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44735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示例与训练考点:1 .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一一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2 .明史张玮传一一断句3 .班固汉书:杜延年一一翻译4 .袁中道听雨堂记一一填写虚词【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L翻译5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6 .断句【考点示例】一、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一一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考点解读】1 .断句2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4 .翻译文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 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

2、乃还,一州以为美谈。泰始中, 武帝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究州举隆才堪良将。初,凉州 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 ”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 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 何? ”隆日:“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 ” 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金日:“帝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 常典。”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申,得三千五百

3、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 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 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 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太康初, *宜时兴复以隆为光期噬西军太守招所领精兵又给无门匕空平时南虏成妻 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房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 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节选自晋

4、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问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答案A解析原句中,“兴复”为一个词,意为“恢复”,中间不可断开,而且“复”要是与后面的“以隆为 平虏护军”连用则理解为“又”的意思,改变了文意,排除BC; “所领精兵”为“将”的宾语, 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又“太守”为官职名称,后面加上“将”句意不通,排除D。故选A。译文:朝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 成为边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问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5、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文中指门客,是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B.泰始,是晋武帝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C.申,指申时,古代十二个时辰之一,指下午一点至三点。D.爵,指爵位。古代爵位有很多,如亲王、郡王、公、侯、伯等。答案C解析C. “指下午一点至三点”错误。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问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隆既勇且义,赢得州人称赞。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无人敢替他收尸,马隆不但自己出 钱给他举行殡葬仪式,还服丧三年。B.马隆勇于担当,能够毛遂自荐。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马隆主动请命,后 率勇士三

6、千多人,与敌厮杀。C.马隆亲历亲为,带兵自有一套。朝廷和地方兵力众多,可直接调用,马隆却自立标准,亲自选 拔,不仅如此,还亲自采买武器。D.马隆熟习军阵,并且善于巧制。马隆作战时曾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窄就制造木屋放 在车上,边战斗边前进。答案C解析C. “亲自采买武器”错误。原文为“因请自至武库选杖”,应该是亲自去武库挑选武器。问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答案皇帝说:“如果 定能消灭敌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

7、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 规。解析“必”,一定;“何为”,为什么;“顾”,只是,只不过;“方略”,计策。译文:皇帝说: “如果一定能消火故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但”,只管;“宜”,适宜,应该;“横”,另外;“典”,规范,制度。译文:朝廷六军 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问题5马隆采取何种措施麻痹成奚,使之懈怠?答案马隆让军士扛着农具假装去耕田,成奚误以为马隆没有征讨他的意思,所以产生了懈怠。解析原文中为“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 之”,就是马隆让军士扛着

8、农具假装去耕田,成奚误以为马隆没有征讨他的意思,所以产生了懈 怠。结果马隆利用成奚没有防备,帅军进攻并击败了成奚。译文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年轻时就智勇双全,喜欢树立名声节操。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因事 犯罪被诛杀,整个兖州没人敢给他收尸。马隆凭借武官的身份,假称是令狐愚的门客,用个人的 钱埋葬了他,并守丧三年,在墓地周围种上松柏,守丧礼毕才返回,全兖州都把这事作为美谈。 泰始年间,晋武帝将要发动攻打吴国的战事,下诏说:“吴会没有平定,应该选拔勇猛的将士来 成就武事。”兖州推举马隆的才能可以做优秀的将领。起初,凉州刺史杨欣与羌戎失和,马隆说 杨欣一定会失败。不久杨欣果然被敌人所杀,黄河以西断绝了

9、与中原的联系,皇帝常常有顾念西 部的忧虑,上朝时叹息道:“谁是能替我征讨敌人打开通往凉州道路的人呢? 朝廷大臣没人回 答。马隆上前说:“陛下如果能任用我,我能平定凉州。”皇帝说:“如果一定能消灭敌人,怎 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马隆说:“陛下如果能任用我,应让臣下自任。” 皇帝说:“怎么讲? ”马隆说:“请允许我招募勇士三千人,陛下不要问他们从哪里来的,我率 领他们击鼓向西进军,依仗陛下的声威仁德,那些敌人哪堪一击! ”皇帝答应了他,就任命他为威武太守。公卿们都说:“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 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皇帝没有采纳。马隆设

10、立标准,选拔测试(士兵)。从早晨到下 午,选出三千五百人,马隆说:“足够了。”马隆于是请求亲自到武库挑选武器。向西渡过温水。 敌人树机能等率领数万士兵,有时凭借险隘在马隆前面阻挡,有时设伏在他后面堵截。马隆根据 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隘就建造木屋加在车上,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弓箭射到的地方,敌人 随着弦声倒下。出奇的智谋,不时施用,出敌不意。有时在狭窄的道路两旁堆上磁石,敌人穿着 铁铠甲,被吸住不能前行,马隆的兵士都穿犀甲,前行无碍。转战千里,杀伤的敌人数千人。自 从马隆西行后,音讯断绝,朝廷为他担忧,有人说他已战死。后来马隆的使者夜里回到朝廷,皇 帝拍手高兴地笑了。朝廷商议加封马隆将士的勋爵

11、赏赐,赏赐的爵位增加的俸禄各有等级。太康 初年,朝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 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成为边 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敌军凭据险要抵抗坚守,马隆下令士兵全都扛着农具,做出 要去耕种的样子。成奚以为马隆没有讨伐他们的意思,防卫之意逐渐松懈。马隆趁着敌军没有戒 备,进军攻击并打败了他们。到马隆任职结束时,敌人再不敢入侵。二、明史张玮传一一断句【考点解读】1.断句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4.翻译5-简要概述事情文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2、成题目。张玮,字席之,武进人。少孤贫,取糠枇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讲学东林 书院,师孙慎行。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万历四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越七年,成进士,授户部 主事。调兵部职方,历郎中,出为广东提学佥事。粤俗奢丽,督学至,宫室供张舆马饰牵之奉甲 他省,象犀文石,名花珠贝,磊砌璀璨,玮悉屏去弗视也。大吏建魏忠贤祠,乞上梁文于玮,玮 即日引去。玮廉,归而布袍草履,授徒于家。庄烈帝即位,起江西参议,历福建、山东副使。太学士吴宗达谓理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处少卿坐座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么之起应天府丞是岁,四方大旱,玮以军食可虞,奏请:“禁江西、湖广遏汆,而令应天、常、镇、淮、

13、扬 五郡折输漕粮银,赴彼易米,则小民免催科之苦,太仓无颗粒之亏;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皮布,非州县土产者,悉解折色,且尽改民解为官解,以救民汤火。”所司多议行。迁南京光禄卿,召 入为右佥都御史,迁左副都御史。时刘宗周、金光辰并总宪纪,玮乃上风励台班疏曰:“惩 往正以监来。今极贪则原任御史王志举,极廉则原任南京试御史成勇。勇与臣曾不相知,家居闻 勇被逮,士民泣送者万辈,百里不休。后入南都,始知勇在台不滥听一辞,不轻赎一镀,不受属 吏蔬一果。桀绅悍吏为民害者,不少假借。委曲开导民以孝弟。臣离南中,辄扳辕愿借成御史, 惠我南人。虽前奉严谴,宜召为诸御史劝。”疏上,一时称快。诏下志举法司逮治,成勇叙用。

14、玮旋以病谢归,未几卒。福王时,赠左都御史,谥清惠。(节选自明史张玮传,有删改)问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 久之/起应天府丞/B.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 /久之/起应天府丞/C.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 /久之/起应天府丞/D.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答案D解析第一步要先

15、找出四个选项中不同的断句处,即“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与“坐事调南京 大理丞引疾去”两处。根据涉及的人物来判断,“引疾去”的主语应是传主“张玮”,可以排除A、 C两项。再比较B、D两项中的“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与“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 退”两处,不难看出“谓”是“认为”的意思,不是“说”的意思,后面的“言之吏部”是吴宗 达的进一步行为,因而“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的断句不合适。故排除B项。问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科举分级考试的一种,每隔三年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B.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

16、、财政收支等事,是古代官署六部之一,长官称户部尚书,其副 职为主事。C.折色,唐末至明清原定征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果用布帛等其他实物或货币来代替赋税,称 折色。D.谥,给予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清惠”表示对张玮的褒 扬。答案B解析“其副职为主事”错,户部尚书的副职称“户部侍郎”。问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玮勤勉好学。他曾到东林书院讲学,师从孙慎行,把慎独和研几作为研学的重点与根本,后 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进入仕途。B.张玮虑事周全。任应天府丞时忧虑军食,上奏朝廷采取利民措施,既让百姓免除被催交税的困 苦,也使太仓没有颗粒

17、米粮的减损。C.张玮崇尚简约。在广东任职时,对当地官署提供的豪华用具以及从别的省份调配的家用器具、 名贵花卉一概舍弃屏退,不看一眼。D.张玮善于谏言。他的风励台班疏中指出原任御史王志举是贪官而原任南京试御史成勇是廉 吏,受到众人认可,皇帝下诏惩恶扬善。答案C解析“从别的省份调配的家用器具、名贵花卉一概舍弃屏退”错,原文“宫室供张舆马伤牵之奉甲他 省”是说办公官署所提供的帷帐、用具、车马食物等比其他省份的好。问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孤贫,取糠枇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2)桀绅悍吏为民害者,不少假借。委曲开导民以孝弟。答案(1)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自己

18、获取糟糠枇谷来自给,不轻易接受他人一顿饭,为同里的薛 敷教所了解。(2)(对于)那些成为百姓祸害的凶暴的绅士官吏,一点儿也不宽容。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来委婉开 导民众。问题5张玮谥号“清惠”,“清惠”体现在文中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述。答案少年尽管家境贫困,但靠自己获取糟糠枇谷来自给,不轻易接受他人一顿饭。广东一带的风 俗奢侈华丽,张玮移风易俗。张玮廉洁,回家后穿布衣着草鞋,在家中教授弟子。大旱之年, 张玮上奏买粮等事宜救民众于水火。张玮解救清官御史成勇。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抓住题干的核心词语“清惠”,并准确理解其含义;然后回到原文,梳理概括 张玮在什么时间、以什么身份做了什么与“清惠”有关的事情

19、。译文张玮,字席之,是武进人。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自己获取糟糠枇谷来自给,不轻易接 受他人一顿饭,为同里的薛敷教所了解。在东林书院讲学,以孙慎行为师。张玮的学术把独处时 谨慎不苟和穷究精微作为根本。万历四十年参加应天乡试考中第一名。过了七年,成为进士,授 官户部主事。(张玮)被调任兵部职方,历任郎中,出京城任广东提学佥事。广东一带的风俗奢侈华丽,督学到任,宫室陈设和宴会上用的帷帐、用具等及车马食物的供应盖过其他地区,象牙、 犀角、玛瑙,名贵花木、珍珠宝贝,堆砌众多,光彩耀眼,张玮全都舍弃屏退,不看一眼。大官 吏修建魏忠贤祠,向张玮请求上梁文,张玮当天就(因拒绝写文章)隐退辞职。张玮廉洁,

20、回家后 穿布衣着草鞋,在家中教授弟子。庄烈帝即位,(张玮)被起用任江西参议,历任福建、山东副使。 大学士吴宗达认为张玮难于进用而易于引退,向吏部说明这种情况,(朝廷)召张玮任尚宝卿,晋 升太仆少卿。因事获罪调任南京大理丞,称病辞职离去。很久之后,(张玮)被起用任应天府丞。 这一年,四方大旱,张玮认为军用粮料值得忧虑,上奏请求:“禁止江西、湖广遏制买进粮食, 而让应天、常、镇、淮、扬五郡折合输送漕粮的银两,到别的地方换米,这样平民就可免受催收 租税的痛苦,太仓也没有颗粒米粮的减损;其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皮布,如果不是州县土 产的,全部解送折色,并且全部将百姓解送改为官府解送,以此来救民众于水

21、火。”主管官吏大 多商议执行。(张玮)升任南京光禄卿,皇帝召他入京城任右佥都御史,升任左副都御史。当时刘 宗周、金光辰一同总管法纪,张玮就进献风励台班疏说:“惩戒以往的为政失误来作为以后 的借鉴。现今最大的贪官是原任御史王志举,最大的清官是原任南京试御史成勇。成勇和我不曾 相识,我在家闲居时听说成勇被逮捕,士人平民哭泣着前往送别成勇的数以万计,送到百里以外 还不肯停止。后来我进入南都,才知道成勇在职位上不乱听一句话,不轻易用一钱抵消或弥补罪 过,不收受下属官吏的一蔬一果。(对于)那些成为百姓祸害的凶暴的绅士官吏,一点儿也不宽容。 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来委婉开导民众。我离开南中,百姓就拉着我的车辕

22、请求借用成御史,施惠 于我们南人。虽然先前他受到严厉谴责,应当召回来劝勉诸御史。”奏疏呈上,一时之间众人称 快。皇帝下诏令将王志举交给司法部门逮捕治罪,成勇依据规定任用。张玮不久因为生病辞官回 家,不久去世。福王时,追赠为左都御史,谥号清惠。【考题对接】一、班固汉书:杜延年一一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杜延年字幼公,明法律。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余,补军司空。始元四 年,益州蛮夷反,延年以校尉将南阳士击益州,还,为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谋为逆乱。 假稻田使者燕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敞惶惧,移病,以语延年。延年以闻,桀等伏辜。延年封为建 平侯。

23、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明政,示以俭 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延年发之。吏民上 书言便宜,有异,辄下延年平处复奏。言可官试者,至为县令,或丞相、御史除用,满岁以状闻,或抵其 罪法,常与两府及廷尉分章。昭帝末,寝疾,征天下名医,延年典领方药。帝崩,昌邑王即位,废,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与 *大臣议所立。时,宣帝养于掖廷,号皇曾孙,与延年中子佗相爱善,延年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 宣帝即位,褒赏大臣,延年以定策安宗庙,益户二千三百,与始封所食邑凡四千三百户。诏有司论定策功。霍光薨后,子禹与

24、宗族谋反,诛。上以延年霍氏旧人,欲退之,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贵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买死宜奴嫂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月二壬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钊教九卿处为边吏,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让延年。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居岁余,上使谒者赐延年玺书,黄金二千斤,徙为西河太守,治甚有名。五凤中,征入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0是时,四夷和,海内平,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使光禄大夫持节赐延年 黄金百斤、酒,加致医药,延年遂称病笃。赐安车驷马,罢就第。后数月薨,谥日敬侯。(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

2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代理官职。其它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词有:摄、代、署、权、判、行、出等。B.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退休的委婉语,意思同“移疾”。C.酒榷,古代政府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D.崩薨,古代称帝王、诸侯之死。另外大夫死日卒,土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延年通晓法令律法,因功受封。杜延年率领士卒进击益州叛军,又向汉昭帝报告上官桀等叛乱,上官 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B.杜延年辅佐宣帝即位,忠于朝政。杜延年知皇曾孙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他

26、为帝。宣帝即位,褒赏大 臣,以定策安宗庙,下诏有司论功封赏。C.杜延年善于处理政务,深受倚重。皇帝责备延年治边不力,他便选用优秀官吏,捕杀豪强,郡中太平。 后来改任西河太守,治绩很有名声。D.杜延年主持朝政公正,上下相宜。杜延年论事公平,使朝廷和谐。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 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上以玺书让延年。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一、班固汉书:杜延年【答案】LB【解析】该句译文:而丞相魏相上奏延年向来尊贵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守法。皇上派遣官吏立案审查, 只是查出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

27、食,延年受到牵连犯法免官,削户二千。句中“官职多奸”,意思是“所 任官吏多不守法”,其中“官职”作“多奸”的主语,其前应该断开,故排除A、D两项。“但得苑马多死”, “死”作“苑马”的谓语,句子完整,其后应该断开,排除C。故选:Bo2.A【解析】A. “出”,是出京外任,不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故选:Ao3.B【解析】“宣帝即位,褒赏大臣,以定策安宗庙,下诏有司论功封赏”理解有误,原文是“延年以定策 安宗庙,益户二千三百”,意思是“杜延年因为制定谋略安定宗庙社稷,增食邑二千三百户”,由此可知 “以定策安宗庙”的是杜延年。故选:Bo4.杜延年以原九卿的身份外任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皇上用

28、玺书责备杜延年。杜延年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皇帝优待他。【解析】以,前一个是“以身份”,后一个是“介词,用”;故,原来的;进,明显,显著;让, 责备。译文:杜延年以原九卿的身份外任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皇上用玺书责备杜延年。视事:任职;以,介词,因为;乞骸骨,请求辞职;优,优待。译文:杜延年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 皇帝优待他。【参考译文】杜延年,字幼公,亦通晓法律。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政,因为杜延年是三公之子,有作官的才能 补军司空。始元四年,益州蛮夷造反,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南阳士卒进击益州叛乱,还军,任谏大夫。左 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谋乱,代理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其谋,报告给大司农杨

29、敞。杨敞惶惧,称病移 居,报告给延年。延年报告皇帝,上官桀等被诛杀。延年封为建平侯。看到国家是继汉武帝奢侈用兵之后, 杜延年几次对大将军霍光说:“连年不丰收,流民未尽返乡,应行文帝时政,昭示俭约宽和,顺天心,悦 民意,年岁当有丰收相报应。”霍光纳其言,举贤良,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延年发起。吏民上书 言事,有异议,立即交延年平衡处理复奏。建议可以由官府实行的,推荐到县令,有的由丞相、御史任用, 满一年再报告任职情况,言事者有奸妄者抵罪,常常是由两府及廷尉分别处理。昭帝末年,卧病,征召天下名医,杜延年主管方药。帝驾崩,昌邑王即位,废,大将军霍光、车骑将 军张安世与大臣议立帝事。当时宣帝抚养在

30、掖庭,号皇曾孙,与延年中子杜佗相友善,延年知曾孙德美, 劝霍光、安世立帝。宣帝即位,褒赏大臣,延年以定策安宗庙,增户二千三百,与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户。 下诏有司论功封赏。霍光死后,子霍禹与宗族谋反,被诛。皇上以杜延年为霍氏旧人,想免退,而丞相魏相上奏延年向来 尊贵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守法。皇上派遣官吏立案审查,只是查出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延年受 到牵连犯法免官,削户二千。数月后,又召任北地太守。延年以原九卿任作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 皇上用玺书责备延年。延年便选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过了一年多,皇帝派谒者赐延年玺书,黄金 二十斤,徙为西河太守,治绩有名声。五凤年间,调进朝廷任御史

31、大夫。他住在原父亲的官府中,不敢使 用父亲所用席位,坐卧都另换地方。这时四夷和睦,海内平安,他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皇帝优待他, 派光禄大夫持节赐给他黄金百斤和酒,又给医药。杜延年病重,皇帝又赐他安车驷马,免官就第。数月后 去世。谥号敬侯。二、袁中道听雨堂记一一填写虚词听雨堂记袁中道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日“听雨”。 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日:“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 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口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

32、,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 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 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 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祐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 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 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 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桃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 所不晓于子

33、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 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 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 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中郎:即袁宏道,作者之兄。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麾:指挥、挥手。L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34、)A.因B.且C.乃D.贝!!2.对第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氏兄弟如古代君子一般,得一知己即可隐。B.苏氏兄弟不得团聚的根源是他人忌恨、陷害。C.苏轼应该早年就学陶渊明不为外物所役之性。D. “贼去而弯弓”类比事已至此,已无可挽回。3 .第段将作者三兄弟与苏轼苏辙兄弟作了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4 .你是否同意作者对苏氏兄弟的评价?为什么?二、袁中道听雨堂记【答案】1. C【解析】从句意上来看,“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是说苏轼全然不顾念家 室妻子,却唯独没有一刻能忘记苏辙,“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是说最终他也没能和苏辙相聚。很显然 前后构成了转折关系,因此此处

35、填入的虚词应有转折意,故应用“乃”,译为“却,但是”。“因”用作 连词时,解释为“于是”;“且”为表并列的连词;“则”表顺承关系。段中“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 飘零桃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可知,作者认 为苏轼知道自己的为人招人嫉恨,但不能放弃功名,让朝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无法在晚年与苏辙团聚。 所以作者认为苏氏兄弟不得团聚的根源在于苏轼放不下功名。3.作者认为袁氏三兄弟间的情感和苏氏兄弟的情感不相上下;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兄弟;自己 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也不是谋求功名之人,

36、和苏轼兄弟相比更应该早日得听雨之乐,而不应重蹈覆辙。通过两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早日团聚,享受闲居之乐的期盼之情。【解析】第段将作者三兄弟与苏轼苏辙兄弟作了比较,写到“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这是表明作者认为袁氏三兄弟间的情感和苏氏兄弟的情感不相上下。“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 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 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则是作者认为袁氏三兄弟 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兄弟;自己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也不是谋求功名之人,和苏轼兄弟相比更应该早 日得听雨之乐,

37、而不应重蹈覆辙。通过两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早日团聚,享受闲居之乐的期盼之情。 4.作者认为苏轼高亢耿直、苏辙洁身自好,都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高度评价他们的风骨气度,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作者又隐晦地批评他们两人沉浮于宦海,而未选择隐居,不得享天伦之乐,从个人情 感来讲,这样的评价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苏氏兄弟的经历也恰恰体现其不顾个人名利,表现其为官造福 一方、济世为怀的胸襟与情怀,是值得肯定的,所以我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评价。【解析】在本文中,作者写到“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 这是说苏轼高亢耿直、苏辙洁身自好,都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作者

38、在此高度评价兄弟二人的风 骨气度,“肮脏好尽”和“狷介寡合”也非常符合历史上对苏轼、苏辙兄弟的评价,可见作者对二人的评 价是中肯和可观的,对这一点我是同意作者观点的。但在后文作者分析两兄弟不得享天伦之乐的原因时,对二人则又有所批评。认为苏轼“彼黄州之行已矣, 元祐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遂不得与 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作者隐晦地批评他们两人沉浮于宦海,而未选择隐居,不得享天 伦之乐。但是,人各有志,苏轼兄弟都想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都想改变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 局面,都想让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所以他们二人在遭到政治上的打击

39、后,仍然不屈不挠,恰恰体现其不 顾个人名利,展现为官造福一方、济世为怀的胸襟与情怀,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不同意 作者的意见。【译文】乙未年(万历二十二年),中郎做吴县县令,念及我们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隐居,分散在四方(不 能相见),就取苏轼思念苏辙之意,为自己的休息闲坐之所题写匾额“听雨”。这一年的十月,我去吴县 探望他,见到听雨堂后(不由)感叹道:“我看苏轼为官四十多年,在颠沛流离之时,家室妻子全然不顾 念,却唯独没有一刻能忘记苏辙,对儿时两人风雨对床的人生乐趣的感念,没有一天没有的,可是最终他 也没能和苏辙相聚。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时代。苏轼高亢耿直,无所

40、保留地进谏忠言,苏辙洁身自 好、不肯同流合污,他俩都有隐居山林的风骨气度,(本质上)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 有一个人了解他,就可以隐居了。何况苏轼、苏辙两人互为知己?两个互为知己的兄弟,一起隐居山林, 讲究性命之理,弹琴论道,在瑞草桥、何村中著书,恐怕也不会太寂寞吧。可是他竟然违背本性,在功名 仕途上努力,最终被世人嫉妒,几乎处于死地。那黄州之行也就罢了,元初年得以回到阳羡,在那时,富 贵功名的滋味已经尝过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经历过了;自己的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约可 见了,可谓历经磨练而富有经验了。或者招苏辙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许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乡, 让不能

41、在中年实现的乐趣,在晚年实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八年之间,荣华 富贵得到了多少呢?结果是被贬谪惠州、詹州,飘零寂寞,最终不能与苏辙相见。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 方。人贵在自我了解。陶潜可以做到出仕却不为外物所役(而辞官),是因为他性情刚毅啊。子瞻被贬到 海南以后才想学陶渊明,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学,却在老年的时候学,这和贼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弯弓射箭是 一样的。现在我们兄弟三人,相亲相爱的程度不亚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没有哥哥,子由没有弟弟,他们的快乐 要比我们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许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两个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缘分浅, 终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宽广而外显激切,心态平和而行迹孤傲,尤其适宜隐居。现在在吴县担 任县令,政令清简,全然不见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乐。莫非从子瞻的覆辙中有所鉴戒,子瞻 想在年老的时候学陶渊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轻的时候学陶渊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兄弟对床听雨的快 乐,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实现了,请让我回去等待这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