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泡菜坛中加入蔬菜时需要装满整个泡菜坛B. 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会一直增加C. 从泡菜汁中可以分离到制作酸奶的菌种D. 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是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的唯一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
2、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详解】A、泡菜坛中加入蔬菜时装至半坛,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A错误;B、发酵初期乳酸菌的数量在增加,到了发酵后期,乳酸含量过高,pH过低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使乳酸菌大量死亡,B错误;C、制作泡菜和酸奶都是用乳酸菌,故从泡菜汁中可以分离到制作酸奶的菌种,C正确;D、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是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的一个原因,还有发酵液的pH下降也是抑制杂菌的原因,D错误。故选C。2. 图是探究果酒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于探究果醋发酵时,打开阀a,转动搅拌器有利于提高产量B. 打开阀b,经管口3可取样
3、检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C. 用于探究果酒发酵时,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 改变通入气体的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阀a是控制充气口充气的,制备果酒,后期应该关闭充气口,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充入无菌空气;阀b是控制发酵液的取样的,管口2连接的是排气口,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详解】A、醋酸菌为需氧菌,因此用于探究果醋发酵时,需要打开阀a通入氧气,转动搅拌器可增加溶氧量以及增加醋酸菌与营养物质的接触,有利于提高产量,A正确;B、发酵过程产生的CO2可通过管口2排出,因此通过管口3不能检测CO2,B错误;C、用于探究果酒发酵时,
4、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氧气进入影响酵母菌发酵,C正确;D、改变通入气体的种类,例如分别通入氮气和氧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D正确。故选B。3. 齐民要术中记载过,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要“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欢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有关古人酿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酒曲”类似于一种培养基,富含发酵所需的菌种B. “鱼眼汤”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C. “净淘米”是为了杀死米里面的杂菌D. “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使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5、【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就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但在酿酒前期需通气培养,以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详解】A、“酒曲”类似于一种培养基,富含发酵所需的菌种,将酒曲浸到活化后,所含的微生物才能进行发酵,A正确;B、“鱼眼汤”现象是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是酵母菌等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B正确;C、“净淘米”是为了清除米中的杂质,C错误;D、“舒令极冷”是将蒸熟的米摊开冷透,避免酒曲中酵母菌等微生物因高温而死亡,D正确。故选C。4. 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气体
6、分别是( )A. 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 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C. 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等,其利用氧气进行细胞呼吸;气体为CO2D.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答案】C【解析】【分析】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详解】A、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
7、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B、腌制过程中,蔬菜体积缩小的原因是植物细胞逐渐失水,B错误;CD、泡菜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所以水槽中有气泡产生,C正确,D错误。故选C。5. 下列关于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均减少B. 传统发酵技术都是直接利用天然原料中的微生物C. 传统发酵是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液体发酵为主D. 发酵是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的产物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
8、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计数。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详解】A、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会消耗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的干重减少,但会有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机物种类会增加,A错误;B、传统发酵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B错误;C、传统发酵是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C错误;D、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的产物的过程,D正确;故选D。6. 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9、 )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物也可以是菌体本身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C【解析】【分析】1、细菌通常要求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霉菌要求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2、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
10、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3、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详解】谷氨酸是由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的,而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细菌,通常要求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正确;一般利用高产黑曲霉生产柠檬酸,正确;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物、酶以及菌体本身,正确;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氮肥量,促进植物生长,错误;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但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
11、酵结束后在低温、密闭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属于后发酵, 因此酒精主要在主发酵阶段的产生积累,错误;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依据的原理都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而可以从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正确;单细胞蛋白即微生物菌体,不需要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错误。故选C。7.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毛霉发酵可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经一系列处理后可制成味精B.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农药,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C. 利用酵母菌等菌种的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D. 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答案】A
12、【解析】【分析】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详解】A、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经一系列处理后可制成味精,A错误;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B正确;C、用酵母菌等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甚至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C正确;D、一种生产乙型肝炎疫苗的方法就是将乙型肝炎病毒
13、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成效率,D正确。故选A。 8.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NaNO3KHPO4KC1MgSO4 7H2OFeSO4(CH2O)H2O青霉素含量3g1g05g05g001g30g1L01万单位A. 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B. 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O),唯一氮源是NaNO3C.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 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细菌应除去(CH2O),添加纤维素【答案】B【解析】【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些微生物还需要特殊的营养物质,如维
14、生素、生长因子等。培养基中含有琼脂的一般为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细菌对青霉素敏感,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不能培养细菌。【详解】A、该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物碳源(CH2O),所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A错误;B、分析表格可知,(CH2O)含有C,NaNO3中含有N,该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O),唯一氮源是NaNO3,B正确;C、该培养基添加了青霉素,不适合细菌生长,所以属于选择培养基,C错误;D、纤维素分解性细菌能利用纤维素(碳源),且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
15、解性细菌应除去(CH2O)和青霉素,添加纤维素,D错误。故选B。9. 如图是两种不同接种方法所得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种之前都要对操作者双手和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B. 配制该培养基时要先调pH,再灭菌,最后倒平板C. 在区域看到有单个菌落即可对活菌进行计数D. 接种后灼烧灭菌接种工具只能杀死部分芽孢和孢子【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接种之前都要对操作者双手消毒,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A错误;B、配制该培养基时: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B正确;C、在区域看到有单个菌落,但不能对活菌进行计
16、数,C错误;D、接种后灼烧灭菌接种工具能杀死全部芽孢和孢子,D错误。故选B。10.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 培养基中都只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 固体培养基表面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D.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答案】A【解析】【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详解】A、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即生长因子,A正确;B、培养基中一般都含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但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B错误;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
17、时,稀释度足够高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菌落,肉眼不能看到单个细菌,C错误;D、液体培养基没有加入凝固剂,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加入少量水也不会制成液体培养基,D错误。故选A。11.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道等局部组织感染。检验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大肠杆菌的代谢物能与伊红亚甲蓝(EMB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深紫色。下列对该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测定前,滤杯、滤膜和滤瓶均需灭菌处理B. 过滤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C. 将过滤完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完成大肠杆菌
18、的接种操作D. 在EMB培养基上,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并形成深紫色菌落【答案】D【解析】【分析】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能与目的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可以鉴别微生物。【详解】A、测定前,滤杯、滤膜和滤瓶需要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正确;C、由于过滤完后细菌黏附在滤膜上,将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可将黏附的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C正确;D、EMB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没有选择作用,D错误;故选D。12.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主要致病成分,头孢三嗪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下表为某医生在体外实验中,测定不同浓
19、度的头孢三嗪单独或联合双黄连处理肺炎克雷伯氏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时,内毒素释放量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添加药物不同药物浓度下内毒素释放量/(EUmL- 1)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甲生理盐水5298-乙头孢三嗪1402482743304丙头孢三嗪+双黄连1115657461340注:“一表示无此项实验;双黄连浓度为01 mgmL-1A. 本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添加药物的种类为唯一的自变量B. 甲组为对照组,说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可自发地释放内毒素C. 头孢三嗪能抑制肺炎克雷伯氏菌释放内毒素,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D. 双黄连能够拮抗头孢三嗪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释放的影响【答案
20、】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有药物种类和药物浓度,因变量是内毒素释放量。甲组添加低浓度生理盐水,是对照组,说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可以自发的释放毒素。【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药物种类和药物浓度两种,A错误;B、甲组为对照组,在不加药物的情况下仍然有内毒素产生,说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可自发地释放内毒素,B正确;C、低浓度和中浓度的头孢三嗪下,内毒素释放量高于甲组释放量,说明低浓度和中浓度的头孢三嗪会促进肺炎克雷伯氏菌释放内毒素,高浓度的头孢三嗪抑制肺炎克雷伯氏菌释放毒素,C错误;D、与乙组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丙组加入双黄连后,内毒素释放量均低于乙组,说明在低浓度和中浓度下,双黄连使头孢三
21、嗪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的释放的促进作用减弱,在高浓度组,双黄连使头孢三嗪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的释放的抑制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B。13. 病毒感染果蔬后,会借助胞间连丝等结构扩散,导致果蔬产量和品质退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获取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70的酒精和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B. 生产脱毒苗和培养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不同C. 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及细胞分化D. 植株茎尖细胞中不含病毒的原因可能是该组织胞间连丝不发达【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
22、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 ;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的影响: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70%的酒精和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清洗时用无菌水,A正确;B、生产脱毒苗和培养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不同,前者是细胞的全能性,后者是动物细胞核的
23、全能性,B正确;C、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细胞分化,C错误;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病毒感染果蔬后,会借助胞间连丝等结构扩散,据此推测植株茎尖细胞中不含病毒的原因可能是该组织胞间连丝不发达,D正确。故选C。14.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微藻能合成很多独特的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科研人员将自养的绿色巴夫藻和既可自养又能异养的四鞭藻进行融合,经筛选获得融合藻株。在自养培养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速率和EPA、DHA产率,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藻体生长速率(g/Ld)EPA(%)DHA(%)绿色巴夫藻005
24、802120073四鞭藻01400058无融合藻014100670054A. 融合藻具有生长迅速又能合成EPA和DHA的优点B. 诱导融合前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一般在低渗溶液中进行C. 细胞诱导融合完成后培养体系中不只3种类型的细胞D. 获得的融合藻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EPA、DHA检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绿色巴夫藻能合成EPA和DHA,而四鞭藻不能合成DHA,融合藻可合成EPA和DHA。融合藻的生长速率与四鞭藻接近,但大于绿色巴夫藻。【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融合藻生长速率最大( 0141),且能合成EPA和DHA,A正确;B、诱导两种藻细胞融合前需先用纤维素酶等处理以
25、获得原生质体,此操作一般在等渗溶液中进行,如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则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会因吸水而膨胀甚至涨破,B错误;C、细胞诱导融合完成后培养体系中应有未融合的绿色巴夫藻细胞、四鞭藻细胞以及两个绿色巴夫藻细胞融合体、两个四鞭藻细胞融合体、一个四鞭藻细胞和一个绿色巴夫藻细胞融合体,共5种类型的细胞,C正确;D、结合C分析可知,融合后有多种细胞,故为获得的融合藻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EPA、DHA检测,以便获得符合要求的融合细胞,D正确。故选B。15.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图为该操作示意图。下
26、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杂种植株时,杂种细胞可以被诱导出有特定形态的愈伤组织B. 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 杂种细胞经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的诱导,直接再分化成为杂种植株D. 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并能通过父本进行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A为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可以酶解法,B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以用聚乙二醇处理,融合的杂种细胞应该具备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甲品种的控制多种优良性状的核基因。【详解】A、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即愈
27、伤组织无特定形态,A错误;B、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去除细胞壁,然后加入诱导剂才能促使细胞融合,所以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导致细胞融合,即不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错误;C、杂种细胞经过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诱导后,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C错误;D、由题可知,甲品种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则杂种植株细胞核内含有控制甲品种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精子中具有一半核基因,能通过父本(精子)进行传递,D正确。故选D。16. 下列成果中,不需要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的是( )A. 制备HIV单克隆抗体作为艾滋病诊断试剂B. 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
28、出体细胞克隆猴C.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优良杂种水稻D. 将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移入奶牛体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2、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细胞工程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类,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技术等。【详解】A、制备HIV单克隆抗体需要用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不符合题意;B、通过体
29、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B不符合题意;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优良杂种水稻的过程,属于杂交育种技术,不需要用到细胞工程技术,C符合题意;D、将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移入奶牛体细胞,从细胞器水平改变了动物细胞的结构,获得了具有叶绿体的动物细胞,属于细胞工程,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 生物兴趣小组成员以西瓜5天龄幼苗子叶(子叶尚未完全展开且颜色为淡绿色)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前应对幼苗子叶和MS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B. 与愈伤组织细胞相比,胚状体细胞已经分化C. 暗处理时间长短对细胞脱分化率影响不
30、大,但影响再分化率D. 结果表明西瓜子叶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2周【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该实验的外植体(幼苗子叶)需要消毒处理,而不是灭菌,灭菌会使得外植体死亡而无法培养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A错误;B、愈伤组织是由已分化的细胞变为未分化的细胞,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来,因此愈伤组织属于未分化细胞组织,胚状体属于已分化细胞组织,B正确;C、愈伤组织的变化属于脱分化,胚状体的变化属于再分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愈伤
31、组织的诱导率虽然有一个突变,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后期变化较小,而胚状体的诱导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且明显的趋势,C正确;D、由胚状体诱导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在1-2周,诱导率数据较大,因此西瓜子叶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为1-2周说法正确,D正确。故选A。18. 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传统生产方法是从红豆杉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如图表示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杉醇是红豆杉的初生代谢物B. 摇瓶培养易出现细胞贴壁现象C. 取红豆杉树皮做外植体更容易获得紫杉醇D. 可利用传代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紫杉醇抗癌活性【答案】D【
32、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过程是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分析题图可知,该过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分裂,并进行大规模悬浮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紫杉醇。【详解】A、紫杉醇具有高抗癌活性,是一种次生代谢物,A错误;B、摇瓶培养是为了增加溶氧量,有利用于细胞充分接触营养,促进细胞增殖,B错误;C、紫杉醇是从愈伤组织的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无论取何种组织做外植体,都需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培养,因此使用不同组织做外植体获得紫杉醇的难易程度相同,C错误;D
33、、紫杉醇具有抗癌作用,能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可利用传代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紫杉醇的抗癌活性,D正确。故选D。19. 科学家培育克隆羊时,使用了三种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分别将这些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形成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发育成重组胚胎,这些重组胚胎的发育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核的供体细胞类型妊娠数/受体母羊数乳腺上皮细胞1/13胚胎成纤维细胞4/10早期胚胎细胞14/27A. 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B. 克隆羊所利用的细胞核也可以是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C. 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D. 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有关【
34、答案】B【解析】【分析】1、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核移植时,使用电脉冲等方法可以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2、动物核移植的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全能性的高低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呈反比,即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核移植成功率越高。【详解】A、分析题表数据可知,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10/27),A正确;B、克隆羊所利用的细胞核应该为体细胞的细胞核,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只含有
35、一半染色体,用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发育而来的克隆动物不可育,B错误;C、由于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正确;D、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有关,D正确。故选B。20. 核移植技术除了研究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外,在药物生产、优良种畜的培育和繁殖、拯救濒危动物、治疗性克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移植技术可用于优良种畜的培育B. 细胞核移植技术可用于人的生殖性克隆C. 核移植技术与干细胞诱导技术结合,可用于修补人体损伤的器官D.
36、 核移植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克隆,以保持转基因动物的性状【答案】B【解析】【分析】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畜牧业、医药卫生以及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畜牧生产中,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在医药卫生领域,通过建立转基因体细胞系,再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的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许多珍贵的医用蛋白: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转基因克隆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以患者作为供体培育的人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能形成相应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将它们移植给患者时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该技术有望增加濒危物种的存活
37、数量。【详解】A、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因此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培育优良种畜,A正确;B、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可用于人的治疗性克隆,禁止用于生殖性克隆,B错误;C、核移植技术与干细胞诱导技术结合,可克隆出人体相应的器官,用于修补人体损伤的器官,C正确;D、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转基因动物,获得的克隆动物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细胞核供体,可以保持转基因动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B。21. 2020年6月,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称,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皮肤类器官在培养45个月后,形成了多层皮肤组织,包含毛囊、
38、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是迄今最逼真的人皮肤类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能干细胞形成多层皮肤组织的过程中,遗传物质通常会发生改变B. 多能干细胞培养形成多层皮肤组织,说明了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C. 给烧伤病人移植自身多能干细胞培养成的皮肤类器官可减弱免疫排异反应D.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为人体内所需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特征等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多能干细胞形成多层皮肤组织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全能
39、性是指已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多能干细胞培养形成多层皮肤组织,未体现出发育成完成个体,不能体现全能性,B错误;C、由于多能干细胞培养成皮肤类器官由自身细胞发育而来,不会出现排异反应,C正确;D、研究结果表明,多能干细胞能形成多层皮肤组织,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但不能说明其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D错误。故选C。22. 为了初步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药物X或Y,培养过程及结果如下图、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B. 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
40、的无菌蒸馏水C.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肝癌细胞进行计数D. 据实验结果初步判断药物X的抗癌效果更好【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活性,自变量是药物X或Y的有无,因变量是细胞数量,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除了需要加入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等天然物质,A正确;B、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加入蒸馏水可能导致动物细胞吸水涨破,应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B错误;C、对动物细胞培养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统计,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和药物Y组相比,添加药物X的组别中肝癌细胞数目最少,故可以初
41、步确定药物X的抗癌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B。23.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而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它的原理便是通过与癌症细胞的ECFR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癌细胞EC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科学家将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尼妥珠单抗与ECFR结合的特异性,尼妥珠单抗可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B. 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C. 尼妥珠单抗制作过程中,杂交瘤细
42、胞需利用ECFR与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D. 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A【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详解】A、由题干可知,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才会
43、导致癌症,正常表达则不会,而尼妥珠单抗与ECFR的特异性结合无法区别EGFR是否正常表达,故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A错误;B、根据题意,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故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B正确;C、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竞争性结合,故能通过EGFR与其分泌的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C正确;D、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疾病。单抗不是机体本身产生的,所以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
44、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A。24. Vero细胞系来源于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具有无限分裂和贴壁生长的特性。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经Vero细胞培养、新冠病毒灭活及提纯,可制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Vero细胞可作为新冠病毒大量繁殖的“培养基”B. 向Vero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可防止杂菌污染C. 分瓶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Vero细胞D. 每传代1次,培养瓶中的Vero细胞分裂1次【答案】D【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
45、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Vero细胞可作为新冠病毒大量繁殖的“培养基”,A正确;B、为防止杂菌污染,可以向Vero细胞培养液中加
46、入适量抗生素,B正确;C、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因此分瓶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Vero细胞,以进行传代培养,C正确;D、当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时需要进行传代培养,每传代1次,培养瓶中的Vero细胞分裂不止1次,D错误。故选D。25. 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科学家推测,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此他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多次进行步骤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B. 经两次筛选可得到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CD47抗体的细胞C. 实验组中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需放入CO2培养箱D. 对照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可验证上述推测【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体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形成的B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