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优质校一模生物试卷汇编——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优质校一模生物试卷汇编——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 10基因的分离定律常考题型题 型考查年份关联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021海南卷4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2021湖北卷4题;2021山东卷6题人类酒窝的遗传学问题;果蝇的眼色及翅型遗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分离比异常分析2021河北卷20题;2021辽宁卷25题基因的分离定律与生物的变异等方法点拨1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是最简便的方法。待测个体(2)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结果(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2“三法”验证分离定律(1)
2、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染色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3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
3、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典例1】(2021新高考海南卷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相关遗传学定律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D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答案】A【解析】两个实验都是采用的假说演绎法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A错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
4、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且从豌豆的众多性状中选择了7对性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同时也从果蝇的众多性状当中选择了易于区分的白红眼性状进行研究,C正确;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D正确。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典例2】(2021新高考山东卷6)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
5、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二倍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属于测交;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
6、蝇=21,则星眼为显性性状,且星眼基因纯合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可知缺刻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且缺刻翅雄果蝇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雌蝇中没有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亲本星眼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星眼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则F1中星眼缺刻翅果蝇(只有雌蝇,基因型为AaXBXb,比例为2/31/3=2/9)与圆眼正常翅果蝇(1/9aaXbXb、1/9aaXbY)数/量相等,A正
7、确;雌果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XbXb,在雌果蝇中所占比例为1/31/2=1/6,B正确;由于缺刻翅雄果蝇致死,故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2倍,C正确;F1中XBXbXbXbXbY=111,则缺刻翅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1/(22+1)=1/5,D错误。故选D。【易错易混】1有关概念辨析(1)正交和反交: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高茎豌豆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实验结果相同,即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2)配子种类和数量:F1(Dd)产生配子时,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是指含D和d的两种雌(雄)配子数量相等,而不是指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3)测交方法: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
8、及比例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而不是推知被测个体含有几对等位基因。2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1)孟德尔对于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内容。(2)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将F1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3)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实验验证环节,来证明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4)将实际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对照,若二者相符合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否则错误。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2江西南昌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9、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C【解析】两个纯合子杂交,其后代可能是杂合子,比如AAaa后代都是Aa,A错误;杂合子的后代不一定全是杂合子,比如AaAa后代有AA、Aa和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错误;纯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子,其自交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比如AA自交后代都是AA,aa自交后代都是aa,C正确;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比如Aa自交后代有AA、Aa和aa,D错误。故选C。2(2021浙江台州一模)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模拟F1代基因的传递规律B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将抽出的卡片放在一起模拟受精C模拟一对相对
10、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可用2种颜色的棋子或豆子等代替卡片D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从1个信封中抽出卡片模拟个体产生配子【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可模拟F1代基因的传递规律,A正确;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将分别从“雄1”、“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的2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受精,B正确;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可用2种颜色的棋子或豆子等代替卡片,棋子或豆子容易混匀,实验精度比纸片还高,C正确;要“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4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4种卡片,实验时从“雄1”(Y10张y10张)和“雄2”(R10张r10张)信封里各随
11、机取出一张卡片,这2张卡片的组合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同时从“雌1”和“雌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表示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以杂交实验时模拟雌雄配子的产生分别是从2个信封中抽出卡片,D错误。故选D。3(2021广东惠州一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不必要的前提条件是( )A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B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是完全显性的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据分析可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
12、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BC正确;F1形成的两种配子(如A和a)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之一,但雄配子的数目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故选D。4(202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A不符合题意;形成配子时,
13、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内容,B不符合题意;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属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内容,C符合题意;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1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水稻的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实验时,应对母本去雄、父本去雌B本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C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3种表现型D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
14、粉有2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母本去雄要在开花前,父本不需要进行去雌处理,A错误;本实验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产生的基因型为AA、Aa、aa,产生的花粉中有A和a两种配子,两种表现型,C错误、D错误。故选D。6(2021浙江宁波一模)某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基因型BB、Bb、bb花色分别表现红色、粉色、白色,白色花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某种群中BB、Bb、bb的数量比是3:2:1,该种群子一代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约为( )A7:2:1B16:8:1C7:2:3D4:4:1【答案】A【解析】由
15、题意“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可知,该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不能杂交,且白色花个体(bb)不具有繁殖能力,所以能产生子代的植株为:BB:Bb=3:2,所以BB占3/5,Bb占2/5,BB自交子代全为BB,Bb自交子代为:1/4BB、2/4Bb、1/4bb,所以子代中BB=1/42/5+3/5=7/10、Bb=2/42/5=2/10、bb=1/42/5=1/10,即该种群子一代开红色(BB)、粉色(Bb)、白色(bb)花的植株数量比约为7:2:1,BCD错误,A正确。故选A。7(2021河南罗山一模)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
16、全显隐性关系。某科研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其中残翅亲本是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C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显隐性关系为小翅长翅残翅,因此亲本是小翅(E1_)和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是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错误;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B正确;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
17、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D错误。故选B。8(2021辽宁铁岭一模)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答案】D【解析】如果绿色果皮植株或黄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
18、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中有一个为杂合体,则正、反交后代都是1:1,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若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若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D正确。故选D。9(2021河北石家庄一模)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种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的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
19、,该种小鼠每能产子代10只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多对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多对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和鼠色个体D若1只黑色雄鼠与若干只鼠色雌鼠杂交,则每胎都出现鼠色和黑色个体【答案】D【解析】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由于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则F1有AYA、AYa、Aa共3种基因型,A正确;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型,B正确;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
20、只鼠色雌鼠(AA或Aa)杂交,若亲本为杂合鼠色雌鼠,则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鼠色与黑色个体,C正确;若1只黑色雄鼠(aa)与若干只鼠色雌鼠(AA或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鼠色)或aa(黑色),则每胎不会都出现鼠色和黑色个体,D错误。故选D。10(2021浙江模拟预测)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1中的黑
21、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答案】D【解析】由分析可知黑斑是显性性状,则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A正确;由乙杂交过程中出现性状分离可知,蛇的黄斑为隐性性状,B正确;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为杂合子,C正确;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Aa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D。11(2021福建福州模拟预测)蜜蜂中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发育的。一只突变型的雌蜂与一只野生型雄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且雌性个体明显多于雄蜂,这个
22、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为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B该突变基因为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C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D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更易受精【答案】D【解析】因为一只突变型的雌蜂与一只野生型雄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则该突变不能出现雌配子致死现象,A错误;因为一只突变型的雌蜂与一只野生型雄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则该突变不能出现雄性个体致死现象,B错误;因为一只突变型的雌蜂与一只野生型雄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
23、与突变型之比为1:1,则该突变不能出现雌配子致死现象,C错误;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一只突变型的雌蜂与一只野生型雄蜂交配后,后代雌性个体明显多于雄蜂,说明该突变会导致雌配子更易受精,产生更多的雌性个体,所以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更易受精,D正确。故选D。12(2021山东淄博高三联考)某农作物为严格自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杂种优势显著。为方便杂交制种,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构建了该植物的雄性不育保持系(如下图)。在雄性不育保持系中,A为雄性可育基因,被敲除后的A基因不再具有A基因功能,记为A-KO,无A基因时雄蕊不能发育;R/r基
24、因分别控制种皮的褐色和黄色,D/d基因控制花粉的育性,含D基因的花粉败育。上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连锁,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雄性不育保持系自交时,可育花粉的基因型有2种B该雄性不育保持系自交后,子代出现雄性不育保持系的概率为1/2C该雄性不育保持系所结的种子中,褐色种子与黄色种子的比约为31D杂交制种时,应将黄色种子与其它品系种子间行种植并完成杂交【答案】BD【解析】该植株自交时可以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ARD(花粉败育)和0rd(可育),所以可育的花粉有1种,A错误;植株自交时,雌性个体可以产生ARD和0rd的2种配子,比例为11,雄性个体产生ARD(不育)和0rd
25、的配子,所以子代的基因型有ARD/0rd,0rd/0rd(雄蕊不能发育)两种,比例为1:1,保持系只有ARD/0rd,概率为1/2,B正确;根据B项分析,所结的种子中Rrrr=11,所以褐色黄色为11,C错误;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中没有A基因,故雄蕊不能发育,杂交制种时,应将黄色种子(其个体雄蕊不能发育)与其它品系种子间行种植并完成杂交,省去了去雄的工作,D正确。故选BD。二、非选择题13(2022陕西宝鸡一模)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孟德尔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正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_。(2)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盂德尔为了解释此现象,提出了
26、自己的假设。认为F1在形成配子时_,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并巧妙地设计了_实验,即用F1与_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分离比从而验证了自己对_现象的解释,在此研究过程中,孟德尔成功地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_法。(3)有人突然发现在本来开白花的碗豆中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第二年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86株新植株中,有61株开着白花。若想获得更多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请你设计一种最简捷的实验方案:_。【答案】(1)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2)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测交 隐性纯合子 性状分离 假说演绎法(3)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不断淘汰白花植株【解
27、析】(1)正反交的作用可以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核基因还是质基因,还可以进一步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豌豆细胞内不存在性染色体,所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2)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孟德尔为了解释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假设,认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并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即用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分离比,从而验证了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在此研究过程中,孟德尔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3)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出现紫花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而且紫花基因是显性基因。欲获得更多的
28、显性纯合子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可以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不断淘汰白花植株。14(2021河南郑州模拟预测)番茄叶颜色红色(D)对紫色(d)为显性,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某小组利用该材料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实验一:杂合的红叶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叶的番茄自交得F2;实验二:杂合的紫花蕃茄自交得F1,F1紫花:白花=9:1。请据此回答问题:(1)实验一中F2中性状分离比为_,F2中红叶个体中纯合子占_。(2)实验二中F1的结果有人提出可能是含a的花粉部分不育导致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F1植株产生的含a的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若利用F1植株作父本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答
29、案】(1)5:1 3/5(2)3/4 紫花:白花=4:1【解析】(1)F1中表现型为红叶的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2/3Dd,其中1/3DD自交后代均为DD,2/3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DD、1/2Dd、1/4dd,F2红花个体占1/3+2/33/4=5/6,所以实验一中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F2中红叶个体中纯合子占(1/3+1/6)5/6=3/5。(2)若实验二中F1的结果是含a的花粉部分不育导致的,则只有当3/4的a花粉不育,即雄配子的A:a=4:1时,F1紫花:白花=9:1。因为Aa的3/4的a花粉不育,雄配子的A:a=4:1,所以若利用F1植株作父本测交(Aaa
30、a),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4:1。15(2021湖南益阳高三月考)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一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3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述3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
31、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3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3个白花品系之一;若_,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答案】(1)AABBCCDDEE aaBBCCDDEE或其他(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3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在3个杂交组合中,2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 子代全部为紫花【解析】(1)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据此可知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
32、基因型为AABBCCDDEE。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或AAbbCCDDEE或AABBccDDEE或AABBCCddEE或AABBCCDDee。(与紫花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3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为了却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型,则需要将该白花植株于其他的三种白花植株杂交,若后代均为紫花,则为新的基因突变产生的,若有白花出现,则其为三种白花中的一种。具体实验思路为: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3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表现。若在3个杂交组合中,2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3个白花品系之一;若子代全部为紫花,则该白花中的隐性基因正好被三种白花中相关显性基因遮盖,全部表现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