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朱汉民作品精选精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朱汉民作品精选精练.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朱汉民作品精选精练朱汉民作品精选精练中华文明具有早熟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的先贤很早就努力摆脱“神”的崇拜,寻求人文理性。周朝的先贤在思考人和天的关系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神,而是要有人文自觉、以德配天,这里其实就是“人”的觉醒,表达出人文精神的追求。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通过教育得以体现的,出现了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所以,世界上很多中外学者,把中华文明称之为“儒教文化”。这一个“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中华文明确立了一套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在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华文明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建国君民,教学
2、为先。”与此相关,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为什么说“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何以“人文”去“化成天下”就是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失去人文文化制约的社会建立合乎“人道”的和谐秩序。所以,儒教的“教”,就是希望儒者致力于教育,能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标。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儒家并不仅仅是把教育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还特别关注个体人格,关注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孔子的“成人之教”、孟子的“自得之学”、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均有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文精神。
3、孔子的理想是“成人之教”。他的所谓“成人”其实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应该是在智慧、意志、德行(即智、仁、勇)等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其实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君子”。所以,孔子十分关注如何开展“成人教育”,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君子,教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同时希望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以实现理想的“成人教育”。孟子把教育人理解为个体人格的自觉,即“自得之学”。他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唤醒个体“良知”的自省,通过自我反省,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德性,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一个君子、一个贤人。从君子、贤人又可以修行到圣人,所以儒家文化在推动教育的时候,特别
4、强调要发展个体,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其实这都是一种人文教化。另外,儒学创立的同时形成了儒家经典,这些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不是上帝的训谕,而是三代先王、儒家诸子人文理性的历史积累,是人文文化的经典、历史理性的经典,特别是其中包含着大量论述教育的经典、实施教育的教材。儒家经典主要就是讲如何培养人、教育人,也就是成人之教。可见,儒家人文教育基本上致力于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家国天下。通过教育来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最终实现和谐家国与大同天下;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以启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和人文精神的发掘。所以,儒家教育的核心既包括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又包括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从
5、这两重意义上来说,儒家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B君子是儒家教育理念中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一种能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的人。C儒家教育虽然致力于大同天下的实现,但更注重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儒家经典体现出以育人为重点的显著人文性特征,因此它并不是上帝的训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述孔子与孟子等人的教育理念,论证了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化成天下。B文章论述了“儒教”的根本任务,谈及其维护社会与关注个人两方面的内涵。C文章论述
6、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传统,是论证“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前提。D文章以儒家为基本立场,对儒家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进行总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越深入的接受孔子的“成人之教”,就越能摆脱对神明的崇拜与依赖,从而找到追寻人文理性的道路。B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孟二人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C中华文明确立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这有赖于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的出现。D如果儒者不致力于教育,不关注个体人格、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建立。【答案】1B2A3D【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
7、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A 项,“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这个“最成熟的教育制度”是有“世界古文明”的限定条件的。C 项,“儒家教育虽然致力于大同天下的实现,但更注重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分析错误,“致力于大同天下”与“通过教育促
8、进个体全面发展”是儒家人文教育的两重意义,不存在转折关系。D 项,“因此它并不是上帝的训谕”分析错误,强加因果,儒家经典体现出人文特征,与“不是上帝的训谕”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选 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论证了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化成天下”分析错误,文章引述孔子与孟子等人的教育理念,论证的是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故选 A。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
9、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D 项,“如果儒者不致力于教育,不关注个体人格、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建立”说法错误,儒家教育的政治功能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功能,这两项功能是并行的,其中一个不是另一个的条件。故选 D。【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
10、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
11、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2、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今朝高考语文网:。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
13、功,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的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由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改
14、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1下列对文章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C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于儒家子学。D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下文对儒学的论
15、述做了支撑。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地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C文章在第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取决于其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二者间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B诸子百家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C儒学在发展中致力于文化传承和积累自己的思想资源,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D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答案解析:1A【解析】“学者们都认为”说法绝对。2C【解析】“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于文无据。3C【解析】张冠李戴。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