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58526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课时教学设计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阅读和问题思考,初步理解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记载互证的方法,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人类居住的影响,认识生产发展、社会制度等与居住环境变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整理世界各地民居建筑及特色,培养学科概括能力,认识居民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关系,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二、学习重点村落的产生和城市的功能。三、学习难点世界各地民居特色及形成原因。四、教与学活动(第1课时)教师讲述: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 在上古,人民少而禽兽众,原始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用。由捕猎

2、采集野生的动植物,逐步发展为原始的渔猎农牧。使用的工具主要为石器。从使用打击成型的旧石器发展到使用经过磨制的“新石器”,并已有少量的骨器及陶器。原始人群成群地居住在靠近水源的天然洞穴里,或“构木为巢”以应对风寒雨雪和猛兽虫蛇的危害。他们只有天然石块、木棍等工具,尚不具备进行营建的条件。巢居可以避洪水猛兽,是一种很自然产生的居住方式。这种方式传到后世即发展为“干阑”式建筑。“干阑”在我国曾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式,直到明清以来才逐渐减少。现在我国西南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中仍大量使用。“巢居”与“穴居”并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的,正如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上所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3、,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大体是寒冷干燥地带适于穴居,温热潮湿地带宜巢居,适中地带则随气候条件而采取穴居或巢居。-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页教师设问:人类最初的居住状况是怎样的?当时的居住条件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远古时期人们穴居和巢居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教师讲述: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远古人类居住在洞穴或在树上,处于穴居和巢居状态。这种居住形式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形成了南方干栏(阑)式房屋和北方窑洞式住屋。这样的居住形式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水平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4、设计意图】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的意图是通过学者的论述,让学生了解中国远古居民居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当人们从洞穴和树上走下来,营建住屋时,就形成了村落,为“村落的产生”子目的学习做好铺垫。(一)村落的产生材料二 人类最初是住在洞穴里,当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们烤肉时防范动物。人类离开洞穴,气候或许是个原因,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正如它催发了花开。同时,冰河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源。从狩猎到农业、从洞穴到房屋是一个缓慢

5、的、渐进的过程。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地意味着房屋。房屋是一种创造物,一种新东西,一种独立于洞穴观念的庇护所。洞穴的基本形态大体上是半圆的,于是房屋就设计成圆形的。-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教师设问:材料反映人类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活动:人类从穴居到定居,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生产出现等紧密相关。人类最初选择穴居,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受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制约。人类离开洞穴开始营建房屋定居,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狩猎、原始农业生产和房屋建造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农耕生活在地理

6、空间上相对固定一些。教师讲述:对农业起源的探索,最早是从栽培作物的起源的研究开始的。1882年,德国的康多尔提出了世界上的三个最早的植物驯化中心:中国;西南亚和埃及;热带美洲。1923-1931年,瓦维洛夫领导考察队到亚洲、非洲、美洲收集栽培植物,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的概念,他将作物起源分为8个中心:中国、印度、中亚、近东、地中海、阿比西尼亚、中美洲、南美洲。他的理论影响很大,具有开创性。1971年哈兰提出了中心和非中心的理论。中心是起源地,非中心是早期传入地。他认为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是中东、中国北部、中美洲。三个非中心是非洲、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南美洲。三个中心和非中心刚好成对,中心在北,非中

7、心在南。那么,农耕定居对人类社会组织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农耕与定居材料三 向农业的转化-包括农作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在世界的几个地区都独立地出现了。已知最早的农业活动的证据是在西亚(现代的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时间是遥远的公元前9000年之后。在公元前9000-前7000年前,农业也出现在定居于撒哈拉沙漠东南角的非洲人中间,接着在公元前8000-前6000年,撒哈拉以南的西非也出现了农业。在东亚,长江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6500年开始种植农作物,他们北方的邻居在黄河流域也在公元前5500年进行了农作物种植。在东南亚,种植农作物的时间虽然还不确定,但是也很早,大约在公元前

8、3000年或者更早。在西半球,中美洲(墨西哥中部)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种植了农作物,南美洲安第斯山中部地区(现代的秘鲁)的居民紧接着在公元前3000年进行了效仿。也有可能,亚马逊河流域是另一个独立发展出农业的地区。快速的人口增长促使新石器时代的人们采取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因为他们把时间投入到耕种中,不再去找寻食物,所以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不再继续他们旧石器时代祖先们的迁徙生活,而是定居在土地附近的村落里。新石器村落里的绝大多数居民都种植农作物或者饲养动物,也有一些人继续狩猎或者采集野生植物。但是,多余的食物使某些个人能够不再从事食物的生产,而是集中时间和才智专门从事其他工作,特别是陶器制作、

9、冶金和纺织。而且,人们集中到永久的居住地以及专业劳动的增加,也首次为个人积累相当多的财富提供了机会。个人拥有土地财产的制度化-一发生在农业出现后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里-增加了积累财富的意义。因为土地是(而且一直是)农业社会财富的最终来源,土地所有权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权力。特别是当成功的个人费尽心机把财富固定在自己家族手中传承几代时,明显的社会阶级就出现了。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第3版),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世界农业产生的地区与时间。阅读材料,概括农业产生对人类社会组织产生的影响。学生活动: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不同地区

10、农业产生的时间,大致明晰农业革命的时空关系。明确农业革命对社会财富占有、社会关系、公共权力、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讲述:读课本“历史纵横”中关于“耶莫遗址”的介绍。“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摩苏尔的切姆查玛尔城东12公里处的一个山顶上。遗址面积为140米x90米,堆积厚度为7米,可以划分为15个建筑层。从1948年至1965年共发掘3次,当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农业村落”,它的发掘对没有使用陶器的新石器时代的划分和农业起源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使许多考古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山区和山麓地带。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耶莫遗址”住屋和生活、生产状况。材料四 耶莫,距今9000年。种植的小麦、大麦,接

11、近野生。家畜中有了山羊。住长方形茅屋,涂灰泥,已定居。发现有骨制作的装饰品,有烧制的女人像,是母权的表现。-邹德秀主编: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11页材料五 房屋是由院子、贮藏室和居室组成,房内有灶,由门道出入。石器以磨制的为主,除常见的谷物加工工具石杵石臼以外,大量的石容器和石环、石镯反映了这一文化的石器面貌,此外还有石斧和石锄。琢制石片被沥青粘合成一把长镰刀。骨器有钻、针、刮刀、环、坠饰,还有泥制妇女塑像。这个村落根据其面积和房屋数量,推测是一个大约150人的农业村庄,以种植小麦、大麦和蓄养山羊、少量绵羊为主,并从事一些采集和狩猎活动作为补充。-杨建华著:两

12、河流域史前时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25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概括耶莫居民的生活状况,说明耶莫村落的基本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生活、居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合理想象耶莫居民的生活,并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印证自己的想象。教师讲述:读材料时,要注意准确提取材料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归类和重组。材料中介绍了耶莫居民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的情况。生产方面,介绍了农牧业生产、生产工具等,生活方面,介绍了住屋及布局、村落人口数量、装饰品、社会关系等。通过材料中考古推测的时间,能判断这是较早的定居村落,耶莫居民的生活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的农耕与定居生活的关系。阅读下面的

13、材料,思考农业与定居的关系。材料六 农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由采猎自然食物到自己生产食物,由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方面又进了一步。人类脱离动物状态经历了几次大的事件,如制造工具、火的使用、语言的产生,而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告别动物的又一次重大事件。农业生产要求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保证了经济、文化的稳定性和边续性,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起来,跨入文明社会。许多古代遗址都是连续了几千年,表现了农业文化的继承、传递。甘肃大地湾遗址就延续了3000年。-邹德秀主编: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8-9页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说明农业生产与村落定居的关系。教师讲述:农耕与定居

14、相对稳定,考古发掘发现农耕遗址延续的时间相对较长。思考这个问题时,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判断,叙述时要结合考古证据进行说明,而不仅是贴标签或套用原理的话语,这是史料实证与唯物史观融合运用的基本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理解农耕与定居的关系;考古学材料的运用,增强实证意识,加深对课本结论的理解,认识生产力的进步对人类居住条件改善的影响。教师讲述: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远古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哪些反映农耕与定居关系的证据。材料七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至4千年前)这一阶段已发现的建筑遗址大体可分两大系统。南方潮湿及沼泽地带可能由巢居发展到架空的木构干阑,实例是距今7000年前余姚河姆

15、渡遗址的用榫卯与绑扎结合而建的干阑。在黄河中下游,房屋由地穴、半地穴发展为木骨抹泥墙覆盖草泥顶的地上建筑,实例是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遗址以大房子为中心的聚落。-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材料八 追寻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明,从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至距今30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前后延续5000年,各考古文化期的聚落围绕400-700米高程区的山坡形成最主要的分布区。尽管5000年内,人类对水源、食物的追求贯穿始终,却经历着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变化,食物来源不同,人类对于环境的利用幅度、利用方式自然不会一样。聚落既是人类的定居场所,也是人们对环境

16、加以选择的结果,因此,聚落持续使用与人类生存方式以及环境都存在关联性,而环境容量则是探讨这一问题的重要思考点。-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22页材料九 良渚文化的住居呈现出多样性格局。从目前的发现看来,早期房址以浅地穴式或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另有个别的平地起建式,而晚期则出现了干栏式建筑;屋顶的结构有两面坡式和四面坡式,而两面坡式则集中于早期;早期柱洞底部多垫有陶片、硬土块或木板;地面也多经过夯筑。在6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先祖马家浜文化中已经盛行地面建筑,墙用芦苇涂泥筑成,居住面也经过夯筑并火烤,而且在柱洞中已铺垫1-2块木板作基础,报告者认为这与该

17、地区的松软土质有关,而与其相邻的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多年,它的木建筑十分发达,其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栽桩架板的干栏式建筑-栽柱打桩式的地面建筑-栽柱式的地面建筑,其总体发展趋势是从空中到地面。可见,在这之前,该地区的房屋建筑早已达到较高水平,因而,良渚居民的建筑形式的差异应该是各种地方风格的区别,体现出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郑小炉:从龙南遗址看良渚文化的住居和祭祀,载东南文化,2004年第1期材料十 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点,有个共同点,即对于居住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个总的倾向是,喜生活于森林及草原交接地带,附近河湖众多的地方,因为没有水,人是无法生活的。著名的元谋人所在地-云南

18、元谋县是一山间盆地,这一盆地位于云南高原东北金沙江畔,盆地东边有海拔2000米高的东山。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气候温湿,森林茂密,种水稻,居住于地面上的干栏式架空建筑,这种住房完全是适应于热带亚热带沼泽环境的。北方地区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附近水草丛生,水中有鱼,半坡先民们种植粟,居于半地穴建筑或地面建筑。-计宏祥:远古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载化石,1984年第2期教师设问:农业生产对聚落环境的影响是怎样的?结合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考古发掘的成果,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活动: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对材料信息进行摘录和归纳,了解村落选址、生产状况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对村落的影响。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

19、文导言“兴隆洼遗址”介绍和课后“问题探究”中德国艾希比尔村的介绍。【设计意图】课后活动中,对德国艾希比尔村落介绍的材料不够充分,学生无法思考“村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有哪些”,也难以“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德国艾希比尔村落选址的特点”,转换成思考中国相关遗址的问题,能较深入地进行交流分享。教师讲述:传统定居聚落形成,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定居聚落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充足的食物供给。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物群落,不同的地形,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这需要运用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思考问题。而足够的食物供应,人生活、生存需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保证聚落居民的生存与生活需要。两河流域居民培育出小麦

20、,黄河流域居民培育出粟,拉丁美洲居民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等作物,这些为远古居民生存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物供给。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周易系辞下墨子辞过两则材料,这与考古发现有哪些方面是吻合的?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理解中国古代居住条件演进的特点;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引用,增强史料实证的意识,提升史料运用的能力,实现材料信息与课文内容的融通,提升历史认识水平。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对居住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开发适度,会使土地、水、物种、空气、人等优良组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如果开发过度,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自然和人类的发展。2村落与居住环境教师讲述

21、:阅读材料,判断村落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先看看中国考古发掘的村落中居住的情况。材料十一 龙山时代指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今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城址大约有40多处,分布于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区,一些城址中有大型宫殿式建筑或大型夯土台基。聚落等级化明显,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可分三至四级。最高一级是中心城址,第二级是次中心聚落,第三级是普通的村落,有的聚落群有第四级聚落,即临时居住点。尉迟寺二间一排、四间一排、五间一排和六间一排房屋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家庭形态有重大的意义,同样黄楝树遗址单间、双间套房和三间套房的发现具有同样的价值,可以看出当时有的家庭人口较

22、多,而有的家庭人口较少,人口较多的家庭过婚姻生活的夫妻不止一对,有必要分间居住,说明当时的家庭形态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倾向。-韩翀飞: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载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教师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末期我国远古居民的居住情况是怎样的?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运用材料中信息描述龙山文化时期的住屋情况。教师讲述: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概括考古发掘资料,综合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遗存,对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存,从考古学的角度分为六大区系,分别是:(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

23、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这显然与远古居民的居住地自然环境、农耕生产等因素紧密相关。教师设问:那么,中国古代文献又是怎样记录农民住屋情况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十二(睡虎地秦简中有几条关于住宅形制的记载,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封守甲室、人: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大木具,门桑十木(株)”(对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将其注释为)“一宇二内,即一堂二内。汉书晁错传:“家有一堂二内。堂即厅堂,内为卧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材料十三 汉政府实行移民时

24、,对新区的建设,皆依“制里割宅”的规划进行建聚。“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之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这说明当时政府对新区移民的安置,不仅要选择地理环境,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组织“新里”,建筑家室,“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这一政府行为,同样反映了当时乡村社会生活中按里建聚的常制。-黄今言:汉代聚落形态试说,载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教师设问:战国秦汉时期,关于农民居住的规定是怎样的?这两则材料在证实当时人们的居住状况时,各有什么价值?

25、学生活动:概括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规定农民居住为一个厅堂两间内室。这是政府规定的农民居住面积的大小和规格。还要区分两类史料的类型,说明其价值。教师讲述:睡虎地秦墓竹简(也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及秦国(朝)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材料引自出土的竹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居住条件。住宅形式是一家一户,规模较小;材料十三中“里”等信息,说明当时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26、保证了生产和政府的兵源及赋税。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的正史,记载的历史是真实可信的。两则材料相互佐证,说明秦汉时农民的居住条件。【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与问题思考,理解中国古代对农民居住政策的内容,加深对古代社会等级的理解,建立必修课程学习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联系。过渡:随着生产的发展,较大的村落中出现了社会分工,也出现了剩余的产品,出现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定期进行交换的村落就逐渐形成集镇。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个子目“集镇的出现”。(二)集镇的出现教师讲述:村落、集镇和城市产生,在世界考古学研究中仍是个争论很激烈的话题,特别是出现的时间和标志等问题,看法差异很大。因此,考古学中使用较多的概念是聚落,既

27、研究遗址中遗存的物质形态的东西,更关注其中人们生活生产的状况。但是,世界考古学研究中基本公认的观点是:城市、集镇较早出现在两河流域。这与当地较早进入农耕生活状态紧密相关。有兴趣了解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同学,可以自主查阅相关材料。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类似侦探探查案件一样。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看看社会分工与集镇产生之间的关系。1社会分工与集镇出现材料十四 卡塔瑜育克位于安纳托利亚的中南部(今土耳其),从公元前7250年人们建立该定居点到公元前5400年放弃该城,它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具有5000居民的繁荣城镇。考古证据显示,由于此地附近有一处大的黑曜石矿藏,所以卡塔瑜育克成为生产和交易黑曜石工具的

28、中心。从贸易中产生的大量财富反过来又促进了专业劳动的发展,居民们于是能够生产和交易陶罐、纺织品、皮革、珠子和珠宝。渐渐地,密集的人口、专业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卡塔瑜育克发展起来,并且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第3版),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9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说明,卡塔瑜育克居民社会分工的情况是怎样的?这对聚居地的发展有何影响?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说明问题。教师讲述:卡塔瑜育克居民既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也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还有从事商业贸易的。说明这个聚居地与耶莫那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村落是有明显区别的。本特利

29、的结论是,这个聚居地就是城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镇。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社会不断演进,需要协调其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这可以与必修课程中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再来看看乌鲁克城的情况。材料十五 约公元前3700至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城邦发展迅速,大量村镇人口向城市集中,形成了由城市、小镇和村落组成的完整的定居模式。乌鲁克城面积达100公顷,而乌鲁克地区面积超过10公顷的城市共有39个,小于此数的村镇为61个。城市人口已占居民总人口之半,并出现了专业化非农人员,如工匠、商人和书吏。在城市里,神庙相当发达,占地面积甚至达到城市的13。乌鲁克城有埃安那塔庙和安努塔庙,其中前者遗址中发现的

30、宫柱厅气势不凡,圆柱直径达2.6米。在乌鲁克出土的石膏瓶、石碑等物品上的图案描绘了国王和祭司的形象,揭示出社会分化的情况,但城市中仍存在着长老会和民众会议。同时,约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最早的图画文字,即楔形文字的前身所发现的泥板文书中,主要是关于神庙经济事务的。两河文化已跨入文明的门槛。-摘编自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概括乌鲁克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并运用材料信息说明问题。教师讲述:材料中运用考古资料说明了乌鲁克地区聚居点的情况。可以看出其中有规模大小的差异,还有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宗教事务的专门人员

31、。公共权力机构出现,说明这种城邦已经具备早期国家的形态。因此,居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形态变化紧密关联。【设计意图】西亚是人类较早进入农耕的地区之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交换,从而产生集镇。通过材料阅读和问题思考,加深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解析历史问题的体验。2中国古代的集镇教师讲述:在中国,北魏就设置了镇,镇有一部分职能是兼理民政,其长官为镇都大将(参见魏书官氏志);唐初所设镇,为方镇的开始,戍边兵力较少,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相等。中唐起,镇的地位上升,权力大增,而内地亦相继设置,其长官为节度使,掌一方军政大权(参见新唐书兵志);明代所设镇,专掌防守,其长官为总

32、兵(参见明史兵志三);清代也是这样。到唐末、宋代,农村出现大量草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商品和社交的场所,就是市镇、集镇。可见中国古代的镇,既有军镇,也有市镇,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组材料。材料十六 夏商周时期,城堡是王、公、卿、大夫等贵族以及有地位的自由民(当时称为“国人”)的居住区,是政治统治中心。到了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生产部门。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些过去的城堡-王公贵族所居住的王城、国城、都城、城邑,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逐渐成为古代的工商业城市。中国古代城市兴起的特点是:所有的城市最初

33、只是贵族统治者所居住的城堡和政治统治的中心,后来才发展扩大为工商业城市。-郑昌淦: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概况,载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2期材料十七 直接与广大乡村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镇市和墟市,这两者在宋代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发展。镇,开始建立的时候,是军事性质的,即在要冲之区,设险防守。北魏在北部边陲就建立了沃野等镇,用以防御北方游牧骑兵的南下。既是军事据点,就需要各种供应,久之而成为市井繁华的所在。宋代,镇市大量增加,完全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镇有监镇,“宋制诸镇监官掌巡逻、盗窃及火禁之事,兼征税榷酩,则掌其出纳会计”。-漆侠著:宋代经

34、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36页材料十八 明代,江南市镇的基础在四乡农村,与四乡农村的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家庭手工业的专业化(或者说早期工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苏、松、杭、嘉、湖地区大体可以分为蚕桑区、棉作区、稻作区,有些地方或许会有所交叉,但三者之中必有一项为主。因此,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就成为市镇的主要类型。此外,基于各地的特色产业,还分布其他专业市镇,如盐业市镇、榨油市镇、笔业市镇、冶业市镇、窑业市镇、渔业市镇、编织业市镇、刺绣业市镇、造船业市镇、海运业市镇等。-樊树志著:晚明大变局,北京:中华书局,

35、2015年,第165页教师设问: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划分中国古代集镇发展的阶段,并概括影响中国古代集镇发展的相关因素。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并运用材料信息说明问题。教师讲述:运用材料的信息,并结合课文内容,可以划分出几个阶段,看出唐宋、明清时期集镇发展的特点是不同的。集镇是在地区行政中心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聚居形态,功能既有军事的功能,也有经贸功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门市镇兴起,经济中心的市镇越来越多,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新因素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梳理中国古代集镇发展演变过程,明确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的专门化程度提高,是中国集镇功能扩展和集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城

36、市的产生教师讲述: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西亚,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城市也较有特色,中国古代城市也曾十分繁荣。我们先来看看城市在两河流域兴起的情况。1两河流域出现城市及城市的功能教师讲述:在距今1.2万年到6000年间,人类开始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农业导致了人口爆炸,使人类社会能够以更大规模不断地在世界上繁衍。农业也带来了社会组织的新形式,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批城市的出现。材料十九 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农业村庄和城镇中发展起来的。在公元前4千纪的时候,这一地区的人口急速增长起来,由此,向居民们提出了在大规模社会中

37、保持秩序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适应性的增强,他们建立了国家和统治机器,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如此,通过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他们还建起了区域性的帝国,并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随着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人口的增加,苏美尔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这些城市与他们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村庄明显不同。与早期的定居点不同,苏美尔人的城市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它们管辖的范围扩展到周边地区。此外,熙熙攘攘的市场吸引着远近的买卖人,城市也因此成为经济中心。最后,城市还具有文化中心的功能,祭司们维系着有组织的宗教活动,书吏发展了书写和正规教育的传统。在从公元前3200年

38、到前2350年差不多1000年的时间里,苏美尔人的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格什、尼普尔、基什等十几个城市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第3版),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9、11页教师讲述:再来看看耶利哥遗址反映出的城市状况。材料二十 耶利哥遗址位于死海沿岸。根据14CC定年可知,这里的A阶段遗存延续了1000年(公元前8350-前7350年)。它可以划分为25个建筑层,平均40年一层。建筑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房屋,出现了最早的泥砖-面包形泥砖。后期在居住区周围建起了一道3米厚、4米多高的石墙,墙之间还有高10米、直径8.5米的塔。塔

39、门朝东,高1.7米,内有22个台阶。墙内面积40470平方米,推测当时人口有2000多人。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墙。它反映了当时牢固的定居、发达的防御工事以及较高水平的社会组织的“远古城市”生活。-杨建华著:两河流域史前时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页教师设问:通过材料介绍,可得到哪些关于耶利哥城的信息?请简要概括一下城市的建筑情况。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运用信息描述城市的建筑与布局。教师讲述:城市出现后,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二十一 随着城市的出现,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里,专业劳动者的人数迅速增加。美索不达米亚的经

40、济日益多样化,贸易活动将遥远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少部分人将财富和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于是出现了社会分化,美索不达米亚进入父权社会,成年男子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美索不达米亚人也将资源分配给那些发展文化传统的人,这种文化传统也包括文字系统的创造,使他们能够记录信息以备将来查阅。实际上,文字迅速成为教育、科学、文学和宗教沉思的基础。当大量人口开始在城市中聚集,脱离了农业生产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时,他们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技能。工匠们完善了辈辈相传的技术,并不断地发明新的方法。制陶业、纺织业、木器业、皮革制造业、造砖业、石头切割业,以及石造建筑业都成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中特有的行业。-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

41、球史(第3版),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2页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运用信息回答问题。过渡: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情况。请阅读下面的材料。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布局材料二十二 周代的城市,按照等级尊卑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对各级城市面积的大小、道路配置,以及城市中行政、经济等功能分区,均有严格的规划。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反映了周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何一民著: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页材料二十三 考察西周营国制度,内涵颇为丰富,几乎有关都邑建设的内容,

42、基本上都纳入制中。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2)都邑建设体制;(3)都邑规划制度;(4)礼制营建制度;(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23页教师设问:概括材料中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观念。教师讲述:礼制是周人立国的根本制度之一。周鉴于商人失国的教训,认为单靠血缘传统的宗法制度,尚难巩固周王的统治,还须从政治组织上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王的权威,因而运用尊卑有别的礼制,建立严格的礼治统治秩序,突出“尊尊”,提高王的权威。为此,礼制便成了营建城市(“国”)的制度基础。无论是都邑建设体制、规划制度以及营

43、建制度,处处都贯彻了尊卑有别的礼制精神。城的规模,便是按封国爵位尊卑而定的。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伯之城方五里,子男之城仅方三里,这样也就约束了不同爵位的城的规划。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概括信息,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强调政治功能,是国家威权集中之地。因此,城市建设中,强调尊卑,突出王权,并按统治者的身份等级来规定城市的大小、城垣及城隅的高度、城内道路数量及路幅宽度等,等级秩序森严。材料二十四 在唐幽州城中,实行了市坊制到辽南京(燕京)时,据记述有“城中二十六坊,坊有门楼,大署其额,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名”。其后到元代时,大都城的坊已不再存在封闭状态,都由若干条邻近街巷组成一坊,完全是

44、开放状态,街巷的名称也进而改称“胡同”,一直沿用到当代。-摘编自吴建雍等著;北京城市生活史,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年,第18-19、21-22页材料二十五 由汉代至清代,中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以推行与农业经济直接有关的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刑名、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薛凤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第325页材料二十六 南北大运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的。没有元代的大都,没有明清

45、时期的北京,没有运河沿岸的城市,南北大运河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动力了。反之,没有南北大运河的畅通,中国古代北京的发展,运河沿岸某些城市的形成和所有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明清时期南北大运河沿岸是当时全国三大经济区之一。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中心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多数分布在南北大运河沿岸,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区就是南北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和乡村。-傅崇兰著: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6页教师设问: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认识中国古代集权政治下,城市主要发挥的是政治功能,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以行政人员

46、和文化教育人士为主。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是决定因素。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市镇发展,形成有特色产业的工商业城镇。材料二十七 宋代规定一般宅制,“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诏:“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斗八,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牗雕铸柱础。”可见宋代与唐代一样的限制随便营造。这是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大家必须遵守,而在建

47、筑的整体上确是条理井然,外观毫不杂乱,是中国建筑上很成功的地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摘编自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42、53页教师设问:材料反映宋、明两朝对官员和百姓居住的房屋建筑有怎样的限制?学生活动:通过概括材料信息,知道宋朝和明朝在房屋式样以及装饰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明宋代在民居房屋的建筑方面,是深受等级制度约束的,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宋、明为维护社会秩序,严格限制官民住宅建筑。教师讲述: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总结

48、以下几个特点:城市的核心区是行政和宗庙结合的功能区;背北面南成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布局的主导原则;科举和官学(包括私学)机构是城市的重要设施;城市的行政、宗教、教育等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的腹地居民而不仅仅是市内居民;工商活动一般在空间布局和营运上受到歧视和严格控制;城市虽设城墙和门卫,但一般人员的往来和在城内居住不受限制。【设计意图】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过程没有中断,这一点与西欧城市发展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材料阅读和问题思考,增强学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客观理性地分析历史问题。城市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问题思考中发展历史思维能力。过渡:再来看看西方城市的发展情况,阅读下面的材料。3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城市材料二十八 在希腊城市中社会共同生活的新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形成统一的整体,城内既无封闭的区域也无独立的区域。对外,有些城用城墙与周边分隔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