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化工原理(1)选择化工原理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4)--化工原理(1)选择化工原理课件.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流体流动1、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A )流量计测量。A. 皮托管B. 孔板流量计C. 文丘里流量计D. 转子流量计2、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A )。A. 气缚现象B. 汽蚀现象C. 汽化现象D. 气浮现象3、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 B )。A. 吸入管路阻力损失不变B.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C. 泵入口的真空度减小D.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4、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 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管道总阻力损失( C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断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2、( C )。 A. 绝对压力B. 表压力C. 静压力D. 真空度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 )。 A. 绝对压力B. 表压力C. 静压力D 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 D )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A. 真空度B. 表压力C 相对压力D. 绝对压力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 A )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近似于9、( A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压力表B. 真空表C. 高度表D. 速度表10、被测流体的( D )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
3、真空表。 A. 大气压B. 表压力C. 相对压力D. 绝对压力11、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 )。 A. um1/2umaxB. um=0.8umaxC. um3/2umaxD. umumax12、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C )项。A. 动能B. 位能C. 静压能D. 总机械能13、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l数值( C )。A. 与光滑管一样B. 只取决于Re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D. 与粗糙度无关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 )。 A. 大B. 中等C. 小D.
4、 不确定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C )。 A. 恒截面、恒压差B. 变截面、变压差C. 变截面、恒压差D. 恒截面、变压差16、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0当Re增大时,其值( B )。A. 总在增大B. 先减小,后保持为定值 C. 总在减小D. 不确定17、已知列管式换热器的外壳内径为600mm,壳内装有269根f252.5mm的换热管,每小时有5104kg的溶液在管束外侧流过,溶液密度为810kg/m3,粘度为1.91103Pas,则溶液在管束外流过时的流型为( A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无法确定18、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00mmHg,当地大气压为101k
5、Pa,则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A )。 A. 74.3kPaB. 101kPaC. 127.6kPaD. 174.3kPa19、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B )倍。 A. 2B. 4C. 1/2D. 1/420、某液体在内径为d0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0,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2(d2=d0/2)的管子时,若流体为层流,则压降Dp为原来的( C )倍。A. 4B. 8C. 16D. 3221、液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在流量相同的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
6、定22、水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A )。 A. 1/4B. 1/2C. 2倍D. 4倍23、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C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C. 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24、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 C )称为流速。 A. 宽度B. 高度C. 距离D. 直线 25、伯努利方程式中的( A )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A. gzB. u2/2C. p/D. We26、伯努利方程式中的u2/2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 B )。 A. 位能B.
7、 动能C. 静压能D. 有效功27、伯努利方程式中的( C )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 A. gzB. u2/2C. p/D. We28、伯努利方程式中的( D )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有效功。 A. gzB. u2/2C. p/D. We29、伯努利方程式中的( D )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 A. gzB. u2/2C. p/D. hf30、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 A )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A. ReB. PrC. NuD. Gr31、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 B )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8、。 A. B. C. D. 32、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 A )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不稳定的过渡区。 A. ReB. PrC. NuD. Gr33、流体在管内作( A )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漩涡流34、流体在管内作( B )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漩涡流35、流体在圆管内( A )流动时,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漩涡流36、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等于( C )倍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长。A. 1/2B. 2C. 4D. 1/
9、437、圆管的摩擦系数=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A )。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漩涡流38、如图1所示,若忽略A,B间的阻力损失,试判断B玻璃管水面所处的刻度可能在:( A ) A. a位置B. b位置C. c位置D. a位置或c位置图139、水在圆形直管中作完全湍流时,当输送量、管长和管子的相对粗糙度不变,仅将其管径缩小一半,则阻力变为原来的( B )倍。 A. 16 B. 32 C. 2 D. 440、层流时,圆管中心处的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B )倍A. 0.5 B. 2 C. 0.8 D. 541、流体在管路中作稳态流动时,具有( D )特点。A. 呈平缓的滞流;B.
10、 呈匀速运动;C. 在任何截面处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参数都相等;D. 任一截面处的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离心泵1、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A )。A. 气缚现象 B. 气蚀现象 C. 汽化现象 D. 气浮现象2、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B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3、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获得的( B )。A. 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 机械能C. 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D. 静压能4、离心泵的扬程是 ( D )。A. 实际的升扬高度
11、B. 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液柱高度C. 泵的吸液高度D. 单位重量液体出泵和进泵的机械能差值5、某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泵后,出水管水量很小,泵进口处真空计指示真空度很高,他对故障原因作出了正确判断,排除了故障,你认为以下可能的原因中,哪一个是真正的原因( C )。 A. 水温太高B. 真空计坏了C. 吸入管路堵塞D. 排出管路堵塞6、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应使离心泵内的最低压力( A )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确定7、流量调节,离心泵常用( A ),往复泵常用( C )。A. 出口阀B. 进口阀C. 旁路阀D. 截止阀8、离心泵起动
12、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超负荷工作,这是因为( A )A. Q启动0,N启动0B. Q启动 0,N启动0C. Q启动0,N启动0D. Q启动09、1m3 气体经风机所获得的能量,称为( A )。A. 全风压B. 静风压C. 扬程D. 动风压10、已知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力能增加为( C )。A. PB. P/C. P/()D. P/(2)11、用离心泵从河中抽水,当河面水位下降时,泵提供的流量减少了,其原因是( D )。A. 发生了气缚现象B. 发生了汽蚀现象C. 泵特性曲线变了D. 管路特性曲线变了12、离心泵启动前( D ),是为了
13、防止气缚现象发生。 A. 灌水B. 放气C. 灌油D. 灌泵13、离心泵装置中( A )的滤网可以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 A. 吸入管路B. 排出管路C. 调节管路D. 分支管路14、为提高离心泵的经济指标,宜采用 ( B ) 叶片。 A. 前弯B. 后弯C. 垂直D. 水平15、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 C )时的主要性能参数。A、 流量最大B、压头最大C、效率最高D、轴功率最小16、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D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17、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
14、生( B )。A、汽蚀现象B、气缚现象C、汽化现象D、气浮现象18、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 B )。A、吸入管路阻力损失不变B、泵出口的压力减小C、泵入口的真空度减小D、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19、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管道总阻力损失( A )。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能判断20、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B )。A、停泵,向泵内灌液B、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C、降低泵的安装高度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21、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 B )A. 气体的粘度太小B. 气体的密度太小C. 气
15、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D. 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22、用离心泵将液体从低处送到高处的垂直距离,称为( B )A. 扬程B. 升扬高度C. 吸液高度D. 安装高度23、离心泵的吸液高度与( A )无关。A. 排出管路的阻力大小B. 吸入管路的阻力大小C. 当地大气压D. 被输送液体的密度24、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00mmHg,当地大气压为101kPa,则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C )。A. 127.6kPaB. 101kPaC. 74.3kPaD. 25.6 kPa非均相分离1、一密度为7800 kg/m3 的小钢球在相对密度为1.2的某液体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在20水(粘度为1.005
16、cP)中沉降速度的1/4000,设沉降区为层流,则此溶液的粘度为( D )。A、4000 mPas B、40 mPas C、33.82 Pas D、 3902 mPas 2、含尘气体在降尘室内按斯托克斯定律进行沉降。理论上能完全除去30m的粒子,现气体处理量增大1倍,沉降仍在斯托克斯区内,则该降尘室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粒径为( D )。A. 230mB. 1/23mC. 30mD. 21/230m 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取决于( B )。 A沉降面积和降尘室高度B沉降面积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C降尘室长度和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D 降尘室的宽度和高度。4、降尘室的特
17、点是( D )。A.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分离效率高,但体积庞大B.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但流体阻力大,体积庞大C. 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体积小,但流体阻力大D. 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5、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 C )无关。A颗粒的几何尺寸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C流体的水平流速D颗粒的形状6、 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粒径这一术语是指( C )。 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7、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D )
18、。A. 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 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 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 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8、对标准旋风分离器系列,下述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尺寸大,则处理量大,但压降也大B尺寸大,则分离效率高,且压降小C尺寸小,则处理量小,分离效率高D尺寸小,则分离效率差,且压降大。9、恒压过滤时, 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可忽略,当操作压差增加1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B )。 A. 1 倍B. 2 倍C.倍D. 1/2倍10、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B )。 A. 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 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
19、C. 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 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11、助滤剂的作用是( B )。A. 降低滤液粘度,减少流动阻力B. 形成疏松饼层,使滤液得以畅流C. 帮助介质拦截固体颗粒D. 使得滤饼密实并具有一定的刚性12、下面哪一个是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特点( B )。 A面积大,处理量大B面积小,处理量大C压差小,处理量小D压差大,面积小13、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B )。 A. 过滤速率与A(过滤面积)成正比B. 过滤速率与A2成正比C. 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D. 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14、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 C )。
20、 A. 增大至原来的2倍B. 增大至原来的4倍C. 增大至原来的倍D. 增大至原来的1.5倍15、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B )。 A过滤介质两边的压差B. 过滤介质与滤饼构成的过滤层两边的压差C. 滤饼两面的压差D. 液体进出过滤机的压差16、恒压板框过滤机,当操作压差增大1倍时,则在同样的时间里所得滤液量将(忽略介质阻力)( A )。 A增大至原来的倍B增大至原来的 2倍C增大至原来的 4 倍D不变17、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D )。A、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B、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C、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D、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18、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21、( B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D、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19、含尘气体中的尘粒称为( B )。A. 连续相B. 分散相C. 非均相D. 非连续相20、欲提高降尘宝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C )。A. 提高降尘宝的高度B. 延长沉降时间C. 增大沉降面积D. 提高气体水平速度21、为使离心机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和保证转鼓有关足够的机械强度,应采用( B )的转鼓。A. 高转速、大直径B. 高转速、小直径;C. 低转速、大直径D. 低转速,小直径;22、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一滤浆(滤渣为不可压缩,且忽略介质阻力),若
22、过滤时间相同,要使其得到的滤液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有( A )。A. 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B. 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 C. 将过滤面积减小一倍D. 将过滤压差减小一倍23、当微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属于滞流时,旋转半径为1m,切线速度为20m.s-1,同一微粒在上述条件下的离心沉降速度等于重力沉降速度的( C )。A. 2倍B. 10倍C. 40.8倍D. 20.4倍24、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当气体处理量较大时,应采用( A )。A.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B. 大直径的分离C.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串联D. 小直径的分离25、颗粒的重力沉降在层流区域时,尘气的除尘以( A )为好。A. 冷却后进行B.
23、 加热后进行C. 不必换热,马上进行分离D. 不确定26、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能完全分离出来的( A )粒径。A. 最小B. 最大C. 平均D. d5027、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 B )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A. 重力B. 惯性离心力C. 静电场D. 浮力28、离心机的分离因数愈大,表明它的分离能力愈( 强 )。29、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 减慢 )。30、要使微粒从气流中除去的条件,必须使微粒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 A )微粒的沉降时间。A. B. C. D. 31、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法洗涤滤渣时,若洗涤压差等于最终过滤压差,洗涤液粘度等于滤液粘度,则其洗涤速率
24、为过滤终了速率的( C )倍。A. 1B. 0.5C. 0.25D. 433、当固体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是层流区域时,以( C )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A. 颗粒密度B. 空气粘度C. 颗粒直径D. 温度34、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D )A. 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B. 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C. 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D. 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传热1、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糸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 B )。A、管壁热阻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C、污垢热阻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2、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 A )。A
25、、设置折流挡板B、增大板间距C、增加管程数D、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3、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ACD ),走壳程的有( BEF )。A、高压流体B、蒸汽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E、粘度大的流体F、被冷却的流体;4、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糸数,但同时地导致( CD )。A、管内易结垢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C、平均温差下降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5、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 B )。A、选用粗管排列B、选用翅片管C、增加管程数D、增加壳程数6、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
26、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7、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D )耐火砖的黑度。A. 大于B. 等于C. 不能确定D. 小于8、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 A )倍。A. 1.149B. 1.74C. 2D. 不确定9、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f25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i=1000W
27、/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f192mm的直管,则其a将变为( D )。A. 1259B. 1496C. 1585D. 167810、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C )的准数。A. 对流传热B. 流动状态C. 物性影响D. 自然对流影响11、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 C )在工程上可行。A. 提高蒸气流速B.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C. 提高空气流速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12、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为50,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辐射传热量相比,应该( B )。A.
28、减小B. 增大C. 不变D. 不能确定13、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C )。A.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B. 折射C. 克希霍夫D. 普郎克14、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A、B、C、D、E )。A. 产生对流的原因B. 流体的流动状况C. 流体的物性D.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15、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 A )。:A. 不可行的B. 可行的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D. 视具体情况而定分析:流量不变 当管径增大时,a.
29、,b. d增大时,增大,综合以上结果,管径增加,下降根据对于该系统即 则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即物性一定时,。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生变化。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16、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凝苯蒸汽,水走管程,其雷诺数Re=1.2104,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若将水的流量减半,其对流传热系数( B )。A. (1/2)B. 104)公式计算,有:=(1/2)0.8。但本例中流型在过渡区域中(Re=6103),(1/2)0.8。17、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30、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B. 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C. 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D.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18、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 B )。(1)物体的相应位置确定后,系统的黑度只与表面黑度有关;(2)通过改变表面黑度的方法不能强化或消减辐射过程。A. 这两种说法都对B. 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C. 两种说法都不对D. 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19、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C,出口温度为50C,冷水走管程,冷水进口温度为15C,出口温度为53C,冷、热水的流量相同,且假定冷、热水的物
31、性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A )。A. 5.26%B. 5%C. 6%D. 7%分析:由 ,()()()()0526.0383840155315535090121221=-=-=-=-ttttTTQQQcch 20、某套管换热器由1084mm和552.5mm钢管组成,流体在环隙间流动,其当量直径为( B )mm。A. 53B. 45C. 50D. 5821、对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 A )在工程上是可行的。A. 提高空气流速B. 提高蒸汽流速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22、关于系统稳定传热时的说法
32、( C )是错误的。A. 通过一定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B. 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 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各层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 系统中任一传热面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23、常压下,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壁温约为( B )。A. 20B. 100C. 60D. 49.724、有一套管换热器,长10m,管间用饱和水蒸气作加热剂。一定流量下且作湍流流动的空气由内管流过,温度可升至指定温度。现将空气流量增加一倍,并近似认为加热面壁温不变,要使空气出口温度仍保持原指定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为原来的( C )。A. 2倍B. 1.7
33、5倍C. 1.15倍D. 2.30倍25、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 )A. 表面光滑,颜色较浅B. 表面粗糙,颜色较深C. 表面粗糙,颜色较浅D. 表面光滑,颜色较深26、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1116 W/m2K,211600 W/m2K,要提高传热系数,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A )。 A. 设法增大1B. 设法增大2C. 同时增大1和2D. 无法确定27、当壳体和管束之间温度大于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B )。A. 固定管板式B. 浮头式C. 套管式D. 蛇管式28、列管换热器管程常用流速范围为:一般液体( A ),气体( C )。壳程:液0.2-1.5m/s,气3-15m/s。A. 0.5-3m.s-1 B. 3-15m.s-1 C. 5-30m.s-1 D. 30-50 m.s-129、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层流底层时,主要是以( A )方式进行的。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热辐射D. 联合传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