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ppt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辛弃疾一、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2.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3.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二、重点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2.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1161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年,金国大举南犯,一个一个2121岁的青年率领群众岁的青年率领群众20002000多人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
2、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的事。第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他亲往追捕,第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他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另一件是,亲率5050骑兵,直逼驻有骑兵,直逼驻有5 5万大军的金营,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这个青年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这个青年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他从42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得不到朝廷重用。这期间,1
3、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胄(zhu)起用。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韩不听辛弃疾之劝,后来把他调离了镇江。本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词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二读:读懂词意 三读:读出感情 四读:析情明技 读词总纲读词总纲练习朗读。元嘉草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望中犹记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尚能饭否?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朗读诗歌朗读诗歌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即镇江。怀古所写内容。怀古诗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解读诗歌解读诗歌题解 北固亭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
5、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登山祭天登山祭天书信书信封闭封闭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说说道义路途道义路途道路主张道路主张思想,学说思想,学说经得起,忍受经得起,忍受可以,能够可以,能够感受感情基调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品读课文品读课文欢快、忧愁、寂寞、伤感、豪迈、痛恨恬淡、闲适、悲愤、思念、激昂、消沉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上 片下 片多多用用典典故故品读诗歌品读诗歌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典故?所用典故所用
6、典故用孙权典故。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品读诗歌品读诗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表达向往英雄业绩及抗金决心。品读诗歌
7、品读诗歌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指出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品读诗歌品读诗歌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品读诗歌品读诗歌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
8、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品读诗歌品读诗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况,虽60多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典故解读典故解读 廉颇在80岁左右时,赵王想起用他,但又不知他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担当重任,就派使者去廉颇住处观其进食的情况,使者回朝后告诉了一个宦官,宦官
9、与廉颇有仇,便对赵王说:“廉颇老了,他虽然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但是上了三趟茅房”。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用用 典典总结写法总结写法用典:用典:典故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故事或或有出处有出处的词句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用典或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用典或仰慕古人仰慕古
10、人,或以,或以古古人自况人自况,感慨身世感慨身世,或,或借古讽今借古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含蓄隽永。用典的分类:用典的分类:用典有用典有用事用事和和引用前人诗句引用前人诗句两种。两种。用事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
11、故,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作用: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得古朴而文采斐然;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用典的作用:(1 1)用古代的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用古代的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振。(2 2)用)用刘裕刘裕“气吞
12、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与与刘义隆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赢得仓皇北顾对比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3 3)用)用四十三年前四十三年前的的“烽火扬州路烽火扬州路”与与眼下眼下的的“佛狸祠下,一片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神鸦社鼓”对比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4 4)用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与自己的冷落处境对比自己的冷落处境对比,用,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词
13、义词义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更加丰富曲折,更加丰富曲折,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感情感情感情更加委婉强更加委婉强更加委婉强更加委婉强烈,烈,烈,烈,形象形象形象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更加鲜明生动。更加鲜明生动。更加鲜明生动。对比的作用对比的作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上阕孙权:刘裕:下阕刘义隆:词人:愤斥偏安廉颇:壮志未酬咏史抒怀借古讽今上阕上阕英雄难觅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令人仰慕下阕草草出师警告当朝烽火扬州尚能饭否主旨手法 孙权、刘裕南宋统治者 刘裕刘义隆用典 对比 拓跋焘是入侵者受祭祀 辛弃疾有心抗金报国当权者主和 赵王想起用廉颇当权者不重用辛弃疾 总结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统治者
14、仓促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北伐抗敌、恢复中原的北伐抗敌、恢复中原的迫切愿望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拓展:拓展:从词人身上发现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从词人身上发现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由此你又想到了古时的哪些人?由此你又想到了古时的哪些人?屈原: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杜甫: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范仲淹:先
15、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苏轼和和辛弃疾并称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辛”,试结合文本内容,试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具体分析分析念奴娇念奴娇赤赤壁壁怀古怀古和和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的异同点。异同点。题材上:都属于:都属于怀古词,文题结构都由,文题结构都由地点+怀古构成。构成。内容上:都:都描绘了气势恢宏之
16、场景,雄浑壮阔之意境;都,雄浑壮阔之意境;都怀想了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都,还自我情愫;都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北伐中原、西汉匈奴之争等都是历史,如赤壁之战、北伐中原、西汉匈奴之争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豪放气势。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豪放气势。情感上:都赞扬了一些英雄豪杰,流露出:都赞扬了一些英雄豪杰,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的伤感,抒发抒发了词人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手法上:都都用典抒情、借古讽今。(1 1)相同点:)相同点:对比阅读感苏辛形象上:苏词借刻画:苏词借刻画周瑜感伤自己功业未就。辛词借孙权等感伤自己功业未就。辛词
17、借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痛斥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抒发自己满腔愤懑。痛斥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抒发自己满腔愤懑。抒情上:苏词紧扣: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在感伤自我的同时,又抒发了自己的的同时,又抒发了自己的豪迈旷达。辛词紧扣。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用典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借用典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之中更多情怀,豪放之中更多悲壮之气。语言上:苏词:苏词开阔明朗,辛,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手法上:苏词以: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另外运用了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另外运用了衬托手手法,以法,以“多少豪杰多少豪杰”“”“小乔初嫁小乔初嫁”衬周郎。辛词以衬周郎。辛词以叙事为主,人物蕴含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之中,在事件之中,用典颇多,自然精当。颇多,自然精当。(2 2)不同点:)不同点:苏辛均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通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活动设计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