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培训讲义.pptx

上传人:鸥鸥 文档编号:9642784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PTX 页数:139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培训讲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培训讲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培训讲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培训讲义.pptx(1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15201520152015年年年年9 9 9 9月月月月主要内容2023/11/27数据库更新数据库更新数据库更新数据库更新五五建库方法和步骤建库方法和步骤建库方法和步骤建库方法和步骤三三概述概述概述概述一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六六数据库汇交数据库汇交数据库汇交数据库汇交四四建库内容和任务建库内容和任务建库内容和任务建库内容和任务二二问题和展望问题和展望问题和展望问题和展望七七一、概述一、概述一、概一、概 述述v1.1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的历程程vv1984年之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几乎无任何纸质、电子记载形式。v1984年开始至1996年结束,历时10多年时

2、间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土地详查,只形成了从1:1万到1:50万的各种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纸质图件,并未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所以,第一次土地详查的成果数字化程度几乎为零,应用面较窄,效率较低。v从1996年之后,虽然每年度进行土地变更调查,但变更并未落实到实际地块,只是单纯的数字变化。一、概一、概 述述v2000年至2007年,随着计算机和GIS技术的兴起,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本地的土地详查数据库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2007年,为了初步掌握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夯实基础,全省开展了县级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数据库建设(简称两库建设),建立了全省县级第一次详查数据库和2

3、007年变更调查数据库,初步实现土地调查数据信息化管理。一、概一、概 述述v2009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完成了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全省建立了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志着土地利用情况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该数据库在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以GIS软件为平台,可对数据库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更新等多种操作,满足国土和其他行业对土地利用的各种应用与需求。为保持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现势性,自2010年后,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对其进行年度更新。v在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市、省、国家三级土地利用数据库。一、概一、概 述述v1.2土地利用数据土

4、地利用数据库建建设目的和意目的和意义vv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目的是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中管理,为国土资源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服务。v主要意义包括。v1、扩大了土地利用数据的应用范围、应用深度,提升了土地利用数据的使用价值;v2、利用数据库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轨道具有重要推动和基础作用;v3、有利于数据的长久保存和使用。二、建库内容和任务二、建库内容和任务二、建库二、建库内容和内容和任务任务v2.1数据数据库内容内容v(1)数据内容v矢量数据,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基本农田要素、其他要素等。v数字正射

5、影像图(DOM)数据,包括1:10000DOM数据;v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v元数据,是各种数据自身的描述数据,包括土地调查数据库元数据、DEM元数据、DOM元数据等,为文本数据;v其他相关数据,包括:各地建库相关文档、验收报告、核查报告、数据汇总表格等。二、建库内容和任务二、建库内容和任务v(2)数学基础v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v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v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v分带方式:1:5000、1:10000标准分幅数据按3分带,1:50000标准分幅数据按6分带;v分幅和编号: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具体见国家基本比

6、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二、建库内容和任务二、建库内容和任务v2.2建建库任任务v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任务。v(1)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v(2)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v(3)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v(4)数据检查:对入库后的数据进行检查;v(5)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法和步骤

7、主要以县级数据库建设为主,建库流程三、建库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1)人员准备v准备相应的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保密等方面培训。v(2)设备准备v准备相应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绘图仪和建库软件等软硬件。v(3)资料收集v资料收集包括建库所需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以及建库所需的各种基础图件、文字资料,正射影像图,土地权属资料,基本农田上图资料以及外业调查资料等。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3.2数据数据预处理理v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预处理,对预处理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v预处理主要内容包括

8、:外业调查底图是否完整和齐全,调查底图上要素是否齐全、各要素的表示是否正确,描绘精度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如线状地物的连续性,权属界线、地类界线是否封闭等;检查下发县界矢量数据拓扑是否正确,数学基础是否正确;检查下发DOM数据基础是否正确,相邻图幅是接边是否达到精度要求;检查下发坡度图矢量数据拓扑是否正确,数学基础是否正确。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3.3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v数据采集主要以标准分幅图为单元、分层进行矢量化。v(1)数据采集的标准和原则v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

9、土调查办200754)的要求作业,确保将调查底图上的数据完整、准确、正确、标准地数字化。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数据采集时遵循以下原则:v数据的完整性原则。必须将调查底图上的全部信息采集成数字化成果。不能出现丢、漏底图上的土地要素现象。v数据的正确性原则。数据采集时数据格式和采集要素的表示一定要保持其正确性。v数据的准确性原则。所采集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表示一定要准确。v数据的美观性原则。数据矢量化时,数据的美观性,特别是描绘线状地物、地类界线等线要素时,使其尽量光滑,美观。v统一性原则: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应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

10、v(2)数据采集技术要求v按照标准图例进行矢量化;v按照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注记的步骤进行矢量化;v点要素采集地物的几何中心,线状要素将DOM放大到30-40倍沿中线进行采集,且位移小于图上0.2mm;v公共边线或具有多重属性线状要素只矢量化一次,然后拷贝到其它相应图层;v权属界线与线状地物重合时,线状地物描绘在准确的位置,权属界线采用跳绘的方式。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3)数据采集的内容v矢量数据采集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底图上的权属界线、权属注记、地类界线、地类编码、地类图斑编号、线状地物、线状地物地类编码、线状地物宽度、线状地物编号、零星地物、飞地数据等。v(4)

11、数据的采集方法v为了数据检索、检查和拼接,应采用统一的规则命名文件夹和文件。矢量化数据命名规则序号序号文件名文件名文件文件类型型要素名称要素名称1H50G095044DOM.tif栅格格矢量化底矢量化底图2H50G095044XZQJX.WL线文件文件行政界行政界线3H50G095044XZQ.WP区文件区文件行政区行政区4H50G095044XZQZJ.WT点文件点文件行政区注行政区注记5H50G095044DLJX.WL线文件文件地地类界界线6H50G095044DLTB.WP区文件区文件地地类图斑斑7H50G095044DLZJ.WT点文件点文件地地类注注记8H50G095044XZDW

12、.WL线文件文件线状地物状地物9H50G095044XZDWZJ.WT点文件点文件线状地物注状地物注记10H50G095044LXDW.WT点文件点文件零星地物零星地物11H50G095044TK.WT点文件点文件图框点框点12H50G095044TK.WL线文件文件图框框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所有文件的属性结构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编辑。v将影像图放大至适当(一般是放大30-40倍,如图4-1)比例尺,依据外业调查底图,以调查底图上地物、地貌为参照,矢量化影像图。首先采集行政界线,线状地物(同时输入宽度)、地类界线及其他线要素。然后采集

13、点注记,包括权属注记、地类注记、图斑编号、飞地注记、线状地物编码、线状地物宽度、线状地物编号、零星地物及其他注记。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对照调查底图检查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的采集精度,对超过限差的界线进行修改。进行拓扑检查,修改拓扑错误,造区。造区完成后根据调查底图上的注记填写“权属名称”字段属性,根据权属代码表填写“权属代码”字段属性。完成后,进行面拓扑检查和属性值检查。对错误和缺损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对照调查底图检查线状地物采集精度,对超过限差的线状地物进行修改。利用软件检查功能检查线状地物的“宽度”和“地类编码”属性字段是否存在空值,对空

14、值数据进行补充。v对照调查底图检查地类界线采集精度,对超过限差的地类界线进行修改。进行拓扑检查,修改拓扑错误,造区。造区完成后根据调查底图上的注记输入“地类编码”和“权属性质”字段属性。完成后,进行面拓扑检查和属性值检查。对错误和缺损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填写“权属名称”和“地类编码”字段属性的方式采用半自动化方式,首先采用软件的“注记赋为属性”功能给“权属名称”和“地类编码”字段赋值,然后采用建库系统的“属性字段整理”功能整理属性,最后进行人工检查,对错误和遗漏的属性进行修改和完善。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标准分幅图矢量采集效果图标准分幅图矢量采

15、集效果图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3.4 数据拼接数据拼接v单幅图数据采集和检查完成后,对同类文件进行无缝拼接,并对拼接数据进行检查。v(1)数据接边处理v相邻图幅接边的重点是权属界线、地类编码、线状地物接边。接边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接边和属性接边。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v权属界线和权属属性进行接边。对误差超出限差的界线进行强制平差处理。处理方法:参照影像,对明显偏移的界线,以接边界线为圆心,进行平差;对都存在偏移的情况,以两界线的中心位置为圆心进行平差。检查相邻图幅的权属界线线型是否一致,行政区属性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情况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修正。三、建库方法和三、建库方法和步骤步骤v线

16、状地物进行接边。检查相邻图幅线状地物是否连续,对超过限差的采用中的方法平差。检查线状地物的地类和宽度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参照影像图查明原因,复杂的到实地核实,然后修正。v地类图斑进行接边。检查地类界线是否封闭,对不封闭的情况采用中的方法平差。检查相邻图斑的地类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参照影像图查明原因,复杂的到实地核实,然后修正。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2)数据拼接v单幅图数据完成接边后,进行全县的数据拼接。拼接的图层有行政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具体操作如下:v行政区图层拼接。将所有标准分幅行政区图层数据合并为一个文件,然后弧段转线,转成线后,将图框线删除,权属界线拓扑

17、处理,拓扑处理无误后,转成弧段造区,最后由lable点赋属性,进行检查,修改完善。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地类图斑图层的拼接跟行政区图层基本一致。但是比行政区图层拼接复杂,数据检查的工作量大。并按照规程规定的各地类的最小上图面积进行图斑面积检查,对碎图斑和小于最小上图面积的图斑进行归并处理。v线状地物图层拼接,将各分幅数据直接合并为一个总线状地物文件。v零星地物图层拼接与线状地物拼接一样,直接合并为一个总零星地物文件。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3)数据整理v为了防止数据处理、拼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v将省级下发的县界替换“行政区”图层的县界,重新拓

18、扑,造区,赋值,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改动了县界;v检查“行政区”图层各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分层是否正确,分层拓扑检查,对错误界线的进行修改;v为了保持“行政区”图层和“地类图斑”图层权属界线一致,将“行政区”图层中的权属界线替换“地类图斑”层中的权属界线。跳绘的界线用备份跳绘界线替换。重新拓扑,造区。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3.5 数据入数据入库v数据入库是指利用建库系统对经过上述处理的空间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建成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v(1)入库前工作v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和建库需求,宗地图层(ZD)、接合图表和数据字典是必要数据。v创建宗地图层:以地类图斑层数据为基础,利用

19、建库系统的“权属数据处理”功能生成宗地图层数据。v创建接合图表:以地类图斑层数据为基础,利用建库系统的“新建接合图表”功能新建接合图表数据。v创建数据字典:以地类图斑层数据为基础,利用建库系统的“新建数据字典”功能新建数据字典,并进行编辑完善。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2)数据处理v新建数据库工程时,采用的数学基础是:1980西安投影直角坐标系,1985国家基准高程系、中央子午线为1170。工程建好后,利用建库系统的“矢量数据预处理工具”的功能完善数据库中各个图层要素的必填属性和参数设置。具体操作如下:v首先对线状地物属性、零星地物属性、地类界线属性和行政界线属性进行赋值;v然后

20、对要素代码进行赋值,生成地类图斑编号,根据坡度图赋耕地坡度,根据耕地坡度值赋扣除地类系数;v最后进行行政区、地类图斑面积计算,土地利用面积重算。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3)数据质量检查v应用建库系统的检查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功能包括图层完整性、属性结构、值符合性、属性正确性、图层内、图层间拓扑正确性、图形与属性正确性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修改。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4)数据库完善工作v数据库库的组成部分还包括:数据库的元数据,其他说明文件。v元数据编写v根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要求,首先用建库系统

21、生成基础元数据,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v其他说明文件v将其他需要的资料扫描入库。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3.6 成果成果输出出v成果能否正确、准确的输出是检查数据库是否正确、完整的重要环节,也是数据库成果应用的重要一步。v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输出包括表格成果、图件成果、VCT格式数据成果等。三、建库方法和步骤三、建库方法和步骤v3.7质量控制量控制v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上,一是数据采集环节,二是数据库入库完善环节上。v数据采集是将外业调查纸质成果转化电子化成果的关键一环,是数字化成果的基础。采集环节主要通过人工完成,难免会存在丢失、错误等情况发

22、生。所以,数据采集完成后,要安排自查、交叉检查、专职检查等多个检查环节,确保外业调查成果数字化转化保持完全一致。v数据入库是将数字化成果以数据库的形式集中存放和管理,数据库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拓扑关系。逻辑关系、拓扑关系重建时,难免会对数字化成果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整,所以,要加强入库后的数据与入库前的数据对比检查,确保前后数据完全一致。四、数据库汇交四、数据库汇交四、数据库四、数据库汇汇交交v4.1汇交内容交内容v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成后,按数据库汇交要求,进行市、省、国家三级数据库汇交。v依照国家标准,数据库汇交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原始矢量数据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格式(VCT、)、元数

23、据和权属代码表等。v(一)数字正射影像图。包括县级全辖区标准分幅DOM及其元数据,实际此部分内容很少汇交。v(二)原始矢量数据格式。必须带明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图幅接合图表,并包括省级下发的县级行政辖区界线面状图层。数据文件名称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四、数据库四、数据库汇汇交交v(三)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的VCT格式,原则上一个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提交一个VCT文件,包含所有的矢量数据。v(四)元数据。存储描述矢量数据的元数据,格式为XML。矢量数据元数据依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v(五)权属单位代码表。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村级行政区划名称及编码、权属单

24、位名称及代码,格式为EXCEL。四、数据库汇交四、数据库汇交v4.2 汇交方式交方式v汇交方式主要采取移动硬盘存储,专人报送的方式汇交。四、数据库汇交四、数据库汇交4.3数据库检查汇交数据库检查主要采取软件自动化检查,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规范性、属性正确性、逻辑一致性、拓扑正确性等。(1)图层名称与标准保持一致,必选图层不能有丢漏。(2)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结构,不存在拓扑错误。(3)相关图层(如地类图斑与线状地物、地类图斑与权属界线等)的空间关系必须正确。四、数据库汇交四、数据库汇交(4)相邻图幅应自然接边。线要素、面要素既要进行图形几何位置接边,又要进行属性接边。(5)地类图斑数据中无碎片多

25、边形(面积小于400平方米且地类编码、图斑号为空值的)。(6)属性数据输入正确,必填属性内容不得为缺省。(7)面积汇总检查是指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软件,对数据库按行政区域重新计算并汇总各地类面积,并与调查上报数据、控制面积进行对比检查的过程,确保数据库、报表面积内容一致,且准确无误。(8)元数据结构满足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9)元数据项内容填写正确,元数据必填项内容不能为空值。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数据数据库更新目的,花更新目的,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数据力建立了数据库,保持土地利用,保持土地利用现状状现势性,性,发挥土地数据价土地数据价值。全省土地利用现状

26、图矢栅一体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城镇地籍图城乡一体化图第二次土地调查和两个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查技术已成熟,调查队伍基本稳定和成熟;调查工作受到重视,经费及保障普遍较好;调查成果应用广泛,效果好,尤其执法检查和督查;变更调查有据可依,出台规范性文件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一、机遇与挑战一、机遇与挑战1、机遇、机遇成果核查模式到底如何设置,各级应负责什么,值得探讨;要求充分发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作用,保证用地管理信息数据的权威性;要求构建“一查多用一查多用”的共同责任机制,实现各级国土部门内部多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调查成果质量评价的奖惩机制;技术水平要求更高。v真真实性、性

27、、实效性、合理性。效性、合理性。2、挑战、挑战一、机遇与挑战一、机遇与挑战总体思路是:提速、保质提速、保质 在提速、保质的前提下,继续5 5个坚持个坚持,实现5 5项改进项改进。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继续坚持“一查多用”,突出一查,保证多用。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全覆盖遥感监测,二是二是坚持地方开展实地调查;三是三是坚持内、外业核查质量控制体系;四四是是坚持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工作组织模式;五是五是坚持现状与用地管理信息分步变更方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总体思路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总体思路20102010年分三种类型,年分三种类型,20112011年分六种类型,年分六种类型,20122012年分七种

28、类型,年分七种类型,20132013年分九种类型,年分九种类型,20142014年分十一种类型。年分十一种类型。54五项改进五项改进。一是一是简化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时效,将“三下两上”的工作流程改成“两下两上”,突出现状调查。二是二是明确各级责任、分工,要求省级对本省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全面把关,国家进行抽查,2次抽查不合格后,全面核查比对。三是三是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的审核机制,与现状调查同步进行。四是四是加强与土地督察、土地卫片执法的有效衔接,形成闭合工作流程。五是五是多措并举,保证按时完成工作。2015年7月1日全面启用2014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对不能按时、保质提交数据的

29、县(市、区)进行惩罚。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总体思路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总体思路基本概念与常用名词 土地调查数据库 增量数据(库)更新数据包 基础库(年初数据库,13年数据库)基础库(年末数据库,14年数据库)数据校核 管理信息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基本概念与常用名词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土地调查更新数据库标准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 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 更新数据上报软件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五、数据库更新更新v5.1数据数据库更新机制更新机制v2010年开始,为保持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现势性,采取新方法、新机制(增量更新机制)进行年度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v增量更新机制主要

30、有如下特点:v(1)增量更新机制可以掌握每个地块的年度变化,突破了传统变更调查仅仅变更表格的局限,实现了数据库要素级的更新(包含空间位置、属性等)。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2)各级数据成果的报送必须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更新数据上报软件。v(3)数据库更新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更新标准。v(4)以各县汇交的、经过省级、国家级核查确认的增量数据为基础,市、省、国家负责更新各级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长效更新。v(5)增量更新技术可以描述详细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增强了变化成果的可审核性和成果可靠性,确保了变更调查成果的权威性。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是指两个时点对比参与变化的要素所产生的数据变化量,包括土

31、地利用类型的流向和流量、土地权属和行政界线的变更、土地属性和图形等的变化等内容两个时点之间的数据变更过程视作为长事务变更前变更后变更过程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数据库流转过程数据库质量检查要求p数据库更新任务及流程p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p数据库变更基本规则p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要求p要点及注意事项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一)数据库更新任务及流程1.国家任务:v制定数据库更新技术标准与规范;v统一更新数据包格式与内容;v统一数据库汇总统计方法;v制定更新数据包与数据库质量检查规则;v开发并下发更新数据上报软件等质检软件;v开展国家级质检、汇总并更新国家级数据库。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

32、新2.省级任务:v制定省内数据更新工作与技术要求;v组织开展省内数据更新;v负责省内各县市汇交数据的质量检查、汇总与上报;v负责本省数据更新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本省数据库质量问题修改工作;v更新省级数据库。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3.市县级任务:v开展辖区内的变更调查工作;v开展市县级数据库变更(利用原有建库软件);v开展县级数据汇总,同时利用变更结果生成更新数据包(利用更新上报软件);v开展本级数据库质量检查;v更新本级数据库。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4.数据库检查流程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程序从属于变更调查的整体流程,结合2014年变更调查新要求,数据库质检更新工作的关键环节可以归纳

33、为“两检查、一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一,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年度变更调查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的年度数据更新工作,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变更当年土地调查数据库,生成县级年度数据更新成果,由更新数据上报软件检查通过后,生成更新数据包,并上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检查。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县级更新数据包质量检查与核查,通过的,上报国家开展内业核查与数据库质量检查;未通过检查的,由地方自行修改,直至通过省级检查。这个过程在变更调查整体工程中属于“一上”环节。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三,国家接受各省上报的数据成果,统一开展

34、内外业核查、管理信息套合等工作。内外业核查通过的县,开展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检查通过的,作为土地利用现状合格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该环节为数据库“一检查”)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四,内业核查不通过的县级成果,按照核查意见开展整改。成果完善后,开展省级数据库质量检查,通过后上报国家。国家统一组织开展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通过的作为土地利用现状合格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该环节为数据库“二检查”)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五,对于依旧未通过数据库质量检查的,国家组织组织相关省份来京集中整改对接,开展数据库质量问题整改工作,直至全部通过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形成全国各县的

35、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第六,国家统一组织队伍,将通过国家级数据库质量检查的成果更新入库;同时,各省、市、县也应及时开展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工作,生成地方与国家一致的数据库成果,为下一年度变更调查奠定基础。(数据库“一更新”)(二)增量更新技术要求1.数据库质量要求2.面积要求3.数据库内容要求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1.数据库质量要求(1)土地调查数据库v县级行政区划界线与省级确定的县界完全一致;v省级界线与国家确认的界线完全一致;v各图层逻辑关系正确,如地类界线、线状地物、行政界线三者之间关系要完全正确;v数据库各项质量指标满足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细则要求(拓

36、扑、属性等)。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2)更新数据包v更新数据包生成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库完全相同(县与国家),即可通过校核检查;v各图层逻辑关系正确,如地类界线、线状地物、行政界线三者之间关系要完全正确,更新层、更新过程层、基础数据库三者空间与属性完全对应;v更新数据包各项质量指标满足更新数据包质量检查细则要求;v更新数据包变化范围不超出基础数据库范围;v利用更新包可成功实现数据库更新(异地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2.数据库面积要求(1)土地调查数据库v县级总面积完全等于国家确认的控制面积(平方米);v数据库统计面积与统计报表面积完全相同(或者变更一览表统计面积与统计报表面积完

37、全相同);v图斑面积按照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v线状地物扣除面积计算正确。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2)更新数据包v每一起变更的变更前总面积与变更后总面积完全相等;v更新数据包中更新过程中的每一起变更的面积流向与变更一览表中对应的流向完全相等;v变更一览表中的面积流向与变更平衡表完全相等;v更新数据包中的年初面积必须与基础数据库中经确认的年初面积完全相等;v更新数据包中的年末面积必须等于年初面积加减一览表中的流量面积,年末总面积等于年初总面积。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3.数据库内容要求(1)土地调查数据库v数据库图斑地类经过核查确认;v属于随更新数据包上报的修改质量的基础数据库,其地类

38、应与国家库中存档的基础数据库完全相同,并通过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中数据版本对比检查。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2)更新数据包v更新过程、更新层中的相应图斑地类应完全相同,并与基础数据库相应图斑保持一致;v更新数据包(现状)内容一旦经核查确认,不得更改。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三)数据库基本变更规则1.变更流向规则如下:(1)地类变更原则上只考虑年初至年末期间变更前与变更后的地类转换,不考虑在地类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地类变化,即同一地区一年内多次变更,仅考虑年初与年末地类的转换;(2)发生变化的部分,变更前总面积与变更后总面积必须保证完全一致;(3)变更面积严格按照实际变更的空

39、间位置计算;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4)按零星地物、线状地物、扣除面积、图斑面积的顺序依次进行变更面积计算;(5)变化面积计算应以参与变化的最小地块为基本单元;(6)田坎不与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直接发生流向关系,即当田坎与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发生关系时(如耕地图斑中线状地物灭失、线状地物新增等),田坎通过耕地与相关线状地物或零星地物相互流转。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2.临时用地变更规则:(1)按照临时用地批准文件确定的范围,形成临时用地图斑层,图层属性结构参见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2)临时用地图斑范围内的现状地类不发生变化,且临时用地图斑层必须填写临时用地的批准文号。在临时用地图斑层

40、“用地类型”字段中标注“LS”。(3)临时用地数据提取完成后,应利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将通过检查的临时用地数据存入更新数据包中。(4)临时用地范围不得与本年度其他变化图斑范围重叠。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3.ZZW、ZZY变更规则:(1)“土地整治本年验收往年变更新增耕地”(ZZW)和“土地整治本年验收以后年度变更新增耕地”(ZZY)的标注要求,参见本培训其他专题课程。(2)ZZW、ZZY在同一个图层中记录,图层属性结构参见本年度实施方案。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五)要点及注意事项1.年初面积问题。2014年度的年初面积(2013年年末面积)应等于2013年变更平衡表中的年末面积,即

41、国家确认的面积,不得从更新后的2013年数据库中按照整库面积统计汇总方法重新统计2013年面积。2.国家下发的2013年数据库。国家下发的2013年数据库是以国家库中2012年数据叠加地方上报更新包后自动生成的,特点如下:国家未做任何质量改动,因此可能仍旧存在质量错误;该数据库仅作版本核定依据,并不强制要求使用该版本开展变更调查;国家不负责解释数据库中的质量问题,如发现更新内容丢漏问题,请及时联系。3.软件变化情况。按照2014年要求将更新数据上报软件仅保留现状检查部分,不对管理信息进行检查。4.控制面积问题。控制面积必须与国家下发的面积在平方米级别保持完全一致。5.常见典型问题(1)不同比例

42、尺数据套合不一致。处理办法:保持变更调查数据精度与基础数据库精度一致。CEABD变更前变更过程(2)年初基础数据库质量问题。处理办法:年初数据库问题大多是由于初期建库不规范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时尽量规避,无法规避的问题,应截图打印提交正式说明,经部研究后决定。013102负面积负面积(3)线状地物穿越图斑问题示例:一条面状高速公路穿越农村居民点。处理办法:线状地物(含面状道路)穿越图斑应打断,分段计算变更流量。203变更前变更过程203013-102203-1022014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在工作流程、组织分工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数据库随之也在数据标准、变更规则和质检软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整

43、体来讲,数据库变更的趋势是地方减轻工作量,缩短工作周期。1.数据库标准2014年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新增耕地(ZZL除外)的用地类型不在数据库中标注,由国家套合审定或另行上报。因此,数据库中相关字段保留,但是不用填写内容。2.质检软件变化2014年度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去掉了管理信息变更部分的检查,其余规则无变化,软件将于近期下发。用于基本农田数据库检查的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可直接使用上年度版本。五、数据库五、数据库更新更新v5.3数据数据库更新技更新技术要求要求v(1)基本概念v更新基本单元:两个时点之间的要素对象叠加所形成的最小面对象和被其分割的点对象、线对象的集合。v增量数据:土地变更

44、调查过程中,反映年度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更新基本单元的集合。v增量数据库:土地调查更新增量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两个文件组成,采用VCT格式进行交换,反映了两个时点之间对比要素对象的变化及其相关对象的集合。v更新数据包:包含增量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检查结果信息等内容,用于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上报的数据包。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2)整体技术要求v更新数据结构必须符合更新数据标准;v更新数据质量必须通过更新数据上报软件质量检查;v更新数据成果必须符合数据更新规范要求;v更新数据方法可以数据更新规范为基础自行研发。v(3)更新数据标准v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为基础;v以更新

45、层、更新过程层为主要表现形式;v记录了所有参与变化的土地利用要素变更前后的信息(地类图斑、线状地物、行政区划等);v以标识码为主要连接对象,实现县级产生增量数据直接更新国家级数据库的目的。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4)更新数据标准核心理念v变更步骤设计:v第一步:按照常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v第二步:记录与计算变更后的各类信息;v第三步:实现数据更新(将原有数据去掉,填补变更后的数据);v第四步:以变更后数据和变更前数据为基础,提取增量。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增量提取过程:v第一步:分别提取更新前后参与变化的所有要素(图斑)空间范围;v第二步:将变化部分数据叠加(更新前后);v第三

46、步:属性与空间分析相结合,提取图斑变化信息;v第四步:将变更前后以及变化信息(过程)汇总输出;v第五步:打包生成更新数据包。五、数据库更新五、数据库更新v数据库更新过程:v第一步:读取更新包中变更前后及过程数据;v第二步:根据更新包中数据的标识码定位需更新数据库的相应范围;v第三步:将更新包中过程数据与更新库中变更前数据进行比对分析;v第四步:由更新库自行生成变更后数据;v第五步:更新库的变更后数据与更新包中的变更后数据进行比对;v第六步:确认无误后直接更新数据库。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六、数据库应用应用v6.1.1目的v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

47、管理,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省厅对土地管理需求,建成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实时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v6.1.2任务v(1)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v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同时,为满足国土资源厅各业务处室

48、数据应用预留接口。v(2)建立数据更新机制v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更新要求,开展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省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v6.1.3内容v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v6.1.4v(1据转换与导入v系统应支持分批或一次性将各县(市、区)上报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统一格式,并生成数据转换报告。同时系统应支持外部各类数据的导入,包括外部影像数据和矢量数据的导入。v格式转换。实现二次调查规定的数据汇交格式与本系统数据格式的快速无损转换;实现VCT、ARCGIS系列数据格式之间的

49、转换。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v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支持西安80与WGS84等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支持投影参数设置,可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投影变换;支持空间数据的动态投影;支持坐标去带号、增加带号、整体平移、仿射变换、线形变换、多项式变换。v数据导入。系统支持将通过质量检查的矢量或栅格数据通过手动、自动批量等方式导入数据库,没有通过质量检查的,不能入库;系统可以在数据入库的同时实现元数据的入库及元数据信息的追加,建立数据和元数据之间的关联;系统可以针对数据入库情况,自动生成数据入库报告,供用户参考。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v(2)数据编辑与处理v按照用户权限,为用户提供各类数据编

50、辑与处理工具,辅助用户进行数据处理以及相关数据检查后数据错误的修改编辑。主要包括:v数据错误的自动修改。支持数据错误的自动批量处理,针对数据质量检查记录,实现批量自动改正数据错误,并生成错误修改报告。v矢量数据编辑处理。支持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可实现对点、线、面等空间对象的增、删、改编辑功能,支持相邻图幅的自动接边和手动接边;可进行矢量数据的拓扑生成,对拓扑错误进行修改,支持对矢量数据的导出和删除;对矢量数据的编辑可实现基于规则的批量处理。六、数据库应用六、数据库应用v栅格数据处理。支持栅格数据处理功能,如支持RGB影像合成、灰度图像转换、多图层影像合成;支持输入控制点纠正、基于图像纠正、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