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pptx

上传人:封****n 文档编号:9670231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pptx(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信息化发展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研究测算与评价研究2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信息化发展指数测算与评价比较研究一、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背景和意义二、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三、中国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四、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3一、一、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背景和意义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4信息社会作为信息革命的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在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深入和迅猛地发展,正在引发当今世

2、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改变着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推动人类向信息社会前进。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研究背景5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社会要求对信息化进行监测和定位的呼吁在不断加强。2003年,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议提出,国际社会需要确定一套共同的核心信息通信技术(ICT)指标,提供更多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信息化统计数据,对于全球在信息化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跟踪比较,以便为世界及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一)研究背景6为此,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贸发

3、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论坛等多个国际组织深入开展了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通过信息化综合指数的统计监测和国际比较,各国在了解本国与其他国家信息化发展和比较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信息化发展中的相对实力和弱势,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国际社会对信息化统计评价和监测这样一种指数工具有着强烈的需求,信息化统计综合指数研究工作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统计监测研究结果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一)研究背景7(二)研究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工作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

4、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要求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方向。8(二)研究意义为深入了解和综合反映中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和分析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地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编制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的任务。从1996年开始,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了研究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的工作,先后推出了

5、信息化水平总指数(II)、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数(IIE)等信息化综合统计评价指数,测评了中国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进程,进行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内外比较分析研究,在信息化综合统计评价指数研究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资料积累。9(二)研究意义2004-2005年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国家“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国务院信息办研究制定2010年和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两单位分别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了信息化统计调查和中国各省信息化水平测算评价的研究工作。国家统计局为此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对全国和各省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10(二)研究意义国家发改委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

6、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中,首次引入了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指标体系和数据。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研究支持了国家制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需求。11(二)研究意义2010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滚动监测和评估中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和分析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地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委托我们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规划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即在国家“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综合性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基础上,优化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统计监测方法,从而为“十二五”期间准确把握我国及各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12(二)研

7、究意义该研究的目标是: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综合性较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衡量中国信息化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地位;衡量中国各省市区信息化发展水平,以便对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监测评估与分析;为中国政府制定“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的参考依据。13二、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二、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一)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定义(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三)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四)信息化发展指数方法 14(一)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定义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一个评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8、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发展指数可以综合性和概括性地评价与比较国家及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对信息化发展指数横向的比较,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地位;通过纵向比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变化特征。15(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的原则。从以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基本定义出发,选取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系列指标,并使指数的计算方法更科学合理,以准确反映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发展状况。2.综合性的原则。精选出来的系列指标具有概括性

9、和综合性,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指标来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3.可操作性的原则。在考虑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不仅要使选取的指标能客观地反映发展进程,而且还要求所设指标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使量化的评价与监测可以进行。16(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4.可比性的原则。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中国国情,能反映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实际,也要考虑能够进行国家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最终结果在横向上(世界主要国家间或中国各省间)和纵向上(各个时期)能够进行评价比较与分析。5.导向性的原则。任何一种指标体系的设置,在实施中都将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信息化发展指数在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实施中的应用,将引导各个地区不仅重视信息

10、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和效果,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加速融合。17(三)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17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渗透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立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时,一方面要评价信息化发展以基础设施支撑、产业技术支撑、知识支撑为基础,另一方面要评价信息化发展效果,并以信息应用和消费为体现。18(三)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18 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优化结构发展效果发展效果应用消费应用消费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产业技术支持产业技术支持知识支撑知识支撑19(三)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1

11、920(三)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2021(四)信息化发展指数方法信息化发展指数的计算采用了简单线性加权的方法,即对每个具体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出各个分类指数,然后通过各个分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总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IDI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数值,为信息化发展指数分类的个数,表示信息化应用水平第类指数的指标个数,Wi为第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Pij为第类的第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i为第个指标在第类指数中的权重。22(一)中国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二)中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比较(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四)中国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三、中国

12、各省三、中国各省(区、市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 2006-2009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分别为0.612、0.630、0.645和0.682,按照“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推算,预计2010年信息化发展指数()将达到0.707。(一)中国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2005年年“十一五十一五”时期时期2006年年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总指数总指数0.5910.6120.630.6450.6820.707基础设施指数0.3610.3980.4230.4290.4670.496产业技术指数0.5050.5390.5730.6040

13、.6190.648应用消费指数0.720.7620.8360.8880.9360.962知识支撑指数0.7570.7760.7820.7970.7950.802发展效果指数0.4810.5040.5320.5550.5760.611232010年中国信息化五个分类指数:基础设施指数0.496产业技术指数0.648应用消费指数0.962知识支撑指数0.802发展效果指数0.611(二)中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比较24我国在信息化的五个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应用消费指数和知识支撑指数水平较高产业技术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保持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指数增长较慢(二)中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比较25(二)中

14、国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比较262000-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及分类指数比较信息化发展指数()年均增长速度预计达10.86%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信息化发展指数()年平均增长速度预计达到10.86%。互联网普及程度和人均电信收入等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应用消费指数和产业技术指数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0.28%和16.62%;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27“十一五”期间,各分类指数年均发展速度如下:基础设施指数7.89%产业技术指数16.62%应用消费指数20.28%知识支撑指数1.37%发

15、展效果指数8.15%(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28(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29指数指数2001-2005年平均年平均2006-2010年平均年平均2005年年2006年年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总指数指数23.84 23.84 10.86 10.86 18.31 18.31 11.42 11.42 14.04 14.04 11.36 11.36 9.03 9.03 8.47 8.47 基础设施指数20.12 7.89 16.80 10.50 9.16 5.25 9.40 5.16 产业技术指数28.84 16.62 29.42 20.36 18.94 18.0

16、3 10.01 15.75 应用消费指数27.12 20.28 22.91 16.33 33.05 23.90 19.12 8.98 知识支撑指数29.30 1.37 27.29 2.55 0.67 2.08 0.44 1.11 发展效果指数20.36 8.15 14.40 7.34 8.35 7.55 6.17 11.34(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301996-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及分类指数增长速度比较(三)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较312001-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及分类指数增长速度比较(四)中国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32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划分为

17、以下四个类型地区:第一类地区(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和上海。此类地区2009年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达到1.00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8倍,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第二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地区):包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辽宁、福建、陕西、山东、重庆、湖北、山西、吉林和黑龙江,共13个省(直辖市)。这些省(直辖市)2009年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水平为0.704,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3倍和第一类地区的70%。(四)中国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33第三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包括海南、四川、湖南、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安徽和江西,共

18、9个省(自治区)。这些省(自治区)2009年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水平为0.60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和第一类地区的60%。第四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地区):包括青海、甘肃、河南、贵州、广西、云南和西藏,共7个省(自治区)。这些省(自治区)2009年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水平为0.56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和第一类地区的56%。(四)中国各省(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34四、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四、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35(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为了对“十

19、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我们选取了48个主要样本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样本选取的原则是: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对全球各个地区有代表性。具有经济发展程度的代表性,包括世界银行按人均GDP划分的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有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包括按国际电信联盟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TU)划分的信息化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国家。实际测算中,选取的发达国家要相对多一些,这是由于这类国家的信息化统计基础相对更加完善,数据的可得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高。36(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2006-2008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分别为

20、0.782、0.793和0.805,延续了2001-2005年以来的稳步上升态势。根据2000-2008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中各指标的时间序列走势推算,预测2009年和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将分别达到0.816和0.825。37(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38(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392001-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及分类指数比较(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2001-2008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年均增长5.28%基础设施指数8.49%产业技术指数4.56%应用消费指数10.22%知识支撑指数1.45%发展效果指数1.67%40(一)世界信息化发展状况412001-2010年世界信息化发

21、展指数及分类指数增长速度比较(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通过比较分析,可将所选择的48个国家和地区依据2008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42(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第一类信息化发展高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瑞典、英国、挪威、丹麦、美国、荷兰、日本、瑞士、德国、卢森堡、加拿大、奥地利、芬兰、冰岛、澳大利亚、韩国、法国、爱尔兰和新加坡,共19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这19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为1.09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43(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第二类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

22、、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捷克、希腊、克罗地亚、葡萄牙、斯洛伐克、立陶宛和波兰,共14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这14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为0.90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2倍,相当于第一类国家和地区的83%。44(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第三类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保加利亚、马来西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墨西哥、哥伦比亚、中国、泰国和蒙古,共9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这9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为0.69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信息化第一类国家和地区的63%。45(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第四类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国家和地区

23、:包括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斯里兰卡和印度,共6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这6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为0.54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7%和第一类国家和地区的50%。46(二)中国属于信息化中低水平类型国家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居世界第40位基础设施指数第40位产业技术指数第32位应用消费指数第40位知识支撑指数第47位发展效果指数第37位47(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总指数的比较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与最高水平国家相比,仅相当于位居首位的瑞典的52%。48(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信息化五个分类指数的比较信息化发展指数的五个分类指

24、数与最高水平国家相比,中国基础设施指数差距最大。基础设施指数相当于瑞典的22%;应用消费指数相当于冰岛的45%;发展效果指数相当于瑞典的61%;知识支撑指数相当于卢森堡的64%;产业技术指数相当于日本的67%。49(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50(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的比较中国在信息化的具体指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一些指标差距巨大,如;人均信息消费额相当于挪威的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卢森堡的3%人均电信业产值相当于瑞士的4%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相当于韩国的6%计算机拥有率相当于加拿大的9%51(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综上所述,中国在提高信息

25、化水平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国际电信联盟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了类似问题,尽管中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在移动宽带业务方面比较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水平仍然很低。不过,中国在2009年初颁布3G许可证,并调整市场结构,增加提供有线和无线服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这些将可能推动中国移动宽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在信息通讯领域的普及水平。5253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提出以下建议:(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

26、合。(二)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基础建设要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城市和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物流信息化建设。54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要着力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的服务作用。以三网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四)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要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要努力实现企业生产制造装备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营销信息化。(五)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和提高信息化发展效果。55五、中国信息化发展

27、的对策建议五、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六)建立信息化统计监测体系发达国家竞相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加强信息社会的统计和监测正在成为各国官方统计机构的职责与任务。建立信息化统计监测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建立信息化统计常规报表制度。定期监测我国及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发展状况。配合全球对信息社会进行统计监测的行动,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支持中国政府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决策的需要,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565758编委会和编辑部名单编委会和编辑部名单 总顾问总顾问 苗 圩 马建堂编委

28、会编委会 主主 任任:杨学山 鲜祖德副副 主主 任任:徐 愈 李 纲执行主执行主 任任:秦 海 杨京英 编编 委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正潮 王命宇 王正伟 毛 佳 方 春 刘玉海 刘兴慧 刘 建 刘 敏 孙乃经 朱遂文 安筱鹏 何 平 李小萍 李 岚 李绍文 苏国平 张会萍 张启良 张跃平 张景鸣 杨红军 杨大昆 杨锡昆 金美江 周 江 苗晓霓 苑春荟 林锡能 段泽勇 徐海彪 阎清河 傅伯岩 愈慈声 熊友达 熊祖辕 翟应斌 鲜力群 编辑部编辑部 主主 编编:秦 海 杨京英编辑部主编辑部主 任任:熊友达 安筱鹏 傅伯岩编辑部副主任编辑部副主任:姜 澍 何 强 廖毅敏成成 员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29、)王 西 王 刚 王利伟 王海波 王颖东 王 新 王 卓 邓芸菲 车茂娟 文建国 牛域宁 古丽娜 田振兴 劳 印 汪礼俊 李小萍 李生良 李 农 李 华 李丽华 李 波 李婵娟 张 凡 张 岩 张利斌 张丽霞 张晓莺 张鹏程 陈 辰 陈志君 陈晓东 陈 新 陈德荣 陈 鑫 杨渊蘅 邹 康 林文斌 周少敏 周 怡 施友连 赵素敏 夏 涛 高卫峰 徐龙章 倪全学 秦 学 黄光明 龚振炜 戚得玉 童腾飞 熊 悦 廖 瑾 合作单位合作单位:中国信息界杂志社 国信(北京)信息化测评中心59一、总报告中国信息化统计监测研究总报告二、分报告各省(区、市)信息化统计监测研究分报告三、专题报告港、澳、台信息化统

30、计评估分析报告四、国际组织信息化报告五、中国及世界信息化统计数据六、指标体系与统计方法目录目录60谢谢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企业信息化概述企业信息化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计算机化、网络化。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信息化。l企业办公自动化(OA)l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l企业的主要产品实现CAD,CAE,CAPP/CAM;l建立企业Intranet 或网站,开展电子商务(EC);l发展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ESS(Executiv

31、e Support System),ES(Expert System)ERP的四大核心思想的四大核心思想 1.以业务流程重组以业务流程重组(BPR)为先导为先导 传统商务环境下,企业多按职能部门进行具体传统商务环境下,企业多按职能部门进行具体业务的运作与考核。按专业职能分别执行任务,业务的运作与考核。按专业职能分别执行任务,各自处理信息,阻隔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各自处理信息,阻隔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也降低了具体业务在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享,也降低了具体业务在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ERP要求企业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决策要求企业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决策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

32、整合,依物流、资金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依物流、资金流设计具体业务流程,及时汇总整理每日营运资流设计具体业务流程,及时汇总整理每日营运资料,实时跟踪生产过程,处理生产中的动态信息,料,实时跟踪生产过程,处理生产中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从而实现 JIT管理,全面质量控制,变管理,全面质量控制,变“结果管结果管理理”为为“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实施。实施ERP首先要进行业务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流程重组。ERP的四大核心思想的四大核心思想 2以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管理(SCM)为重点为重点 ERP系统在系统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

33、活动以及供应商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的业务流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和最终用户。分销商与零售商和最终用户。SCM从市场竞争从市场竞争出发,实现了上下游企业资源与业务的重组,大出发,实现了上下游企业资源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

34、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效果,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率和效果,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避免了延误。ERP的四大核心思想的四大核心思想 3以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中心为中心 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关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尤其是在营销、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尤其是在营销、客户服务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客客户服务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客户关系管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户关系管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

35、中心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增进客户价值、客户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增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改善企业的管理。ERP的四大核心思想的四大核心思想 4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ERP将围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将围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服务。整以及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

36、决方案服务。它支持企业的动态联盟、以团队为核心的它支持企业的动态联盟、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协同工作方式,通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协同工作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实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流转和优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流转和优化。化。ERP应用效果的国际评判标准应用效果的国际评判标准 被称为被称为“MRP”之父的之父的Oliver Wilt开设开设了一家国际权威的企业资源计划评审了一家国际权威的企业资源计划评审机构,他把实施效果按照应用水平定机构,他

37、把实施效果按照应用水平定为四个级别,从优秀开始,分别为为四个级别,从优秀开始,分别为A、B、C、D,每一级都有明确的标准,每一级都有明确的标准。A级企业的标准级企业的标准 全公司上下必须都在有效地运用全公司上下必须都在有效地运用ERP系统,从系统,从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到生产制造和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到生产制造和库存管理,从车间作业到物资采购以及计划预算等等。经从车间作业到物资采购以及计划预算等等。经过一定的数据积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过一定的数据积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通过ERP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全面地了解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准确地分析

38、和制订企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准确地分析和制订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业的发展方向,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同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可以通过成本。同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可以通过ERP系统安排好相应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系统安排好相应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资金计划。并且,企业的基层管理队伍计划和资金计划。并且,企业的基层管理队伍可以通过可以通过ERP系统操作下达日常的工作指令。系统操作下达日常的工作指令。B级企业的标准级企业的标准 在在ERP系统的选型、实施和应用过程系统的选型、实施和应用过程中,都能得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中,都能得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支

39、持,但在决策支持方面,支持,但在决策支持方面,ERP系统系统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而仅限于中层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而仅限于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队伍的使用。管理者和基层管理队伍的使用。C级企业的标准级企业的标准 一般都以多部门局部应用为主,一般都以多部门局部应用为主,ERP系统主要系统主要作为客户销售订单录入、制造作业单管理、作为客户销售订单录入、制造作业单管理、采购计划编制、财务凭证录入和财务报表产生采购计划编制、财务凭证录入和财务报表产生的工具。以库存管理为主,企业的每个或多个的工具。以库存管理为主,企业的每个或多个部门都在独立地运用部门都在独立地运用ERP系统,业务部门和财系统,业务部门和财

40、务部门没有完全集成。如果企业在定位上是一务部门没有完全集成。如果企业在定位上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只是在实施中没有达到集成的个集成的系统,只是在实施中没有达到集成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业务流程重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业务流程重组(BPR)来帮助进行有效的来帮助进行有效的ERP系统实施。如果系统实施。如果企业选择的并不是一个集成的系统,无论如何企业选择的并不是一个集成的系统,无论如何调整和实施也不能达到更高标准。调整和实施也不能达到更高标准。D级企业的标准级企业的标准 ERP应用往往是单一部门的,例如,财应用往往是单一部门的,例如,财务部门在用,其他部门由于数据不准确,务部门在用,其他部门由

41、于数据不准确,或者对系统缺乏全面深人的了解而搁置或者对系统缺乏全面深人的了解而搁置不用。不用。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 1前台:建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前台:建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1)建立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内容包括企业的建立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内容包括企业的主页、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的宣传、主页、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服务内容的介绍,以及其他如电子邮件等企业服务内容的介绍,以及其他如电子邮件等功能。功能。(2)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同企业具有不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可包括卖方解决方案,同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可包括卖方解

42、决方案,买方解决方案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即以中介形买方解决方案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即以中介形式在网上将供应商和采购商联系在一起,通过式在网上将供应商和采购商联系在一起,通过向客户提供会员服务收取月租费或按交易记录向客户提供会员服务收取月租费或按交易记录收取交易费。收取交易费。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 2后台:建立以后台:建立以ERP为核心的集成系统为核心的集成系统 一个真正信息化的企业,企业内外所一个真正信息化的企业,企业内外所有的工作都应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完成。有的工作都应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完成。这些内容包括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这些内容包括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供

43、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制造、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等。商务、办公自动化等等。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根据美国史坦迪公司的调查数据,企业根据美国史坦迪公司的调查数据,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为信息化的成功率为26。不成功的因素。不成功的因素包括:包括:“撤项撤项”、“降低项目目标降低项目目标”、“资金超出预算资金超出预算(平均超平均超178)”、“项项目周期无限拖长目周期无限拖长(平均超平均超230)”。由于。由于国内后两项通常不判定为失败,因此按国内后两项通常不判定为失败,因此按国内标准美国信息化的成功率为国内标准美国信息化的成功率为60左左右。因此

44、,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存在着右。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存在着较大风险。较大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 信息化项目投资少则上百万,多则数信息化项目投资少则上百万,多则数千万,包括千万,包括ERP软件费、网络硬件费、软件费、网络硬件费、实施服务费实施服务费(费用比大致为费用比大致为1:2:3)。如。如果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会带来较大财果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会带来较大财务损失。务损失。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2实施风险实施风险 实施风险包括实施风险包括ERP软件选型、实施服软件选型、实施服务商选择、实施进度控制、实施成本控务商选择、实施进度控

45、制、实施成本控制等方面。上述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不制等方面。上述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不当,轻则增加成本、延长进程,重则导当,轻则增加成本、延长进程,重则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3业务风险业务风险 业务风险包括业务量增加、业务流程业务风险包括业务量增加、业务流程混乱、业务数据混乱、业务处理错误等混乱、业务数据混乱、业务处理错误等方面。业务风险常发生在新系统上线初方面。业务风险常发生在新系统上线初期,不仅影响企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导期,不仅影响企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导致企业业务损失,而且会增加企业信息致企业业务损失,而且会增加企业信息化实施工

46、作的成本和进程。化实施工作的成本和进程。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包括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管理风险包括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思想混乱、管理职能虚化、员工凝聚力思想混乱、管理职能虚化、员工凝聚力下降等方面。管理风险存在于企业信息下降等方面。管理风险存在于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的全过程,轻则增加成本、化实施工作的全过程,轻则增加成本、延长进程,重则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延长进程,重则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5环境风险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包括系统安全风险、关联方环境风险包括系统安全风险、关联方业务合作风险等。企业信息化不

47、仅是对业务合作风险等。企业信息化不仅是对企业内部的一场革命,而且会影响到外企业内部的一场革命,而且会影响到外部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方方面面。从某种部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信息化与社会信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相互相成。息化相互相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1清晰准确的项目目标清晰准确的项目目标 企业要结合自身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要结合自身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清晰准确的项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清晰准确的项目目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薄弱的中小目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必须坚持效益优先,不能盲目追求企业

48、必须坚持效益优先,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高大全”。企业实施信息化不能简单。企业实施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把地把ERP理解为现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理解为现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首先是一场管理变革,借助外脑信息化首先是一场管理变革,借助外脑如专业咨询机构参与项目目标的评估与如专业咨询机构参与项目目标的评估与制定。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2强有力的项目团队强有力的项目团队 企业信息化绝对不能单纯依靠企业信息化绝对不能单纯依靠IT部门,部门,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和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和项目关键用户三级项目组织。尤其是项项目关键用户三级项目组织。尤其是

49、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应业务经验丰富、目实施小组成员应业务经验丰富、IT素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并赋予其部门业质高、富有创新思维,并赋予其部门业务与流程改造的权利。要注意三级项目务与流程改造的权利。要注意三级项目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结。对项目的实施应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结。对项目的实施应实行规范的项目管理与业绩考核制度。实行规范的项目管理与业绩考核制度。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3变革管理体制变革管理体制 要按照整体流程最优的原则,结合企业要按照整体流程最优的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改

50、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4实行项目监理制度实行项目监理制度 项目监理作为建设方授权的代表,对项目监理作为建设方授权的代表,对项目实施发挥监督、控制、协调和建议项目实施发挥监督、控制、协调和建议作用,确保项目实施质量、进度和成本作用,确保项目实施质量、进度和成本三个方面的控制目标。建设方通过引入三个方面的控制目标。建设方通过引入项目监理,监督和指导承建方与建设方项目监理,监督和指导承建方与建设方密切配合并确保项目业务需求的完整性,密切配合并确保项目业务需求的完整性,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项目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信息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