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6438175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77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二章精品课-统编版高中语文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01导入:导入: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0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3.体会孔子学、诗、君子、仁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义。03一、预习提示:一、预习提示:1作者简介2背景资料3文题解读1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仲尼,字 丘,鲁国人,春秋时期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与

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他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2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

3、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3文题解读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044知识链接儒 学儒学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儒学以“仁”为核心,注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家

4、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富于人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儒学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后来,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施思想钳制,使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封建社会中,中国人代代传授“四书”“五经”。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与儒家的影响有关。词语积累。克己复礼:严格约束自己,使一言一行都合于礼。食无求饱: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有节制,生活要求不高。见贤

5、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居无求安:居住不要求舒适。指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05三、分析课文三、分析课文1整体感知2在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3层次解读1整体感知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孔子关于贫富、义利、自我要求等方面的观点,以及孔子重视诗的教育作用,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文白对译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

6、?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1)(1)就:就:靠近、看齐。靠近、看齐。(2)(2)有道: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指有道德的人。(3)(3)正:正:匡正、端正。匡正、端正。孔子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1 1)仁:仁:仁德仁德(2 2)如礼何:如礼何:“如如何何”是古代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把

7、(对)(对)怎么样(怎么办)怎么样(怎么办)”。礼,指各种礼节规范。礼,指各种礼节规范。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文白对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道:道:学问、人生哲理学问、人生哲理孔子说: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有遗憾。

8、”喻:喻:通晓,明白。通晓,明白。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孔子说: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执着追求真理执着追求真理君子要重义轻利君子要重义轻利君子要善于反省,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见贤思齐文白对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孔子说: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质

9、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质:质:质朴。质朴。文:文:文饰。文饰。史:史:虚浮不实。虚浮不实。彬彬: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相杂适中的样子。弘毅:弘毅:志问远大,意志坚志问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志向远大。士不可以不:志问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士不可以不:志问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斗终身,

10、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士要以士要以“仁仁”为己任为己任文白对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顏渊)克已复礼:克已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归复于先王之礼。一日:一日:一旦。一旦。归:归:称赞。称许。称赞。称许。目:目:条目,细则。条目,细则。事:事:实践。从事。实践。从事。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抑制

11、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孔子说:“不合礼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不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文白对译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

12、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一言:一言:一个字。言,一个字。言,字。字。恕:恕:推己及人,即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孔子说“大大概是概是恕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小子: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夫:夫:那那兴:兴:指激发人的感情指激发人的感情观: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的盛衰

13、。群:群: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怨:怨:指讽刺时政。指讽刺时政。迩(迩(rr):):近。近。孔子说: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学诗的重要性学诗的重要性2 2在论语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在论语十二章的

14、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文”与与“质质”的关系,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文”与与“质质”的关系?的关系?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

15、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在以往对孔子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孔子理欲观的研究,通常认为孔子主张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取财富,只是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诉人们虽然致富达贵和摆脱贫贱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判断。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