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 819-2024 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794715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4 819-2024 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64 819-2024 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4 819-2024 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4 819-2024 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13.040.40CCSZ60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8192024代替DB64/8192012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forcoal-basedactivatedcarbonindustry2024-02-04发布2024-05-04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64/8192024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35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4物料储存.4物料转移、输送与装卸.4生产工艺过程.4企业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

2、控要求.46企业边界污染监控要求.57监测要求.5一般要求.5监测采样与分析方法.58实施与监督要求.6参考文献.8IDB64/819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4/819-2012煤基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DB64/819-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煤基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改为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调整了部分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增加了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调整、更新了部分污染物监测要求;调整了实施与监督条款。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

3、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年01月04日批准。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江红、张玉龙、丁婧、李林耀、张炳宏、田林锋、周瑞娟、海军、王喜琴、金辉、李源、陈海燕、施保爽、刘心浩、范雯婷。本文件为首次修订。IIDB64/8192024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煤质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现有煤质活性炭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煤质活性炭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4、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文件不适用于煤质活性炭的再生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T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4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T4

5、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

6、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6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7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75固定污染源排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酸碱滴定法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

7、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1DB64/8192024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测定重量法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56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1131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240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1263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1286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

8、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煤质活性炭coal-basedactivatedcarbon以煤为主要原材料,经炭化、活化制成的多孔性吸附剂。现有企业existingfacility本文件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煤质活性炭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新建企业newfacility本文件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煤质活性炭工业建设项目。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本文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为基准。含氧量oxygencontent燃料燃烧时

9、,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表示。基准含氧量benchmarkoxygencontent用于折算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含氧量的基准值。无组织排放fugitiveemission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来源:GB378222019,3.4密闭airtight污染物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来源:GB378222019,3.5,有修改2生产工序或设施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苯并a芘苯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破碎、磨粉、成品处理

10、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焦油贮罐200.1g/m34混捏、成型、晾晒30200.1g/m34炭化炉及炉尾余热利用系统30200200200.1g/m34活化炉及炉尾余热利用系统30200200200.1g/m34DB64/8192024封闭closed/close利用完整的围墙(围挡)及屋顶等结构将物料、作业场所等与周围空间阻隔的状态或作业方式。企业边界enterpriseboundary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法定边界。难以确定法定边界的,指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实际占地边界。排气筒高度stackheight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4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煤质活性炭生产设

11、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表1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mg/m3(注明的除外)炭化炉、活化炉及炉尾余热利用系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按公式(1)折算为基准含氧量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达标判定依据。炭化炉、活化炉及炉尾余热利用系统干烟气基准含氧量为14%;其他车间或生产设施以实测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作为达标判定依据,不得稀释排放。r基=21O基21O实r实(1)式中:r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mg/m3;O基干烟气基准含氧量,%;大气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mg/m。O实r实实测干烟气含氧量,%;3产生大气污染物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应设立局部或整体废气

12、收集处理系统。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应与生产工艺设备同步运行。应采取措施保证在生产工艺设备运行波动情况下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应停止运3DB64/8192024行,待排除故障或检修完毕后同步投入使用。生产工艺设备不能停止运行或不能及时停止运行的,应设置废气应急处理设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m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以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除外),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关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当执行不同排放控制要求的废气合并排气筒排放时,应在废气混合前进行监测,并执行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若可选

13、择的监控位置只能对混合后的废气进行监测,则应按各排放控制要求中最严格的规定执行。5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物料储存5.1.1原料煤、炭化料等块粒状物料应采用封闭料场(储库、堆棚)储存。5.1.2煤粉、筛分后的炭粉末、粉煤灰、除尘灰、脱硫干粉、石膏粉等粉状物料应密闭封装、封闭料仓(储库)储存,料仓(储库)顶部泄压口配备除尘设施。5.1.3物料均化应在封闭料场(储库、堆棚)中进行。5.1.4煤焦油应储存于内浮顶罐或固定顶罐。罐体应保持完好,不应有孔洞(通气孔除外)和裂隙;附件开口(孔),除采样、计量、例行检查、维护和其他正常活动外,应密闭。采用内浮顶罐的,浮顶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浸液式密封、机械式鞋形密封等

14、高效密封方式;采用固定顶罐的,排放的气体应接入气相平衡系统,或采用其他等效措施。物料转移、输送与装卸5.2.1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应采用管道气力输送、空气斜槽、封闭式皮带机、皮带通廊、管状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方式密闭或封闭转移、输送;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设置集尘罩并配备除尘设施。5.2.2粉状物料应罐车密闭运输;其他物料采用封闭车厢或全覆盖方式运输。5.2.3粉状物料应密闭装卸,排气应接入除尘设施;其他物料装卸过程应封闭或设置集尘罩并配备除尘设施。生产工艺过程5.3.1破碎、磨粉、混捏、成型、晾晒、成品处理等应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破碎、磨粉、成品处理生产设备,对进、出料口等

15、产尘点应封闭或设置集尘罩并配备除尘设施。混捏、成型、晾晒车间应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理的设施。5.3.2炭、活化炉等生产设备,炉头、炉尾及与工艺管道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正常生产时不应有可见烟尘外溢。5.3.3除尘设施应设置密闭灰仓和锁风装置,除尘灰应采取袋装、罐装等方式密闭收集、存放和运输,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5.3.4其他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按GB37822规定执行。企业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符合表2规定的限值。4污染物项目监控点限值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非甲烷总烃5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焦油储罐区、混捏、成型、晾晒车间

16、门窗处1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污染物项目颗粒物苯苯并a芘限值1.00.40.0025g/m3DB64/8192024表2厂区内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3单位:mg/m6企业边界污染监控要求企业应对排放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企业边界监控点处大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表3规定的限值。表3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37监测要求一般要求7.1.1企业应建立自行监测制度,按照HJ819等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7.1.2炭化炉、活化炉及炉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筒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按照HJ7

17、5、HJ76要求进行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和管理。7.1.3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7.1.4大气污染物监测应在规定的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气处理设施的,应在处理设施后监测。根据企业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的产品等,确定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项目。监测采样与分析方法7.2.1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应按GB/T16157、HJ/T397、HJ732、HJ75、HJ1286的规定执行。对于排放强度周期性波动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监测时段应涵盖其排放强度大的时段。7.2.2对厂区内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控时,应在焦油储罐区、混捏、

18、成型、晾晒车间门窗或通风口、其他开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7.2.3对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时,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浓度;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计平均值。厂区内非甲烷总烃任意一次浓度值的监测,按便携式监测仪器相关规定执行。7.2.4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应按HJ/T55的规定执行。7.2.5大气污染物的分析测定应采用表4所列监测方法标准。5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颗粒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测定重量法HJ

19、836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12632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56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1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12403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酸碱滴定法HJ675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

20、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2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12404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38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04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12865苯并a芘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9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T40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6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

21、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476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DB64/8192024表4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7.2.6本文件实施后国家发布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如适用性满足要求,同样适用于本文件相应污染物的测定。8实施与监督要求新建企业自2024年5月4日起,现有企业自2024年8月1日起,执行本文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6DB64/8192024采用手工监测时,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测得的大气污染物任意1h平均浓度值超过本文件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采用在线监测时,按照监测规范以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等要求测量、标记为有效的自动监测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污染物小时浓度均值超过本文件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7DB64/8192024参考文献1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2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生态环境部公告2022年第21号)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