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 的对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 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 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重要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 高”“审美鉴赏与发明”“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极的积累、梳理和整 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
2、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 言情境中共对的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 .思维发展与提高思维发展与提高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 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明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灵敏性、灵 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高。3 .审美鉴赏与发明审美鉴赏与发明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对 的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 发明美的方法。4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
3、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增强文化自觉,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 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 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 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 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 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鉴赏与发明、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 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
4、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二)课程目的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 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鉴赏与发明、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 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 抱负,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 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 字运用的基本规律。2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 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 语言
5、文字作品置于特点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3 .语言梳理与整合。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 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 觉地运用04 .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 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5 .发展逻辑思维。可以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 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 和逻辑规律,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
6、达自己的结识;运用 批判性思维审阅语言文字作品,研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形成自己对语言 和文学的结识。6 .提高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 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7 .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 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8 .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 鉴别和平阿基不同时代、不同品格的作品,具有对的的价值观、崇高的审美情趣和 审美品位。9 .美的表达与发明。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 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发明自己心中的美好
7、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 美感,具有创新意识。10 .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 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11 .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 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12 .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 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奋斗的使命感。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
8、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立德树人主线任务,遵循教育 规律,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设计基础性与选 择性相结合的课程。2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 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 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 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 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 类型。学习任务群的设
9、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足顾忌问题导向、 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发明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 介运用的新特点。3 .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重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 文的主线途径。这些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 方面、多层次目的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 训练的简朴线性排列和连接。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4 .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体现层次性与差异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 干学习任务群构成。不同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
10、,体现不同的学习规 定;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 段对每个学生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规定;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 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 的规定。(二)结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课程分别 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钞票文化方面 的内容诗中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必修其课程7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 交流”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 用性阅读与交流”。
11、选择性必修课程9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 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 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 研习”。选修课程9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 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 讨”。(三)学分与选课必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6学 分;选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12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必修课程
12、,每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规定选择修习;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对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和 选修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意愿和学业状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 导,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比重按学分计,安排如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必修(8学分)选择性必修(6学分)选修(任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学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 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当代文化参与 (0.5学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0.5学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 分)汉字汉语专题研讨(2学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学分)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2学 分)文学阅读与写作(2. 5学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 学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2 学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学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 学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2学分)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学分)跨文化专题研讨(2学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学分)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1学分)学术论著专题研讨(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