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6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24983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6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案6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6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6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案6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时间:35分钟 满分:36分 得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建康层楼元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江山如画知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城楼之高与在城上饮酒,而以“客恨饶”三字引起下文;足登耸楼,身 处青霄,携酒环顾古都美景,不觉仇恨顿减。B.山川雄奇,美丽如画,千古英雄已逝,当今英雄未见,不能不令人向往有豪杰 出来重整山河,只有清风明月可以聊慰自己内心的寂寥。C.江山如旧,人事已非。结尾以繁华流逝,红衰绿减,秋风萧瑟

2、,令人心寒作结, 更为作者怀古伤今之情添上了深深的愁情。D. “败红”“残绿”写出了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用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 以景结情,使得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解析 A项,“不觉仇恨顿减”分析错误,诗句中说“客恨饶”,即为客恨多; 首联意思是足登耸楼,身处青霄,携酒环顾古都美景,不觉遗恨无限,感慨万千。 答案A2.请结合全诗,对尾联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6分)解析(1)设问。最后两句是说往日的繁华已荒芜在一片败花残绿之中,这残败的 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一问一答,怀古慨今,抒发昔胜今衰的感慨。(2)借 代。“败红”和“残绿”,用事物的特点代替本体,“败红”代指残败的红花,“残绿”

3、代指残败的绿叶。红衰绿减,更为作者怀古伤今之情添上了深深的愁痕。(3)对比。曾经的“六代繁华”和现在的“败红残绿野萧萧”形成鲜明的对比,繁 华不可永驻,旧日胜迹已为花草所掩,诗中表现了对历史上兴亡的感叹。(4)以景 结情(或以景句作结)。“败红”“残绿”写出了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用景物渲 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以景结情,使得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江山如旧,人事 已非。答案 运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用今日衰败之景来应答六朝之景的现状,表 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 景,抒发怀古伤今之情。今昔对比。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对比。 以景结情。以“败红”

4、“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 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雀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 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B.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描绘了喧腾的自然景 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特征和生活趣味。C.颈联中作者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围绕题目 中的“秋日”

5、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D.尾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在潜水驿。结句托物言志,以疲马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 别之情。解析 D项,“托物言志”错,结句“疲马再三嘶”是借物抒情,以疲马再三嘶 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答案D4.请简要赏析本诗颈联是如何写景的。(6分)解析 题干要求从写景的角度来赏析。颈联“雀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所写 的景物有雀儿、禾地、蝴蝶、秋草畦等,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有噪、飞等。其中, 雀噪、蝶飞是动景,禾地、草畦是静景,雀噪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其他是从视 觉角度描写的,由此可考虑以动衬静、视听结合等手法。从位置关系看,“雀噪 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远近结合。全

6、诗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 手法,紧紧围绕潜水驿,写其周围村庄、田野秋天社日的风光景色,采用视听结 合、远近结合的手法写景,从村内写到村外,从人类写到虫鸟花草,描绘出一片 祥和之景,烘托渲染出依依惜别之情。答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雀噪衬静,以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 视听结合。晚禾、蝶飞、秋草是视觉描写,雀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雀 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送李少府贬峡中、 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7、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嗟”是叹息之声,贬谪分别时的痛苦不言而喻,置于句首,给全诗定下感情 基调。B.首联“谪居”二字,照应了题目中的两个“贬”字,笔法轻灵自然,不着痕迹。C.中间两联从李、王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 不舍。D. “圣代雨露”是古诗中的惯用语,尾联二句既有对友人的劝慰,又有悲观失落。 解析 D项,“尾联又有悲观失落”错误。“暂时分手莫踌躇”句,诗人对友人的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没有悲观失落。答案D6.本诗以其情感蕴含复杂而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抒情的妙处。(6分) 解析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中,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

8、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 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 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意何如” “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 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直接抒发了作者 同情惋惜之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化用巴东三峡歌中“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典故,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 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衡阳在长沙南面, 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借用苏武雁足系书典故,借 典抒情。“青枫江上秋帆

9、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想 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写李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 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以上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苍 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 借荒凉景色来抒发愁绪和对友人的期盼,希望友人能够从古代名人身上得到慰藉。“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 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 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 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

10、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 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之情。答案 首联和尾联直抒胸臆,首联中的“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直接抒 发作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尾联中的“暂时”和“莫踌躇”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 (尾联答“委婉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亦可)中间两联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用巫峡风光、古民谣典故等内容,表达愁绪和 对友人的殷切期盼。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 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

11、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 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上阕写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最终集于一点,所见景色壮阔雄美又不 失清新疏朗。8 .词人认为老了本应过闲散生活,偏又老天多事教他来管理松林,情绪看似浅淡, 实则隐含愤激。C.词末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对偃湖烟水蒙蒙美景的期待,也展现了其宽阔的胸 襟和旷达的思想境界。D.本词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意境新奇健雅,语言平易通俗、自然朴素, 笔力峭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

12、项,“语言平易通 俗、自然朴素”错误,诗中用典、比喻较多,语言蕴藉含蓄,生动形象。答案D8.这首词是如何展现灵山风貌的?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 东”是说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 这是化静为动。“争先见面重重”是说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 面。“争先见面”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灵山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山峰带来清新 气息,使人精神爽快。“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 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看那边一座山峰拔地而起, 峻拔而潇洒,充满灵秀

13、之气。它那美少年的翩翩风度,不就像芝兰玉树般的东晋 谢家子弟吗?再看那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苍松掩映,奇石峥噪,它那高贵亮丽的 仪态,不就像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么!词人惊叹: 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仿佛觉得此中给人的是雄 浑、深厚、高雅、刚健等诸种美的感受,好像在读一篇篇大史公的好文章,给人 以丰富的精神享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灵山的秀润、轩昂与雅健。答案 化静为动。描写群山或“西驰”,或东向,好像万匹骏马回旋奔驰,将 群山之势变静为动。拟人。“争先见面”赋予灵山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山 峰带来清新气息,使人精神爽快。比喻。将灵山比作“谢家子弟”“相如庭 户”“太史公文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灵山的秀润、轩昂与雅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