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31427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痛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头痛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痛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痛中医内科学医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头痛【概述】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有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其中有些是 严重的致命疾患。西医感染发热性疾病所致头痛、高血压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外伤性头痛等均属此范畴。名医案例1 .高普医案(1则)案一:滋养胃阴、平肝潜阳治疗头痛头痛胃阴虚兼肝阳上扰之阳明经头痛,以滋养胃阴、平肝潜阳收效。个人信息:张某,男,66岁。初诊:2013年5月13日。主诉:前额头痛。现病史:前额头痛,失眠,口干,心烦,大便稍干,小便正常。检查: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头痛,属胃阴虚,兼肝阳上扰。西医诊断:头痛

2、。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味。天麻15g,钩藤12g,石决明12g,菊花20g,川茸10g,全蝎6g, 石斛12g,生地黄15g,白芷10g,怀牛膝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2013年5月21日):头痛著减,仍失眠,上方加珍珠母20克(先煎)续进。三诊(2013年5月28日):头痛失眠基本缓解,上方续进,巩固。按:所谓阳明经头痛,即头痛部位主要在阳明经脉循行处的前额处。冷庐医话头痛:“属 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兰室秘藏头痛门云:“阳明头痛升麻,葛根,石 膏,白芷为主J即以葛根、白芷为引经药物。白芷善治各种头痛,尤其是对前头痛或眉棱 骨处疼痛及牙痛有显著效果;葛根主入

3、阳明,解肌热,升脾胃之阳,主头及项背强痛;病于 上者,多责肝风,如内经病机十九条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天麻入肝经,善熄内 风,有自内达外之功,并有祛痰作用,为治头痛之首药;川可为治疗诸风要药,入少阳、厥 阴,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辛温走窜,走而不守,祛风止痛,活血化瘀,高师治疗头痛每用 此天麻配川苗;全蝎息风止抽搐,能引各种风药直达病所;菊花清肝热,祛肝风,养肝明目, 如药性论所载:“治头目风热,风眩倒地,脑骨疼痛”,菊花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 药之温燥。此阳明经头痛,患者舌红苔少,属胃阴虚,阴虚则胃失和降,故高师加用石斛、 生地黄滋补胃阴,胃阴充足,胃气自然下降,同时配合平肝潜阳之品,肝

4、风、胃气同时下降, 头痛自愈。(整理:靳冰审阅:宋苹)2 .刘志明医案(2则)案一:和解少阳、祛风散寒治疗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少阳枢机不利之头痛,以和解少阳、祛风散寒收效。个人信息:于某,男,34岁。医案编号:1006H0020o初诊:1993年2月13日。主诉:阵发性左侧偏头痛半个月。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因家用煤火,没通风,出现煤气中毒晕倒于地约10分钟,被家人发 现,立即抬出门外,出现呕吐,当时无神志障碍,无大小便失禁,醒后出现头痛,以前额痛 为主,3天后出现左侧偏头痛,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历时20分钟左右缓解,伴全身乏 力、头晕。检查: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弦滑。左眼睑下垂外斜,语言清晰

5、洪亮,无呻吟,BP: 105/70mmHg,心肺检查正常,面色无华。中医诊断:头痛,属风寒外袭,少阳枢机不利。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和解少阳,祛风散寒。方药:小柴胡汤合川号茶调散加减。柴胡12g,黄苓12g,荆芥穗10g,白芷15g,川萼10g, 防风12g,羌活12g,赤芍12g,白芍12g,桅子9g,泽泻10g,甘草10g。4剂,水煎服,2 次/日。二诊(1993年2月22日):患者服上方头昏、头晕、头痛好转,痛晕很轻微,能忍受,发 作次数明显减少,体力恢复,近日稍有鼻塞,食欲如常,两便如常,稍口干,本次精神较上 次明显好转,自觉病情明显好转,已停服中药6天,没觉病加重。守方加当

6、归12g, 7齐IJ, 水煎服,2次/日。三诊(1993年3月27日):患者服药已完,症状较二诊明显改善,头晕痛极轻微,仅有时 发作,口干,鼻塞明显好转,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如常,睡眠梦多。守方7剂继服后随访, 头晕头痛基本消失。按:普济方日:“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也。”偏头痛病因有外感及内伤 两部分。本例特点为病发冬季,家中生火致CO吸入过多,头晕昏仆,为家人抬出室外,风 寒邪气乘虚而入。头为诸阳之会,邪入少阳,阻遏少阳枢机而致偏头痛。治疗应以和解少阳 枢机为主,祛风散寒止痛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合川茸茶调散加减:方中川茸行血中之气,祛 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止痛要药,柴胡和解少阳

7、,调畅少阳枢机,荆芥穗、白芷、防风、 羌活辛温升散上行,疏风散寒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苔黄厚腻,显素有湿热之象,加 入黄苓、桅子、泽泻以清热祛湿除烦,全方定位少阳枢机不利头痛,针对风、寒、湿、热邪 气,兼顾气血,疗效显著。二诊因一诊方药效果较佳,故守原方,加当归以补血养血,助川 号行血祛风。用药20剂后患者偏头痛得到控制。(整理:刘如秀审阅:刘志明)案二: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治疗头痛高血压病肝阳上亢之头痛,以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剂收效。个人信息:沈某,女,64岁。医案编号:1006H0016o初诊:1993年3月29日。主诉:头痛、头晕,乏力10余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1982年无明

8、显诱因出现头晕,一直未予重视,间断测血压在 150160/90lOOmmHg,近1个月因劳累生气后,出现全身乏力,口苦,头晕,头痛发作剧 烈,口中异味重,腰酸,二便可。检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稍数。慢性病容,精神差,BP200/105mmHgo中医诊断:头痛,属肝阳上亢。西医诊断:高血压病。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处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柴胡12g,钩藤12g,石决明18g,草决明18g,牛膝10g,黄苓10g, 半夏10g,瓜篓12g,桅子9g,杜仲12g,寄生15g,天麻10g,甘草6g。7齐IJ,水煎服,2 次/日。二诊(1993年4月5日):患者服汤药后头痛、头晕、乏力、肢体麻木已愈

9、,胸闷、口苦缓 解,近日耳鸣,纳差,口中异味仍在。查:BP: 180/80mmHg,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 守方加焦三仙各9g, 7剂,水煎服,2次/日。三诊(1993年4月12日):服上方后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未复发,口苦、胸闷、耳鸣基 本消失,口中异味除。查:BP: 165/90mmHgo舌尖红,苔薄黄干,关脉弦,寸尺脉弱。守 方再进7齐I,药后随访患者血压正常,头痛、头晕未再发作。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案患者女性,64岁,肝肾不足,血压不稳定已经10年,未 予以注意调整,本次劳累生气后肝阳上亢,头痛头晕剧烈发作,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天 麻钩藤饮加减,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草

10、决明平肝潜阳,黄苓、半夏、瓜篓、桅子清热 化痰,牛膝、寄生滋补肝肾,本草经疏谓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刘老用之引血下 行以折其上亢之阳。服药7剂后头痛、头晕、乏力、肢体麻木、胸闷、口苦诸症已有明显缓 解,血压亦有所下降,但口中异味仍在,考虑肝脾不和,加用焦三仙后,口中异味消失,头 痛、头晕诸症进一步减轻,经先后21剂治疗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头晕、头痛等症状基 本消失。(整理:刘如秀审阅:刘志明)3吴幼卿医案(5则)案一: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头痛紧张性头痛气滞血瘀之头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收效。个人信息:郑某,女,78岁。医案编号:6372194o初诊:2012年12月21日。主诉:右颍刺痛5天。

11、现病史:患者于5天前因焦虑不安出现右颍刺痛,每日发作数次,每次35秒,痛处固定不 移,发作以夜间居多,严重影响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检查:舌质黯,尖红,舌底瘀,苔薄白,脉弦涩。右悬颅、悬厘穴处压痛,面色黯。血压 138/88mmHg,头部CT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头痛,属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紧张性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化瘀通窍汤(源自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而成)。川苜10g,桃仁6g,红花6g,白芷15g, 葛根12g,钩藤15g,大枣5枚,鲜生姜5片,葱白3寸,黄酒1两,丹参15g,赤芍15g。 7齐IJ,水煎,开锅后兑入葱姜酒,每晚睡前一小时顿服,日一剂。二诊(2011

12、年11月25日):患者服药后精神好转,头痛减轻,睡眠改善,但精神尚紧张。 原方续服7齐IJ,日1齐上停药后随访,头痛消失未复发。按:患者焦虑不安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气血不畅,瘀血内生,故右颍刺痛,每日发作 数次,痛处固定不移,辨为瘀血头痛,予化瘀通窍汤原方治疗。本方源自通窍活血汤加减化 裁而成,以桃仁、红花、川与、赤芍活血化瘀,葛根解肌通络,钩藤镇静安神,白芷代替麝 香,祛风除湿,为治头痛之要药,生姜、葱白、黄酒温经通络,大枣缓和药性,扶助正气, 共奏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服化瘀通窍汤14齐I,头痛消失,取得显效。(整理:熊云、郭楠楠审阅:吴幼卿)案二: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头痛血管性头痛气滞血瘀

13、之头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收效。个人信息:史某,男,68岁。医案号:6575509o初诊:2013年2月27日。主诉:头痛30余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30年前因工作紧张出现左侧颍部疼痛,呈跳动性疼痛,左太阳穴处跳痛为 甚。常伴失眠多梦,间断服用西药止痛药和中成药,效果时好时差,近三个月来左侧颍部疼 痛明显加重,且入睡困难,易醒多梦,饮食减少。检查:舌黯淡,苔白,脉弦细。头颅MRI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头痛,属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佐以益气健脾安神。方药:化瘀通窍汤(源自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而成)加减。川茸10g,桃仁6g,红花6g, 白芷15g,葛根1

14、2g,钩藤15g,大枣5枚,鲜生姜5片,葱白3寸,黄酒1两,丹参15g, 赤芍15g,党参10g,白术10g,远志10g。7齐IJ,水煎,开锅后兑入葱姜酒,每晚睡前一小 时顿服,日一剂。二诊(2013年3月6日):服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头痛大减,睡眠明显改善。饮食增 加,舌淡紫苔白腻,脉沉弦。原方续服7齐I,日1齐I,以巩固疗效。停药后随访,头痛消失, 睡眠和饮食恢复正常。按:因工作紧张头痛30余年,起初病因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 而发为瘀血头痛。头痛日久,久病入络,瘀血更甚,故近三个月来左侧颍部疼痛明显加重。 入睡困难,易醒多梦,饮食减少为心脾两虚之表现,予化瘀通

15、窍汤加党参、白术、远志,治 以活血化瘀通络,佐以益气健脾安神,共2周的治疗,瘀血祛除,则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则头痛消失;益气健脾安神,则睡眠、饮食恢复正常。(整理:熊云、郭楠楠审阅:吴幼卿)案三: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头痛血管紧张性头痛气滞血瘀之头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收效。个人信息:裴某,女,28岁。医案编号:1016Q0155o初诊:2012年12月21日。主诉:头痛10年,加重3周。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因多梦出现脑内胀痛、刺痛,痛如锥刺,每月发作12天,多在午 后发作,每次持续6小时左右,伴恶心,偶有呕吐,畏声、畏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曾于 多家医院诊治,间断服用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具体药

16、物不详,效果不明显。近三周来 因工作繁忙,头痛加重,每周12次,睡眠欠安,梦多。检查:舌质紫黯,舌底瘀,苔白,脉细涩。3周前头颅CT未见异常。中医诊断:头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血管紧张性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佐以疏肝解郁。方药:化瘀通窍汤(源自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而成)加减。川号10g,桃仁6g,红花6g, 白芷15g,葛根12g,钩藤15g,大枣5枚,鲜生姜5片,葱白3寸,黄酒1两,丹参15g, 赤芍15g,柴胡10g,郁金10g。7齐IJ,水煎,开锅后兑入葱姜酒,每晚睡前一小时顿服,日 一剂。二诊(2012年12月29日):服药后患者病情好转。脑内胀痛大幅减轻,上周发作1次,每 次持续

17、2小时左右,发作时未呕吐,仍有畏声。夜寐较前佳。原方续服7齐1日1齐IJ。停药 后随访,诸症消失,头痛未复发。按:患者长期工作繁忙、精神紧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而肝藏魂,肝气失调,肝藏魂功 能下降,故睡眠欠安,夜梦多,日久致使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 而生头痛。服用化瘀通窍汤加柴胡、郁金2周后,活血化瘀通络,佐以疏肝解郁,病情明显 好转,诸症消失。(整理:郭楠楠、熊云审阅:吴幼卿)案四: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头痛外伤性头痛气滞血瘀之头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收效。个人信息:孙某,男,59岁。医案编号:1016H0056o初诊:2011年11月18日。主诉:右侧头痛30年。现病史:患者

18、于30年前因不慎摔伤头部出现右侧头痛,呈阵发性疼痛,伴头晕,抑郁,睡 眠差,二便调。曾先后服用止痛片、复方羊角颗粒、正天丸及针灸等治疗,未见好转。检查:舌黯紫苔白腻,脉弦细涩。右太阳穴、悬颅穴压痛,面色发青,唇黯。近期检查头颅 CT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头痛,属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外伤性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化瘀通窍汤(源自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而成)。川苜10g,桃仁6g,红花6g,白芷15g, 葛根12g,钩藤15g,大枣5枚,鲜生姜5片,葱白3寸,黄酒1两,丹参15g,赤芍15g。 7齐IJ,水煎,开锅后兑入葱姜酒,每晚睡前一小时顿服,日一剂。二诊(2011年11月25日

19、):患者服药后精神好转,头痛减轻,睡眠改善,但精神尚紧张, 仍头晕。原方续服7齐“,日1务心三诊(2012年12月10日):患者病情好转。近日家中琐事过多,入睡略困难,易醒,夜寐 不安。仍时有头痛、头晕,但头痛、头晕程度明显减轻。原方加柴胡、郁金各10g, 7齐I, 日1齐上停药后随访,诸症消失,头痛未复发。按:头部外伤30年,病程日久,久病入络,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而发为瘀血头痛。 头痛日久,思虑过度,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而现睡眠差,气滞血瘀,脑失所养而头晕,经前 后服用化瘀通窍汤加减化裁,共三周的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大法,头痛头晕消失, 睡眠安。(整理:郭楠楠、熊云审阅:吴幼卿)

20、案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头痛偏头痛血瘀之头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收效。个人信息:孙某,女,33岁。医案编号:1016Q0057o初诊:2013年2月19日。主诉:发作性头痛20余年,加重1天。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因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及受风受寒等出现间断头痛,右侧刺痛为 主,头痛发作时恶心、呕吐,畏声、畏震动感。前两日外出感受风寒,昨日晨起右颍部疼痛, 右太阳穴刺痛明显。检查: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紧。面色微青,两颊有黑斑,唇黯红;右太阳穴、右悬颅穴压 痛明显,双风池穴有压痛。近期检查头颅CT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头痛,属血瘀。西医诊断:偏头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化瘀通窍汤(源自通

21、窍活血汤加减化裁而成)。川苗10g,桃仁6g,红花6g,白芷15g, 葛根12g,钩藤15g,大枣5枚,鲜生姜5片,葱白3寸,黄酒1两,丹参15g,赤芍15g。 7齐IJ,水煎,开锅后兑入葱姜酒,每晚睡前一小时顿服,日一剂。二诊(2013年2月26日):服药后患者病情好转。头痛有所缓解,发作时仍有恶心,无呕 吐。右太阳穴刺痛消失。原方续服7齐IJ,日1齐上三诊(2013年3月5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头痛消失,心情舒畅,夜寐安。嘱其规律作 息,减轻工作压力,条畅情志,慎避风寒。原方7齐IJ,日1齐I。停药后随访,诸症消失,头 痛未复发。按:患者自幼学习压力重,常情志不遂以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

22、加之成年后工作紧张,加 重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日久瘀血阻于脑络,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则发为头痛。辨 为瘀血头痛。前后3次诊治,通过服用化瘀通窍汤21齐IJ,头痛症状消失,病已痊愈。(整理:熊云、郭楠楠审阅:吴幼卿)4 .薛伯寿医案(1则)案一:柔肝和阳、调畅气血治疗厥阴头痛神经性头痛心肝失调、寒热错杂之厥阴头痛,以柔肝和阳、调畅气血收效。个人信息:郭某,女,43岁。初诊:1998年8月3日。主诉:头痛10年余。现病史:苦头痛已10余年,曾经数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性 头痛”。头痛阵发性加剧而难忍,伴心烦失眠,心悸易惊,昼夜多汗,耳鸣目眩,颜面时有 烘热,全身关节疼

23、痛,腰背酸痛怕冷,稍受微寒小腹即痛,白带多,妇科检查有附件炎。 检查: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厥阴头痛,属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治法:柔肝和阳,调畅气血。方药:乌梅丸加减。乌梅12g,花椒6g,黄连6g,干姜4g,细辛3g,黄柏9g,制附片6g, 太子参9g,肉桂4g,川号5g,吴茱萸2g,藁本5g。9剂。二诊(1998年8月12日):药后头痛汗出减半,夜寐转佳,耳鸣已止,全身关节疼痛及腰 背发凉均有好转,脉舌尚如前。原方去川号、藁本加当归10g。三诊(1998年8月19日):续服7齐I,药后头痛已微,睡眠亦安,心悸心烦若失,汗出渐 趋正常。舌苔薄白,脉沉细。

24、病去十之八九,喜悦索方告归。嘱守方再服7剂后,再按此方 制成丸剂以资巩固。按: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辨证为厥阴头痛者,薛教授学习叶心清老中医善用乌梅汤, 常获满意疗效。蒲辅周先生曾介绍一治验:“一患者剧烈头痛,吐清水,舌凉似冰,用吴茱 萸汤,初未见效,再思为病重而药轻,吴茱萸用至一两,加红糖为引,而诸证若失二薛教 授受启发,本案使用乌梅汤治疗厥阴头痛,常加吴茱萸。吴茱萸入厥阴肝经,开郁散结,下 气降逆,与黄连同用即合左金丸之意,加强泄肝和胃之力,往往能提高乌梅汤治疗有关头痛 及胃脱疼痛的疗效。以川茸易当归,另加藁本者,取其香窜上行之力,痛缓则去之,防升散 太过之弊。(整理:陈劲松、薛燕星

25、审阅:薛伯寿)5 .余瀛鳌医案(1则)案一:调肝养血、祛风通络治疗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肝郁血虚之头痛,以调肝养血、祛风通络收效。个人信息:患者,女,31岁。初诊:2013年12月15日。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现病史:患者头痛10余年,每于学习或工作紧张后头痛,以左侧及后脑为重,眠差、入睡 困难,多梦易醒,耳鸣头晕时作,易疲劳,胸闷(急躁或劳累后加重),月经量少,大便干 结。舌红、苔黄略厚,左脉细滑、右脉细弦。中医诊断:头痛,辨证为肝郁血虚证。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调肝养血,祛风通络,健脾肾,兼以宁神。方药:柴胡10g,当归10g,川葛15g,蔓荆子10g,白芷10g,菊花12g,

26、枸杞子12g,生 地黄15g,熟地黄15g,莲子肉10g,瓜篓10g,木香5g,香附10g,鸡血藤15g,酸枣仁20go 20剂,水煎服,每日1剂。后随访患者,服上方7剂后,诸症悉减,尽剂后皆愈。按:本例患者,余老师使用的是其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一一柴苴蔓芷汤。本方脱胎 于兰室秘藏的清空膏,传信适用方的杏茸散,类证活人书的柴胡半夏汤,同寿 录的治头痛方,是此四方的方药予以综合思考、变化加减而成。患者如果是偏头痛,柴胡 基本上是必用,合白芷、蔓荆子祛风开窍定痛;而方中的川茸用量比较大,重在活血通络止 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体现了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秦无散十二经 之风,且兼利湿邪,为风药中之润剂。全方治重调肝养血、祛风通络以止痛。此患者头痛每 于学习或工作紧张后发作,故在经验方基础上加入调补肝肾、养心安神之品,同时注重心脾 两虚的病机,兼以健脾,药证相合,故而获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