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3第十四单元政治制度第43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3第十四单元政治制度第43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练案43 第十四单元政治制度 第43讲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1春秋晚期,齐灵公的大臣叔夷以灭莱有功,受齐灵公封赏,因铸叔夷钟为纪念。上有铭文“夷用作铸其宝钟,用享(同“献”)于其皇祖、皇妣、皇母、皇考,用祈眉寿,靈命难老”。这可以说明( D )A战乱频繁冲击了分封体制B青铜礼器以钟为主要形制C文字字体使用趋于统一化D先秦礼制中蕴含尊祖观念解析根据“夷用作铸其宝钟,用享(同“献”)于其皇祖、皇妣、皇母、皇考,用祈眉寿,靈命难老”可知在叔夷钟的铭文中体现了对叔夷祖先的尊崇,说明先秦礼制中蕴含着尊祖的观念,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先秦礼制中的尊祖观念,不能说明战乱冲击了分封体制,排除A项
2、;仅根据叔夷钟不能说明青铜礼器以钟为主要形制,排除B项;仅根据叔夷钟上的铭文不能说明文字字体使用趋于统一化,排除C项。2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 D )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解析根据“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得出两种记载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法制的破坏,排除A项;“益让帝禹之子启”
3、“启自取之”均未强调世袭,排除B项;没有证实,不能得出都有道理,排除C项。3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C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 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王太甲因德行有亏而遭受囚禁,周成王因年幼而不能亲政,这反映出当时君主的权力尚未集中,C项正确;商王太甲遭受囚禁和周成王不能亲政都不是由宗法制度所致,排除A项;西周时期是礼乐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诸侯对王权的威胁,排除D项。4近年出土
4、的多地秦简显示,秦朝县下面的乡,有两百石的乡啬夫(统治乡民、收税等),还有乡佐、里典、里佐,也有乡司空(负责工程)、仓主、田官、田典等。这些乡里的吏员设置,表明当时秦朝( C )A官僚体系机构臃肿B重视农业抑制工商C基层管理严密具体 D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秦朝乡里吏员设置类别丰富,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说明基层管理严密具体,故选C项;材料不能反映官僚机构臃肿,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农,但不涉及抑制工商,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且“地方分权”说法错误,排除D项。5汉代百官志记官而不及机构,以长官、佐贰、属官代表各自府署,被称为“以官存司”;而唐代百官志则是“
5、以司存官”,即在各机构名下记其长官、佐贰及所属官吏,并将之概视为机构成员。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A )A强化集权秩序的趋势B官修正史体例的变化C政府机构臃肿的弊端D政府行政效率的降低解析从材料中汉至唐的记官注重机构与属官的统属关系说明了集权秩序更受到重视,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体例变化,排除B项;C项“臃肿”二字不恰当;材料无法看出效率高低,排除D项。6公元前118年,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秩二千石,品评朝政。汉书严助传记载“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这表明当时( B )A决策效率有所提升B专制皇权有所加强C朝廷党争现象严重 D中央集权不
6、断强化解析根据材料“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品评朝政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可得出,汉武帝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旨在让官员之间相互制衡,以加强皇权,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决策效率有所提升”,A项错误;材料与朝廷党争无关,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权加强,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D项错误。7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C )A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下而上参政机制的形成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解析左传所载反
7、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君主身边有大臣辅佐,防止君权过度滥用,结合材料“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及所学知识可知,以前就有这样的传统,说明原始民主传统对春秋战国政治仍有一定影响,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传统的影响,没有体现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意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平民参政,不能体现自下而上的参政机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传统的影响,没有体现对危机的调控,排除D项。8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过了不久,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B )A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弱化趋势B政治体制
8、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C政治体制变动的随意性太大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增强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权易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唐宋时期,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提高行政效率,进行合署办公,有的省甚至被废除,这些做法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并没有呈现弱化趋势,而是呈现加强趋势,排除A项;政治体制并不是随意变动,而是根据现实需要进行调整,排除C项;宋朝采用一系列措施分割相权,排除D项。9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
9、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A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初年,枢密院最高长官及下设官职基本上都由文官担任,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枢密院的官员基本全是文官,没有反映出他们的分工情况,故排除B项;材料“秉皇帝旨意”说明北宋初期这些措施加强了君权,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枢密院与中书门下的关系情况,无法得知二者相互制衡,故排除D项。10明初对地方高层政区的管理实行都指挥使
10、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分立,并分属中央三个不同的机构。明后期陆续向各地派遣总督、巡抚,统驭三司,总揽地方权力,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督抚的设置( B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础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后期陆续向各地派遣总督、巡抚,统驭三司,总揽地方权力,督抚的设置主要是对地方权力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三司分权带来的弊端,高效处理地方事务,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明朝三司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而督抚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元朝时已经确立行省制度,排除C项;督抚制度是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调整,不能说是完善,排除D项。11如图为1
11、906年北京画报刊出的恭贺立宪,再现了当时学生队伍举着大清龙旗和“日新学堂”“恭贺立宪”的旗子,途经中华报等新式报馆时喜气洋洋的场景。半个月后,赞成立宪的中华报因涉嫌质疑立宪虚实被清廷查封。由此可推知( A )A清廷统治基础正在萎缩B晚清新学主导社会发展C改良主义顺应时代潮流D民众参政意识不断高涨解析材料“赞成立宪的中华报因涉嫌质疑立宪虚实被清廷查封”体现的是清政府对立宪行为并不认可,这必然会导致主张立宪的群众和官员离心,导致清廷统治基础的萎缩,A项正确;当时新学并不能主导社会发展,排除B项;当时是革命主义顺应时代潮流,排除C项;材料与民众的参政意识无关,排除D项。12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
12、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D )A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D民国时期重视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培养解析据材料“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可知,民国时期课本强调法律和平等,故选D项;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是民主共和,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课本内容强调平等和法律,无法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根本”用词不当,排除C项。1
13、3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B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陕甘宁边区”可知是抗战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最广大的人民投身抗战,主要是为了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国民革命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排除
14、C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抗日,排除D项。14. 1939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所作歌曲选村长歌词中说:“今天要选一个好村长,能吃苦能耐劳,又积极又坚强,抗日工作积极干,不分男和女,只要热心肠,不选那些滑头鬼,不选那些白脸黑心狼。”这反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A )A注重加强民众民主教育B实践文艺座谈会思想C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D民众平等意识的增强解析材料反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村长选举工作的宣传,用好村长的标准对民众加以引导,说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注重加强民众民主教育,故选A项;材料只是对选举工作的宣传,未涉及文艺座谈会思想,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制建设,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众
15、平等意识情况,故排除D项。15图1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印信“中华民国之玺”;图2为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图2在设计思想及风格上与图1显著不同。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 A )A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坚持“另起炉灶”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对比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信强调的是人民的权力,说明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材料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文化的发展情况,排除C、D两项。161946年7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员会在“对于目前哈市
16、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选举方针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反映出( C )A根据地革命政权基础的扩大B解放区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C解放区民主政治实践的创新D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成熟解析中共哈尔滨市委提出“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选举方针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种选举方式是有别于之前的选举方式,是解放区民主政治的一种实践创新,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政权基础的变化,排除A项;中共哈尔滨市委只是提出新的选举方式,不等于民众参政意识高涨,排除B项;D项中的“成熟”有夸大新选举方式影响的嫌疑,排除D项。二、非
17、选择题17“过渡时代之新民国”材料下图为真相画报(1912年6月5日创刊于上海)第三期上刊登的马星驰的一幅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附注:画面近外,两只船在风浪中航行,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桅杆上都挂着“新民国”帆 。它们受到“外患”冲击。靠近彼岸的船装载“内政”,满帆前行,帆上写“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职,以期同帆共济”。另一只船上的两位掌舵者正闹“意见”,船上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整个帆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画面上方,作者题字:“事急也,国危矣,一般闹意气者听之,一般争党见者看看。”摘编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中国史提取材料信息,对漫画中“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加以阐释。答案
18、漫画作品展示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形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这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分权制衡等民主政治原则。漫画中的“完全共和”“新民国”“内政”“同帆共济”,即呈现了此时中国社会政治的剧变,反映了进步人士对民主革命的支持和对民主政治的期待。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扶持袁世凯,压制革命。袁世凯积极谋取政治统治权力。立宪派、旧官僚趁机向革命派施加压力,迫使革命派做出妥协
19、。漫画作品中的“外患”“意见”“事急”“国危”等,即反映了此时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博弈,反映了有识之士对民主宪政前途的忧虑。真相画报和漫画作者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民国初期的客观政治形势,展现了进步与反动的激烈交锋,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变革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反映的是民初的政治进程,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未能拯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说明的是漫画作品展示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形势。关于阐释可从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变、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的干涉及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助推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