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67202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篇一: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高校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高校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孔子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与道德文明的特别方向与价值取向,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作为当代高校生,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应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寻求启迪。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其伦理道德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仁。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孔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与根本,是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与规范,为中华民族绚烂的文化揭示了人性的灵

2、光,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本质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 (二)孝。 “孝”乃人伦之始。它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最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他认为“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起先的。 (三)礼。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仪促进人际和谐。但在行为中只重礼的末节形式,必会导致虚伪,所以孔子在实施礼教时特殊注意强调礼的内在精神和人的内心的真诚。 (四)信。 孔子主见“与挚友交,言而有信”。他认为人们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足的效果;否则,假如不讲信用

3、,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 高校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一个重要转折期,高校生作为这个社会中一个特别的群体,正值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爱好广泛,对人际关系的须要也极为剧烈的时期,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缘由高校生人际交往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高校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一大弱点是依靠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实力差,再加上应试教化的弊端,因而严峻影响了学生的交往实力。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有些人简单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四周的人和事,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索的实力,这种自我为中心的看法,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肯定的负

4、面影响。 (二)亲情的疏离。在网络环境下,很多高校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大述衷肠”。这些沉迷于网络虚幻情感世界的同学对现实感情比较淡漠,他们游离在高校生的主流群体的边缘。由于对网络虚幻情感的沉迷,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状况。 (三)礼仪的缺乏。今日的高校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学问方面极度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高校生乱穿公路,争相挤乘电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在校内里,有的同学说话尖酸苛刻,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在仪容方面,很多高校生不会装扮自己,穿衣奇形怪异、头发五彩缤纷,衣着不分场合。在求职中,很多学生更是

5、饱尝不懂礼仪的苦果。 (四)诚信的缺失。在人际交往中,高校生作为一个整体,给人的印象应当是有朝气、讲诚信,体现着较高的素养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但是,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再把诚恳守信、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常常表现出的是冷漠、傲岸、不可一世,迟到、早退习以为常,承诺的事情,常常是不能兑现,不了了之。 人际关系在肯定的群体内起着调整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功能。高校生只有擅长与人相处,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欢乐。而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仁”、“孝”、“礼”、“信”等包含着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思想精华,是当代高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吸取的思想源泉。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交往中的仁爱之心 “

6、仁爱”的真谛就是敬重、理解、善待他人,与人同等交往。因此高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学应当会正确相识自我,更应当学会以开放的胸襟接纳他人,培育宽厚待人的作风,只有拥有一颗仁爱的心,才能冲破个人狭小的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发展带来更多的条件,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事父母,能竭其力人际交往中的孝悌之心 人道孝为先,“孝”是建立在对父母等亲人的自然情感基础上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孝心。这种亲情之爱是可以扩展和延长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这种爱心的人,必定会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当代高校生不应使自己最亲最近的人渐渐变成自己最熟识的生疏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

7、不爱,不会爱,又怎能会爱别人,怎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只有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才能更好地发扬扶弱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不知礼,无以立人际交往中的礼让之心 在人际交往中,“知礼”自然是高校生必备的素养之一。一个“知礼”的学生,应当为人谦恭,虚心礼让,不自满,不不可一世。应当有敬畏之心,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和秩序,懂得去敬重别人。应当恰当地修饰白己的容貌,扬长避短,留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调符合白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应当留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关的协调一样,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四)言必信,行必果人际交往中的诚信之心 在高校生

8、的人际交往中,“诚信”是维持挚友关系最重要的纽带,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从事道德修养的前提,更是高校生为学和立业的根本。如何与别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有许多客观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挚友间的相互信任。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古代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包含着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看法,对于高校生的人际交往着主动的调整、启导、借鉴和教化作用。当代高校生应当坚持“古为今用”和批判继承的原则,从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吸取养分,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驾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增加处理人际关系的实力,努力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篇二: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化的启示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

9、代教化的启示 摘 要:孔子是一位宏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宏大的教化家,道德教化是孔子教化思想的第一命题。他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化阅历 ,尤其是注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化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化必需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资源,孔子德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化思想 现实价值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基础、规范和主要方法等,对新时期思想道德教化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以下仅从三个方面对 论语 中所涉及的德育思想作初浅的分析。 1.德育首位 ,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化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化家。他将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放在 培育君子的首要位

10、置 ,所谓 “君子怀德”(论语里仁) ,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 ,首先必需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化的根本 ,应放在第一位 , 孔子在实践上把 “德行、语言、 政事、 文学” 这四科中的“德行” 一科放在教化的首位。他教学内容的 “六艺” (即礼、 乐、 射、 御、 书、 数)也是把礼、 乐置于教化的首位。孔子教化目标的“孝、 悌、 忠、 信”,事实上也是道德方面的要求。 2.重视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孔子德育思想中 ,非常重视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孔子特殊强调了学校教化中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 “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 ( 论语 述而 )的教

11、化主见。他坚持把如何培育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 ,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化内容 ,并从 “文、行、 忠、信” 四个方面教化学生 ,这里的 “行、 忠、信” 都属于道德教化的范围。孔子认为 ,要解决社会冲突 ,就要从社会个体修养入手 ,使个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都能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 ,社会就会稳定 ,太平盛世的志向社会也就会到来。 3.突出主体 ,注意特性 突出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化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珍贵财宝。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究、 创 新 ,独创了闻名的启发诱导原则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12、隅反 ,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的闻名论断中关于 “启” 、 “发” 的争论 ,就是我们今日 “启发” 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化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能动性和创建性 ,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觉、 去探究 ,老师只是在学生达 到 “愤” 和 “悱” 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拔。孔子在他长期的德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论语 阳货 )作为教化实践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化原则。孔子非常注意视察、 探讨学生 ,他对学生智能、 性格、 志趣、 心理、 特长等特性差异和特性特征作了较系统、 全面的考察与论

13、述 ,形成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虽然孔子并没有干脆提出 “因材施教” 四字 ,但孔子的教化实践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不仅能因人施教 ,还能因时间、 地点、 环境的不同而施教 ,这在 论语 中随处可见。 二在现代的教化中,我们应当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依据肯定社会和受教化者的须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纳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化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养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化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需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 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化,切实把德育置

14、于学校教化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化的核心任务。教化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养教化不仅是要让学生驾驭学问,培育实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擅长发觉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化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化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育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依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意学生全方位素养的培育。教化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

15、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化的目标。 培育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化。所谓自我教化,是在教化者指导下,受教化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主动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设定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限制的方法。德育教化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化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个体道德的行为上升为社会道德的行为,把个人内在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把教化者传达的教化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首先,教化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志向,培育恒

16、心与毅力,接受严格的意志熬炼,从而形成坚毅的意志品质,为自我修养供应强大的精神力气。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相识并客观评价自己,自我相识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化的起点和必要条件。最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以校教化为主渠道,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气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样的互动的综合德育系统。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化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化方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是取得教化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17、性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1012: 122. 2 朱熹. 孟子集注:卷五M . 3 孝经开宗明义章M . 4 礼记M . 5 周礼地官司徒M . 6 论语为政M . 7 孔子家语王言解M . 8 孟子离娄上M . 9 吕氏春秋不二M . 10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M / /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其次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1012: 91. 11 孙培青,李国钧. 中国教化思想史:第一卷M . 上海: 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 11015: 39. 12 孙培青. 中国教化史M . 上海: 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 2000

18、: 43. 篇三:孔子的德治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思想道德教化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cn 孔子的德治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思想道德教化的启示 作者:刘磊 李思杰 谢荣秀 来源:学园2022年第28期 【摘 要】孔子是中国古代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和政治家。孔子的德治思想深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其本土性和可用性特别强,具有先天性优点。这种德治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高校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孔子的德治思想动身,分析当代高校生思想道德现存状况,以寻求孔子的德治思想对高校生思想道德教化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德治思想 高校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

19、10(2022)28-0016-02 一 孔子德治思想概述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和政治家。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对中国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的理论源头。与法治相对,孔子的德治思想采纳道德教化的方式将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国民自身意识,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孔子的德治理论体系中,以“仁”为其核心内容,即爱人,其动身点都是要求本着爱人的思想精神实行或接受统治。孔子的德治思想以“礼”为外在形成。认为仁爱的精神最终要通过礼体现出来。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提到“必也正名乎!”,

20、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德治思想致力要达到的和谐社会状态。人们行事的准则应当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所谓的“克己复礼”就是儒家认为实现德治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追求道德完善,创建和谐有序的人际环境。最终,孔子认为“礼乐教化”是保障德治顺当实施的必要手段。 二 德治思想的特点及内容 孔子的德治思想对我国民众的道德养成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德治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德治”源于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思想,其核心是用道德教化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作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和伦理道德集大成者,孔子剖析了春秋时期各国的经济下移、政

21、治下移、文化下移,总结出“德治”是治国安民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手段。 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为政以德。孔子认为为政者假如实行“德治”人民就会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德治”就是主见“仁德”思想教民、爱民、取信于民。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道德的力气之大,能使人从思想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