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 语文.docx

上传人:yz****8 文档编号:9670367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 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大联考 语 文 试 题 2024.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

2、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经典往往暗含了传统的延续,也昭示着对于传统的突破。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创作需要面对古典和五四两个传统。与政治上中国特色道路的寻找相呼应,抗战时期文学正是通过对民族化和现代性的双面追求,在与两大文化传统的对话中诞生了超越五四的经典之作。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较突出地表现为内容上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和形式上对历史典故、诗词意象和传统文学形式的借用。这些传统文化因子增强了文学的宣传效果。但仅此还不够,只有摒弃古典与五四的二元对立,充分展开对话,才能把传统转化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并使它们成为想象性的存在,从而获得成为经典的“原创魅力”

3、。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的地方重审传统。比如, 与离家、反抗父权的五四情结不同,抗战时期文学对家园意识的诠释、对家庭亲情的依恋、对家族文化的反思等恰恰成就了契合时代心理的民族经典。荷花淀等小说在水淀荷香中表现乡妇农人的恋家与卫国的统一,表现底层民众现代民族意识从思乡恋家中的觉醒。再如,与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不同,四世同堂呼兰河传等作品中的城镇意象, 以及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都以农业文明的生活场景勾连起了乡土中国的共同记忆,获得了不断流传的经典价值。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 (共10页)形式上,抗战时期特别关注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论讨论,也是对战时民

4、族主义心理诉求的一种回应。强调中国小说作为“正史之余”的故事性、讨论诗化传统、分析中西文学的各自优长等等,都表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西化进行补正的理论自觉。但创作中对传统的简单回归并不能产生经典之作,而是需要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流传一时的新章回小说,如吕梁英雄传,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过于趋旧,在出新上折损了经典性。张爱玲小说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结合,将现代质素本土化。巴金的寒夜等作品采纳地域方言,精粹民族口语,实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欧化的校正,集合了中西语言形式的优点,显得更素朴、更蕴藉。抗战背景下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民族化回归是对五四的反拨与调整,也是五四思想武器

5、的现实运用。张爱玲谈及她创作背后的五四影响,说“只要有心理学家所谓民族回忆这样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先锋文化只有在事后与主流文化融合才能被确认,五四文化正是经过本土化的过滤才得到了整合,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性显而易见是同作为过去了的过去的决裂,同时又把过去弹射进现在。”抗战时期文学中两大传统的关系也应从这个思路来理解。在反叛中继承、在回归中超越,代代文学经典正是在对话中生成、积淀,参与着文学传统的生长。(摘编自张谦芬对话: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传)材料二:孙犁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曾反复强调:“我的创作,从抗日

6、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 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由此可见,“抗战”这一在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主题,已然成为孙犁多数诗化小说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题旨,他以自己特有的腔调加入到民族抗战的大合唱之中, 完成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时代使命。为了实现这一表达意图,孙犁在其充满诗意的抗战小说中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史传小说中较常见的两大叙事策略:一是隐性的“正邪对比”原则,二是“夫唱妇随”的传统母题的现代性转化。在孙犁小说中,少有对日本侵略者形象的正面描写,作者在这些小说中着墨更多的还是对人民的讴歌:颂扬他们的勇敢、顽强,礼赞他们的善良和淳

7、朴,诗意地抒写夫妇之爱、亲人之爱、 同志之爱。这种“正邪对比”原则的自觉运用,使得孙犁一方面能较好地契合四十年代解放区的文艺政策,另一方面又较好地弥补了自己生活体验上的不足。但孙犁毕竟是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他在借鉴“正邪对比”模式的同时,也摒弃了古典小说对故事奇特性的过分追求,由此也强化了其小说诗化和散文化的效果。从接受效果来看,欣赏这种诗意化和散文化的文体需要更余裕的审美空间和更从容的审美心态,这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需要作家和诗人峻急呼号的抗战年代显然有些不合时宜。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一些读者会忽略孙犁小说“抗战主题”的存在,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坛孙犁没

8、能成为像赵树理那样广受赞扬的“主流作家”。高三语文试题 第 2页 (共10页)人们已经较多地注意到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认为“他笔下的女性之美,既有纯洁、优美、俊俏的外在形式之美, 更有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采的内心美”。但我们在他众多写到夫妻关系的小说中同样不难发现“新精神”之中的“旧模式”对传统的“夫唱妇随”叙事母题的自觉化用。水生嫂等美丽贤惠的女子都非常坚定地与作为抗日战士的丈夫站在一起,即或有少许的怨言,但那都只是小女子充满爱意的娇嗔,让读者反觉得其形象逼真、可爱。 自然,这些女性已经不再是男子的附庸,她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与男子并肩战斗的勇气;但那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妻以夫荣”的传统女

9、性心理还是让普通中国读者感到似曾相识。同时我们要看到,孙犁对这一传统母题进行了极富时代特色的现代性转化:不但“随夫”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人物形象的审美功能也具有了现代品格这些女性不再是作为男性形象的补充和陪衬,而是成为小说的主角或是成为小说创作动机的主要促成者。(摘编自任军孙犁诗化小说的时代精神及其叙事策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与能较好地继承和超越古典、五四两大传统有着很大关系。B.吕梁英雄传在传统形式的理论讨论上做了有益尝试,但因创新不够影响了经典性。C. 材料二中“特有的腔调”是指孙犁的小说充满了诗意美,与其他抗日小

10、说有明显不同。D. 因与需要峻急呼号的抗战年代不太合拍,孙犁的诗化小说没能成为解放区文坛的主流。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某位抗战时期文学作家无法把传统转化为写作中想象性的存在,我们可据此推知他没有将古典和五四两大文化传统有机融合。B. 张爱玲的话告诉我们,五四精神是一种民族回忆,在经过时间的过滤和整合之后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影响后来经典的创作。C. 孙犁对“正邪对比原则”的成功运用启示我们,恰当运用传统文学的优秀创作技法,可以让作者找到个人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D. 如果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仍像传统作品中的一样,仅是男性形象的陪衬,那么这些女性形象的审美功能

11、就很难具有现代品格。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融汇中国传统的绝句、欧洲传统的十四行诗以及现代诗的特点,是集合各诗结构形式所长而创造出的“混血儿”。B. 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继承了五四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深情的笔调,讴歌自己的保姆,控诉不公正的世界。C. 巴金的春秋讲述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及分化,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退,是呼吁自由民主、追求人性解放的一面旗帜。D. 孙犁创作的“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在家务事、儿女情中见时代风云,让人体会到“热土难离”等传统乡土观念的时代性转化。4. 材料一说“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

12、”,请以课文荷花淀或者小二黑结婚为例,简要谈一下古典文化复活的具体表现。(4分)高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10页)5.在当今时代,文学创作如何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6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酒香戏外曾瓶高明远在轩辕宫附近开酒坊,既酿酒,也卖酒。高明远卖酒有规矩,每天最多卖三十斤,每人最多卖二斤。每天卖完酒,高明远就去三泸茶园。高明远去三泸茶园看戏,买票,有讲究。如果是陈三卿的戏,必买一个好位子,似乎离陈三卿越近越好,不怕花钱。如果没有陈三卿的戏,不管是哪个名角,都花最少的钱,进园即可。相

13、传, 陈三卿刚到三泸茶园演出,因相貌平平,脸上还有麻点,同行和观众并不看好。她演的是挑帘打饼。陈三卿一出场, 步法身段,时如蜻蜓点水,螃蟹行沙; 时如电闪风掣,云行雨骤; 时如垂柳摇曳,时如海棠婀娜。看戏的人,刚开始漫不经心,殊不知待几步金莲挪动,眼睛和耳朵,全到了陈三卿身上。一场戏下来,陈三卿让台下观众似醉如痴,掌声如雷。那天,高明远在观众席。陈三卿有了名气,常有人请她到家中唱戏。为了热闹喜庆,名角要向主家献酒。陈三卿献酒,手中酒壶,必盛高家酒。城隍庙北边的张记桐油店张老板,母亲七十八岁,生了病,临时决定,提前替母亲办八十大寿,冲冲病痛; 也临时邀约,请陈三卿来唱戏喜庆喜庆。 因是临时,一时

14、难以凑上那么多高家酒。陈三卿也直率, 问张老板,我那几杯,应该准备好了吧? 张老板直点头。其实,张老板藏有心眼儿,他就不信,你陈三卿,能把酒城这家那家的酒喝出来?锣鼓敲得昂扬激烈,唢呐吹得高亢喜庆,陈三卿端着酒献老寿星,她执酒壶,捧酒杯,正陪饮,酒刚进嘴,即如彩虹般喷射而出。陈三卿笑盈盈的脸陡然间结满冰霜,冷冰冰地说,不是高家酒!张老板惊讶得嘴都合不拢,正要狡辩,陈三卿卸妆,对张老板拱拱手,告辞走人。张老板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陈师傅,怎了?陈三卿不停脚,说,你坏了我的规矩。这事,很快传开了。 高明远心里鼓胀着一句话:以后,陈师傅,你喝高家酒,收成本价。高明远这话,没机会说。陈三卿喝酒

15、,用不着她到高家酒坊买。这天,排轮子买酒的长龙中出现了陈三卿。尽管换了戏装,一眼, 高明远就看到了。嘴巴,差点惊歪了,但很快镇住神,问,陈师傅,今天什么日子,你亲自来? 不管如何掩饰,还是有些磕磕巴巴,语气里,是满当当的惊诧,甜丝丝的欢喜。陈三卿像还在舞台上,甩出很多笑意,像要把阳光摘下来,给高明远抛过去,说,高师傅,未必你家的酒坊,我就来不得? 得看日子,才来得?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 (共10页)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高明远被晃得有些头晕,说,陈师傅那么忙,完全可以叫人来。陈三卿说,今天得亲自来,其他人来要不得。高明远的脑子使劲转,想,今天是什么日子?陈三卿说,驻蓝田坝的皮团长

16、,叫卫兵送来信,要下午去他那里唱戏。买上高家酒,带过去,正好。望着排着轮子买酒的人头,高明远喊叫起来,陈师傅,前面来,你要去皮团长那边,你先买。陈三卿没挪脚步,说,排起,排起,挨着轮子,规矩,坏不得。陈三卿不动,高明远没办法。陈三卿前面,排着十好几人。 高明远打定主意,如果到陈三卿那里,酒,卖完了,就去酒坊取,破规矩,也要陈三卿买上。运气还好,轮到陈三卿,坛里还有三四斤。高明远问,陈师傅,两斤酒,够不?陈三卿眼波如酒般明媚亮堂,边笑,边问,不够又怎样? 规矩,高师傅忘了?高明远的脸大红一片,他心里有些抱怨,你就不能找一个人和你一起来?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陈三卿像根本不知道高明远的心思,说

17、,够了。多了,误事。陈三卿接过高明远递过来的酒坛,那是她自带的一个翡翠绿瓷坛,从手袋里拿出一张戏票,递给高明远,声音像从街石下面飘上来,明天晚上,我的戏!戏票上那个座位, 高明远一看,惊讶得不得了。陈三卿的戏,每一次,他都买最好的位子,不怕多花钱。陈三卿给的票上那个座位,花钱都买不到。那种座位,留给重要人物,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自己是重要人物? 高明远的心,跳上跳下。杀端方,高明远看过,讲的是清末同盟会联络鄂军起义,杀了端方,掀翻了大清朝的事。高明远看过的杀端方,不是陈三卿演的,陈三卿演这出戏,演什么角色? 端方?议员龚向全?陈三卿笑,到了,就知道了。陈三卿的笑声像钻进了陶坛瓷坛,酒香比往日浓

18、了好多。她的眉眼上,似乎挂着什么期许,声音压得很低,说,谢谢你,天天都来捧场!高明远像被电击一般,原来,那个台上演出的陈三卿,看到了台下的自己啊! 并且还场场都记得清楚! 高明远拿着戏票,像丢了魂。第二天,卖完酒,高明远急匆匆去三泸茶园。卖酒的时候,听人讲,昨晚蓝田坝那边在抓共产党。驻扎在城里的张团长,带着队伍,去蓝田坝那边,冲进皮团长的军营,抓人,还放了枪,打死一个,抓住一个,其余的跑了。高明远三步并作两步往三泸茶园赶。刚到门口,看见张贴栏里,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今天下午,陈三卿演出的杀端方,改为王三品演出思子轩传奇。高明远向卖票的吴跛子打听。他想知道,陈三卿怎么样了? 现在在哪里?吴跛子说

19、,哪个晓得?有人说,被张团长带回来关在军营; 有人说,跑了,是共产党,她唱戏是给那些开会的人打幌子。高三语文试题 第 5页 (共10页)高明远握着陈三卿送的戏票,呆立在三泸茶园门口。不久,“泸顺起义”爆发。1926年12月1日,驻扎在蓝田坝的袁品文旅长以邀请军政长官参加军士训练学校毕业典礼为名,将驻防城区的李章浦旅长诱至蓝田坝逮捕。下午四时,袁品文旅长、陈兰亭旅长宣布起义。中午,高明远推开酒坊大门,哪有往日排着长龙般买酒的队伍!一人立在酒坊前,冲高明远喊,高师傅,来两斤酒!高明远满脸惊喜,你还活着?陈三卿一脸灿烂,像被龙透关顶上的朝霞涂过抹过,笑盈盈地说,起义成功,来点酒,好好庆祝!仍是那个翡

20、翠绿瓷坛。陈三卿接过高明远打好的酒,说,明晚,川南师范,我演杀端方。边说,边递一张票过来。很多年后,高明远早已离休,坐在轮椅上,酒城党史办的人找到他,送上一份资料,请高老帮忙把关。资料写道:陈三卿,女,四川泸县人。1906年生,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泸县特支宣传委员、组织委员。1926年12月参加“泸顺起义”,任泸县特支副书记、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副教导员。1927年4月22日,随起义军在与川黔联军激战中,牺牲于酒城龙透关。高明远捧着那份只有三页纸的资料全身不住颤抖,过了很久,才说,我是由她引上革命道路的。党史办的人拿着录音笔,他们希望从高明远那里,得到一些珍贵史料。沉默良久

21、,高明远才说,她的川剧,唱得真是好!挑帘打饼你们听说过吗?杀端方你们听说过吗?说着说着, 高明远就哼唱起来。眼泪,滴在资料上,像一朵朵清明时节的花。(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高明远卖酒有规矩但是又想为了陈三卿打破规矩,体现他作为商人讲人情、灵活变通的一面。B. 陈三卿因张老板冒用高家酒而中途罢演,既表现其品酒水平之高,又说明她对规矩的坚守。C.“多了,误事”,这既是陈三卿不想多买酒的理由,又暗示她去皮团长那里不仅仅是唱戏。D. 再见到陈三卿时高明远满脸惊喜,流露出对陈三卿的真切挂念,与打探陈三卿消息相照应。高三语文试题 第6页 (共10页)7. 对文中

22、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句子单独句成段,强调高明远在“观众席”,极言普通,与后来看陈三卿的戏必买好位子构成对比。B. 句子中“甩出”“抛过去”等词语将陈三卿的笑意具象化,彰显出陈三卿阳光热情的心理状态。C. 句子从高明远的视角表现陈三卿笑声的穿透力,也写出高明远得到陈三卿赠票后内心的欢喜。D. 句子中手握戏票“呆立”的高明远像一尊雕像,满溢出他得知陈三卿是共产党员时的茫然失措。8.“酒香戏外”作为文章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9. 高明远对塑造陈三卿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

23、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摘自管子重令,有删节)材料二:为天下及国, 莫如以德, 莫如行义。 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 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 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 阖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说通而化奋,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识,岂必以严罚厚赏哉? 严罚厚赏,此

24、衰世之政也。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 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钜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 贤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还殁头前于孟胜。因使二人传钜子于田

25、襄子。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二人以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胜于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钜子于我矣, 当听。”遂反死之。墨者以为不听钜子不察。严罚厚赏,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苛察也。(摘自吕氏春秋离俗览,有删节)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阳城君与A焉B荆C罪D之E阳城君F走G荆H收其国。高三语文试题 第7页 (共10页)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君,指统治、治理,“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的“君”意思与此

26、相同。B. 喜,通“嬉”,怠慢,与赤壁赋中“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的“喜”意思不相同。C. 劝,文中指努力向善,与屈原列传“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中的“劝”意思不同。D. 国,文中指君主赐给臣下的封地,与岳阳楼记“去国怀乡”中的“国”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认为,法令是统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法令,君主就会受到人民的尊崇,国家就会治理好。B. 材料二认为,如果圣明的君主依靠德和义治理天下,那么他们去世后,其功绩和名声仍然能彰显于天下。C. 孟胜是当时墨家学派的领袖, 曾与阳城君有约,面对危急的形势,他选择坚守信义,决心为阳城君而死。D. 徐

27、弱认为孟胜为阳城君而死没有意义,但看到孟胜坚持已见,知道无法说服他,便在孟胜的面前自杀了。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4分)(2) 二人以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胜于荆。(4分)14. 对于“严罚”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两则材料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注郡斋书事寄子履”欧阳修使君居处似山中, 吏散焚香一室空。雨过紫苔唯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枣林繁喜岁丰。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注此诗于治平四年知亳州时作。子履,即陆子

28、履,欧阳修的朋友,此时在亳州的临郡颍州为官,两人多有诗歌唱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中“使君”是自指,“空”与“似山中”相照应,写出环境的冷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 颔联通过描绘紫苔上的鸟迹和夜晚苍桧在风中的声响,以有衬无,传达出诗人对安然闲暇时光的喜爱。C.“瀛洲未归客”指陆子履,照应标题,同时又有赞美朋友落拓不羁、仙风道骨、潇洒出世的意味。D. 本诗是诗人与友人赠答之作,词句寻常平易,朴实恬淡,给人以亲切之感,更容易产生心灵共鸣。高三语文试题 第 8页 (共10页)16.颈联中“白醪”与“红枣”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29、(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 ”,并规劝当朝统治者 “ ”。(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刘义隆想要效仿古人,建立“ ”那样的大功, 但由于行事草率,仓促北伐,最终 却落得“ ”的惨败,这 对比透露出辛弃疾反对轻率用兵的思想。(3)“瑟”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也是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可用来祭祀神祇,也可象征高洁的情操,或者寄托丰富的情感。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2小题,10分)有些人看完3D电影之后,会觉得眼睛酸胀,甚至头疼或者恶心,这是

30、为什么呢?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影的拍摄和放映。3D电影拍摄时会用到两台摄像机拍摄,用来模仿人眼睛的视角;播放时, A 。当我们戴上3D眼镜时,左眼只能看到左边放映机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边放映机的图像,双眼通过汇聚功能将左右图像叠加在视网膜上,这样,三维立体图像就出现了。3D电影两部摄像机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观影者两眼之间的距离,通常这个距离会取大多数人的一个平均值, 而成人用的3D眼镜尺寸规格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 B ,这是观影时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另外,看3D大片时,多数人容易沉浸到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再加上视觉上和感官上的刺激,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一起,会导致眨眼频率变低,这也容易让

31、眼睛更累,以至出现更多不适症状。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

32、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高三语文试题 第9页 (共10页)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 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 或者,在什么地方, 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山村水廓都开遍了桃

33、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分)2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四句话,属于分项列举,描绘景物,句间用分号更合适,用句号属于越级使用标点,但作家刻意用了句号。请分析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2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都有“或者”一词,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 有些人看完3D电影之后,会觉得眼睛酸胀,甚至头疼或者恶心,这是为什么呢?(2)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降低对结果的期望值,多享受过程,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