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案例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案例分析1 .关于宏观调控,行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和必要的 行政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的 问题往往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不少情况下,国家往往是 综合运用三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 2003年以来,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采取多种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之所 以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浮现的一些 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的结果, 动用经济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加大行政手段的力度
2、。(3) 行政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往往会收到“速效”的结果,特别是在解决发展趋势浮现大的不稳定的时候,国家通过行政干 预,可以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但由 于行政手段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谨 慎使用。之一。2 .关于宏观调控: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阶 段特性(1) 1997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 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 时,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1997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紧缩。 国家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3、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 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呈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必须具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宏 观要求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又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 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 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 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于是需要国家采取 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3) 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经济运行
4、和发展过程中浮现的集中问题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特殊是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生产资料和农副产 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煤电油运供求紧张。(2) 浮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投资盲 目扩张和不讲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存在农 业、交通、能源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浮现这些问题的根 本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包括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投融资 体制、财税体制等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有令不行;增长方式 粗放。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暗地里,一方面是投资规模的拉动, 另一方面也是高投入
5、、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3 )要解决上述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一下对策:a.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膨胀,严格控制新 开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求 关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着手理顺电价机制。同时,加快电源、 电网建设,增加煤炭产量,抓紧建设一批见效快的煤电油运项目。b.在宏观调控中要特殊主意结构的调整。加强用地管理,更加重视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 和服务业等的发展。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走集约
6、型经济增长之路。处理好速度、 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高度重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 的协调发展。d.从长远来说,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切 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 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 制改革,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要加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 市场引导投资的作用,严格限制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决 策机制、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4 .关于调整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1) 有效
7、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制约有效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世 界经济增长乏力造成的我国出口下降;也有国内生产过剩、缺 乏投资热点、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等问题造成的投资不旺、消费 不振。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全面的需求不足,因此必须综合 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实施综合性的对策。(2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扩大政府投资,同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放宽投资领 域,积极启动和引导民间投资,保持投资需求的较块增长。(3 )通过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等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水平,增加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应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等措施,调整城镇 中低收入居民收
8、入的政策,刺激消费需求。5 .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分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但是80年代末期以 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2)在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 完善的条件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不可避免性。但 是如果差距过分扩大,而且得不到有效调节,就可能危及社会 和经济的稳定,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目标 的实现。(3 )党和国家的主要政策: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村 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深 化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
9、担;增加财政和金融投入,加强 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6. “代内公平”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存在矛 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代内公平”即富者和穷者如何实现公平, 用什么方法实现由一部份人先富转到共同富裕。(1) 效率,是指人们工作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公平,是伦理学的概念,是指如何处理 社会经济中各种利益的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提高 效率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 实现,实现公平则主要依靠政府对收入的宏观调控。(2) 效率与公平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a.从
10、统一性来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 的较大提高为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各 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b.从对立性方面看,两者存在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一面。收入 差距较小,固然公平了,但对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刺激作用不大, 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收入差距过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 但又会浮现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c.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握好“度”。效率优先的度是不 能发生两极分化,兼顾公平的度是不能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从 现实情况看,效率优先主要应从微观分配过程中体现出来,兼 顾
11、公平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为实现公平应采取 的具体措施包括: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3 )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 础。不解决生存问题,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 展。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可持续 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发达国 家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现阶段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把发展生产力和生态、人口、环境保护有机地 结合起来,并最大化地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这样,就可 使社会的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7 .关于农民增
12、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8 .关于实施城镇化战略(1) 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非农产业 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可以为经济发展 提高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 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2) 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城镇化必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必须符合我国国情。(3)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应做好规 戈人节约土地、引导乡镇企业走集中连片发展的道
13、路。9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存在问题:(1) 保险基金入不敷出;(2) 保险覆盖面低;(3) 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竞争力下降;(4) 缺乏完善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5)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且没有实现基金保值增值。10 .关于下岗失业问题(1) 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劳动力市场,允许劳动者根据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优胜劣汰,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必然要求,下岗失业问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 渡的必然现象,加之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这一问题更加 严重。(2) 西方国家工人大量失业都发生在经济严重萧条、衰退时期,是各种危机因素长期积累、总体爆发的结果,资本主 义制度不可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
14、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问 题浮现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是党和国家为实现经济体制 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而主动采取的重大措施。11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 通货膨胀状态。按照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量即货币供应量应符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如果货币供应 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它们代表的价值或者说 象征的社会劳动就会减少,即发生货币贬值,物价总体水 平就会持续普遍上涨。(2)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a. “成本推动”,即经济在加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工资成本增长 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消耗的增长超过经 济效益的增长等原因,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产品 销售价格上升;b.
15、 “需求拉动”,即货币供应量多了,但可买的东西没有相应的 增加,需求超过供给,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c. “结构失调”,如农业歉收,进口商品价格冲击,也会推动物 价总水平上涨。(3 )通货紧缩状态。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增加。(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 配,使工薪阶层和债权人深受其害,同时会扰乱价格体系, 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分配秩序和经济秩序浮现混乱。严 重的通货紧缩会使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大量闲置浪费 现象,使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进而引起社 会和政治问题。于是防止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保 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