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二 考向2 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二 考向2 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变迁.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考向2 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变迁 【典例】(2020山东等级考T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审题思维明立意(1)主题:西汉时期山东东部地区商业发展的变化(2)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抓关键关键信息:“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排干扰定选项西汉中期以后,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B正确【技法点拨】1.审题技巧:(1)确定题干时空
2、范围:依据题干的时间、空间抓解题突破口,如典例中“先秦至西汉前期”“西汉中期以后”“山东东部地区”。(2)提炼有效信息:如典例中“得鱼盐之利”“步入低谷”。2.秒杀选择题的方法:偷梁换柱法(1)这种方法就是题目或备选项在推理、判断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法来设置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从而达到迷惑学生的目的。(2)典例中“山东地区”变成“关中”。 【举一反三】1.(新视角土地的买卖)宋代“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著名词人辛弃疾也说“千年田换八百主”。这反映出宋代()A.社会财富转移频繁B.自耕农经济严重削弱C.社会阶层流动加剧D.租佃制经营逐渐普及答案
3、与解析A。材料“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体现的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财富转移频繁,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财富的转换不会直接导致阶层流动加剧,C排除;材料未涉及租佃经济,D排除。2.(新视角宋代社会生活)宋代司马光在书仪中指出:“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以财论婚的观念日兴B.门第观念已彻底废除C.民主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科举制度已日益衰落答案与解析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宋代,B、C、D不符合宋代的史实,均排除。材料中的“资妆之厚薄”“聘财之多少”反映以财产的多少来谈婚论嫁的观念日益兴盛,故选A。
4、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时期发展从周至唐(严格限制)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逐步放松)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走向繁荣)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古代商业发展的五个变化变化具体阐释商业场所先定时
5、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交易媒介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直至固定为金银商人组织先亲缘组织,后业缘组织和地缘组织主导商业先官商,后私商政府管控先直接严控,后间接宽松(表示高频率考点)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 (考点战国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出现交流现象。行铜贝的楚国在晚期亦铸行布币,行刀币的齐、燕亦铸行圜钱。这说明战国时期()A.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统一市场逐渐形成C.区域间商贸联系的加强D.货币使用状况混乱答案与解析C。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出现各国货币交流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统一,种类繁多,因此一些诸侯国之间为了方便交易而铸行他国货币,说明各国
6、间商贸联系的加强,故选C;货币出现交流现象后,各国货币依旧种类繁多,没有体现出统一为一种货币的趋势,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情况,而非市场情况,故排除B;各国货币出现交流现象是经济上的积极现象,而非混乱,故排除D。2.(考点汉代的盐铁官营)汉武帝对盐业生产和销售进行了规定: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敢私自煮盐者受鈦左趾的刑罚。这一规定()A.使盐税成为国家最主要收入B.不利于提高食盐产品质量C.有利于实现国家利润最大化D.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答案与解析C。根据材料“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产
7、品由官府收购”可知,政府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煮盐的开支,增加了销售的收入,故C正确。3.(考点宋代商税的征收)北宋初年,统治者在开封府、应天府、河南府和大名府都设立了都商税院,专门负责征收工商业税。南宋时,又在各州、府、县、镇增设征收商税的分支机构“都税务”。这反映出宋代()A.政府抑商政策趋于强化B.政府治理体系因时而变C.冗官问题进一步加剧D.工商税负的比重日渐上升答案与解析B。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地方相继设置税务部门,说明政府治理体系因时而变,B正确;宋朝时期抑商政策趋于弱化,A排除;材料未涉及冗官问题,C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工商税负的比重日渐上升的结论,D排除。4.
8、(考点南方税收的增加)据宋辽金夏元史记载南宋增赋,较正供不啻数倍,而南方富源尽辟,始能供此重敛,亦可互参焉。据此推断,南宋()A.赋税徭役最为繁重 B.农业技术不断进步C.江南地区商业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与解析D。根据材料“南宋增赋,较正供不啻数倍,而南方富源尽辟,始能供此重敛”可知,南宋时南方赋税较重,“而南方富源尽辟”才能承担如此重赋,是因为南方经济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选D;材料没有出现赋税的对比,故无法说明南宋赋税最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B;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C表述过于片面,排除。5
9、.(考点宋代城市的发展)宋代王朝基本不筑城,内地州县亦普遍不筑城,只在边地城市和部分重要城市,才兴筑或注意维护城垣,宋初甚至强令地方州县毁废城垣,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宋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放弃对地方州县的管控B.增强城市的经济职能C.削弱地方防卫加强集权D.抑制城市商业的发展答案与解析C。根据“内地州县亦普遍不筑城,只在边地城市和部分重要城市,才兴筑或注意维护城垣”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放弃”的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的经济功能,也不会抑制城市商业发展,排除B、D。6
10、.(考点市镇的发展)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不是为乡民的消费服务,而是为周围农村地区的生产服务。在这些市镇上,农民用出售生产出来的副业产品所获收入来购买粮食和生产资料。据此可知,这些市镇()A.主要进行粮食的转手贸易B.从事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C.体现出农村经营结构的特点D.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网点答案与解析C。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市镇主要是农民出售产品、购买粮食和生产资料的场所,这符合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因此材料体现出农村经营结构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虽然涉及购买粮食,但购买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无法判断为主要活动,故A错误;家庭手工业只是副业,故B错误;
11、材料与国内外市场无关,故D错误。7.(考点市镇的工业化)学者李伯重认为明清时代江南一些市镇出现了早期“工业化”,“(手)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超过了农业所占的地位”。下列选项,可以为这种观点提供支持的是()A.盖邑布(无锡棉布)轻细不如松江B.(桐乡)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C.(塘栖)官道舟车之要冲,丝缕粟米皆聚贸于此D.(嘉定)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答案与解析D。“(手)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超过了农业所占的地位”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的手工业市镇,D描述了嘉定以棉纺织业为主,符合题意;A是比较不同地区棉布的优劣,B反映的是租佃
12、关系,C反映的是商业贸易,都与题意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9分)8.(综合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鸂(x)鶒(ch)、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
13、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七夕,(汴京)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宋罗烨醉翁谈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汴京七夕节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汴京七夕节特点的成因。(13分)【解析】第(1)题根据“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可得出节日期间市场繁华,商业气息浓厚;根据“自七月一日
14、,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可得出面向社会不同群体、节日娱乐性强。第(2)题根据所学可从小农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开封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坊市界限完全被打破、商业活动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城市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市民阶层的壮大等多角度概括。答案:(1)节日期间市场繁华,商业气息浓厚;持续时间长;面向社会不同群体;节日娱乐性强。(2)小农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开封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坊市界限被完全打破,商业活动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市民阶层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