,别来蝉再鸣”,在诗人洛阳的家中,有一片竹林,想来此次分别

19、后,竹林中的蝉又在鸣 叫了。这次写蝉声并非实写,而是想象,诗人借蝉声表达了病中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第5题。纪村事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5. (2020天津,2分)“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答案: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1 分)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结合诗句内容,抓住关键意象进行 描绘,并概括画面的特点,还要注意表述时语言要合乎诗歌

20、意境。“酿酒”描写农家活动, “迎新社”交代了酿酒的目的,“社”指土地神,“酿酒迎新社”描写了农人酿酒准备祭祀 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繁忙景象。“砧”指捣衣石,“遥砧送暮晖”是指暮色降临,远远传来 捣衣之声。酿酒祭祀、日暮捣衣是典型的农家生活场景,“送暮晖”为画面增加了祥和、静 谧的色彩。据此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 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6. (2023改编,3分)下列对本词的理

21、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化用了李煜名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的“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B.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选取夕阳、大地、大江等雄壮意象,描绘了江河黄昏之 景,赞颂了江山的壮美,为下文抒情作铺垫。C.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中“簪缨” 一词本指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运用借 代的修辞手法,代指像词人一样的世家贵族。D.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中的“倩”字与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揭英 雄泪”中的“倩”字意思相同,都指请某人做某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综合鉴赏诗歌内容。A项,上片中化用李煜相见欢(无言独 上西楼)

22、中的“上西楼”“清秋”等词,将表示情感的词“无言”“寂寞”和意象 “月”“梧桐”去掉,渲染哀伤的氛围,总体为下片抒情作铺垫。A项正确。B项,“万里 夕阳垂地” 一句暗示国家沦亡,“大江流”暗示时光流逝却无可奈何,为全词渲染了气氛, 衬托出悲伤的浓重和深沉,而选项仅依据“夕阳”“大地” “大江”等意象,就说赞颂了江山的壮美,断章取义。B项错误。C项,“簪”本指文饰,“缨”指武饰。“簪”“缨”合 用,指古代官僚贵族的冠饰,词人巧妙借用“簪缨”,指代像词人一样的世家贵族。C项正 确。D项,选项中给出了课内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这里的“倩”是 央求、请人做某事的意思,代入本词“试倩悲

23、风吹泪,过扬州”中,结合对上下句意的理解, 意思是“试请那悲凉的秋风啊,将我的眼泪吹到扬州”。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7.(2023新编,6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结合词句,分 析“物” “我”之间的关系。答案:全词以“我”观“物”,情景交融。(2分)上片写客居金陵的词人独自登楼, 纵目远眺所见的秋景。在词人眼里,此刻的夕阳秋景是凄清悲凉、暗淡无光、苍茫而萧条的。 词人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的景色,采用象征手法,将南宋的国事融入眼 前的暮景之中,暮色和夕阳如同国家一样,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没落和衰亡,曾经的繁荣 也如一去不返的东逝之水,昔盛难再。句中的“垂

24、”字更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此刻沉重的心情。 (2分)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词人同样融情入景,将主观感受“悲”,融进了 本就清凉的秋风中,所以“风”也染上了词人的感情色彩,变成了 “悲风”。(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意象和意境,把握意象、意境与作者情感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于理解题干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一句话的含义。“物”就是客观景物我” 即指主观情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是把自己主观的情感移到客观景物之 上,笔下景物便有了人的情感色彩。在这基础上写出的意境是诗中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 鲜明的意境。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句。在本词中,原本是

25、明净 爽朗的清秋变成凄清悲凉的深秋,光线柔和的夕阳变成暗淡无光、一步步沉没进无边黑夜的 恢恢夕阳,辽阔无边的大地变成空旷、萧条、笼罩于黯淡余晖的大地,奔流向东的江河似乎 也变成一条无法挽留、一去不返、径自走向尽头的江河。在词人的主观着色下,祥和的夕阳 晚景一片萧条,可见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而词的下片写中原沦陷,世家贵 族纷纷逃散的回忆。一句“几时收? ”抒发了词人对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和对执政者不 思进取的愤慨与抗议。接着,词人将这种难以排遣的复杂情绪上升到“物” “我”合一的高 度,将主观心情的“悲”挥洒到眼前所有事物中,就连吹过的风都是凄怆悲凉的,风悲、景 悲、人悲,在浓厚悲情的重重包围下,词人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伤怀之泪,更是悲 国忧愤之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