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巴中市2023年八年级结业考试生物学试卷一、单选题1. 袁隆平团队种植杂交水稻特别注意合理密植,其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B. 空气C. 温度D. 光2. 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 )A. 吸收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3. 教育部明确规定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睡眠时长不足会影响垂体分泌某种激素,进一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这种激素是()A. 甲状腺激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性激素4. 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
2、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B. 呼吸系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C. 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D. 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5. 小强的妈妈已经育有小强和哥哥两个男孩,为响应国家“三孩”政策号召,最近正在积极备孕,请问她生下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A. 75%B. 50%C. 25%D. 100%6. 巴河是巴中的母亲河,经过数年的治理,水质明显改善,生态得到修复。首次出现濒危植物野生水蕨,形成了鱼鸟齐飞的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巴河可
3、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B. 野生水蕨是生产者C. “鱼鸟”表示一条食物链D. 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7. 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 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C. 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D. 控制“白化”的基因为显性基因8.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B. C. D. 9.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是一个熊猫的形象
4、,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B. 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 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0. 华南虎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11. 在下列四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5,物镜40C. 目镜10,物镜10D. 目镜10,物镜4012. 陈年米酒有强身益寿的作用,成年人适量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米酒的制作,主要利用了( )A. 组织培养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克隆技术D. 发酵
5、技术13. 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 繁殖行为A. B. C. D. 14. 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 特异性免疫B. 非特异性免疫C. 自然免疫D. 人工免疫15.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B. 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 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16.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
6、因为()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B.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 膀胱有暂时贮尿功能D. 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作用17. 下列各种生物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竹用地下茎生殖B. 豌豆的种子繁殖C. 家兔胎生D. 家鸽体内受精后产卵18. 下列人类进化的历程,正确的是( )A. 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B.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C. 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D. 智人直立人能人南方古猿19. 我们的消化系统是由一系列结构组成,其中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是( )A. 口腔B. 大肠C. 小肠D. 胃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春蚕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是
7、( )A. 幼虫、蛹、成虫、受精卵B.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C 成虫、受精卵、幼虫、蛹D.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二、填空题21.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22.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着被淘汰,这就是_。23. 绵羊的卷毛(E)对直毛(e)为显性性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若它们再生一只直毛小羊,其基因型为_,概率为_%。24. 患甲流的同学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疫苗相当于_。25.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是_,植物在减少温室气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通
8、过_作用吸收温室气体。三、综合探究题26. 某班级生物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反应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结果A组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8分钟碘液变蓝B组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不变蓝C组馒头(切碎)+X8分钟碘液变蓝D组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变浅蓝(1)表中的“X”应该为_。(2)B组和D组对照,变量是_,探究是_。(3)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在_的水浴中进行。(4)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_。27. 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西瓜大
9、棚基地参观。为了进一步提高西瓜的品质,该小组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并绘制了图片:图甲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西瓜植株在一天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西瓜植株生长期间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甲中的生理过程_(填字母)提供。(2)夜晚将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会影响西瓜植株的_,对应图乙中的A点应向_移动(填“上”或“下”)。(3)向大棚中通入“气肥”,可以提高西瓜植株的_以实现增产。图乙曲线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填字母)。28.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请辨识和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春季,农民通过播种育秧
10、种植水稻,水稻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_的地位。(2)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构成。(3)该生态系统中最长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写出一条即可)_。(4)除图中已经出现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包括_者和_成分。巴中市2023年八年级结业考试生物学试卷一、单选题1. 袁隆平团队种植杂交水稻特别注意合理密植,其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B. 空气C. 温度D. 光【答案】D【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11、【详解】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可见种植杂交水稻特别注意合理密植,其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光,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 )A. 吸收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详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常去掉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膜包裹切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少
12、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 教育部明确规定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睡眠时长不足会影响垂体分泌某种激素,进一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这种激素是()A. 甲状腺激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性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详解】A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
13、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B不符合题意。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可以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C符合题意。D性腺能分泌性激素,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D不符合题意。故选C。4. 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B. 呼吸系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C. 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D. 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答案】A【解析】【分析】健康的
14、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详解】A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对人体健康有益,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确。B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B错误。C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不应该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是吃得越多越好,C错误。D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D错误。故选A。5. 小强的妈妈已经育有小强和哥哥两个男孩,为响应国家“三孩”政策号召,最近正在积极备孕,请问
15、她生下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A. 75%B. 50%C. 25%D. 100%【答案】B【解析】【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
16、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受精时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都是50%。所以小强的妈妈生下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6. 巴河是巴中的母亲河,经过数年的治理,水质明显改善,生态得到修复。首次出现濒危植物野生水蕨,形成了鱼鸟齐飞的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巴河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B. 野生水蕨是生产者C. “鱼鸟”表示一条食物链D. 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
17、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详解】A巴河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野生水蕨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B正确。C正确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鱼鸟”缺少生产者,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C错误。D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
18、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C。7. 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 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C. 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D. 控制“白化”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
19、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A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这一对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遗传学上将它们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B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B正确。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C正确。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
20、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亲代肤色正常,子代出现“白化”,是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D错误。故选D。8.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详解】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即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
21、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图示将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展平、擦载玻片、撕取材料、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吸碘液染色、盖盖玻片。综上所述: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的正确步骤是。故选B。9.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是一个熊猫的形象,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B. 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 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
22、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详解】A熊猫属于动物,基本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竹子属于植物,主要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故A正确。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B正确。C熊猫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竹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故C错误。D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
23、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由器官构成植物,而动物由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说明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D正确。故选C。10. 华南虎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详解】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B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
24、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符合题意。故选D。11. 在下列四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5,物镜40C. 目镜10,物镜10D. 目镜10,物镜40【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0=50(倍),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40=200(倍),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010=100(倍)
25、,C错误。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040=400(倍),D正确。故选D12. 陈年米酒有强身益寿的作用,成年人适量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米酒的制作,主要利用了( )A. 组织培养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克隆技术D. 发酵技术【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可根据生物技术的概念和日常中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解答。【详解】A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如草莓的组织培养,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是把所需基因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的技术,如转基因大豆,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培育
26、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如克隆羊多莉,C不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是复杂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被细菌或真菌分解成某些简单的产物的过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制作酒、制作泡菜等。米酒的制作是利用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注意掌握。13. 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 繁殖行为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
27、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即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详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即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
28、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母鸡孵卵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同时母鸡的孵卵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和先天性行为。14. 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 特异性免疫B. 非特异性免疫C. 自然免疫D. 人工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
29、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特异性免疫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详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资,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
30、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特异性免疫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白细胞属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15.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建立
31、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B. 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 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答案】D【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详解】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也就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故A正确。B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故B正确。C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2、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C正确。D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所以对濒危野生动物要迁入动物园进行保护,故D错误。故选D。16.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B.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 膀胱有暂时贮尿功能D. 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2)尿
33、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除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储尿作用,因此ABD
34、错误,C正确。故选C。17. 下列各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竹用地下茎生殖B. 豌豆的种子繁殖C. 家兔胎生D. 家鸽体内受精后产卵【答案】A【解析】【分析】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详解】A、竹用地下茎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符合题意。BCD、豌豆的种子繁殖、家兔胎生以及家鸽体内受精后产卵,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
35、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18. 下列人类进化的历程,正确的是( )A. 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B.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C. 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D. 智人直立人能人南方古猿【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详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符合题意。故选B。19.
36、我们的消化系统是由一系列结构组成,其中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是( )A. 口腔B. 大肠C. 小肠D. 胃【答案】C【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7、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春蚕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是( )A. 幼虫、蛹、成虫、受精卵B.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C. 成虫、受精卵、幼虫、蛹D.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答案】B【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详解】春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故选B。二、填空题21.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
38、【答案】 . 叶绿体 . 线粒体【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且是放出氧气的过程叫。(5)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燃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详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由此可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点睛】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22.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适应者生存
39、,不适应着被淘汰,这就是_。【答案】 . 生存斗争 . 自然选择【解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点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
40、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23. 绵羊的卷毛(E)对直毛(e)为显性性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若它们再生一只直毛小羊,其基因型为_,概率为_%。【答案】 . ee . 50【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卷毛的基因型为EE或Ee,直毛的基因型为ee。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遗传图为:
41、 由此可知:若它们再生一只直毛小羊,其基因型为ee,概率为50%。24. 患甲流的同学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疫苗相当于_。【答案】 . 传染源 . 抗原【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患甲流的同学是带有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染源。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进
42、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流感,因此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25. 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成分是_,植物在减少温室气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_作用吸收温室气体。【答案】 . 二氧化碳 . 光合【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详解】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43、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植物在减少温室气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温室气体。三、综合探究题26. 某班级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反应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结果A组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8分钟碘液变蓝B组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不变蓝C组馒头(切碎)+X8分钟碘液变蓝D组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8分钟碘液变浅蓝(1)表中的“X”应该为_。(2)B组和D组对照,变量是_,探究的是_。(3)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在
44、_的水浴中进行。(4)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_。【答案】(1)2毫升清水 (2) . 切碎(是否切碎、馒头形态) . 牙齿的咀嚼作用 (3)37 (4)葡萄糖【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小问1详解】“若B号和C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有无,除“唾液不同”外,其他条件如馒头大小、温度、处理时间等都相同,所以表中的“X”应该为2毫升清水。【小问2详解】B组和D组对照,以馒头是否切碎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小问3详解】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为了更真实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