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小镇总体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小镇总体规划.ppt(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嘉祥县老僧堂镇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2013年11月 1、规划基础 3、产业发展规划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5、城乡一体化规划 6、城镇职能性质规模 8、综合防灾规划 9、环境保护规划 10、镇区发展与控制规划 11、近期建设规划 12、远景发展设想 13、规划管理与实施建议汇报内容:7、镇区规划 2、规划发展条件解读 1.1前言 1.2规划背景 1.4规划依据、原则、期限、范围 1.5规划指导思想 1.6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1.7规划解读 1.3编制思路规划基础1 1、规划基础政策背景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
2、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的颁布标志着规划体系由城乡割裂走向城乡统筹规划。2、两型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从上到国家政策下到国民健康的突出战略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新型城镇化提出发展路径的明确要求,直接影响到城镇空间统筹理念和战略空间部署的各方面。3、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必须有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
3、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4、济宁市党代会报告“重点镇向小城市发展”提升县城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促进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重点城镇向小城市发展。5、嘉祥县“三区同建”新思路提出 按照“集中居住区、低碳加工区、规模种养区”三区同建的思路,推进了农民居住社区化、劳动产业密集化和农业高效规模现代化的发展。规划背景规划基础1规划方面6、上位规划的调整以及上版总规到期 嘉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嘉祥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 已审批完成,对老僧堂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上版总规远期到2010年结束,现已不能有效指导城镇建设,需要编制新的总体规划指导老僧堂镇未来各方面发展建设。7
4、、老僧堂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1)近期城镇建设发展需求与远期城镇合并综合考虑 上版总规到期,不能继续指导城镇建设,嘉祥总规确定远期老僧堂与大张楼合并,但近期又需要规划指导城镇建设,老僧堂需要重新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结构。2)老僧堂地上地下矛盾突出 全镇共有38.84平方公里土地压煤,占全镇域面积66%,老僧堂镇缺少可利用建设用地,地上地下矛盾突出.老僧堂镇如何抓住机遇,综合利用现状发展条件,沿着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9年1月1日)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4.镇规划标准(GB5018
5、8-2007)5.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鲁建村发1997293号)6.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鲁发【2007】23号)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8.嘉祥县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9.嘉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年)10.嘉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1.老僧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老僧堂镇政府提供的基础资料,其他有关的专项规划、法律、法规规划依据规划基础1加快老僧堂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园”带镇,以“镇”促园,融合产城发展的新格局。(1)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原则从都市区的角度明确老僧堂镇的发展方向
6、和发展策略,加强与济宁城区和嘉祥县城的联系,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功能、生态、产业的协调发展。(2)产业集聚和用地节约原则(产业支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3)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原则(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战略位置,将城镇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在合理的环境容量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廊道和生态斑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分步实施、有序发展原则(实施有序)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近期建设与中、远期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现状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7、。规划原则规划基础1产业发展是动力,统筹资源配置是手段,城乡一体是结果,安居乐业是目的。近期:2012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镇域规划范围:指老僧堂镇的行政辖区,用地约59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范围:指镇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用地约14.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范围规划基础12、规划范围:1、规划期限:(1)明确城镇发展目标与定位研究老僧堂镇与嘉祥县城、周边地区的发展关系,分析现状和发展潜力,明确城镇发展目标和定位,分析确定区域及产业发展方向和类型,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2
8、)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规划区范围内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有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护生态空间资源,提出空间管制措施。(3)优化空间布局,进行产业发展研究研究生活生产的关系,进行合理的产业分析,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有水乡特色小城镇风貌。(4)地下资源开发与城镇空间扩张之间矛盾的研究全镇压煤区占镇域面积66%,地下资源开发与城镇空间扩张矛盾突出。(5)强化建设实施策略,制定城镇控制引导措施。研究和探索符合老僧堂镇建设要求的政策措施,确定合理的建设时序,提高规划可操作性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规划基础1济宁市城市总
9、体规划(2008-2030年)提出“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的城镇化发展策略,为老僧堂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解读规划基础1老僧堂镇嘉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三轴”。老僧堂受“南北副轴”的辐射。县域城镇等级中心城市为36万人,中心镇5-7万人,一般镇2-3万人。规划在老僧堂设小规模的非农人口聚居点。产业发展指引依托环境质量优越、交通便利和农业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城镇等级城镇规模(人)数量(个)乡镇名称中心城市36万1中心城区中心镇5-7万2大张楼、纸坊一般镇2-3万5黄垓、马村、金屯
10、、卧龙山、疃里规划解读规划基础1老僧堂镇城镇等级城镇规模(人)城镇数量(个)城镇名称中心城市40万1县城中心镇5万2大张楼、纸坊一般镇2.5万5黄垓、马村、卧龙山、仲山、金屯中心村0.3万15万张中心社区、万张乡王桥社区、梁宝寺中心社区、大张楼镇新营社区、梁宝寺镇郭井社区、老僧堂中心社区、金屯镇王屯社区、马集中心社区、金屯镇土山桥社区、卧龙山镇姚坊社区、孟姑集中心社区、仲山乡狼山社区、满硐中心社区、纸坊镇土山集社区、纸坊镇焦城社区规划形成“1211”城镇空间格局:l“1”即一个县城中心节点: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聚与辐射中心;l大张楼和纸坊2两个次级中心节点:,分别是嘉祥北部和南部的集聚与辐
11、射中心;l“1”一条对接济宁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线:对接济宁市市域城镇发展的中部轴线连接嘉济兖曲汶地域,依托日东高速、国道G327、日菏铁路形成,为未来济宁对接鲁南经济带的西部产业引擎、最有潜力的产业聚合带和城镇化发展区。l“1”一条县域南北向城镇发展带:沿县域中部形成的贯穿县域南北的城镇发展带,由北向南依次连接黄垓、大张楼、马村、县城、纸坊、金屯,衔接济宁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整个市域的西翼发展带(连接梁汶嘉鱼地域,依托济徐高速、G105国道形成),带动整个县域城镇的发展。嘉祥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老僧堂:受城镇发展带的辐射。规划解读规划基础1规划镇区建设用地主要沿共建路和大黄公路
12、分布。村庄建设用地为避开采煤区,主要分布于镇区西部。根据城镇发展新形势,同时,尽量远离采煤塌陷区,目前土地利用规划正在调整中,计划将大黄路东侧建设用地,调整至大黄路西侧。老僧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解读规划基础1老僧堂镇地下存在煤炭资源,分布于镇域东部,属梁宝寺煤矿。全镇共有38.84平方公里土地压煤,占全镇域面积66%。影响范围为压煤线外约1公里,镇区建成区都在影响范围内。经过多次和煤炭部门和梁宝寺煤矿对接,确定规划镇区范围及规划社区范围不再开采,并确定不受塌陷影响。嘉祥县地下资源状况研究规划解读规划基础122、城镇发展条件解读、城镇发展条件解读 2.1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13、 2.2SWOT分析分析 2.3综合发展条件分析综合发展条件分析城镇发展条件解读 2.4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2.5发展战略发展战略2规划发展条件解读现状概况区位:位于嘉祥县西北部,距县城22.5公里,东连大张楼镇;西与菏泽郓城县接壤;北靠黄垓镇;南接孟姑集镇。交通:济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最近的黄垓出入口约3.3公里镇域通过两条县乡道路:南北向的大黄路与东西向的西杜路和共建路与外界联系。距济宁机场28公里,距京杭运河码头(长沟)12公里,距嘉祥火车站22公里。辖区:至2011年底,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人口43795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5.8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
14、、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00万元、45858万元和1134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7%、11.1%和11.7%。梁山县梁山县嘉祥县嘉祥县机场机场郓郓城城县县巨野县巨野县汶上县汶上县n县域视角下的基本情况2规划发展条件解读与发展策略现状概况2规划发展条件解读Sowt分析(1)较好的交通条件能便捷联系济宁机场、济广高速、(2)较为丰富的资源禀赋良好(3)矿产资源丰富优势1、济宁六大产业园区落位,老僧堂?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强乡。2、压煤村庄搬迁,乡驻地集聚发展。3、嘉祥县产业北移,带动老僧堂经济发展。(1)城镇化水平偏低老僧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26%,低于全省的51%和全市43%。(2)干
15、线交通缺乏、相对封闭对联系仅依靠大黄路和共建路,大黄路级别较低,共建路东西不畅,对外交通不便利。(3)产业规模较小、关联度差(4)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劣势机遇挑战(1)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压煤区与塌陷区的存在,对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威胁。(2)地下资源与城镇空间发展的矛盾(3)区域竞争的挑战2发展目标与战略p总体发展目标把老僧堂镇城建设成为:城乡和谐发展、产业结构合理、生产生活有序、生态环境宜人、公共服务便捷、设施配套合理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p分目标(1)经济目标:把老僧堂镇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强镇。规划老僧堂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达到15.6亿元,2030年到22亿元。(
16、2)生活目标:老僧堂镇发展顺应新世纪的社会发展大趋势,突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多元化和规模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完善城镇布局,切实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3)城镇建设发展目标:至2030年,全镇人口达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万人,城镇化率70%。实施产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明确镇区社区的村镇层次等级。(4)生态环境目标:集中发展城镇、村庄建设用地,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逐步把老僧堂镇建设成为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城镇。(5)社会事业目标:提高镇区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17、等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目标2发展目标与战略指标体系指标单位发展目标经济社会类城镇化水平%60区域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100 区域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比例%10 城镇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90 区域人均GDP 元200000 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0000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4 恩格尔系数%35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6 城镇绿化覆盖率%35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升/人.日180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100 城镇道路硬化率%100 城镇有线电视普及率%95 城镇燃气气化率%90 城镇集中供热热化率%80 环境保护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 SO2年日平均浓度Mg/m3 0
18、.03 TSP年日平均浓度Mg/m3 98 空气质量达标率%98 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45 发展目标2发展目标与战略发展战略按照“依托重大项目、带动产业、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老僧堂镇实际,规划提出下列发展思路:1、品牌战略塑造城镇名片,以“银堂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平台,以把老僧堂镇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棉纺之乡。2、经济发展战略全力发展棉纺织业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3、社会发展战略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实行科技强镇、教育强镇战略。依法治镇,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实现社
19、会经济同步发展。4、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策略1)水资源保护策略: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河流污染治理,确保水质。2)土地资源保护策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建设用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煤炭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对采煤影响线以内的村庄、农田进行积极应对,由传统农业区向生态农业区转变。4)生态保护策略:构建区域生态空间系统,保障生态环境安全。3产业发展规划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3.1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2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 3.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3.4产业总体空间规划产业总体空间规划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p第一产业总体实力:2011
20、年实现一产总产值约1800万元。产业构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韦庄为基础的有机蔬菜大棚;棉花等特色的东西?牧业:畜牧养殖:小尾寒羊、鲁西黄牛(肉牛)、济宁青山羊、鸡(鸡、蛋、肉鸡)、鸭(蛋鸭)、獭兔等品种。水产养殖:白鲢鱼、鲤鱼。存在问题: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等等p第二产业总体概况:工业总产值15.34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12885.6万元,增长20%。产业构成:以棉纺织工业为主导,其他的呢?重点企业:金库棉业、鲁旗棉业、鸿盛棉业、华祥棉业。存在问题:产业类目单一、抗风险弱。规模小,大多处于产业发展的低端水平,
21、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间关联度较差,产业链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p第三产业总体概况:现状的第三产业层次较低,产业总产值?,以传统的集市贸易为主,老僧堂镇现有2处集贸市场。存在问题:1、以商业批发零售、修理、住宿、餐饮等档次较低的传统服务为主,服务业零散,规模小。2、总量规模不够大,发展水平不够高。从服务业结构来看,总体层次低、体系不健全,传统商贸餐饮业消费占主导。3、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镇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大,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小。3产业发展规划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战略p产业发展战略工业集聚化
22、: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产业化: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二产带动一产、三产发展,最终走的是三产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路径。p产业发展规划老僧堂产业定位为“主加辅”的结构体系,即:支柱产业:棉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辅助产业:商贸物流业、畜牧养殖业、新型化工、新型材料,现代农业、。p产业发展定位第一产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棉纺织业、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23、。产业组织体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重点发展棉纺织业、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3产业发展规划p产业发展引导第一产业发展引导: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培育特色。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主导,挣创品牌产品,聚集规模培育特色,推行产业化,规模化,标注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能工农业,并鼓励发展立体农业。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作第二产业发展引导:立足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老僧堂棉花资源优势,坚持“棉纺强乡”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棉纺织支柱产业,积极落实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
24、业链条,填补高附加值产品环节空缺。积极培育新型产业,走经济多元化的路子。立足自身农业基础,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1)发展重点a、利用自身劳动力的富余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等轻工业。b、结合嘉祥县确定的三大支柱产业即机械制造业、以光伏、碳素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和煤炭工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新型材料产业。c、依托自身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2)发展策略a、控制老僧堂镇工业项目的进驻,引导镇域工业产业园区集中,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明显的工业新格局。b、依托自身特色农业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多功能产业链。c、突出以企招商、以特色招商、产业
25、链招商,突破招商引资瓶颈。3产业发展规划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完善配套,提升档次,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第三产业层次。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发挥交通优势,带动全镇商贸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业总体空间布局:1)现代农业区:位于镇域西部。西北部,济广高速以西,发展小麦、玉米种植区;西南部,济广高速以南,发展棉花种植区。2)特色养殖区:位于镇区东北部,养殖小尾寒羊、鲁西黄牛(肉牛)、济宁青山羊、鸡(鸡、蛋、肉鸡)、鸭(蛋鸭)等品种。3)特色农业区:位于镇域西南部,共建路以南,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业种植。4)高效农业种植区依托韦庄有机蔬菜大棚基地,发展高效农
26、业,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产品优质,生态良好的高效农业园区。3产业发展规划3产业发展规划第二产业用地布局位于镇区东北部,形成以棉纺织业和建材为主,其他农产品加工业为辅的的产业园区。生产建筑用地面积80.45公顷。第三产业用地布局综合服务区:主要是布置于镇区的商业服务业以及为农村社区配套的商业服务,主要集中在镇区综合商贸区内。湿地休闲观光区: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水面,通过对塌陷地土地的生态复垦、环境的综合治理,形成大型生态绿地和湿地公园。4、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4.1人口概况人口概况 4.2镇域人口规模预测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4.3镇区规模预测镇区规模预测4城镇
27、人口规模预测 4.4推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策措施推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策措施4城镇人口规模预测p人口现状分析2011年底,镇域常驻人口为43795人。2002-2011年间,总人口从2002年的39054人增加到2011年的 43795人,自然增长率在1.3-10间波动,综合平均增长率为5.44,自然增长率约为5.44,机械增长率约为-0.27。p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从老僧堂镇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可看出,2011年底老僧堂镇总人口中,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口分别占19.2%、16.8%左右,老龄化的年龄结构开始显现;14-65岁之间的人口占64%。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总人口结构特征下,青壮年
28、劳动力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供应充足,此期间将是老僧堂镇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老僧堂镇将持续“劳动力丰厚、社会抚养比较低、储蓄率较高”的状态。图1 2002-20011年老僧堂镇人口增长趋势(户籍人口)图2 2011年老僧堂镇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p镇域人口预测目前有关人口规模预测有多种方法,通过对老僧堂镇人口发展趋势的多种预测方法的综合分析,经过筛选,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基于镇域现状总人口数据(户籍)预测1.1基于平均增长率的预测2002-2011年间,老僧堂镇域户籍总人口综合平均增长率为9.91。以此进行预测,部分年份结果人口见表2。1.2基于综合增长率模型预测2002-2011年间,老僧堂镇域
29、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3-10间波动,机械增长率约为-0.27。以2011年老僧堂镇域户籍人口为基数,通过统计,2002-2011年每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迁移人数,然后结合起来得到当年的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模拟自然增长率及机械增长率,得到2012-2030年综合增长率,计算预测总人口数。2、人口趋势外推法以老僧堂镇域2002年到2011年人口时间序列作回归分析,得到镇域总人口回归方程:y=y=503.4x+38085(拟合优度检验得R2=0.951)其中x时间,y镇域人口(万人),R2拟合优度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为0.951趋近于1,表明模型有效,符合统计学中回归相关的检验要求,人口
30、与年份高度相关。年份2015202020252030预测人口45557478605027952820表4-2 基于年平均增长率的镇域总人口预测 单位:人年份2015202020252030预测人口44829460534731048601表4-3 基于综合增长模型的镇域总人口预测 单位:人表4-4 基于人口趋势外推镇域总人口预测 单位:人年份2015202020252030预测人口45133476505016752684 镇域人口规模综合预测 基于现状户籍总人口的预测人口趋势外推法劳动力转移预测法镇域常住人口综合近期(2015)4.524.514.5中期(2020)4.794.770.24.7远
31、期(2030)5.075.230.44.64城镇人口规模预测p镇区人口预测镇区人口增长机制(1)户籍人口增长:包括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及机械增长两部分。(2)镇区周边范围被吸引人口:该部分人口指镇域城镇化进程中向镇区转移的农村人口,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因镇区范围扩大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人口;另一部分为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向镇区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镇区人口预测结果未来规划期内,随着产业的提升,最终将推动全镇的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就镇域来看,规划2015年城镇化率为35%,2030年城镇化率为65%。镇区人口近期为1.0万人,远期3万人。p推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策措施 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创造就业机
32、会,提高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4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村名人口汪孟屯村1114老僧堂村1730兰垓村790杜垓村1106南杜庄村497贺庄村1048申庄村754魏庄村1247李楼村1207轩楼村1597西范庄村657岳街村452王街村1656梁街村1336西杜村1259闫庄村846李赵庄村562邵楼村1706合计20433合并到镇区的村庄一览表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统筹规划 5.1镇域现状概况镇域现状概况 5.2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统筹规划 5.3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指引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指引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 5.4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
33、5城乡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城乡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7城乡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城乡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 5.7城乡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城乡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 5.8城乡旅游发展规划城乡旅游发展规划 5.9城乡市政设施规划城乡市政设施规划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n镇域村庄现状1、村庄现状 全镇辖 个管区,42个行政村,面积59平方公里,总人口43795人,总户数12629户,其中农业人口42066人,人口密度742人/平方公里。大于1000人的村有18个,占总数的42.8%,6001000人的村有7个,占总数的16.7%,200600人的村有17个,占总数的40.5%.2
34、、现状特点(1)人口密度742人/平方公里,村庄密度1.4/平方公里,村庄规模平均1043人/村。(2)村庄分布整体分散,相对集中,规模差别较大。(3)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较低。(4)村容村貌、环境质量比较差。(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偏高,建设强度低,空心村现象严重。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p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现状1、医疗设施 老僧堂卫生院位于镇镇区,31个村卫生室。共有职工51人,镇医职工97人。床位80床,占地约1公顷。2、社会福利设施3、教育设施全镇有幼儿园10所,公办小学10所、初级中学1所。学校硬件设施完备,教学质量优良,形成了从幼儿园初中的完整教育格局。教育设施一览表:学 校名 称
35、规模(班)教职工人 数学生人数总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m2)现 状位 置镇中学20 8412709515793镇驻地中心小学153080649.55060社区内老僧堂小学91749010.761693老僧堂村程庄小学71531613.51588程庄村大靳小学91745618.93400大靳村大曹小学8/164088.41524大曹村南蒋小学81431218.441350南蒋村杨何小学6112067.2520杨村王街小学6113285432王街村秦庄小学6112448600秦庄村汤垓小学6102403.5480汤垓村n发展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
36、区域交通一体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n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本次规划确定韩垓镇村镇等级体系结构为三级结构:镇区农村社区。形成以老僧堂镇区为中心,以社区为节点的特色鲜明、格局明确、发展强劲的产业聚集区,带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镇区: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和服务的中心,由镇政府直属单位和镇区村庄组成,同时包括逐步迁入镇区的村庄。社区:全镇共规划4个农村社区协调镇区来带动和服务全镇各项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强中心 精社区”镇区:做大、做强促进中心镇区产业集中,做强产业;加强人口向镇区集中,做大中心镇区。农村社区:做精、做优促进社区集中,提
37、高生活质量;促进医疗、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n村镇体系规划职能结构等级名 称职能镇区老僧堂镇镇区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村社区秦庄社区传统种植业,特色畜牧养殖为主,配套小学等服务设施。汤垓社区传统种植业,特色畜牧养殖为主,配套建设小学等服务设施。大曹社区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为主,以棉纺加工,配套小学等其他服务设施。程庄社区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发展棉纺加工,配套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大靳社区结合韦庄有机蔬菜大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根据对全镇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的分析,结合全镇产业分析,以及村镇等级划分,对镇区、农村社区职能进行分析。n村镇体系规划空间结构规划镇村体
38、系空间结构形成“一、两轴、四点、六区”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一心”:老僧堂镇区,镇政府所在地,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老僧堂的综合集聚、辐射中心。两轴:以大黄路和共建路、西杜路形成的城镇发展轴。“五点”:由村庄合并形成的两个农村社区,即,秦庄社区、程庄社区、大曹社区、汤垓社区、大靳社区。“六片区”:即综合服务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区、特色养殖园区、特色农业区、高效农业园区。5城乡发展统筹规划n城乡用地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5.1平方公里。(1)老僧堂镇区老僧堂镇镇区规划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2)新农村社区汤垓社区、秦庄社区、大
39、曹社区、程庄社区。5个农村社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n村庄合并的核心思路基于整理建设用地指标角度考虑兼顾实施时序与力度的同时,加快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合并。基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考虑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进城务工。基于农村老龄化、老弱留守等考虑加快“小、散、多”的农村进行合并,实现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18亿亩耕地红线约束,未来城镇发展空间必须从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中实现。基于农民思想观念转变角度考虑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民对社区建设的认可度开始提升,很多社区示范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40、。结论:结论: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的合并,原则上以向镇区转移为主(可指定鼓励性配套政策推进)。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的合并,原则上以向镇区转移为主(可指定鼓励性配套政策推进)。5新农村社区发展指引5新农村社区发展指引n村庄合并原则、依据及模式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城镇发展的要求,从村庄合并入手,节约土地、减少村庄市政设施投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村庄合并原则:1)村民自愿、宜业乐居。2)行政聚合、利于实施。3)依托大村,促进集聚。4)利于实施,节约土地。5)压煤村庄,合入镇区。村庄合并依据:1)一定的人口规模。2)村庄的发展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3)现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水平。4)与老僧堂镇土地利
41、用规划的衔接。新农村建设的模式:1)合村并点建设新农村社区结合现状村庄布局,合村并点,合并8处农村社区。2)结合镇区建设促进周边村庄向镇区搬迁靠近镇区、压煤搬迁的村庄,为享受到更好地公共服务设施,向镇区进行集中安置。5新农村社区发展指引n村庄整合规划老僧堂镇现状42个行政村;通过以上分析,和深入的现场踏勘,并广泛征求镇村的意见,确定规划迁并行政村,合并后社区共5个。庄整合节约用地总计村庄合并节约用地180公顷。规划节约用地主要用来结合济宁市农村建设用地挂钩规划进行土地流转,增加城镇经济效益,少部分作为镇区拓展的建设用地指标。n新农村建设规划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
42、其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2、新农村建设指引 道路建设:每个农村社区至少两条道路连接主要城镇道路。干路(10-20米)、支路(6-8米)两级。绿化建设:集中绿地、道路绿化、宅旁绿化三级。公共设施建设:幼儿园,小学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室,运动场,卫生室达标率。环境卫生:公共厕所,粪便集中处理,垃圾处理率100%。农村养殖与社区,自来水普及率。防灾减灾:农村社区并入最近的消防站防护范围。加快道路、给排水、防洪堤、避灾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防灾能力。5新农村社区发展指引
43、5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n公共服务设施的级别形成“分级配置、网络化服务”格局,本次规划按照二级社会服务设施配置,即镇级社区级。n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结合老僧堂镇镇村等级体系规划,全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如下:中学一所老僧堂镇镇区;小学五所老僧堂镇镇区两所,汤垓社区、秦庄社区、大曹社区各一所;医疗卫生:保留镇区的医院并扩建,社区均设有标准化卫生室;敬老院一处老僧堂镇镇区;大型集贸市场一处老僧堂镇镇区;文体设施:文化站1处,老僧堂镇镇区,社区均设有文化大院。5城乡综合交通规划n现状概况对外交通:现状全镇的对外交通基础较好,形成县乡级道路大黄路、共建路为骨干的公路网体系。村村通道路,大部分完成了硬化。县乡
44、级道路大黄路,共建路;内部交通:县乡级道路穿越镇区带来的安全问题隐患和镇区东西向联系道路较少等问题。镇区没有较成规模的广场和停车场地。n规划策略(1)贯彻城乡统筹思想,结合嘉祥县总体规划,加强镇区与县城、农村社区及其他乡镇的交通联系,达到城乡联系便捷的目的。(2)对镇域内部交通按照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布局联通各主要功能区和特色资源点联通社区,形成通村公路。n道路交通系统 以省道和县道和镇级公路为基础形成五横四纵的干路网格局。通村镇域路网规划:各社区与区域干路网有顺畅的衔接,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对过境交通大黄路和共建路加以交通引导,大型货车疏解到镇区外围道路通行,减少对镇区的干扰。n交通设施在镇区
45、南部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停车场3处,加油加气站2处。5城乡综合交通规划n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完善城乡公交体系建设,确保城区与镇区、镇区与社区之间有直接的公交连接,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n生态保护空间体系(1)生态斑块 构建完整的高效农业生产区,形成外围生态大背景。(2)生态廊道 现状河流公路,绿化带控制一定宽度,形成防护功能突出的带状河流生态走廊,用地内不宜进行其它建设,以建构城乡生态廊道网络,优化生态环境。其中新赵王河控制绿化带不小于100米,袁庄沟、老赵王河、靳庄沟两侧控制绿带不小于30米。大黄路和共建路两侧控制不小于15米的绿化带。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n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水资源保护
46、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水工程建设、力促水资源战略转变,提高用水效率。(2)土地资源保护 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促进城镇建设用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基层社区适当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7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城乡空间管制策略是在分区管制的基础上,对三大管制区提出控制性和引导性管制要求。禁建区主要包括规划区内的各类水体及生态保护区、农业生产区等。(1)河流水系:新赵王河河及其两侧100米、袁庄沟、靳庄沟,老赵王河两侧30米划为禁止建设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3)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禁建区内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活动。限建区主要包括自然及人文景观区、重要生态
47、廊道、城镇发展备用地、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等,在合理引导下可以进行一定的开发。适建区将城镇建设区、社区建设用地划为适建区,城镇建设应依照城乡规划进行。8城乡市政基础设施规划n给水镇域内由于村镇布局零散,人口规模较少,多为平原村镇,地形平坦,供水方便。规划近期利用镇区和各村现有自备水井供水,远期镇区规划一处供水站集中供水,农村社区采用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的供水方式,建设供水站分散供水。n排水为改善镇区及各农村片区的环境及卫生条件,减轻污染,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n电力 对老僧堂35KV变扩容,各社区设置10kV变电所,增加工业专线。n通信 规划在老僧堂镇区东部,布置电信支局并
48、与邮政支局合建,同时在镇区和中心社区以及农村居民集中点、商业区增设邮政代办点或邮政报刊亭等。n 热力 镇区由区域供热中心集中供热。其他社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水供至发热末端。n 燃气 镇区设置调压站,由管道供气,远离城镇的社区使用液化石油气为主。6、城镇职能、性质规模、城镇职能、性质规模 6.1城镇职能城镇职能 6.2城镇性质城镇性质 6.3城镇规模城镇规模6城镇职能、性质规模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嘉祥县西北部棉纺织基地。嘉祥县西北部的农业服务型小城镇。嘉祥县生态农业基地,以棉纺织为主的农业服务型小城镇。1、城镇职能:2、城镇性质:城镇职能与性质城镇职能、性质规模6人口
49、规模近期至2015年,镇区人口为1.0万人;中期至2020年,镇区人口为2.0万人远期至2030年,镇区人口为3.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至2015年,为1.4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40平方米;中期至2020年,为2.6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30平方米;远期至2030年,为3.6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20平方米。城镇规模城镇职能、性质规模63、城镇规模:7、镇区规划 7.1镇区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7.2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7.3镇区布局结构7镇区规划 7.4镇区总体布局 7.5镇区居住用地规划 7.6镇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7.7镇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7.8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7.9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50、7.10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7.11镇区市政规划镇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127公顷,常住人口8173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55.38平方米/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大黄路和共建路两侧,包括汪孟屯、老僧堂村2个村以及瑞祥社区。(1)城镇用地结构有待调整。(2)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建设急需整治。(3)交通功能混杂,系统整体性不强,结构有待清晰。(4)城镇建设特色有待提升。(5)市政设施的建设有待完善1、镇区概况:2、存在的问题:镇区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镇区规划7“以向西、向北发展为主,向南发展为辅,向东控制发展”。向北:通过大黄公路连接济广高速出入口,对外联系便捷,为镇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结合镇区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