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GB-T-13477.1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pdf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96929724 上传时间:2024-04-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规范】GB-T-13477.1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标准规范】GB-T-13477.1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规范】GB-T-13477.1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规范】GB-T-13477.1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C S 9 1.1 0 0.5 00 2 4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 1 3 4 7 7.1 4-2 0 0 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1 4 部分:浸水及拉伸一压缩循环后 粘结性的测定 T e s t me t h o d f o r b u i l d i n g s e a l a n t sP a r t 1 4: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p r o l o n g e d e x p o s u r e t o w a t e r(I S O 1 3 6 3 8:1 9 9

2、6,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e a l a n t s-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p r o l o n g e de x p o s u r e t o wa t e r,MOD)2 0 0 2-1 2-1 7发布2 0 0 3-0 6-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4 4 8第 1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前言 G B/T 1 3 4 7 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

3、方法 分为2 0 个部分:第 1 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第2 部分:密度的测定;第 3 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第 4 部分: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第 5 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一 第 6 部分:流动性的测定;第 7 部分:低温柔性的测定;第8 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一 第 9 部分:浸水后拉伸粘结性的测定;第 1 0 部分:定伸粘结性的测定;一 第n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一 一 第 1 2 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第 1 3 部分:冷拉一热压后粘结性的测定;-第 1 4 部分:浸水及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第 1 5

4、部分:经过热、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结性的测定;一 第 1 6 部分:压缩特性的测定;一第1 7 部分:弹性恢复率的测定;一 第 1 8 部分:剥离粘结性的测定;第1 9 部分: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一 第 2。部分:污染性的测定。本部分为G B/T 1 3 4 7 7 的第1 4 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 1 3 6 3 8:1 9 9 6 建筑结构密封材料浸水后拉仲能力的测定)(英文版)。本部分根据I S O 1 3 6 3 8:1 9 9 6 并参考I S O/F D I S 1 1 6 0 0(建筑结构接缝产品密封材料分级和要求)(2 0 0 2 年英文稿)重新起草。在

5、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1 3 6 3 8;1 9 9 6 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及I S O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情况,在采用I S O 1 3 6 3 8:1 9 9 6 时,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在附录 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对I S O 1 3 6 3 8:1 9 9 6 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对标准的名称做了修改;b)“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或“本部分”;c)删除了I S O 1 3 6 3 8:1 9 9 6 第6,7,8 章正文中 含有章条编号的括号;d)

6、将 I S O 1 3 6 3 8:1 9 9 6 5.2中的第 2 段列人注;e)将 I S O 1 3 6 3 8:1 9 9 6 第9 章的列项 a)和b)合并为本部分第 1 0 章的列项 b);f)删除了I S O 1 3 6 3 8,1 9 9 6的前言。本部分与G B I T 1 3 4 7 7-1 9 9 2 相比是新增加的部分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第 2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本部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原)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广州白云粘胶厂。本部

7、分参加起草单位:江门市精细化工厂、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邓超、丁苏华、李谷云、王跃林、黄细杰、沈春林。第 3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1 4 部分:浸水及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1 范围 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密封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耐受不同等级浸水能力的测试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评价密封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经持续浸水后对位移能力的影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

8、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 B/T 1 3 4 7 7.1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1 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G B/T 1 3 4 7 7.1-2 0 0 2,I S O 1 3 6 4 0:1 9 9 9,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 o i n t i n g p r o d u c t s-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e s t s u b s t

9、r a t e s,MO D)G B/T 1 3 4 7 7.1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 2 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G B/T 1 3 4 7 7.1 2-2 0 0 2,I S O 9 0 4 6:1 9 8 7,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 o i n t i n g p r o d u c t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a d h e s i o n/c o h e s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a t c o n s t a n t t e

10、m p e r a t u r e,MO D)G B/T 1 3 4 7 7.1 3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1 3部 分:冷拉一热压后粘结性 的测定(G B/T 1 3 4 7 7.1 3-2 0 0 2,I S O 9 0 4 7:1 9 8 9,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 o i n t i n g p r o d u c t s-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a d h e s i o n/c o h e s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a t v a r i a b l e t e

11、 mp e r a t u r e s,MO D)G B/T 1 4 6 8 2 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I S O 1 1 6 0 0:1 9 9 3 建筑结构 密封材料 分级和要求3 术语和定义 G B/T 1 4 6 8 2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4 原理 将密封材料试样粘结在两个平行基材的表面之间,制成试件。在规定条件下于水中浸泡试件,然后用适当的设备反复拉伸/压缩试件,按密封材料所评定的位移能力的5 0%确定拉伸/压缩幅度。此程序重复一定次数,或直至一个或更多试件破坏。浸水后拉伸/压缩的循环次数与实际应用时预期的耐水性相关。浸水既可以在环境温度(2

12、 3 C)下进行,也可以在较高温度(4 0 或 5 0 C)下进行,以加速水中曝露的影响。5 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 3 士2)C、相对湿度(5 0 士5)0 0,6 试验骼具6.1 粘结基材:符合GB/T 1 3 4 7 7.1 规定的水泥砂浆板、玻璃板或铝板,用于制备试件 每个试件用两第 4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个基材)。基材的形状及尺寸如图 1 和图2 所示。按各方商定,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和尺寸的基材,但密封材料试样粘结尺寸及面积应与图 1 和图2 所示相同。6.2 隔离垫块:表面应防枯.用于制备密封材料截面为 1 2

13、 mmX 1 2 mm的试件(如图 1和图 2 所示)。注:如隔离垫块的材质与 密封材料相粘结,其表面应进行防枯处理,如薄涂蜡层。6.3 防粘材料:防粘薄膜或防粘纸,如聚乙烯薄膜等。宜按密封材料生产厂的建议选用。用于制备试件。6.4 鼓风干燥箱:温度可调至(7 0 士2)0C,6.5 恒温水浴:容积不少干 1 01,用于浸泡试件,水温可保持在(2 3 12)C,(4 0 士2)或(5。士2)0C,6.6 试验机:能以(5 -6)m m/m i n的速度拉伸或压缩试件。6.7 定位垫块和夹具:能使试件保持拉伸或压缩的幅度为原宽度的士6.2 5%或士1 2.5%.6.8 量具:精度为 0.5 mm

14、,7 试件制备 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 并干燥之。应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说明制备试件,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每种基材同时制备五个试件。按图1 和图 2 所示,在防粘材料上将两块粘结基材与两块隔离垫块组装成空腔。然后将在(2 3 士2)下预先处理2 4 h的密封材料样品嵌填在空腔内,制成试件。嵌填试样时必须注意:a)避免形成气泡;b)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结面上,粘结密实;C 修整试样表面,使之与基材和垫块的上表面齐平。将试件侧放,尽早去除防粘材料,以使试样充分固化。在固化期内,应将隔离垫块保持原位。单位为毫米A-AZ2 5 1 1 2

15、1 2 5水泥砂浆板试样;隔离垫块。圈 1 漫水及拉伸一压缩后粘结性能用试件(水泥砂桨板)第 5 页 共 10 页GB/T 1 3 4 7 7.1 4-2 0 0 2单位为毫米人 A1-一 铝板或玻瑞板 2 一一试样;3,4-隔离垫块。圈 2 没水及拉伸一压缩后钻结性能用试件(铝板或玻劝板)8 试件处理8.2按各方商定,试件可选用 A法或B法处理。A法将制备好的试件于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 8 d,B法先按照 A法处理试件,接着再将试件按下述程序处理三个循环:a)在(7 0 士2)C干燥箱内存放 3 d;b)在(2 3 士2)C 蒸馏水中存放 I d;c)在(7 0 士2)干燥箱内存放2 d;d

16、)在(2 3 士2)C 蒸馏水中存放 1 d,上述程序也可以改为c-d-a-b e注:B法是利用热和水的影响的一般处理程序,不宜给出有关密封材料耐久性的信息9 试脸步骤9.1 漫水 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在盛有2 3 C取出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 卜。9.2 拉伸一压缩循环试验 密封材 料 的 位 称 能 力应 根 抿 GB/T 1 3 4 7 7.,4 0 或 5 0 的燕馏水的恒温水浴内放置 2 1 d。然后1 2或 G B/T 1 3 4 7 7.1 3规定 的方法,参照 I S O 1 1 6 0 0第 6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17、 2确定。拉伸一压缩循环试验的幅度应为按密封材料分级(见I S O 1 1 6 0 0:1 9 9 3 表 1 和4.2)所确定的位移能力的5 0%,可以是其原始宽度的士6.2 5%或士1 2.5%,也可以是各方商定值。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以(5-6)m m/mi n的速度拉伸或压缩试件。拉伸一压缩循环试验的程序为:a)拉伸试件至规定宽度,插人相应宽度的定位垫块,保持拉伸状态2 4 h;b)松弛拉伸,将试件压缩至规定宽度,使用夹具使之保持压缩状态2 4 h;c)重复上 述程序两次。第三个循环结束时,松弛压缩并使试件在(2 3 土2)中恢复1 h.93 外观检查 检查每个试件粘

18、结和内聚破坏情况,并用精度为。.5 m m的量具测量破坏的深度(m m)9.4 孟复试验 若五个试件均无破坏,或仅有一个试件粘结或内聚的破坏深度不超过2 m m,所有试件将返回至第一次浸水时相同温度的蒸馏水中放置,按9.1-9.3 的步骤重复浸水和拉压循环.并报告外观检查结果。此过程经用户同意可多次重复,或直至经浸水和循环运动过程后有两个或更多试件的粘结/内聚破坏深度超过2 m m时为止。1 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a)采用的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b)样品的名称、类型和批号;c)基材类别(见6.1 卜 d)所用底涂料(如果使用);。)试件处理方法(A法或 B法

19、);仆试件浸水温度(见9.1);g)拉伸一压缩幅度(见 9.2);h)浸水和拉伸压缩的循环次数;i)每次循环结束时所有试件的外观检查结果;若发生破坏,其破坏的类型(粘结或内聚)、破坏深 度和部位;户与本部分规定试验条件的不同点。第 7 页 共 10 页C B/T 1 3 4 7 7.1 4-2 0 0 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本部分t条摘号与 L S O 1 3 6 3 8;1 9 9 6条绷号对照表 A.1 给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1 3 6 3 8;1 9 9 6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裹 A.1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S O 1 3 6 3 8,1 9 9 6 章条编号对照本部分

20、章条编号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11zz334456.1-6.65.1 一 5.66.76.8768.1,8.27.1,7.29.1 9.48.1 8.41 091 0.)1 0 b)9 a),b)1 0 c)-j)9 c)-j)图 1,图 2图 1、图 2第 8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S O 1 3 6 3 8:1 9 9 6技术整异及其原因表1 3.1 给出了本部分与I S O 1 3 6 3 8:1 9 9 6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 B.1 本部分与 I S O 1 3 6 3 8:1 9 9 6 技

21、术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1 以“耐受”代替 I S O 1 3 6 3 8:1 9 9 6第 1 章第 1 段中的“抵抗,;以“对位移能力的影响”代替该章第 2段中的“对密封材料满足基本功能,主要是抵抗接缝运动的能力的影响”以使表述更明确、简练2 除I S O 1 1 6 0 0:1 9 9 3 外,引用了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增加引用T G B/T 1 3 4 7 7.1以适合我国国情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5增加了“标准试验条件加 章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6.1 以“枯结基材 符合 G B/T 1 3 4 7 7.

22、1 规定的水泥砂浆板、玻璃板或铝板”代替“混凝土和/或铝和/或浮法玻璃基材”增加了“按各方商定,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和尺寸的基材,但密封材料试样粘结尺寸及面积应与图 1 和图 2 所示相同”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6.2 以“隔离垫块:表面应防粘,用于制备密封材料截面为 1 2 m m X 1 2 m m的试件,代替 I S O 1 0 5 9 0:1 9 9 1 的S.2 中“垫块:尺寸为 1 2 m m X1 2 mmX1 2.5 m m,表面防枯,用于试件制备”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6 3 以“防粘薄膜或防粘纸.如聚乙烯薄膜等”代替“架四

23、氟乙烯(P T F E)薄膜或牛皮纸”以适合我国国倩6.6以“(5-6)m m/m i n,代替 5.5 士0.5 m m/mi n 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6.7增加了“定位垫块和夹具”条以适合我国国情6.8增加了“I t 具”条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7 增加了基材表面清洁处理的程序 在I S O 1 3 6 3 8:1 9 8 9 第6 章第3 段中增加T“和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侧除T I S O 1 3 6 3 8:1 9 8 9 第6 章第2 段中“其表面应使用掺有洗涤剂的水润湿,以便以后从试件上除去”以方便使用按 I S O

24、/F D I S 9 0 4 6:2 0 0 2 修改该措施有可能影响试件的枯结效果9.2 以“(5-6)m m/m i n”代替 5.5 士0.5 m m/m i n 将I S O 1 3 6 3 8:1 9 8 9 8.2 的第4 -5 段区分为。)、b),c)三个步骤,并增加了使用定位垫块和夹具保持试件拉伸和压缩状态的操作以与本部分 6.6的规定一致以适合我国国情9.3 以“并用精度为。.5 m m的量具侧最破坏的深度(m m),代替“测定每个试件上所发生的枯结/内聚破坏的总面积”以与I S 0 1 1 6 0。规定的试件破坏评定方法一致4 5 6第 9 页 共 10 页G B/T 1 3 4 7 7.1 4-2 0 0 2裹 B.1(续)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9,4 以试件枯结或内琅的破坏深度代替试件总的破坏面积在密封材料粘结基材面积上的百分比作为试件破坏的判据 以与 I S 0 1 1 6 0 0 规定的试件破坏评定方法一致1 0 a)增加3 采用的G B/T 1 3 4 7 7 的本部分”以与G B/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1 0 e)以“(A法或 B法)”代替“(见 7)以使表述更清晰1 0 i)增加了“破坏的深度与部位,以与I 5 0 1 1 6 0。规定的试件破坏评定方法一致4 5 7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建筑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