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促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课题:促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3.通过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理解本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前朝“治世殃民之事揭露“康熙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构思。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3.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提问:假如别人用一匹骏马和你换一只小虫,你愿不愿意换呢? 这个虫
2、子就是促织,俗名蟋蟀,性好斗。明宣德年间,宫中斗促织戏风靡一时。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1)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作者作品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
3、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四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如画皮。 2、写作背景 清初统治者注意整顿吏治,但不能彻底扫除贪官污吏,更不能消灭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从侧面反映了清初统治者对人民的镇压与剥削。他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封建官吏横行无忌,豪绅恶霸鱼肉乡里,底层人民大众哀告无门的社会面貌,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4、之间的矛盾。 3、解题 促织,俗名蟋蟀、蛐蛐,性好斗,后腿粗壮,善于跳跃。唐宋以来 ,从宫中到民间,斗蟋蟀的游戏靡然成风。 4、情节结构 5、基础知识:梳理字音、字形 三、赏析内容 1、第1段起因:朝廷征虫,百姓破产 (1)重点字词、译文 (2)文章开头交代“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的情节有何用意? 明确:点题,点明故事的起因,揭示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宫中二字把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为主人公成名一家悲剧性的遭遇做铺垫。 2、第2段开端:成名寻虫,山穷水尽 (1)重点字词、译文 (2)第2段写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成名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表现了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3、第
5、3段发展:成妻卜虫,暗合心事 (1)重点字词、译文 (2)写成名妻子求神有什么深刻用意? 明确:求神问卜得促织,这个情节符合民众的欣赏水平,使小说具有神怪色彩,更有趣味;人只有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才去求神,求神可以给人精神寄托,不至于绝望。反映了成名一家在现实中已走投无路;求神问卜得促织这个情节于波澜中显平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第4段发展:成名得虫,柳暗花明 (1)重点字词、译文 (2)赏析捕捉促织的动词。 明确: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成名搜寻之细,用心之苦,语言生动细腻。 在绝望中,成名按图苦搜,终获佳品,解脱苦难有了希望,第一层波澜趋向平息。 5、第5段高潮:成子失虫,波澜又
6、起 (1)重点字词、译文 (2)“失虫”是又一新的波澜。得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珍爱,为成子的误毙促织做衬笔。成子恐惧,成妻面如死灰,说明事关身家性命,“死期至矣,暗扣下文成子的自尽。 6、第6段高潮:成子化虫,大起大落 (1)重点字词、译文 (2)成名“目不交睫”“僵卧长愁是担心儿子的安危吗? 明确: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的安危,而是上哪儿捉蟋蟀,如何交差。眼看期限在即,交不了差,唯有死路一条,真是一筹莫展,愁肠百结。儿子的生命竟然不如一只小小的蟋蟀,体现作者的悲愤。 突出了成名夫妇的悲惨处境,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7、第7段高潮:成名斗虫,惊心动魄 (1)重点字词、译文 (2)小说写小
7、促织的才能和善斗,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夸张、对比(欲扬先抑)、侧面衬托 (3)体会成名在捕得小虫后的心理变化,有什么深层含义? 成名的心理变化:惴惴惭怍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惊喜 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小虫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区区小虫关系到一家的祸福安危,给人以更加真实的感觉,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8、第8段结局:成名献虫,因祸得福 (1)重点字词、译文 (2)有人认为小说的喜剧性结局削减了对丑恶社会的谴责力量,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谈谈看法。 明确:成子魂化蟋蟀是不可能的。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为促织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挞皇帝视人命如玩促织。
8、 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于区区小虫,可见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 “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成名“裘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这岂不荒唐可笑! 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 9、第9段尾声:作者评虫,揭露腐败 (1)重点字词、译文 (2)作者的评论表达了哪几个观点? 明确: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寄讽谏之旨。 成名的一贫一富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10、梳理全文脉络 四、课文小结 1、作品主旨 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横征暴敛的罪恶,对劳动人民的摧残与压迫;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2、艺术特色 1、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2、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3、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多样化。 5、借古讽今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