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有多少棵》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树有多少棵》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和算法多样化,力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逐步提高计算技能。教材以运树苗为背景,呈现3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以情境为依托,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对乘法意义再次理解和回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口算乘法计算方法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2. 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3. 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1.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对!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每年的这一天,园林工人都会忙着把各种小树苗运到全国各地,让这些树苗把我们的环境装点得更美。 2(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你们看,淘气和笑笑也忙着帮园林工人清点要运走的树苗呢,我们看看他俩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信息。二、探索新知1. 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寻找数学信息并汇报。(杨树每捆20棵,每车装500棵) 2.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
3、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的特征,然后照样子提出问题,注意把数学问题叙述完整。预设: (1)杨树每捆20棵,3捆杨树一共有多少棵?(2) 每车装500棵杨树,3车能装多少棵? 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3. (课件出示问题:3捆一共多少棵?)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列出的算式能用口诀直接算出得数吗?如果不能,你能想出别的方法来计算吗? 4.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小组内与同伴互相说说各自的算法。 5. 学生交流的算法。 6. 教师引导明确可能想法:(1)用连加来算的,2020
4、2060。 (2) 用列举法算的,1捆是20棵,2捆是40棵,3捆就是60棵。(3) 先算236,那么203就等于60。 7. 教师引导明确算理:为什么可以用连加来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20乘3就是求3个20相加是多少,所以可以转化成连加来算。) 20乘3为什么可以先算2乘3呢? (因为20里的2表示2个十,236,6表示6个十,也就是60。)8. 师:刚才计算203的几种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9. (出示问题4捆一共多少棵?5捆呢?)师:你们能接着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能口算出得数吗? 10. 学生独立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11. 集体交流,理解算法。 12. 师
5、:比较刚才我们在计算时,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13.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用乘法口诀算出积后,在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14. (课件出示问题“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少棵?”)师: 请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5.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计算过程与算理:5315,50031500,500中的5表示5个百,5315表示15个百,就是1500。 16. 师:如果运走4车、5车树苗呢?17. 学生计算并小结: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百位上的数去乘,用口诀算出积后,在积的后面添上两个0。 18. (出示教材30页中的两组算式)师:算一
6、算,你能发现什么?19. 学生独立算一算、观察发现。20.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竖着从上往下看,两组算式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依次多一个0。 21. 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22.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23. 师:在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怎样才能很快算出得数? 24.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总结;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对比算法,研究算理,明确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乘0前面的数比较简便,进而提炼出计算方法。 三、
7、巩固练习1. 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看图收集数学信息,再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说出自己在口算时是怎样想的。2. 2、练一练第2题:学生 独立计算之后交流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 3. 练一练第3题:学生读图、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方法与结果。4. 练一练第4题:(1)学生看图、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结果。5. 练一练第5题:(1)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结果。设计意图:口算不仅要让学生准确算出结果,还要让学生明确计算的道理,这是对学生来说更深层次的要求,也是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四、小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