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7831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石钟山记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 根据课本单元导语、单元研习任务一及课后学习提示,本课以游记散文的形式, 通过游历石钟山,传达了 “事 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探究精神,内容 上呼应了单元导语中的“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理解”。【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2.探 究并领会作者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作缘由;3.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事 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探究精神。【学情分析】文章以学生熟悉的古代游记形式叙写,降低了学生阅读 时的理解障碍,但 纯粹让学生把

2、握这篇文章的核心主旨,教学内容就较为浅显单一,因为核心句 在文末最后一段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学生很快能够捕捉到。本课的重点更在于 让学生思考如何以游记的形式来传达探究精神以及为何以游记的形式表达。【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导入一一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师:同学们好,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 感受到了我国古 代散文的文学魅力。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 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 样面貌。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脚步,学习第12课石钟山 记,一同探究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苏轼在游历完石钟山后,表达了他怎样 的 感悟呢?生:我找到了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

3、断其有无, 可乎? ”因为它出现在最后一段的开头,又以反问句的形式表达,语气强烈。 他对“臆断”这一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不认同的。师:那请你把这句话调整为陈述的语气好吗?生:那就是对事情应当“目见耳闻”,不能凭个人的主观 臆断。师:好的,根据这位同学的回答,同学们再调动自身的积累,应该能理解 苏轼这句话是在强调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二、主问题探讨一一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 可臆断有无”的师:今天我们探讨的重点在于: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 断有无”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结合 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同学们也可 结合课本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二小点”重视文章的结构和内部联系”,为主问

4、 题的探究提供一个思考路径。(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各学习小组交流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生:我们小组关注了文体特征一一游记。文中首先引用水经中的一句 话“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作为起笔,引出游历对象;第二段开头“元丰七年 六月丁丑因得观所谓石 钟者”这两句交代了作者游历石钟山的基本信息, 比如游历时间、方式、同游者等;然后详细叙述和描绘了苏轼父子夜游石钟山 的经历,从而得出遇事要“目见耳闻”的道理。师:这组同学能够从游记的文体特征入手,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 的文体意识很好。但这些游历石钟山的信息和经 过怎么就能推出“事须目见而 闻”的道理呢?此外,一般的游记都是从第一段开始交代游历的信息,

5、然后开 始叙述游历经 过的,为何石钟山记第二段才开始交代呢?(学生沉默思考。)师:所以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就显得尤为重要 To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段。L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1)分析郦道元的观点。生:苏轼在第一段呈现了两位前人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 观点。首先是郦 道元的观点:“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声如洪 钟。”再是李渤的观点:“至唐 李渤始访其遗踪余韵徐歇。”师:原来苏轼在游历之前就已经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感 兴趣了,那么他 对两位前人的观点是持什么态度呢?理由又是什么呢?生:苏轼对郦道元观点的态度和理由是:“是说也而况石乎! ”似乎 对他的观点表示质

6、疑,并且用“人常疑之”:“人”和“常”字从范围和频率上体现了对郦道元观点质疑的普遍性,加 强了质疑的力度。师:很好。我在你回答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下,苏轼用了假设的方式,用“虽”、 “而况”和“乎”等词加强了质疑的合理性。苏轼是从物体常识的角度进行推 断的,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并非是个人的主观臆断。哪位同学再来分析一下 苏轼对李渤 观点的态度?(2)分析李渤的观点。生:苏轼对李渤观点的态度是:“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我感觉他对李渤观点的质疑态度更加强烈。首先是“自以为”这三个字,呼应 了最后一段的“臆断其有无”;“余尤疑之”这四个字和之前对郦道元的“人 常疑之”相比,态度更加强烈。

7、师:你的分析很到位,有比较和联系的意识。我再帮你补 充一下,这里作 者用第一人称“余”字而不是之前的“人”字,个人态度更加鲜明。不过,根 据苏轼的叙述,李渤是去石钟山实地考察的,符合“目见耳闻”,那么苏轼质 疑他的理由是什么呢?生:“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 ”通过“皆是”和“独以钟名”的对比,表明了苏轼质疑的理由:不能将现象的普遍性随意归结为是一种独特性。 这样的结论过于主观片面,有些随意。师:很好,这便是苏轼所说的“臆断其有无”,最后用“何 哉”结束第一 段,似乎是对李渤的一种质问,语气很强烈。分析完第一段,同学们能理解第 一段和第二段的逻辑关系了吗?生:正是由于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的观点存有疑惑

8、,才有第二段他去游历石 钟山的过程,这是他想要游历石钟山的起因。师:非常好。带着这样的疑惑,苏轼是如何游历考察石钟山的呢?又是如 何最终得出结论的呢?请同学们再来分析第 二段。2 .思考第二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生:第二段叙述和描绘了苏轼游历和考察石钟山的过 程,本段是根据作者的游踪变化来展开的,因为“至暮夜月明” 一句体现了由早到晚的时间推移。师:你关注了游记的文体特征,很好。但分析了第一段后,我们知道作者 是带着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质疑而来的,他当然希望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解决这 一疑惑。我们先一起找出体现苏轼行为状态或情绪的词句,然后再加以分析。生:我找到这样几句:“余固笑而不信

9、也”、“独与迈乘小 舟,至绝壁下”、“余方心动欲还”、“徐而察之”、“舟回至两 山间”和“因笑谓迈曰。师:好的,那这些行为和情绪的背后体现了苏轼是怎样考察石钟山的呢? 你能否就其中一句分析一下?生:我分析“余固笑而不信也”这句吧,苏轼不信的内容 便是他在白天考 察石钟山的经历:“寺僧使小童持斧硅硅 焉。”其中“乱石”“一二”等 词反映了这一行为的主观随意性。师:很好。那请你联系一下,寺僧让小童展示给苏轼看的行为和第一段哪 句话呼应呢?生:和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的行为非常相似。师:是的,因为苏轼对李渤的观点心存质疑,所以面对这一相似情景,自 然会“笑而不信” 了。可以看出,苏轼是带着

10、之前的疑问前来探寻石钟山命名 的真正原因的。请同学们接着分析其他的句子。三、总结师: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文章表面上以游踪为“线”, 实际上是以什么为“线”来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的呢?生:实际上是以“质疑到解疑”为“线”,体现了 “事须目见耳闻,不 可臆断其有无”的求实精神。师:很好。同时,在梳理文章如何得出求实探究精神的过 程中,我们也掌 握了一些分析古代游记的路径和方法,有没有同学来小结一下?生:比如关注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的意图;揣摩作者对文中不同材料内容的 情感倾向。生:还有通过关联词、语气词等标志性字词,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师:希望这些方法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四、作业布置

11、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第一,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3题和第4题; 第二,阅读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并分 析原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一、导入一一巩固第一课时,明确本节课探讨重点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同梳理了石钟山记的写作思路,这篇 文章被清朝桐城派代表作家方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显然,这篇文章还 有许多独特之处。二、主问题探讨一一苏轼为何要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表现探 究精神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苏轼为何要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 表现探究精神,直接说理岂不更直白明了?请同学们研读文章,再小组展开讨 论,说说你们的见解。(

12、学生小组讨论。)1 .从文中找到苏轼探究精神的一些具体表现。生:我觉得要体现“目见耳闻”的实践求真的精神,就需要呈现对一个问 题真切的探求过程。而苏轼借助石钟山命名缘由的探讨,通过亲身实践考察,最终所体现的这份求真精神就更具有 说服力,更真实可感。师:很好。作者这样的说理可谓身体力行,那么你能从文中找到探究精神 更具体的一些体现吗?生:第一段中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产生质疑,并且 从符合事物规律 的角度提出质疑的理由,这便是探究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敢于理性质疑的精神。 第二段中作者验证李渤观点的错误以及夜泊石钟山,都体现了一种注重实地考 察的研究方式。师:很好,你能结合两段内容进行分析,但第二段

13、后半段还有进一步的体 现,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生:第二段后面通过细致描绘夜游石钟山所听到的自然 之声,更加凸显了 探究真理需要一种不畏艰险的勇气。师:很好。那第三段还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生:第三段中,可以体会到科学的探究还需要全面综合地 分析问题和总结 问题。苏轼从郦道元、士大夫、渔工水师等人士的相关结论,加上自己的所见 所闻,比较符合情理地指出石 钟山得名缘由没有流传的原因。师:好的。这样一来,在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就能够更细致具 体地呈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 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 者践行。2 .提出疑惑。师:前面我们是从探究真实有力的角度分析了作者借石钟山游历表

14、达主旨 的原因。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课下注释中一个有趣的材料,今人经过考察,认 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这些宋代之后 的观点似 乎指出了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观点未必准确。一篇表达 探求真理 的文章,得出的真正缘由却未必是真相,那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学生沉思。)3 .引发思考。师:其实,通过思辨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这些,是希望同学们能回到文章的 起点。这不是一篇考古文献,也不是一篇地理学专著,而是一篇富有文人特色 的游记散文。苏轼借此表达的主旨更多还是带有“借题发挥”的意味,所以我 们还是需要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思考苏轼借石钟山来表达主旨的原因。同学们 能否通过“

15、知人论世”的方式再去思考呢?(小组讨论。)生:我们小组从宋代文学的特征来分析苏轼这样写的原因。宋代受“程朱 理学”的影响,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重“理 趣”,在宋代的许多游记散文中 写山水景物多是为了阐释哲 理,从而形成了 “说理”型游记散文。生;我们小组认为还可以结合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身份来思考。这 和他的文学思想有关。苏轼等人也反对浮夸或空洞的说理,提倡平实朴素的文 风,旨在“务为有补于世”,所以借助探寻和游历石钟山的事实来表达哲理, 体现他的文学主张。师:两组同学能够结合苏轼的文学主张与时代特征进行分析,很有见地。 其实学界还有一种声音,认为苏轼关于“臆 断”的议论,评价李渤的浅陋,

16、是 和苏轼当时的处境遭遇有关,同学们可以结合课前给大家的补充资料,说说你 们的看法。生:我觉得在答李昭圮书中,苏轼重提了自己曾经遭遇的“乌台诗案”。 其中“过实之名如畏虎”感觉就像当年他被一些人收集了一些不实的证据,被 坐实了罪名。苏轼如此质疑李渤,可能和这个经历有关。师:你能结合苏轼生平来思考,这样的意识很好。这封书信也是与石钟 山记同在元丰七年春夏之际所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也是“名”和“实”的 问题,所以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我们还可以关注文中的一处背景: “而长子迈将 赴饶之德兴尉。” “尉”是县尉,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 对于这个信息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我觉得这个职位尤其

17、需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 推断。作者以探 访的方式与儿子苏迈同行,既是一种身体力行,又能给予他思想上的指导。三、总结师:同学们,或许苏轼在文中得出的结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苏轼 的那种敢于大胆怀疑、不囿于前人的态度,以及躬身考察、重视调查研究的求 实精神,是令人称道的。同时,在剖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剖析 记游类散文写作意图的路径和方法。哪位同学来说说看?生:运用思辨性阅读的方式更客观地评价作者的观点。生:关注文章的写 作背景。四、作业布置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第一,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2题和第5题; 第二,结合第三单元的6篇文章,探究这些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观念在当今社 会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