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_T 2250-2024 舍饲牦牛发酵精补料生产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_T 2250-2024 舍饲牦牛发酵精补料生产技术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65.120CCSB46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22502024舍饲牦牛发酵精补料生产技术规范2024-2-4发布2024-3-8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3/T2250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湟中丰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通县桥头镇畜牧兽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吴国芳、张剑搏、柴沙驼、王迅、项洋、马玉红、马遥、
2、索宏德、张成图、赵武忠。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IDB63/T22502024舍饲牦牛发酵精补料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舍饲牦牛发酵精补料生产技术的精补料要求、发酵菌种、发酵流程、质量控制、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饲喂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牦牛瘤胃源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青稞酒糟源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毕赤酵母菌(Pichiapastoris)为发酵菌种,舍饲牦牛精补料为发酵底物,经固态发
3、酵后生产的饲料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521粮油检验谷物及其制品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GB/T5523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脂肪酶活动度的测定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6682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SB/T10318氨态氮测定法GB/T14699.1饲料采样GB/T17480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GB/T19540饲料中玉米赤
4、霉烯酮的测定GB/T20194动物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GB/T20804奶牛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合饲料GB/T208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GB/T28715饲料添加剂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30956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34224生物产品中功能性微生物检测GB/T37493粮油检验谷物、豆类中可溶性糖的测定铜还原-碘量法NY/T912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T1459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术语和定义。1DB63/T225020244精补料要求4.1原料选择要求所
5、用原料应符合饲料原料目录的规定,所用添加剂应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规定。不应使用动物源性(乳制品除外)原料,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物和化学制品。无腐败、发霉、变质情况,无有毒、有害杂物,所有原料粉碎后过40目筛。4.2精补料组成精补料要应满足舍饲育肥牦牛(体重300kg,日增重0.5kg/d)营养需要量。以玉米、豆粕(饼)、麸皮、菜籽粕(饼)、预混料、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组成。4.3精补料营养水平营养水平:增重净能4.45MJ/kg6.45MJ/kg、粗蛋白16%18%、钙0.35%0.55%、总磷0.175%0.275%。5发酵菌种5.1来源发酵菌种筛自牦牛瘤胃和青稞酒糟。5.2种类5.2
6、.1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有效活菌数1011CFU/ml。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毕赤酵母菌(Pichiapastoris)。有效活菌数105.2.2酵母菌9CFU/ml。6发酵流程6.1发酵容器包括发酵袋(带排气阀)、发酵桶(罐)等,使用前应充分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干燥。6.2发酵场所管理定期消毒,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污染。6.3发酵方式固态发酵,发酵总水分40%60%。6.4发酵剂2营养指标名称
7、指标测定方法粗蛋白(%)1620按GB/T6432执行中性洗涤纤维(%)3545按GB/T20806执行酸性洗涤纤维(%)2030按NY/T1459执行氨态氮(mg/g)5按SB/T10318执行可溶性糖(mg/g)3按GB/T37493执行淀粉(mg/g)50按GB/T20194执行pH4.5按GB/T9724执行有效活菌总数(CFU/g)108按GB/T34224执行注:pH、有效活菌数测定以湿鲜料计算,其它指标测定以干物质计算。DB63/T22502024发酵剂亦称发酵接种剂、饲料发酵剂等,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益生菌。6.5发酵剂制备将食盐、尿素、红糖和水按1:1:100:1000比例加
8、入干净容器中并煮沸,待水温降至2530时,分别加入发酵菌种,乳酸菌37培养1天2天,酵母菌28培养2天3天,将酵母菌培养液和乳酸菌培养液按2:1比例混合而成发酵剂。用水水质应符合GB/T6682的要求。6.6发酵过程根据精补料重量,按发酵剂接种量5%(mL:g),水料比1:1(g:g)分别计算发酵剂体积和用水量,用水量扣除发酵剂体积后,将发酵剂加入水中混匀,喷洒精补料,充分搅拌均匀,装入发酵设备(容器),压实密封,2030,发酵5天7天。7质量控制7.1采样按GB/T14699.1执行。7.2质量指标7.2.1感官指标要求淡淡酸香味、松软、不结块、不粘手、无发霉、亮黄色。7.2.2营养指标要求
9、应符合表1要求。表1发酵精补料营养指标7.2.3酶活力指标要求应符合表2要求。3酶名称酶活力(U/g)测定方法酸性蛋白酶190按GB/T28715执行纤维素酶11按NY/T912执行脂肪酶15按GB/T5523执行-淀粉酶65按GB/T5521执行-淀粉酶57DNS比色法(实验室常规方法)注:酶活性测定以湿鲜料计算。毒素名称含量水平(g/kg)测定方法玉米赤霉烯酮(ZEN)15按GB/T19540执行黄曲霉毒素B1(AFB1)25按GB/T17480执行呕吐毒素(DON)400按GB/T30956执行注:霉菌毒素含量测定以干物质计算。DB63/T22502024表2发酵精补料酶活性标准7.2.4卫生指标要求应符合表3要求。表3霉菌毒素限量标准8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按GB/T20804执行。9饲喂方法发酵精补料可替代精补料的10%30%(以干物质计算)或20%60%(以湿鲜料计算),启封后发酵精补料应在20天以内喂完。4DB63/T22502024参考文献1饲料原料目录(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2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