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合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6893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民日报》暖闻热评合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民日报暖闻热评(一)为航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能量2(二)在乡村播撒阅读的种子3(三)紧握人生出彩机会4(四)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5(五)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7(六)扎根“海岛”,守护灯火长明8(七)用一生书写诚信答卷9(八)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1017年的光阴,意味着什么?对陈廷海来说,过去17年里,他最高兴的时候之一就 是还钱的时候。陈廷海用17年的坚持跑出了一场履行承诺的马拉松,也将“诚信”二 字一笔一画写在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上。“只有还清,我才能挺直腰板做人! ”一句话,道出了陈廷海还债的初心。天还 未亮,他就下地干活,把13亩农田管护好;日头正大,他却跳上货车,将几千斤玉米 运往镇上的

2、专业合作社;除了买盐,买日用品,交电费,陈廷海几乎拒绝任何消费, 衣鞋都是亲戚们送来的旧物陈廷海一点一点地攒、一块一块地还。从45岁到62 岁,从感觉“两腿瘫软,眼前发黑”,到承诺“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从城里 的建筑工地到农户家的岫场,陈廷海以纯朴的道德感将信义践之行之,既获得了同村 乡亲们的信任,也赢得了全社会的敬意。善人者,人亦善之。陈廷海做粮食经纪人时,诚信一直是他在村里的金字招牌: 他收粮食,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市价跌了,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生意外,他 也不忘帮衬乡亲们:有人跟他借钱治病,有人找他借小孩的学费,他都一一应允;就 连乡亲们买种子、化肥、鱼苗、饲料的钱,他也常帮忙

3、垫付。因为这种乐善好施,他 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借钱、 借粮给他,还有乡亲鼓励他“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一个人的本分和善良,一个 村的宽容与理解,蕴藏着令人动容的人情温暖,传递出持久深沉的精神力量。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契约不仅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更是一种说话算数的 “良知”、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只有当个体人性中的善良和责任得到充分重视,公共 秩序和社会文明才能得到坚固支撑。在广东,药店店主豆碧珍在灌江市确洲岛30多年 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在湖北,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约定, 替牺牲战友尽孝22年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

4、批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 榜样。他们可能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却以内心朴素的道德自觉,托举起 良知善行,彰显出品格担当。做事先做人,做人必诚信。相信陈廷海的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真诚做人、守信做 事。一个个高举的诚信火炬发出的光芒,也必将照亮全社会通往美好未来的前行之 路。(八)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人物】坚守乡村图书室的王治伦【故事】王治伦是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受酷爱读书的祖 父王守一影响,他自小与书相伴,心中一直有一个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梦想。20多年 前,他和家人自筹资金,建成了一个面积60余平方米的公益图书室,并将其命名为 “守一图书室”。20多年间,“守一图书室”始终敞

5、开大门,成为周边村民获取知识 的“加油站”。不久前,王治伦被中宣部等3部门授予2022年全国“乡村阅读榜样” 称号。【点评】“把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王治伦从小到大的梦想。为了 这个梦想,他竭尽所能建设“守一图书室”。为了筹集资金,老两口把亲戚闲置的地 都拿来种上庄稼,买来鸡苗、鸭苗,又养了好几头猪,两个儿子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出 去打零工虽然困难重重,但王治伦始终没有放弃。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呵护 着这方小小的书香天地。在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更不能缺席。截至2022年末,我国 有逾4.9亿乡村常住人口。如何让数亿农民更好地参与全民阅读,像王治伦这样的 “乡村

6、阅读榜样”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从背诵诗词上万首、在困厄中活出倔强诗 意的农民白茹云,到被村民们称为“贴心的书屋管理员”的任福盛,再到为了让山里 的娃娃有书读、读好书,坚守山乡20多年的退休教师唐上君,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 一批批热爱阅读、热心奉献的“乡村阅读榜样”,彰显了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浸润人 心的持久力量,鼓舞着更多农民群众参与阅读、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文化的滋 养、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在农村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农家书屋是有效载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 国共有农家书屋58万余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 亿册。在许多地方,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的“文化粮仓

7、”和学习技术的“第一课 堂”。如何更好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服务效能,在“建好”的同时更“用好”,值得 思考。只有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有书读、有人管、有吸引力的“文化加油站”,才能 助益乡村阅读深入发展。点燃乡村阅读的燎原之火,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需要有更多 人共同推动乡村阅读。众人拾柴,一起出力,营造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 乡村文化氛围,让书香浸润广袤山乡,就一定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更多精神力 量。(一)为航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能量【人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燃料加注系统指挥员王修萱【故事】今年5月17日,搭载着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后首颗备份卫星的火箭 发射成功。在这次

8、任务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燃料加注分队的90后指挥员王根萱 完成了自己的第九十次火箭燃料加注任务。工作7年来,王耀萱和他所在的团队圆满 完成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每一次火箭燃料加注任务,守护着一颗颗中国卫星飞向太 空。【点评】火箭燃料为火箭升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燃料加注是火箭发射前至关重要的一 道程序。“我们为火箭注血液,我们为火箭插翅膀”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燃料 加注分队的队歌,生动体现了燃料加注工作的重要性。练就扎实本领,才能勇挑重担。燃料加注工作难度极大,加注时,队员们不仅要 保证燃料的高洁净度,还要确保燃料输送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真功夫都是苦练来 的,硬功夫都是苦磨来的“。一遍遍看图纸

9、学原理,做到加注流程图烂熟于心;练习 拆装管路,一天拧上百个螺栓;烈日下身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进行演习,裤管里都是汗 水王耀萱和队员们日复一日练习,反复磨炼本领,把每一个动作练成肌肉记忆, 确保了一次次任务的安全无误。急难险重见担当。加注火箭燃料,危险性极高,但必须做到分毫不差。火箭燃料 易燃易爆,还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从转注、打回流、软管连接、全系统气检到任务 完成后的撤收,任何一个环节,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加注队 员们没有退缩。王耀董说:“再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干。” 2020年,一颗卫星在临 发射前的测试过程中发现技术问题,需要将400多吨燃料泄出后,才能重启发射任 务。

10、面对这一从未遇过的考验,王耀萱和队员连续3天反复研究,8次模拟演练,把泄 出方案细化到分钟级,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令。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他 们成功将燃料泄回贮罐,保证了卫星的成功发射。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身体和精神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加注队员们却 没有一句怨言。“能在这么重要的面位为航天事业作贡献,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这 是王耀蕾的选择,也是加注队员们的心声。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青年航天人,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以过硬的实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成功,成为托 举火箭腾飞的金牌团队,充分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处于什么 样的位置,只要不懈奋斗、向着

11、梦想奔跑,青春就能发光发热,青年就能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 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在航天强国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舞台 上,在抗灾抢险的第一线,越来越多青年人挺膺担当,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 量。相信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成为现 实。(二)在乡村播撒阅读的种子【人物】阅读推广人李刚【故事】李刚是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一名阅读推广人。捐赠近2万册书籍,走 进赣州上百个乡镇,组织上千场公益阅读活动10年来,李刚翻山越岭,分享阅读 的快乐,传递知识的美好。2022年,李刚获评全国“乡村阅读

12、榜样”。【点评】“如果阅读是一扇窗,我希望做那个拉开窗帘的人。”李刚是这样说的,更是这 样做的。从捐赠图书,到组织公益阅读活动,再到自费开设阅读书咖这些年来, 李刚默默地播种、静静地守望,坚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村的孩子们爱上阅读、享 受阅读,从阅读中收获成长。在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不能缺席。原先,农村地区读书氛 围相对欠缺,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时间不足、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困惑较多。近 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全民阅读的服 务网越织越密。截至2022年,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有基本条件的 行政村,推动12.4亿册图书进农

13、村,为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提供了保障。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 的引导作用。分享阅读体脸,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培养阅读习 惯;发挥示范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多样、灵活、有效的伴读形式,激活了乡村文 化资源,促进了知识分享,让阅读逐渐成为乡村群众的日常。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 界、塑造淳朴的文明乡风。如今,像李刚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推广乡村阅读、 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中来。有的农民作家通过创作反哺阅读,用书籍为乡村儿童插上 梦想翅膀;有的乡村小学教师开办“四点半课堂”,陪伴留守儿童成长;有的农

14、家书 屋创办人将自己开小卖部赚来的钱大部分用来购买书籍,开展阅读服务20多年他 们坚守初心、默默耕耘,架起图书与村民之间的桥梁,让田城间、山乡中的书香氛围 日渐浓厚。这些在乡村推广阅读的努力,如微光汇聚成星河,照亮了农村孩子们前行 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阅读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同行 者。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需要有更多人共同推动乡村阅读。多措 并举,汇聚合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乡村文化氛围,就能为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增添精神力量。(三)紧握人生出彩机会【关键词】高考【事件】今年高考期间,河北省定州市的环卫工人任红娟,在工作结束后,顾不 上脱

15、掉工服,就赶往考场外等候参加高考的儿子任旭明。一门考试结束后,任旭明走 出考场,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等候的母亲。母子相拥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温情的 一幕令无数网友动容。【点评】高考李,老师为考生送上鼓励的拥抱,父母与孩子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样的场景 并不鲜见。环卫工妈妈为走出考场的孩子递上一瓶水,母子执手相拥、流下眼泪的画 面,何以如此触动人们的心弦?也许正如网友所说:“妈妈穿着朴素的工作服,代表了所有平凡母亲真实的一 面。”前不久,一位学子在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中,用一整段文字致敬母亲,也感动了 不少人。“每一次刮风下雨,我总能在校门口看见这张温暖的脸;每一个晚自习归 来,我也能在十字路口看到等我

16、归来的慈爱的脸。”随身携带的一瓶水、雨里撑起的 伞、深夜里的等候在这些朴素的互动中,人们得以斑见守护为奋斗托底,平凡与 伟大交融。每份情感流动至此,都能激发人们心中最纯粹的情感共鸣。高考是青年学子通往人生梦想的大道之一。此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的事 迹引发网友热议,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生动有力的注解。今年高考考生中,也不乏 这样勤奋执着的身影。在高三的学习中,任旭明也曾有过迷茫和倦怠的时候,但他都 “坚持下来了;山东青岛,考生韩诗雨在高考前30天意外摔伤右手,后来苦练左手 写字,终于克服了身体和心理障碍,顺利完成了高考;宁夏银川,视障考生马奕菲用 双手触摸凹凸不平的盲文试卷,一句“别人能做

17、到的我也能做到”,展现从容自 信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学子,十年寒窗,勤学苦读,正是因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 力量,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把人生出彩的机会紧紧握在自己手中。平凡也许是生活的本色,但梦想让其变得激动人心,奋斗为其着上斑斓色彩。孩 子通过努力读书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母亲就兢业业完成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视频 里的母子,是无数平凡人的缩影: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进 发。梦想无所谓大小,它赋予了生活以意义、以方向;奋斗贵在于坚持,它赋予了人 生以力量、以希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生不息的奋斗,为美好生活创 造了无限可能,更会形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终将汇

18、聚成推动国 家发展进步的澎湃动能,让中国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旺盛活力。伟大出于平凡,奇迹成于奋斗。一个又一个学有所成、苦尽甘来的圆梦故事,让 我们一次次见证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是如何生发出梦想、积蓄着力量、成就着不 凡,也启示着人们,无论置身何种境遇,自强不息始终是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在这 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舞台广大、机遇无限。勇敢坚持梦想,执着付出努力,锐意 奋发向上,每个人都能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写下精彩的人生答卷。(四)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关键词】“村超”【事件】“村超”,指的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 村足球超级联赛”。自5月中旬以来,每逢周五、周六、周日,

19、当地群众组成的2。支 参赛球队,就在绿茵场上展开一轮轮激烈角逐。足球赛从傍晚踢到午夜,平均每场比 赛都吸引万余名观众观赛。尤其到了周六,群众围坐在跑道上,有的还带着梯子方便 观赛,甚至还有从省外前来的游客,气氛十分火爆。【点评】“村BA”的精彩画面还历历在目,“村超”的哨声再次吹响。两者相同的特点是 接地气:参与者都是当地群众,奖品都是当地特色农产品,观众覆盖各年龄段。也要 看到,“村超”的成功,并非是对前者的简单复刻,而是因地制宜,以广受当地群众 喜爱的足球运动为载体,并将榕江的民俗文化、特色风情融入其中。选择足球赛事,得益于榕江浓郁的足球运动氛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榕江群众 就自发组织在

20、露天球场比赛,条件虽简陋,但大家踢得不亦乐乎。如今,榕江全县拥 有14块标准足球场,注册球队35支,球员上千人。植根于深厚的足球土壤,“村 超”的推出便也水到渠成。“村超”,是一场场足球赛,又不仅仅是足球赛。草地上,高超球技、精彩对决 展现出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赛事之余,“村超”也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风 貌的展示舞台。比赛中场休息期间,侗家姑娘唱响侗族大歌,苗家姑娘翩翩起舞,格 江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透过绿茵场,特色文化成为榕江的又一张新名片:芦笙舞、 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榕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糯米饭、腌鱼、卷 粉等当地特色美食,在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中,诉说着当地群众对美好

21、生活的向往与追 求。乡村体育赛事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休闲生活,也通过网络感染着更多“场外人”。 搭建起运动的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在“村超”赛场上,做出“彩虹过人” 等动作、打出“世界波”进球的球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生活中是 司机、木匠、教师等,而站上赛场,就是奋力拼搏的球员。也正是这种对足球的热 爱,打动了更多人,让“村超”走红网络。在奔跑和拼抢中,场上的球员不断创造属 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网上网下的观众也被这样的热爱与激情感染,沉浸其中一起享受 体育的活力、文化的魅力。如今,我国许多地方的乡村体育赛事相继推出,从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篮球赛到江 苏徐州的足球“村界杯”,不同地区乡

22、村振兴的发展硕果,在体育赛场上得以缤纷呈 现。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将在全国设立东南、东 北、西北、西南四个赛区,分赛区开展省级代表队比赛,最终在贵州台江举办首届全 国“村BA”决赛。相信,乡村体育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也 希望这份体育热情继续火热下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彩的文体活动、更丰厚的精神 滋养。(五)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人物】2023年“最美职工”潘阿锁【故事】潘阿锁,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梯研发部副部长。面对高 速电梯研发技术由国外垄断、价格居高不下的困境,潘阿锁立志要研发出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高速电梯,并带领团队深耕新

23、梯研发领域,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项 目。截至目前,他的4项技术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为企业创造效 益8000多万元。前不久,潘阿锁入选2023年“最美职工”。【点评】2020年2月,一段工作人员乘坐无接触式“声控电梯”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部 电梯的设计团队带头人,正是潘阿锁。厚积方能薄发。无论是短时间内攻克无接触声控技术难关,还是研发高速电梯打 破国外技术垄断,无不得益于日复一日的技术沉淀和不弃微末的努力攀登。正如潘阿 锁所说:“凡事多做0.01,拒绝差不多,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卓越不凡,做到最 好。”潘阿锁十七年如一日专注于电梯安装维修与设计,努力把小事做深、做细、做

24、 好,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劳动者树立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榜样。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要能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鹫钻业务。沉浸在电 梯安装维修与设计的世界里,上班时钻研维修技术,午休时在职工书屋里捧着专业书 “啃”, 遇见不懂的地方随时向单位的工程师、老师傅们请教学习,奠定了潘阿锁 扎实的专业功底。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业绩属于实干家。不论身处什么行业或岗 位,只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小发明、小创造、小革 新、小设计,也能给电梯乘客带来乘坐体脸的大提升。深耕电梯行业多年,潘阿锁始 终关注不同群体乘坐电

25、梯的需求。针对老楼加装电梯底坑深度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 潘阿锁发明了电梯机械阻止装置技术,使电梯井道底坑深度降低了 50%以上,帮助更多 居民圆了电梯梦。勇于突破、敢为人先,把踏实肯干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把技术创 新和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技术创新找到方向、注入动力, 也能切实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 作工管益辉,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真空设备研发中心首席技师温伟2023年 “最美职工”都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用坚守、奉献和辛勤的汗水在平凡 岗位上浇灌出绚丽的劳动之花。所有的不凡,无不基

26、于平凡的日积月累。广大职工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标杆,脚踏 实地、锐意进取,恪尽职守、担当尽责,在奔跑追梦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六)扎根“海岛”,守护灯火长明【人物】“海岛”电工赵儒新【故事】在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水库,赵儒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水库中的 “海岛”上进行电力保障工作,一干就是32年。对于海岛、小岭等12座小岛上237 户居民的生活需要,他都全天候“待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奉献中,赵 儒新守护着电力线路,也守护着岛屿和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点评】赵儒新家里有一样“必备品”酒精块。夜幕降临,氤氤升腾的饭菜热气等候 着时常晚归的赵儒新,而用于保温的酒精炉里,酒精块已经换

27、了好几个。在水面穿 梭、往来“巡守”,是赵儒新的日常生活,也是他32年来未曾改变的坚守。“海岛”不在海上,它是响洪甸水库一座岛的名字。1958年建成蓄水后,水库60 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零星分布着七八十个岛屿,环岛建有1条4千米长的10千伏输电线 路,东岛、中岛、西岛3个台区有6条12千米低压输电线路。在“海岛”上,赵儒新 与电结缘,成为响洪甸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这里是同事们口中全所最难干的供电区 域:水库所有台区之间的交通都只能靠船,起初没有机械船时,从一个台区划到另一 个基本上要1个小时。但在赵儒新看来,纵然工作艰苦而枯燥,也一点都不能含糊。 他一遍又一遍地“巡守”着岛屿和电路,32年如一日。

28、他用经年累月的敬业奉献,守 护着万顷碧波上的长明灯火。在“海岛”做电工,需要穿越不可控制的风浪、应对难以预料的危险。一次在水 面抢修断线时,一阵大风把电线刮到船篷上,赵儒新连人带船被掀进水里,船就压在 头顶上。“想想都后怕! ”但赵儒新从未退却,不仅当好了乘风破浪的电工,还成了 岛上居民的“家人无论酷暑寒冬,只要岛上居民有用电需求,他再忙也随叫随 到;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帮岛上不便出行的居民采买生活用品驾驶着自己的小 船,照顾着岛上的“大家”,赵儒新用自己的不辞劳苦、风雨无阻,给237户居民安 居乐业的生活送去助力。“人民电业为人民”,从老一辈电力人徒手登杆,使用油毡纸、绝缘杆等工具带 电作业

29、,到在三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绝缘服在斗臂车中挥汗如雨这是电力人代代 传承的服务宗旨和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从23年扎根抢修一线,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 次,做到检修零差错、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 分公司桥东供配电中心供电抢修一班原班长赵庆祥,到在距离地面近百米高度的电缆 上作业、每年野外作业时间超过200天的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作业员龙 福刚千家万户温馨璀璨的灯火背后,有无数电力人在默默坚守、倾情付出。劳动最美丽,奋斗最幸福。无论是守护城镇乡野点点光亮的电力人,还是确保群 众温暖过冬的供暖人,抑或是起早贪黑、往来奔忙的快递小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 守岗位、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千千万万奋斗者的付出和创 造,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洪流。(七)用一生书写诚信答卷【人物】“信义老农”陈廷海【故事】陈廷海是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村民。2006年6月,红光村及周边 村的村民像往年一样,将当年收获的上百万斤油菜籽交给陈廷海,由他负责售卖给一 家油脂厂,油脂厂老板却在一天夜里突然不见踪影,陈廷海因此背上98万元债务。对 此,陈廷海立下誓言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此后的17年里,为偿还210户乡亲的欠 款,他和妻儿勤劳苦作、省吃俭用,风雨践诺。陈廷海曾因诚实守信当选“中国好 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信义老农”。【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