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高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双高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对策过去三年,首轮“双高计划”各建设单位围绕十大改革 发展任务,强基础扬优势,取得阶段性成效。面对后续建设 与发展,各建设单位应在继续高质量完成十大改革发展任务 基础上,结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等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文件要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 技能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激发融合融通新活力,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根本举措。一方面,致力于健全 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以职业能力开发为主线,遵循职 业能力由低级到
2、高级、简单到复杂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对应 职业岗位实际需求一体化开发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不同层 次人才的职业能力。基于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以专业教学标 准、核心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标准等构成的标准体系,一体 化设计纵向贯通、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从工作体 系到教育体系的过渡。多方协同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实 现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 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一要创新产教协同育人途径。通 过打造基于产业园区的产教联合体以及行业企业产教融合 共同体,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持续不 断地融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
3、重点选 择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领先企业及产教融合型企业 等,开展跨区域生产情景下的实习实训或工程实践。二要完 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寻找校企利益最大公约数,把制度、 组织、机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企业深入到专业建设、 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训项目开发、就业创业等每个教学 环节,形成校政行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要探索产教融 合评价改革。完善产教融合评价导向,强化“育人意识”“应 用意识”“服务意识”,避免出现对显性指标的片面追求,要 着力于可持续发展。评判一所学校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要 看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产业需要,要看学校是否紧 贴地区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要看学校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
4、发 展中解决的真问题、做出的真贡献。二、夯实专业群建设基石,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战线对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已经达成一 致共识。“双高计划”的持续推进,需进一步在高质量专业 群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调整专业群建设内容。在科学组群的前提下, 专业群建设内容包含七个方面,即产业需求分析、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教材开发、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训 基地转型、评价制度落实。应自觉实时引入产业理念、产业 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力量,融入课程、教材、培养模式、 师资、实训及评价等方方面面。二是强化专业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层次人 才引进机制,尝试以“一人双聘”方式柔性引进高
5、层次稀缺 人才;建立讲学制度,定期邀请企业现任的技术技能大师和 能工巧匠入校讲学。加强“双师”教师培训力度,与行业企 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教师工作站” “博士工作站”,为 一流师资开展社会服务课题及应用研究提供平台。强化分层 分类绩效考核制度,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 型、技能型等不同类型进行考核,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 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 师。三是完善专业群协同发展机制。高职院校应在分级构建 不同层次专业群基础上,强化以群建院机制,同步完善专业 群各项教学文件,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组织,创新产教 融合背景下教学管理方式,健全体现产教融合的产业
6、学院运 作制度,等等。三、提高协同创新平台能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特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技能平台,积极发挥平台能 效,对于提升高职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围绕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建立高端技术技能平台, 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较强应用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 科技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新兴领域,通过助力地方政府、 工厂企业研发技术攻关项目及转移转化研发成果等方式,紧 密结合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培育大批能够带领学生服务产 业、服务社会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服务社会整体水平和人 才培养水平。二是关注科研专利产出数量和应用效果。把协作科研、 协同攻
7、关作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把对国家社 会、行业企业的实际贡献作为重要考量,重点关注产出了多 少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技术成果。这既包括为满足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解决地区行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有重大影响的 成果,也包括聚焦行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刚性需求的技术 发明、成果专利等立地式研发成果,还包括针对中小微企业 在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创新设计等方面的成果转换。三是创新成果转换的激励机制。聚焦地方经济与产业发 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通过修 订技术技能平台管理办法、优化平台创新的生态环境、改进 技术技能平台考核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创新技术技能平台 的管理机制,组建跨学
8、科跨专业的研究团队,改革技术技能 平台评价激励机制,解决成果转换难和评价激励不足的问 题。四、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高职学校通过自我建设与改革创新,关注学生成长、成 才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能在未来 职业中实现自我提升,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一是强化育训并举、协同发展的认知观念。一方面,建 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对独立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既构 建技术技能知识传授、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一体的学历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又逐步完善兼顾各类社会人员需求的职业培 训模式;另一方面,处理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师资、课 程、教材、实训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关系,进而为学生自主
9、成 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与指导。二是搭建衔接各类教育形式的学分立交桥。依托国家在 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成果转换与认定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 制度体系,高职学校应积极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改革, 通过插班学习、选修学习,扩大社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 会,促进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三是发挥国家重点项目和平台资源优势。依托示范性职 工培训基地、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 年大学示范校等国家各类重点项目和平台资源,面向不同地 区不同人群开发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课程,利用信息 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搭建校内终身教育实体平 台,更好地对接学习需要、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全域协同、 提高运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