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2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R2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pptx(10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劳动关系管理一、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起源 起源于1818世纪末1919世纪初西欧各国爆发的工人反抗运动。这个时期受亚当.斯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的影响,劳动关系表现为:1 1、资产阶级压低工人的工资、延长工时、压迫工人;2 2、工人争取工资,为改善劳动条件而斗争等二、科学管理时期的劳动关系管理 受泰勒科学管理制的影响,资本家强调规定、标准来管理工人,提高管理效能,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忽视工人的承受能力,劳动关系表现为:1 1、工人运动发展,2 2、工会组织广泛成立 3 3、出现了集体谈判三、行为科学理论期的劳动关系 霍桑试验,把人当作了社会的人,人际关系、情感、心理、期
2、望等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重大作用 1 1、政府进行立法,宏观调控 2 2、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 3 3、冲突逐步制度化,集体谈判应用范围扩大四、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1 1、政府充分认识到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加强了法制建设和 社会保障制度2 2、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下降,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3 3、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工名册备查。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3、未同时订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 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立。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
4、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十四条3款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大纲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大纲l劳动者派遣管理l劳动者派遣的概念和特点l劳动者派遣的成因l劳动派遣相关法规 l工资集体协商l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和内容l工资指导线内容和制定原则l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方法l劳动安全卫生管理l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l制定
5、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l劳动安全卫生氛围 l企业劳动争议处理l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产生原因与处理原则l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含义原则l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l集体劳动争议与团体劳动争议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者派遣管理劳动者派遣管理 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 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 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知识要求知识要求知识要求知识要求2023/11/289(一)(一)(一)(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351351)劳动者派遣劳
6、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派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是非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概念辨析不考虑劳动者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将劳动者等同于物、等同于可以随意支配的一种财产,有悖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雇员租赁人才租赁劳务需求主体所接受的是劳务行为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依附在劳动者身上、可以让渡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管理组织由劳动供给主体负责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劳动者派遣主要涉及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劳动指的是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作为一种人的行为和社会过程,只能对其进行组织和管理,不能派遣。能够派遣的只有劳动
7、者。劳务派遣劳动派遣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也成为劳动力。劳动者派遣等同于劳动力派遣。劳动力是劳动经济学上对劳动者的称乎。劳动力派遣2023/11/2810劳动者派遣机构(形式雇主)受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服从接受单位指挥命令,遵守接受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并实际给付劳动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订立劳动派遣合同进行劳动组织,劳动安全教育等支付派遣费用接受单位属于有劳动没有“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二)(二)劳动者派遣的性质劳动者派遣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本质特征是雇佣和使用相分离。涉及三种主体和三重关系。劳动组合关系属于有“关系”没有劳动的形式劳动关系支付工资,缴纳劳动者派遣管理劳动者派遣管理派遣机
8、构接受单位劳动者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对于受派遣劳动者两两之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对于受派遣劳动者两两之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对于受派遣劳动者两两之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对于受派遣劳动者两两之间都是劳动关系(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间都是劳动关系(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间都是劳动关系(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间都是劳动关系(不完整的劳动关系)由由由由劳动者派遣协议劳动者派遣协议劳动者派遣协议劳动者派遣协议将二者连接起来,派遣单位与接受将二者连接起来,派遣单位与接受将二者连接起来,派遣单位与接受将二者连接起来,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单位之间是民事法律
9、关系。单位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单位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二、劳动者派遣的特点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派遣机构的职责:劳动者的招聘、甄选、考核和录用;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单位,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为受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督促接受单位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收取派遣劳动者接受单位支付的派遣劳务费;行使和履行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者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以及与接受单位订立的劳动者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方享有和承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受派遣的劳动者享有和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劳动者派遣的特点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 派遣劳
10、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获得劳动者实际给付的用工单位。劳动者接受单位的职责:为派遣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和实施与派遣劳动者相关的内部劳动规则,实施其他的劳动管理事务;向劳动者派遣机构支付派遣服务费;行使和履行与派遣机构订立的劳动者派遣协议约定应由本方享有和承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派遣的劳动者行使和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动者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人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派遣的特点3劳动争议处理 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也涉及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是属于民事纠纷。形式劳动关系与实际劳动关系运行中发生的劳动争
11、议,应当依照一般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与程序处理。形式用人主体和实际用人主体合谋共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时,形式用人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都应当作为被诉人。处理异地劳动争议的原则: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的劳动争议,由派遣机构所在地管辖;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由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可由劳动合同或劳动者派遣协议的约定,由当事人选择派遣机构所在地或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2023/11/2815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将实际用人单位内部的“非生产性”劳动管理事务剥离出去,极大地降低一般劳动管理成本,并能够集中于生产性劳动管理事务,提高效益;减少企业内部人员储备,降低固
12、定人工成本。劳动者派遣机构通过专业化、集约化方式经营,将一般性劳动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降低劳动管理成本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以下人员就业:人力资本存量比较低,自身就业能力较弱,短期难以找到稳定就业岗位的人员;人力资本存量比较高,就业能力比较强,劳动力市场相对比较稀缺,但不满足于固定在某一个用人单位的人员;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但其内部结构不均衡,通过劳动者派遣形式积累工作经验的人员等。促进就业与再就业2 如果完善劳动者派遣制度设计,有劳动者派遣机构的专业操作,可以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中小企业内部制度的空白,使其没有充分的能力处理劳动法律事务,劳动者派遣机构正好可以协作管理。中小企业内部制度的
13、空白,使其没有充分的能力处理劳动法律事务,劳动者派遣机构正好可以协作管理。)为强化劳动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法制提供条件件3 我国法律规定,外国企业、社团、组织的驻华代表机构作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结构,不具有用人主体资格。满足特殊单满足特殊单位需求位需求4劳动管理专业化分工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依法设立法人治理机关,并具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达到法定标准的注册资本,足以抵御可遇见的系统风险的风险保证金。(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资格条件1注意事项2合同体系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形式用人主体与受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除了应当具备劳动合同的一般法定条款
14、之外,还应增加法定条款,如接受单位、派遣期限、接受单位的工作岗位等。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劳动者派遣协议:形式用人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的职责划分、责任范围、责任担保形式、对被派遣的劳动者义务的分担方式,并应具有操作性。派遣机构有义务将派遣协议内容告知劳动者。3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接受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二、(接受单位对)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权利。参加工会的权利、民主参与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实际用人单位的参加工会的权利、民主参与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实际用人单位的 集体
15、合同规定的用工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条件标准同样适用于集体合同规定的用工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条件标准同样适用于 派遣雇员。派遣雇员。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派遣员工与正式雇员待遇的差别对称于劳动义务的差别,而不能由身份的差别派遣员工与正式雇员待遇的差别对称于劳动义务的差别,而不能由身份的差别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对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如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如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4、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应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
16、容:劳动派遣新增第五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 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 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 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 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 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
17、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 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劳务派遣单位责任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对用工单位的要求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
18、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需要履行义务 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的相关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
19、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责任界定劳动合同法第92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小练习多项选择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被派遣劳动者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C.劳动者派遣
20、机构是形成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E.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的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多项选择题:劳动者派遣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降低劳动管理成本B.促进就业与再就业C.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D.减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负担E.满足国外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需求 答案:ACE答案:ABCE小练习多项选择题:关于劳动者派遣机构,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者派遣机构应当在工商管理局注册登记答案:ABCDE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受派遣劳动者的形式用人单位C.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法人D.劳动者派遣机构的设立应当受到劳动保障部门的特许E.劳动者派
21、遣机构是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中介组织单项选择题: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法定期限,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 动者的,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终止,由()。A.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B.派遣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C.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D.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不得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答案:A?小练习多项选择题: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力,包括()A.民主参与的权利B.参加工会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提出辞职的权利E.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答案:ABCDE改错题 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派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
22、招用雇员并派遣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被派遣劳动者受派遣单位的直接指挥监督,为接受单位提供劳动。此种用工现象由来已久,也是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劳动者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和薪酬发放相分离。从法律层面看,派遣机构和接受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都是完整的劳动关系。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可以同岗不同酬。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5处错误,并予以改正。改错题5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5处错误,并予以改正。(1)“被派遣劳动者受派遣单位的直接指挥监督”改为“被派遣劳动者受接受单位的直接指挥监督”。(2)“也是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改为“是非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形
23、式”。(3)“本质特征是雇用和薪酬发放相分离”改为“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4)“都是完整的劳动关系”改为“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5)“可以同岗不同酬”改为“应当同岗同酬”。需要掌握的内容1、劳动者派遣的概念、成因与管理。2、劳动者派遣的特点。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者派遣的管理重点包括哪些方面?第二节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知识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三、制定
24、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工资集体协商含义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工资协议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应该:逐渐使各类企业短期工资的决定方式由雇主单方决定的机制过渡到通过集体协商,建立
25、工资分配的共决机制;形成工资增长机制:通过工资协商使雇员工资收入随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标准和本地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而提高。工资分配的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支付和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公开栏等渠道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工资集体协商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工资指导线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
26、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教材P361工资指导线制度含义 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 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总量控制 水平控制 (两低一转变)3、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政企分开”。(经济杠杆)教材P361工资指导线制度作用2023/11/2834 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23工资指导线的制
27、定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双低原则)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应密切结合当地的宏观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成本水平和对外贸易状况等相关因素制定。(差异原则)制定工资指导线实行协商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并将当年工资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布。2023/11/2835 工资指导线的内容
28、12经济形势分析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工资指导线意见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预警和提示。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工资指导 上线(预警线)线基准线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的下限2023/11/2836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陕西省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今年我省制定的最新工资指导线是:以今年我省制定的最新工资指
29、导线是:以20102010年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年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工资3429934299元为基数,确定:元为基数,确定:一、2011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5%;二、2011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为20%;三、2011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下线为7%,但企业支付给在法定工作时间内 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陕西省内所有企业在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时应按照以下原则执行:陕西省内所有企业在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时应按照以下原则执行:1、企业上年度人均工资在全省企业平均水平及以下的,要在工资增长指导线基准线到上线的区间内确定人均工资增幅;2、企业上年度人均
30、工资在全省企业平均水平以上至3倍之间的,要在工资增长指导线下线到上线区间内确定人均工资增幅;3、企业上年度人均工资在全省企业平均水平3倍及以上的,人均工资增幅不得突破工资增长指导线基准线。2023/11/2837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各类企业中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
31、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两种形式。反映该职业(工种)工资收入的较高水平。反映该职业(工种)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反映该职业(工种)工资收入的较低水平。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2023/11/2838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意义1234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减少盲目性提高配置与运作效率。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即对企业内部劳动管理事务直接进行干预,转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
32、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集体工资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价位与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的关系;指导价位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导价位与“两低于”原则的关系。2023/11/2839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的审查明确工资协议期限1234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P365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一次。雇员和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60日内,向对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能力要求 2023/11/2840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由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雇员民主推举代表,并
33、得到半数以上的雇员同意。首席代表应当由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也可书面委托其他雇员方面的代表为首席代表;未成立工会的,由雇员集体协商代表推举。雇员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员担任。首席代表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也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雇主方面的代表作为首席代表。雇主代表 由于集体协商涉及一系列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分析,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协商谈判技能技巧等专业问题,因此,协商双方均可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外部专业人士协商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协商代表应遵守双方确定的协商规则,履行代表职责,并负有保守企业商
34、业秘密责任。2023/11/2841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234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协商形成的工资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工资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协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
35、水平;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工资协议的审查(工资协议的审查(P366)1、工资协议、工资协议签订后签订后7日内日内,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县级,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县级以上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审查。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协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协议15日内日内进行审查,若无异议,则送进行审查,若无异议,则送达双方达双方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即行生效;若有意见,则在修,即行生效;若有意见,则在修改意见中及
36、时通知双方修改,重新报送。改意见中及时通知双方修改,重新报送。3、工资协议报送、工资协议报送15日后日后,协商双方如果未收到意见书,视为同意,协商双方如果未收到意见书,视为同意,协议生效。协议生效。4、接到生效的协议后,双方应于、接到生效的协议后,双方应于5日内日内,以适当形式公布。,以适当形式公布。明确工资协议期限明确工资协议期限l 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一次。雇员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一次。雇员 与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与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前60日内,向日内,向 对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进行下一轮的工资协商,对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进行下一轮的工资协商
37、,做好新旧工资协议的相互衔接。做好新旧工资协议的相互衔接。l 工资集体协议书(样本)见课本工资集体协议书(样本)见课本P3662023/11/284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第一步信息采集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调查方法:等距抽样办法调查内容: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工种)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周期:每年一次第二步价位制定工资指导价位制定:将同一职业(工种)调查全部的职工工资收入从高到低排列,对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及做必要的调整后,分别确定本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前5%10%)、中位数和低位数(后5%10%)。不同职业价差,由劳动力市场
38、上劳动力供求总量与结构关系因素决定;同一职业价差,由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因素决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不同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原则:市场取向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第三步公开发布 工资指导价位在每年67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 公布渠道:文件、资料、新闻广播、电视台、咨询单位、报纸及其他媒体 工资指导价位要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专项公布,供企业、劳动者和其他需要者查询。小练习单项选择题: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A.亏损企业B.经济效益较差企业)提出警示和提示。答案:D多项选择题: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A.
39、工资指导线B.工资支付办法C.工资协议的期限D.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E.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企业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答案:BCDE多项选择题:工资指导线有()三条线。A.中线 B.基准线 C.下限D.警告线E.上限答案:BCE多项选择题: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享有平等的()C.建议权A.选举权D.起诉权B.否决权E.陈述权小练习答案:BCE)。多项选择题:制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时,应坚持(A.协商一致原则B.市场取向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定期公开发布E.劳动者优先保护答案:BCD需要掌握的内容1.简述工资指导线的作用。2.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内容和
40、程序。3.工资指导线的含义、主要内容、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熟悉工资指导线的作用。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含义及制定程序。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一、安全生产责任一、安全生产责任一、安全生产责任一、安全生产责任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
41、患管理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2023/11/2850劳动法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
42、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 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
43、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知识要求知识要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P370)一、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 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
44、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有相应的责任。有相应的责任。有相应的责任。有相应的责任。它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各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它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各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它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各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它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各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相统一。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相统一。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相统一。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相统一。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负法定代
45、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负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负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卫生负有全面责任,分管负责人负有直接责任。责人负有直接责任。责人负有直接责任。责人负有直接责任。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伤亡事故伤亡事故伤亡
46、事故和职业病和职业病和职业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等。措施等。措施等。措施等。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三、安全
47、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P371P371P371P371)1 1 1 1、重大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分类2 2 2 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3 3 3 3、重大事故隐患
48、预防与整改措施、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4 4 4 4、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1 1 1 1、有关、有关、有关、有关人员资格认证人员资格认证人员资格认证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2
49、 2 2 2、有关单位、有关单位、有关单位、有关单位、机构机构机构机构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 山山山山安安安安全全全全资资资资格格格格、劳劳劳劳动动动动安安安安全全全全卫卫卫卫生生生生防防防防护护护护用用用用品品品品设设设设计计计计制制制制造造造造单单单单位的资格认证位的资格认证位的资格认证位的资格认证3 3 3 3、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物质技术产品物质技术产品物质技术产品的的的的 质量认证等。质
50、量认证等。质量认证等。质量认证等。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P371)(P371)1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2 2、伤亡事故报告、伤亡事故报告 3 3、伤亡事故调查、伤亡事故调查 4 4、伤亡事故处理、伤亡事故处理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类是国家一类是国家一类是国家一类是国家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生产许可证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生产许可证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