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诗意的语文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寻有诗意的语文课堂.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追寻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新十年的探索,再次确证,诗意语文不是某种固化的教学模式。我宁愿 相信,诗意语文是教师个体的一种生命境界。教语文,首在境界。事实上,并不 存在一种纯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一定只能是语文老师 的语文,直言之,我们只能教自己所理解的语文。撇开任何一位具体的有名有姓 有人格的语文老师谈什么客观语文、科学语文、本色语文,没有意义!诗意语文课谱:王松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出版于2011年。该书 收录了我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诗意语文的代表课例,每年一课,依时间顺序 而编,它们是:荷花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 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枫桥夜泊普罗米修
2、斯与象共舞。 每一课,均按照“课品综述”“课文呈现”“课堂品评”“课程反思”的体例加 以编写。课品综述,从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历史背景切入,以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对 该课的变革缘起、课程理念、教学特色以及课品传播的价值与影响力加以说明和 阐述;课堂品评,则采用流水点评的方式,对该课的教学实录进行详细解读与鉴 赏,或阐明教学意图,或指示教学路径,或体察教学艺术,或评估教学效果。以 上两个板块均由志芳撰写。课程反思,则是该课教学之后,相隔一段时日,甚至 相隔多年,由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的反观与省思。之所以称之为“课谱”,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的考量。第一,取“谱”之“大致的标准”义,即所谓的“靠谱”。既
3、然收录的都是 诗意语文的课堂教学实录,且又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录,自然需要拟立一些收 录标准。凡收录的课例,均符合我们心目中对诗意语文的基本要求,如教学目标 的生命性、教学内容的统整性、教学结构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艺术性、教学氛 围的审美性、教学效果的陶冶性等。第二,取“谱”之“按照系统加以编辑”义,即所谓的“年谱”。课谱所选 取的十个课例,既是相对独立的,具有各自独特的课程地位与研究价值,又是相 互联系的,其内在的诗意语文追求是高度一致的。它们连缀成一个诗意语文的发 展轨迹,反映出我在追求诗意语文的过程中,思想的娉变、精神的演进以及文化 的承续,像一条大河,绵延不断地流向诗意语文之海。第三,
4、取“谱”之“用来指导练习的格式”义,即所谓的“画谱”。诗意语 文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语文教学流派,其传播路径也是多维度、多 渠道的,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观摩,以课立派、观课悟派、借课促派、 用课传派,那么,课谱的所有课例,自然成了传播诗意语文的某种格式,愿意学 习诗意语文的教师,自然可以模仿这些课例,来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促进 专业素养的高阶发展。当然,格式不能“化”,一旦课例被格式化了,那就意味 着诗意语文的固化、僵化。而这,恰恰与诗意语文的精髓背道而驰。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新十年间,诗意语文不忘初心,始终行进在求索 的道路上。它依然是一条滚滚东逝的河流,越过山丘,
5、穿过峡谷,流经平野,拥 抱大海。新十年间,诗意语文不断探索教学内容的加工机制,不断突破教学类型 的审美边界,不断创造教学过程的崭新生态,我一直在求变、求新、求活。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代表,我自觉将语文知识(语文要素)的学习纳入 诗意语文的课程视野,探索一个亲历知识产生过程、亲证知识产出效能的习得模 式,通过体验式、融合式学习,擦亮语文知识的生命之光;以去年的树为代 表,我抓住语用学习这条主线,融内容感悟、情感陶冶、学法渗透于一体,彰显 了诗意语文对课程本体的深度思考。尤为重要的是,新十年间,在诗意语文的总谱系视域下,我们探索了不同子 谱系的诗意语文教学。第一个子谱系,即“文化三课”。该子谱系致力
6、于探索传统文化与诗意语文 的深度融合。我通过孔子游春的教学,探索儒家文化与诗意语文的融合;通 过桃花心木,探索佛家文化与诗意语文的融合;通过天籁,探索道家文 化与诗意语文的融合。这个子谱系的探索,一方面,丰厚了诗意语文的文化底蕴, 拓宽了诗意语文的文化疆域,提升了诗意语文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验证了 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构筑了文化课程化的有效路径。第二个子谱系,即“文言四课”。该子谱系致力于探索诗意语文视域下小学 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智慧。我以颇具传统诗意色彩的“风花雪月”为主 题,从文言文经典作品中选择秋声赋(风)、爱莲说(花)、湖心亭 看雪(雪)、记承天寺夜游(月)
7、这四个文本,根据每个文本的体裁特点、 写作主题、行文风格等,努力探索小学文言文的诗意化教学。实践证明,文言文 的诗意化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不仅不会受制于文言文学习的困难 与障碍,恰恰相反,完全可以迸发出更具民族精神、更显母语本色的诗意火花。当然,在求变、求新、求活的过程中,也总有一些更本质的东西是如如不动 的。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也是诗意语文之所以还是诗意语文的哲学自觉,这是 一种价值坚守,更是一种信仰敬畏。蒋勋说,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言语 从来不外在于生命,生命的诗意彰显着言语的诗意,离开了生命的诗意,言语的 诗意空无一物。潘新和先生说,语文课程
8、是一门学习以言语表现服务人生,彰显人、人类存 在价值,培养写作者、立言者的课程。是的,言语和人,文字和人,从来就是一体的。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功利主义。功利是必需的,功利主义则是可怕的。 作为语文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甚至是唯一价值观,功利主义将学语文、教语文的 人当作工具,借由人这个工具,无限度、无操守地追逐语文教育的功利一一更高 的分数、更高的升学率、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高的品牌效应。功利本身无可厚非,字词句段篇,必须积累;听说读写书,必须习得;语修 逻文章,必须掌握。但是,功利主义只要“字词句段篇”、只要“听说读写书”、 只要“语修逻文章”,人成了 “语文”的受体和工具。这是典型的缘木
9、求鱼、本 末倒置。语文教育的所有问题,根子都在这里。相反,存在主义将“人”视为目的,且是唯一的也是最终的目的。学语文、 教语文的人,不是“语文”的受体,乃是“语文”的主体;不是“语文”的工具, 乃是“语文”的目的。字词句段篇,才是工具;听说读写书,才是工具;语修逻 文章,才是工具。人为了要活得更好,才需要语文这一工具;掌握了语文这一工 具,人应该活得更好。这更好,不仅体现在应世上,更体现在应性上。语文教育的功利主义,是整个基础教育功利主义的折射;基础教育的功利主 义,是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的折射。社会有病,教育必然有病,语文自然也在劫难 逃。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育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指望社会先
10、好起来、教 育先好起来,语文才能好起来的观望主义、逃避哲学,只能陷语文于万劫不复的 深渊,成为误尽天下苍生的笑柄。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经过20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诗 意语文能否破解当前语文教育的困境,我依然不敢说,说了也不算数。但是,我 敢说,诗意语文反对功利主义,旗帜鲜明,从未动摇,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 来依然如是。新十年的探索,再次确证,诗意语文不是某种固化的教学模式。我宁愿相信, 诗意语文是教师个体的一种生命境界。教语文,首在境界。事实上,并不存在一 种纯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一定只能是语文老师的语文, 直言之,我们只能教自己所理解的语文。撇开任何一
11、位具体的有名有姓有人格的 语文老师谈什么客观语文、科学语文、本色语文,没有意义!因此,语文的境界,本质上是由教语文的人的境界决定的。教师境界高,语 文境界就高。反之亦然。因此,我们不能就语文论语文,更不能囿于语文的圈子 去发现所谓语文的规律。我们只能在“人和语文”的关系中谈论语文、发现语文 的规律,舍此,别无他途。语文的出发点是人,语文的归宿是人,语文的过程显现一样离不开人。这样 理解语文,就是王国维所讲的“不隔”的境界,就是禅宗所讲的“打成一片”的 境界,就是儒家所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境界,就是叔本华所讲的“世 界万物之意志,皆吾之意志也”的境界。而这,正是诗意语文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有境界,语文自有高格、自有名师。有境界的语文教师愈多,战胜功利主义 的可能性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