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6改变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在设计对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采集实验数据用 事实说话。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实验步骤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现象1.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 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2.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 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照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科学实验报告7材料
2、: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 带。1 .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 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分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2 .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 好。3 .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4 .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 口被逼出来。5 .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怎么会这样?空气的分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 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科学实验报告8“记录”是小
3、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 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 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 等等。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 视,大部份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 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许多科学实验探索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 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末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 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 记录的一些思量与做法
4、。一、记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现状分析:(一)记录内容广泛,种类多从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出版社的教材内容中很容易看出,小学科 学课中的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的确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 面。如“凤仙花、蚕宝宝”饲养过程中动植物的成长记录;“100毫升水里到 底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记录;“观测云、温度、风向等”的信息采集记录 以及其他的测量记录、调查记录、统计记录等等。学生要想完成这些探索 记录,必须需要一定的探索能力,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观察、统 计分析、调查、测量等。(二)科学记录随意无序,不受重视科学记录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没有收到相应的重视,科学记录只 是张“纸”,涂涂画画都
5、很随意。在我们听课的时候,常会发现有的小组学 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按记录单的要求记;有的小组在记录时间花得很少;有 的小组记录的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更有甚者的面对记录单不知道该 填什么。学生不能正确填写记录,导致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惟独寥寥 数语,汇报缺乏支撑。而且,很少有老师会对学生的科学记录做一些实质 性的评价,只是上台汇报的个别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而已。显然,这样 的教育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宗旨。(三)学生参预度不高在科学课堂上探索活动中,小组内成员都是经过分工合作的,记录员 是负责记录实验结果的,大多数同学将这一任务推给记录员一人,导致他 们只参预实验过程,不理会实验的记录。我们不难发现
6、,实验探索过程 中,学生积极性特殊高,一到记录时便推三挡四,漠视记录,懒于动笔, 对待科学问题上容易轻信其他学生,记录员记错、记漏也得不到及时纠 正。其实,学生科学态度的不端正也是造成记录参预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四)探索记录价值难以体现在一些课堂,记录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孩子们在本堂课所谓的“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仅仅局限于孩子们汇报时的一刹那,在上完课后,就浮现 了“遗忘在课桌上的记录纸”,有的甚至进入了垃圾桶,于是记录信息就无 法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整理及再利用,无法让记录成为我们学生和教师资 料的积累,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在 实验或者观察这些具体活动中,在记录的那
7、一刻,他们甚至产生思维的火 花,但是教师如不想办法匡助学生保留,这些火花有可能像流星,一闪即 逝。记录的价值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将学生的科学记录转化成他们的思维内 化的过程,即明确发现实验的现象。(五)科学记录缺乏评价长期以来,考试向来是学科评价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新课程实施,学 科教学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现在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单一的考试发展到多元评价。在科学课堂上, 老师往往只重视科学信息是否记录了,并没有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有效评 价,或者对学生的科学记录过程赋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 价。这样教师就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最终不能使评价为促进
8、学 生的发展服务。而且评价方式太单一,应倡多人参预,可以是学生组内自 评,互评,还可以通过家长参预记录评价,与学校、教师的教育要求保持 一致。以上几点问题凸显了现阶段不少教师对科学记录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问 题。记录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应该理清的问题。“记录”作 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 书面呈现,清晰地体现着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成长足迹。因此,科学记录 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意义生成。也就是说,记录的最终目的不 是为了呈现某些信息,也不是为了归档供日后查阅,而是为了解释性理 解,为了提出新的问题。它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
9、径。二、引导学生自主科学记录的思量和建议(一)“科学记录”,记录什么?基于这样的任务,我认为科学记录本应该记录以下方面的内容:1、知识点与科学概念。将一节课中的主要实验探索结论记录在相应 的记录本中;或者将本节的科学概念稍做记录,得以巩固。2、探索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要求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验时,要真实地 把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和发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记录可以是李彪、绘 画、表格、图片、统计图等。3、课外科学知识的摘抄等。一些课外延伸探索活动的记录,一些自 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和趣闻,一些平时脑子里闪过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爱科学,必然喜欢读科学类的丛书,可以从 书丛中记录自己
10、感兴趣的部份。(二)指导记录技巧,让记录具有实效止匕外,教师对“记录”价值的真正理解及实现,不彻底是一个认识问 题,还有待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体验和认同。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记录:1、及时记录。实验结论必须根据学生自己在研究实践中获得的第一 手资料和研究结果作出。论证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 结论的直接依据,学生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也必须严格 以自己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绝对不容许撇开科学实验结果,泛泛而谈,这 不仅没有任何科学上的意义,也是与科学实验客观性背道而驰的。固然, 如果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者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这 是彻
11、底适宜的,也是应该鼓励的。2、追求真实,快乐记录。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对表面事物和感官现 象做出反应,它是瞬间的和无意思的行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材 料的吸引力远远地大于教师。所以,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引导孩子进行 探索过程的同时,还要快乐记录,不要让科学记录成为他们的负担,继而 草草了事,应该激发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使研究记录成为探索活动的必 要环节,表达探索成果的重要方式,使孩子的探索是有价值的行为。3、勤于记录,给及评价。首先,孩子要做到每课有记录,教师每课 必查。学生还要拥有自己连续使用的记录本。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 式,如绘画、文字、图片、表格日志等,来记录自己科学探索中发现的
12、最 原始的数据,勤记录,多记录。其次,还可以通过课后展示,学期评比等 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拥有自信心,有成功的体验。(三)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由于小学生刚刚开始参预科学实验活动,开始科学记录,各种设计上 的和操作记录上的错误在所难免,有些科学记录往往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生 活与科学常识。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鼓励他们子细分析整个实验过程, 从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得出正确的科学记录。在进行科学实验记录同 时,还要求学生以科学家严谨、子细、客观、顽强、刻苦的精神为模范, 防止任何敷衍了事、马马糊虎、主观武断或者虎头蛇尾的工作态度。(四)教师应将科学记录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当学生做到了“每课必录
13、”后,教师可以做出一定的“回应”。首先,通过对记录的解读,客观的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 研究能力,比如:他们的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是否正确,测量是否准确; 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预科学学习活动是 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尊重事实等。更重要的 是教师对学生“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索目标而进行 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其次,平时课堂上可以充分交流记录。交流记录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了 解对方的探索过程及方法、分享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它比学生在研究活 动过程中的自发交流分享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让记录成果在集体面 前展示
14、、交流分享,需要学生把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 化成书面文字或者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日头语言,它要求学 生言起来有序、有据、有理,思维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需处 理得更加完善。最后还可以珍藏记录。这种珍藏或者是以学生自己带回家的方式,或 者者是在教室里的某个区域开设专门的陈列区的方式,或者是档案袋的方式 等。这些对待学生劳动成果的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 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 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成长轨迹的较好方式。三、科学记录的收获与反思因此,我对学生的科学记录要求是严格的。通过几个学期的应用,收 获颇
15、多: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他们的科学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养 成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科学过程技能得到了一定的磨练, 发展了科学思维。3、使学生养成为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他们的观察更客观了,更全 面了。科学记录的运用使我们的科学教育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后,我还将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学习记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从而提高科学记录本的有效性,让其 更丰富,更完善,更人性化,为科学教育搭建展翅的天空”,为学生的终 身学习服务。科学实验报告9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
16、于粉 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 法。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 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 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 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彻底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 煮沸)法和减压法,或者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 应用较多
17、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掌握浸液法一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 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 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三 .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实验原料:金刚砂。四 .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一个比重
18、瓶的质量mOo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 分法缩分待测试样。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 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 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o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 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 抽气。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 质量msl。8 .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9
19、 .重复操作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科学实验报告10一、实验内容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 计检验。2、实验要求:Q)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生口。二、实验报告1、问题的提出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 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 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 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如果人均GDP
20、增加,那末居民的 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本次实验通过 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 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 是需求的函数。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 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 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 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
21、决定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1)利率。 普通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 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价格指数。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 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
22、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 6号杯。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x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空气占领空间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领空间。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 的消费水平。(4)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 年人的消费率普通较高。一国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消 费需求也相应越大,
23、而储蓄率也就越低。止匕外,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间接税就是 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我们可以用人均GDP来代表人均收入。基于上述这些经济理论,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 平(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针 对这一模型,一是假定利率是保持不变的,这样可支配收入可视为不受 储蓄的影响,二是假定人口结构及生活环境不发生变化,此外对原始指标 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避免价格因素的影响。2、指标选择本实验中,经济水平的指标我们选择人均GDP。3、数据来源数据取于中国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为国年的人均消费、人均GDP 和各年的CPL4、数据
24、处理为了保证我们各个时期数据的可性,我们必须剔除价格的因素对人均 消费和人均GDP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用1990年的CPI作为基期来调整数 据。关于调整方法我们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EViews软件进行,在这里我 们介绍一下用EViews软件调整数据的步骤。科学实验报告11实验内容8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实验步骤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 (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实验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实验结论光在同
25、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科学实验报告12思量: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 大吗?材料:剪刀、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操作: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 向后折。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 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 中。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份都没入水中。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8、肥皂泡
26、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原因: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 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科学实验报告13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摹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 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 动。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实际试验摹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摹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
27、的一面变亮 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 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 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浮现。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 体的的作用。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
28、电筒 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 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 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为了北极。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 铁的磁极。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29、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 圈匝数少,磁力小。7、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步骤: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8、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步骤: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璜,并用插用玻 璃棒的塞子塞紧瓶口。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3、取出平 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普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9、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材料:锥形瓶、气球、烧杯步骤: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
30、 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步骤: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 时间。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 穿一穿结论:固体在普通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步骤: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结论:热从高温部份传到低温部份12、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步骤: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
31、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2、 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者边缘部份 回热结论:热从高温部份传到低温部份。13、名称:摆的特征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步骤: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 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 重物轻重一样)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结论: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分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科学实验报告14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 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
32、心和探索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使他们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便性、学习习惯较 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便运用知识。于是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 乏,科学探索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 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 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 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
33、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 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 势必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环绕“生命世界”、“物 质世界开展探索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辈子”、“翩翩雌与雄”、“位置与 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 题单元,共设计了 44个活动。“植物的一辈子”:根据植物一辈子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 种 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辈子所经历的 过程,发现植物生
34、长变化规律。“翩翩雌与雄”: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 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 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索方式以接受式探索为主。“位置与运动”: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 动,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 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力与运动”: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 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 力、摩榛力。“物质的变化”:首先在匡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 可逆的
35、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 变化的概念;最后,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回顾本学期整理资料的活动,归纳总 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后继的探索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O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 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索的全过 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味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 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6、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殊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 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斗胆细心、注重 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索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匡助、研讨中学习。六、教学进度表周
37、次教材内容第一周播撒希翼的种子第二周小苗快快长第三周开 花结果第四周花开花落为哪般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科学实验报告15实验内容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地点室外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实验步骤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 中。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领空间。科学实验报告4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干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 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味科学与
38、真理,必然会为孩 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 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 路,你相信吗?二、实验材料: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 少许三、实验步骤: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2、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3、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4、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器材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 的纸带,温度计实验步骤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2、分别插上温度
39、计放在阳光下。实验现象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 快备注四、实验结果:我奇妙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 下来。五、注意事项: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 厘米摆布,如果太高或者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 由顺利、很自然。六、研究结果: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 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 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分量的 作用
40、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七、实验心得: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 的动力,是人材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 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科学实验报告5教学目标科学探索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 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2、斗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索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 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
41、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量、坚持不懈才干取 得成功的道理。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 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普通是多少。教学准备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 的动画课件或者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 力计。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 教学。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谁知道这个
42、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二、活动感受重力1、学生体验:提水、抛石子等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匡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 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 哪个方向。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首先鼓励学生进行斗胆猜想,如果学生之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 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 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 者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
43、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 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 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 来解决这一问题。三、活动重力的大小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 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预、个个动笔 或者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赋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 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 测量等。注意: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3、学生动手测量: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
44、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 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4、制成统计图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 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普通在多大范围 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 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科学实验报告6一、目的要求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 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
45、 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 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 岩石的步骤和方法。二、预习要点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 表性岩石的特征。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三、实验用品标本:岩浆岩: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 岩、花岗斑
46、岩、流纹岩、金伯利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 岩、油页岩、石灰岩、鲍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 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织层理、结核等。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 矽卡岩、角岩、混合岩。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主要分类及分析(1)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
47、均匀的分布,岩石呈 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 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 11 O(2)沉积岩: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普通来讲每种沉 积岩在成份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份划分的,泥岩、碳 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份为主(如以泥质、 或者以石英等)。构造上沉积岩普通都呈现层状构造。固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 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浮现。特别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 物的浮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3)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 经过了成份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份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 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 合。例如红柱石,浮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然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