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造思维灵动的 课堂。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好的课堂导入奠定基础。毕竟,作为课 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急 于知道文本内容,激发其探究意愿,让课堂充满活力。然而,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已经走进深水区的当下,我们的语 文课堂特别是原生态的语文课堂里,许多教师的课堂导入还有很大的 随意性,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更缺乏艺术的“质地”: 有的语文教师照搬别人的教案,悉数拿来,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有 的教师说出来的话干巴巴的,使得语文课堂没有应有的美感;有的视 导入为累赘,直接让学生读课文;还有的甚至
2、信口开河,想到哪儿说 到哪儿,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游离在文本之夕I、像这样未将导入作 为一个教学环节加以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将课堂导入作为一项艺术来做,能避简 去繁,于平常处见妙趣,像春风化雨一样,几句话就能滋润学生的心 田。从本质上来说,课堂是锤炼学生思维的场所。因此,好的课堂导 入既要有深度,又不能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应该有利于发散学生 的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如,李老师在教学“你必须 把这条鱼放掉!”时,首先出示了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 所谓名言警句,并强调这些规定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应该说,这样的 导入未尝不可,但问题出在
3、接下来的“真情”告白上:“同学们,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就是告诉我们日 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一篇有形象、有内容, 甚至可能引发不同解读的好文章,在教师三言两语的介绍中,一下子 就失去了多样化的可能。像这样具有“大一统”特点、先入为主式的 课堂导入,会让学生感到文本的索然无味。毫无疑问,李老师的如此导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语文 课的美感在课堂之初就失去了一半。像李老师这样生怕学生读不明白, 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告知结果,从而关闭学生思维闸门的课例也许不是 很多,但给学生定下阅读基调的并不少见。对文本的理解需要教师的 引领,但引领不能异化为强加。教师
4、要有意识地激发不同见解的出现, 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促成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也要防止课堂 导入的漫无边际,即教师引着学生兜了一大圈之后,时间过去了三分 之一,还没能让学生接触文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于松散的课堂 导入无法生成优质的课堂教学。王老师在教学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文时,面带微笑地问学 生:“当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写过鸟,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关于鸟 的作品吗? ”学生说出了好多作家的名字,但没有人能提到冯骥才。 发现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王老师有点急了,就说道:“冯骥.才,大 家知道他吗?我们以前读过他的什么文章? ”学生面面相觑,最后有 个学生小声地
5、回答:“挑山工。”王老师随即追问:“你能复述挑 山工的内容吗? ”在王老师的多次提醒下,学生总算完成了对故事 内容的复述。至此,王老师还不罢休,继续说道:“挑山工是冯 骥才写的一篇有名的文章,被誉为写泰山的四大著名散文之一,冯骥 才也因为这篇文章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文章塑造的挑山工 形象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学生听了这一大通介绍,感觉 莫名其妙。“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冯骥才的另一篇散文珍珠鸟。” 王老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次的导入,可是,这样的课 堂导入明显是吃力不见好,事倍功半。课堂导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语言得体,有节制,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能切中课文内容,有助
6、于学生的课堂阅读。导入不怕长, 但要长而有味,导入也不惧短,应该短中见出深意。我们可以根据不 同的文本,或引用旧知识,或讲述新内容,还可以介绍作品的相关背 景知识,但必须要对理解文本能够有所帮助,也能从作者的另外i篇 文章来切入,但要简明扼要。可以从有关的历史事件入手,但不能强 拉硬拽,给人以生拼硬凑的感觉。选入课文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既有思想性,又不缺乏趣味。教 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优势,在课堂导入时主动向文本的风格“看 齐”,促成美的导入和美的文本相映成趣,以满足学生的课前期待, 并诱发学生新的憧憬,从而实现课堂学习的良性循环,让语文课成为 学生的精神家园。当然,导入之美并不是无限度的“
7、高大上”,而应 该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来说,美不应该隔在云 端,可望而不可及,而应该接地气,伸手可以触摸。这样,才能促成 师生情感与心智的碰撞,催生他们课堂上的会心一笑。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课堂导入的研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际,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得体的导入,催动他们的课堂学习。教学只 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 的情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某个精彩的场景或细节,如果可能,再说出 自己玩耍时的感受。学生们说得具体、形象,不时引来他人的啧啧称 赞。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接下来,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了此情此景已然见过的
8、心理优势,理 解起文本来也就轻松了许多。新课程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此落实学生的主 体学习地位。从这一方面来说,课堂导入也就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 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夸夸其谈,而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 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自然生成。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吸纳学生参与 到导入中来,让他们的思维活动伴随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毕竟,艺术化 的导入才能催生艺术化的课堂。因此,导入要追求新意,有独创性, 体现教师的智慧含量。即使是教授同样的课文,借鉴优秀的课堂导入, 也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应该结合自己和学生的特点,有所取 舍,有所创新。这就是说,教师要能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从打造高效 课堂的高度来看待课堂导入,能够跨越技术操作的层面来操作。毕竟, 深刻理解文本,精心地设计导语,选用得体的交流方式,在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时,才能让他们产生深深的阅读期待。(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阿湖镇中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