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2419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中小学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一、基本概念界定及价值期待(一)乡土课程的概念所谓乡土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 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课程”。如乡土文学、 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通常由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编 写,内容主要是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文物史料、生产状况、文化设 施、物产交通、内外贸易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新成就等。有利于教学紧 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 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乡土课程的编写,而乡土课 程编写的目的则是使本乡人熟悉本乡事,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立志 为家乡建设出力。(二)中

2、小学乡土课程的概念小学、初中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连接的两个学段,但其各自为 阵、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导致了弊端日显的“衔接障碍”和学生成 长人为的“扭曲之痛”。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 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实施,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乡土课程, 在中小学乡土课程中增加联系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的教学内 容,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三)“乡土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辨析所谓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 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 的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包含

3、 了乡土课程。而校本课程则是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 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要开发校本课程,其中有一 个很重要很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乡土课程。可见, 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存在着联系, 又存在区别。1、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最显著的相同点: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 性,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同点在于:地方课程被纳入到整个国家 课程体系之中,具有一定的法定地位,而乡土课程没有正是纳入到国 家课程管理体制当中,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没有纳入到国家法 定地位。2、乡土课程与校

4、本课程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弥补了国家统编教材的 不足。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不同点在于:(1)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课程,但也可以是乡土课程以外的其 它课程,而乡土课程编写的课程几乎是本土的,空间相对来说很狭窄。(2)校本课程的设置只要不偏离学校这个中心,几乎什么学科都可设置,而乡土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本土的历史人文和艺术。(3)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频率较快,而乡土课 程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综上所述,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 土课程资源丰富,为更好的建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提供了物质支持。 乡土课程以其本土性特点,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实现传承地

5、方优 良传统的价值时有了可靠的根基和强劲的支撑力。(四)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价值新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三方面 的素质,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开发和 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不但具有这三个维度的价值,而且更有行动的催 生意义。1、认识家乡认识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基础性价值。我们学习 乡土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家乡。无论我们成就有多大,地位有 多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现代青年都要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 家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乡多做贡献,真正热爱自己的家乡。 家乡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名词,家乡是个大宝藏,我们要努力的开发 这个宝

6、藏。在这个宝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桥梁民 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 其存在的问题等等。2、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提升性价值。热爱养育 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 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乡土是童年的“烙印”,因此,“乡土”这一概念,承载着一份对 故土的依恋、一份回报家乡的责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家乡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就是 “乡土”内涵的具体所指。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 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

7、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思想情感的生动课程。3、建设家乡建设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关键性价值。农村广阔 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历史故事、优良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 式都是乡土课程丰富的资料来源。乡土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 过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让 今后学生有一种走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觉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二、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课程环境看:乡土课程倍受冷落事物能否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决于两种价值:本体性价值和功利性 价值。本体性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内在

8、价值,功利性价值是指事物对 于实现其他事物所具有的价值。乡土课程的编写更多的涉及乡土文学、 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与学生的高考意愿相违背,乡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是很高。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学生 乡土知识的学习,也制约着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更制约着附着在 乡土课堂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三 方面进行分析:1、学校角度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成了为分数和升学而较量的“竞 技场地”。学校教学理应与社会息息相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 的学校教育内容很少和本乡土文化相认同、相联系,编写的课程使内 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2、教师角度在“应试教育

9、”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按固定尺度铸造标准件的 “陶工”。新编乡土课程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学生角度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变成按标准加工的“原件”。 不得独立思考,不能主动探索,既缺乏独立性,又缺乏积极主动性, 既丧失了生动活泼的天性,又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潜能,并导致了创造 力的低下,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二)从课程开发看:忽视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整合既包括教 师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学生资源的整合。乡土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不能 仅仅依靠一校之力,更重要的是必须采用合作开发的形式。这样既可 以增强乡土课程开发的实力,又充分实现

10、人力资源的共享,节省了人 力、财力和时间。但一些学校急于形成“办学特色”,注重“名牌 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本位思想。为了区别自己学校与兄弟 学校,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乡土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三)从课程设置看:课时设置短缺1、课程设置短缺现状新课程标准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乡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 “新”。表现在它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 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难度,系统性有所降低。但目前存在 课时紧张,负担过重,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2、课程设置短缺的原因分析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把不列为考试科目的乡土教学摆在可有可 无的地位,让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考科目肆意侵占乡土课程教学时间, 有不少学校干脆不上乡土课。尤其在小学四、五年级,因为升学临近, 安排的乡土史教学时间少得可怜。三、结语综上所述,乡土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但乡土课程的开发却弥补了国家统编课程存在的缺陷。乡土课程超越 了狭隘的教育内容,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从生活的源 头汲取活水,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从而 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让中小学生更加 喜爱学习。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