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14734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以素养培育为教学目标;从以教为主 走向以学为主,构建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 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以大概念为支点,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 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素养导向、学习中心、学科实践、单 元教学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四个重要内容和表现(教学改革的四个 大概念)。四者是新课标新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主题;四者都有实践的基 础和依据。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 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 习中心课堂,三、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从凸显“坐而论道”到

2、强调学科实践, 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学习中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学科实践激活学科的知识。】传统 教学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推崇“坐而论道” “走捷径”,突出表现为以 “听讲、理解、记忆、背诵、作业、复习、刷题、考试”为教学的主 要活动和形态。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之中,哪怕学生再有主动性、独立 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也会被束缚在听课和做题上,收获的也仅仅 是所谓“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它从根本上背离 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把育人方式从 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一)学科实践的意义1.学科实践的内涵与外延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是学科实践的外

3、在特征;体验和感悟是学科 实践的内在属性。学科实践是学科探究、学科实验、学科活动、“做 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总称,任何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学科 学习,都是学科实践的表现。如各学科的新课标倡导的观察、考察、 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 活动。(二)学科实践的落地1 .学科实践的抓手:情境、问题、任务、项目这里涉及教学内容的 组织和呈现。在传统认识论的框架里,学科知识往往是以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进行“阶梯式”的呈现和推进。(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科实践的育人模 式中,学科知识往往是以情境、问题、任务、项目的方式进行“登山 式”的呈现和推进,这样就倒逼着学生必须

4、去经历、去参与、去探究、 去完成、去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听、记、背、练。(知识间接呈现)显 而易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得知识是费劲的,甚至是“事倍功半” 的,但是它却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和背景,体验到知识 的用处和价值并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才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大道、 正道。新课标因此倡导基于情境、问题、任务、项目进行学习!2 .彰显学科实践的教育性和学科性学科实践是学科的一种育人活动(学习方式),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是学科实践的方向和归宿。学科实践不是为了改造或改变学科世界 (对外),而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内)。学科实践是一种基于 学科、通过学科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科

5、实践强调的是 “学科性”,它要求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学科,用语文的方 式学习语文,用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用科学的方式学习科学,用体 育的方式学习体育,这个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味”。设想一 下,语文课没有阅读鉴赏、数学课没有逻辑思维、科学课没有实验探 究、体育课没有运动出汗,这种丧失学科特质的学习最终丧失的必然 是学科的育人价值。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 是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学科实践既是一个开放性的又是有特指的概念:学科实践并不排 斥学科认识,而是强调通过学科实践、基于学科实践进行认识,使实 践和认识有机融为一体;学科实践是一种彰显学科特质和精气神的学 习活动,它

6、内在地包含了学科认识和学科思维;学科实践倡导基于情 境、问题、任务、项目进行学习,这是新课标的新意、创意!四、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 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传统教学遵循“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到应用(解题)的认知 路径”。这种碎片化、点状式的教学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虽在一 定程度上强化了所谓的“双基”,却严重妨碍了核心素养的形成。知 识统整就是针对知识的割裂而言的。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 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一)知识统整的方法-以大概念为支点(支架)在课程知识统整的诸多路径和方法中,我们认为以“大概念”为支点

7、的课程知识统整是十分重要的路径和方法。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 的亮点所在。从学科知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处在学科金字塔顶端的 上位知识,其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高,解释力强。大概念与其他 知识构成上下位关系,了解了大概念,其他知识的学习就相对容易! 从学科认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一种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学科思想, 是一种认识武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眼光” “视角” “尺度”“方式”从学生学习角度讲,大概念是一个“纲”,纲举目张;一个“组 织者”,整合所学的知识;是一根红线,把知识串起来。从教学内容角 度讲,大概念“可以把现行的极其丰富的学科内容精简为一组简单的 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活力的东西。”

8、通过大概念构建简洁、简约、精简的课程知识内容框架,实现“少 而精”的目标。总之,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较有价 值的知识,是较能体现和转化为素养的知识(较有素养含金量的知识)。大概念在新课标中的表现形式:大观念、核心概念、基本观念重 要内容、大主题、大任务等。(二)课程知识统整的表现-大单元大主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单元或主题教学就是以单元或主题为教学的对象,以 大概念为教学的主线,在结构中、在联系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并不 排斥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究,而是要防止将知识点割裂成为碎片化的形 态进行孤立的训练和记忆,强调在大概念和整体的视野和背景下进行知识点的教学。立足本地区本学校本学科的改革基础,点上突破,全面推进,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时代的新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