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课文教后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发现课文教后记.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童年的发现课文教后记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人第二单元的课文,但因为课 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于 是,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进行:开始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学生的思考; 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你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什么?对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学生便开始分四小组读、议。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孩子的领悟力 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 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 和迫害的风
2、险的理解时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的自嘲;姚秋生则能引经 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的遭遇。但在同学 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 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我 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 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 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 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这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了,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 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 更深入,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 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能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真正 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 作更进一步的探索。【童年的发现课文教后记】相关文章:1 .童年的问号课文教后记2 .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3 .课文童年的发现教后记4 .灰棕鸟课文教后记5 .七颗钻石课文教后记6 .陶校长的演讲课文教后记7 .走进水世界课文教后记8 .安塞腰鼓课文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